通江文化说
Tongjiangwenhuashuo
—— 三李故居
挖掘通江文化、传承历史文明
三李故居
座落在风景秀丽、人杰地灵
钟灵毓秀的兴隆乡紫荆村
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
三李故居四风文化
家风、学风、政风、文风
家风
忠孝仁爱
通江三李幼承庭训,诗书传家
形成了忠孝仁爱的家风,并代代相传
李蕃忠信仁厚、清廉为民,钟壁笃孝双亲,有高人之节,钟峨仁心惠行,一心为国储才。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良好的家风,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家族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李蕃还不会说话时,他祖父就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四岁时他父亲就教他识字念书,他父亲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希望李蕃博取功名,否则死不瞑目。据李蕃回忆:“吾少时侍尔祖,食顷未尝不举古人名字、事迹及典故出处以相示,其疑难字义,辙以箸蘸羹汁书案间”。说他少小时,一边吃饭,他祖父一边给他讲名人的故事,用筷子蘸汤汁写字,教他读书认字。-居吹来
李蕃受祖父教育恩泽,以家庭为根为本为重,以事业为职为业为贵,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常在灯前炉旁教以古人诗词,并时令诵之,还撰写《示儿十二则》《家庭十一则》,谆谆教诲,严格要求。
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是优良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李及其后人敦行孝悌,堪称楷模。顺治九年(1652),李蕃正在阆中参加乡试,第一场考罢,成绩优异, 深得主考官的赏识。其间,南明军队进逼川北,李蕃担忧父亲的安危,竟然放弃第二场考试,毅然回家照顾父亲。钟壁至孝,父母病逝后,俱素食守孝三年。钟峨不恋高官厚禄,请旨告老归乡,迎灵葬母。钟壁、钟峨、钟眉兄弟之间往来书信、诗文,相互关爱、相互学习,饱含悌爱之情。钟眉不幸早逝,二兄对其子孙尽力教养、扶持。-李故
三李交游甚广,始终秉持交游有德有识有名之人的原则,所交往的均是当时高德饱学之士(像海宁许汝霖、太仓王掞、长洲汪份、盐亭陈御简等)。三李在为官做人上,交往不交易,交流不下流,交锋不交恶,他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值得深思和借鉴。-居吹来
三李及其族人,重然诺,敦气谊,周济贫困,不求回报,有君子之风。据史料记载,三李前辈李廷珠调恤邻里,义气众人皆知,邑令(县官)授以冠带荣身(披红挂绿,表彰奖励);李能白敦行古谊,品性醇厚,于乱世之中不计个人得失,扶危济困,乡人称之;李蕃自幼耳濡目染,与人坦然,不设城府,即使狡诈当前,也真诚相待,救人于危难,不计回报,与仆同榻,不分贵贱。后世子孙,也始终秉持厚德为人的家风。-李故
小故事:不弃糟糠
李翰林的结发妻子姓雷。雷氏相貌平平,一双大脚。在那封建社会里,为人笑话,但李翰林从不嫌弃她。
据说钟峨还没有中举的时候,有一次在古墓田耕田,雷氏在割草。晌午,雷氏送草去,钟峨想赶时间,不肯立即下犁。雷氏就坐在那里等。活路做累了的雷氏,坐一会儿就打起瞌睡来。她刚一睡着,就梦见一白胡子老汉对她说:“你还不赶快醒,翰林来了!”她一惊就醒了,见丈夫正牵着牛走过来,雷氏对丈夫说:“嘿,我才做一梦,见一白胡子老汉说,‘你还不赶快醒,翰林来了’。我醒来一看才是你牵牛过来,你将来说不定是个翰林喃!”钟峨打趣地说:“你看我这使牛汉,累得一身汗水象雨淋,怎么不是个‘汗淋’呢?”雷氏说:“真的,我是这样梦见的。”钟峨说:“那好嘛,如果我真能有那么一天,我走哪里,一定让你走前面!”-居吹来
后来,李钟峨果真做了翰林,才华出众,名声显赫,官也越做越大。但他始终信守前言,不弃糟糠之妻。每次外出,都带上雷氏,必让雷氏走他前面。雍正元年,诰封雷氏为恭人。夫妻相敬如宾,朝野传为美谈。)
学风
勤勉精进
三李及其家族
不仅留下了值得传承的家风
而且留下了勤勉精进的学风
对我们今天的人仍有诸多教益
三李家族人才辈出,代有才人。李蕃之父李能白勤苦好学,工书画,作品入选《益州书画录续编目录》传世,三李及其子孙继承了先祖勤勉精进的学风,多人取得功名,笔耕不辍,著述颇丰。
三李家族科举之路坎坷。先祖李廷珠“少时读书,就试不遇”,虽家业殷实,于科举无望,遭人嘲讽,发誓送子孙读书,寄厚望于后世。李蕃祖父李正开屡试不中,弥留之际嘱咐子孙博取功名。李蕃之父李能白“好学善书”,仍止步于贡生。李蕃及其子孙承负着先辈之大望。-李故
李蕃天资聪慧,少时发蒙于父祖,勤学不辍。先后拜当地名师马龙吟、屈坤维,后逢蜀乱,与父亲避乱于汉中、洋县之间,虽九死一生,仍“力学不少休”,深得四川督学使陈平人、提学使陈曼仙等名士的赏识,哪怕是身陷囹圄、归乡无计,仍勤学不辍,致力著述,直至终老。龙吟洞是三李父子曾经读书的山洞,父子三人先后中举,钟峨成为进士。后人说,只要志存高远,勤奋好学,石洞里也出举人出翰林。-居吹来
钟壁自幼苦学,矢志高远。十九岁时拜“理学醇儒”王源水为师,潜心正学,博览群书。即便是在为父鸣冤的路途上,书不离身,诵不离口。中年析居陋室,“雨夜霜晨,吟哦不倦”。晚年疾病缠身,仍埋头著述。
钟峨幼年体弱多病,不喜读书,以嬉戏为乐。待钟壁中举,钟峨深受鼓舞,“复事举业,且耕且读”,勤学奋进,终成大器。
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
顺治十四年(1657),36岁的李蕃再次在保宁府贡院参加乡试,考中丁酉科举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钟壁考中丁卯科举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钟峨中举;康熙四十五年(1706),钟峨高中进士,开通江斑竹溪李氏进士及第先河。三李之后,李氏子孙继承弘扬先祖勤勉精进学风,重视读书求知,一人高中进士,8人中举,28人做了秀才。李氏一门家声隆起,文风昌盛。-李故
政风
勤政廉明
通江三李是巴蜀人杰,
其家族称得上是名门望族。
科举助推了他们修身、齐家、治国的人生理想,
成就了立德、立言、立功的不朽事业。
李蕃自康熙九年(1670)任山东黄县知县9年,钟壁自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任广西平南县令7年,钟峨提督福建学正、任广西正主考,官至太常寺少卿,在京城做官22年。李夏授巴县教谕,李乔任陕西澄县知县,升云南寻甸知州......。三李家族为官执政,勤政廉明,把民生看得重,把官位看得轻,至今为世人敬仰。两个体现了李蕃以民为本的情怀小故事-居吹来
1.倾家救灾
李蕃在黄县,正当雄心勃勃治理黄县的时候,却发生了特大的自然灾害。
李蕃还没有到黄县的时候,天就干了两年,老百姓卖儿鬻女、离乡背井的很多。他上任第一年年景还算好,逃荒的人都回了家。可是接连下去的两年,却遇上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由于底子薄,农民抗灾能力很差。在这种情况下,李蕃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救灾。-李故
第一是及时将灾情向上级汇报,请求赈救。但是上面赈救的钱物有限,杯水车薪。
第二是均赋税。有钱的人往往有势,他们负担的赋税反而很轻。赋税重的是一般人家。李蕃为了合理负担,他采取了“清里甲,均赋税”的办法,按实际田亩承担赋税。这样就减轻了一般群众的赋税负担。
第三是上面下达的筹饷数额下面不得加码。过去,上面下达的筹饷任务,下面总是层层加码,到了老百姓身上就成了沉重苛捐。李蕃严加禁绝,只准照数分摊,不准再加重群众负担。
第四是教育群众生产自救或互助互救。他把上面解决的钱物着重用在缺种子、缺耕牛农具的重灾地区,让这些地区的群众首先有生产的条件,然后大力提倡自救或互救。
这一切办法他都用到了,但还是没有全部解决问题。他想,要是全县富绅都愿意拿出钱粮救灾,不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想到这里,他考虑到,要别人出钱粮,首先应该自己做出榜样。所以他决定:卖掉自己老家全部田地为黄县救灾。他卖掉的田地处,后名济田坝。试问历史上有几个官员能做到这一点呢?不搜刮人民的血汗就是好事,哪能赔上老本来救济老百姓呢?李蕃就做到了。他派人回到老家,把自己的田产全部卖掉,卖得银币二千余元,拿到黄县拯救灾民。他把这些钱拿来,着重解决一些重灾区、重灾户。那些得到钱粮的灾民无不痛哭流涕,感恩戴德。在他的带动下,果然有不少开明富绅拿出了部分钱粮济贫。这样,才使得大灾之年没有出现以往那种饿死人的现象,也没有饥民四处逃荒。-居吹来
2.冒险上疏
康熙年间,各级官府分派给黄县人民的徭役(无偿劳动)也是很重的。有一种徭役名叫“丁徭”,即按各家人口多少服劳役。
李蕃见一些群众被这种“丁徭”压得喘不过气来,特别是正在农忙季节,各级政府也大兴工程,抽调不少强壮劳动力去服役,严重影响生产。那些有钱人家不生产,又不服役,至多拿钱请人服役。李蕃就想出来一个办法,他把“丁徭”改成“田徭”,即按各户土地多少服劳役。照这个办法,田土多的多服役,田土少的少服役;有人的出人,无人的出钱请人服役。这一办法大大减轻了广大农民的徭役负担,农民非常拥护。一种矛盾才解决,另一种矛盾又产生了。黄县出一种优质木材,名叫“黄木”,质坚体直。以往上级需要,强令百姓砍伐,还要运到工地。这年京城要修宫殿,也派上了这种黄木。黄县到京城上千里路程,砍伐还不打紧,这运输就成了大问题。李蕃日思夜想,坐立不安,后来他把情况报请登州知府,要求呈奏朝廷,免除黄县百姓运输之苦。谁知知府不准,说这是效忠朝廷的表现。还说,要是触怒了朝廷,谁也吃罪不起。总之是不同意报奏减免。-李故
李蕃见这事不成,忧心忡忡。后来他以“苦乐不均”为由,越级直接向朝廷写了奏疏。说黄县又出木材,又出运力,很不合理,应该是出木材的县就不出运力,出运力的县就不运木材,这样才会“苦乐始均”。
奏疏送到京城,康熙皇帝认为呈辞有理,就免除了黄县运输黄木的任务。不仅免去了黄县任务,还免去了相邻的福山县的运输任务。群众一听到圣旨,无不称赞:李蕃是个爱民的好官。
为官清廉,是他们共同的品性。李蕃微服赴任,拒收见面礼,不讲排场,还释放因苞苴不够而获罪的无辜百姓。他的事迹上了古代四川清官地图,是巴中市唯一一个入选的古代清官。钟峨在提督学政、担任主考期间,绝情托,拒苞苴,坚决“不卖秀才一名”,大力整肃科场行贿受贿之风,革除不合理摊派等积弊,深得民心。-居吹来
他们在兴文重教方面,也有许多事迹,可圈可点。李蕃鼓励士子读书,并扶持贫困学子。引导、鼓励曾犯过错误的青年张益恒,通过奋发读书,考中进士。发现被强制作衙役的青年姜其垓,每天勤学练字读书,李蕃认为是可造之才,为他解除役籍,让其读书,并捐资助姜,后姜氏进士及第。李蕃还捐俸重修学宫戟门,建文昌庙,并在庙前立佝偻碑。钟壁到任平南县即增建县学,重修明伦堂,倡建义学,捐御纂《古文渊鉴》《资治通鉴纲目》等书。钟峨在福建督学期间,改建、创建多处书院,为培养造就人才提供场地。-李故
文风
经世致用
三李家族素有著述传统。
李蕃之父精工书画,有书画作品传世。
三李父子,皆勤于笔耕,著述丰富。
三李秉持经世致用的文风,提倡经世明道、有为而作,体现了文以载道、文贵适用的文学思想。三李之后文脉传承,代不乏人。
李蕃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贵适用。在他的《编审均瑶序》中,目睹黄民饥寒之状,察其原由,直陈派银杂费之患;《忆堂记》言为官之职责;《旱魃辨》诛里中之恶俗;编修县志,造福乡里。其文“朴直不支”“不枉词藻”。当朝文渊阁大学士王掞曾赞道:“读其文,可以知其政。盖其所以言者,其所以为用者也”,他认为李蕃的文风比苏洵更为醇正。-居吹来
李蕃明确反对文章空疏和填砌,认为空疏则孱弱,填砌则陈腐、板拙。钟壁主张写诗贵在思考,反对一味模仿古人、袭而不思,提倡诗贵有奇思。
三李父子以经术起家,学博才雄。李蕃为文,必“本于人伦”,阐述“立身存道”之理,那就是:身处乱世初心不改,家遭大难壮志不颓。其诗文多感时忧世之作,体现了有为而作的思想。钟峨承家训,行文以载道为旨。他的诸多诗赋,阐释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演变发展的过程,指明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皆经世明道之鸿章,经世情怀展露无遗。-李故
济世
泽被桑梓
三李家族热爱故土,造福桑梓。
李蕃、钟壁、钟峨晚年都回归故里,
编修方志,美化家园,诗咏乡邑,周济穷困,
为家乡、为乡亲做了不少好事。
时至今日,在民间仍流传着他们的故事和逸闻掌故,培植的六园四林(梅园、栀园、茶园、柿园、枣园、竹园和翠竹林、紫荆林、青林、黑松林),仍隐然可见。
两个小故事
1.归途作对
李翰林辞官后,两袖清风而归。一路上,只有一马夫陪同。他们走啊走,不知在途中走了多少天,才来到汉中。这时钱尽粮绝,难于上路。
正巧,汉中有一个大财主,老子在南京做官,儿子在京城读书。不料儿子得了病,回家治疗,通知老子回家看望。不等老子回家,儿子已经死了。老子回来悲痛欲绝,决定给儿子做七七四十九天的超生道场。他想写一幅能表达心意的挽联,但总是写不好。找亲友写,也没人写得好。最后他决定写一告示出去,看有人能否写。-居吹来
告示贴出几天,还是不见有人能写。这天被李翰林的马夫看见,马夫想李翰林是能写的,便快速回到旅馆请李翰林写。李翰林对马夫说:“你写嘛。”马夫说:“我怎么行。”李翰林提示说:“你想嘛,栽树是为了遮阴,养儿是为了防老呐。”马夫想了想,果然想起来了。-李故
这对子是:
栽树遮阴,哪料风摇树折干;
养儿防老,谁知父送儿归山!
对联作好后,李翰林又要马夫去写。马夫来到财主家,说他能写这挽联。财主喜之不尽,将马夫迎了进去。叫人拿笔来,马夫说:“扯把茅草就行了。”财主叫人磨墨,马夫说:“用盆子熬来得快。”笔墨办好后,马夫刷刷刷写成了丈多长的挽联,不仅内容财主满意,而且字也受到赞扬。这时财主才问马夫:“你的主人是谁?”马夫说他的主人就是李翰林。财主听后更加高兴,忙派人用轿子把李翰林接到家,耍了半个月。钟峨要走了,财主送他骏马八匹,钱财无数,并叫人将李翰林护送回家。钟峨都婉言谢绝了。-居吹来
2.田园立著
李翰林非常热爱家乡。他告老还乡以后,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感到非常亲切。于是立志编修《通江县志》。他写了县志稿数本,还写了《垂云亭》等书。对通江的历史和李家的族史都作了详细叙述。同时对通江的名胜古迹也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作诗留念。-李故
他把通江的名胜古迹概括后写成了“通江八景”:
壁山春望白云头,嘉祐寒泉绕寺流。
虎井龙吟通渠海,龙潭马迹映千秋。
包台夜月连银汉,西寺松风贯斗牛。
唯有东山多晚照,铜壶滴漏永无休。
他到了石牛嘴,就写了“石牛诗”。
他到了龙凤,就写了“梳石头”诗:
仙姬古迹美梳头,玉洁冰清几万秋。
雪压银妆天赐粉,水流黛发雨赠油。
前簪龙凤朝金阙,后结鸳鸯秀斗牛。
明月常悬千古镜,白云一去卷帘钩。
李翰林赞美家乡景物的诗篇很多,他每到一地,作诗歌咏。如“铜峰夜雨”、“东山晚照”、“龙潭马迹”等诗词,流传甚广。
通江三李
作为大巴山孕育的经世之才
传承了巴人“忠勇节义”的优良传统
他们忠孝仁爱的家风,勤勉精进的学风,勤政清廉的政风,经世致用的文风,报效桑梓的赤子情怀,把这方土地的人文精神提升到了新的境界,他们的嘉绩美政至今万口碑传。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已成为时代鲜明的主题。
三李作为通江历史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