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意

民意在古代官场上有多重要,有什么实际的例子?什么是民意,大众传播媒介与民意的关系请解析下..谢谢!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07-28 04:14:40 浏览7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却不能使天把天下一定给那个人……从前,舜把禹推荐给天,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民意反映天意,孟子如何看待天意与民意的一、天意在于民意孟子首先继承传统的天命观,所以益、伊尹、周公不能得到天下,天要授予君主的儿子,所以说天子不能把天下授予人。

民意在古代官场上有多重要,有什么实际的例子

很多人会质疑,在天子说了算的时代,老百姓的“请愿”能有人听吗?

正所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民意”概念和君王如何治国,古来就一直被一些学者所“推崇”,历史上也不乏愿意听“民声”的帝王。

汉魏之后,各朝代在考核官员政绩时,“询诸民言”就是一个重要的评分项。到了南宋,基层官员要升迁,首先就得听老百姓的意见,这几乎成了当时地方官场常态化的流程。

当时,采集“民意”的途径有两种:

第一种,自上而下,也就是朝廷派出巡抚使或者台谏官员到地方,采用“吏民条言”和“吏民言”的方式,了解考核当地官员任职情况是否“够格”。辛弃疾就做过江西安抚使,到地方检察官员工作情况,收到群众举报后,从朱熹那讨回被其扣押的数船粮食。-民意

第二种,自下而上,名为“举留”。朝廷鼓励民众直接向上一级领导部门“告状”,这些都会作为评判地方官员是否称职的依据之一,决定他们未来官场的前途。

曾经,宋孝宗就评价过这种方式的优点“民意宣,则民心顺,吏治清,风化行”。可见,这位皇帝相当重视老百姓的内心想法。其实,当民意成为官场的一个“评判标准”,官员们自会重视“民意”,也就会做到“亲民”。

当然,好官自有民意在。

绍兴二十八年,陆游任职福建宁德县邑薄,做了不少利民好事,当地群众对他的评价甚高。可他的领导,却是嫉妒其才能,列了一份他的“罪名清单”,准备诬陷他。等到浙东南路监司到宁德检查工作时,被上千名群众拦下,直接问:“陆主簿究竟犯了什么罪?”-民意

这位监司大人是个明白人,一回到衙门,就对诬告之人发了一顿火,直说“荒谬”。因为,陆游在那工作了五年,于是,宋孝宗继位后,由于他的“民意”分数很高,皇帝特意下诏给予表扬,还赐其为“进士出身”。

高宗时期,杜颖代理永丰县令时,明令禁止吏役不得打着“纳税”名义骚扰百姓,还取消了抓捕逾期不交税者的规定。此外,他还采取了约定的方式,允许民众自行缴纳,对于实在困难者,会一再放宽期限。正是因为如此,大家反倒积极主动去缴税,工作任务得以提前完成。-民意

等他离任时,大伙都向上级领导反应,感谢派来了一位如此一心为民的好官。所以,他不仅得到了“好评”,还为以后的仕途奠定了基础。

当然,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负效应,“民意”也不例外,敬畏其者,会兢兢业业为民办事,“狡黠”者,则会“利用”它给自己政绩“贴金”。

在韩侘胄任职丞相时,湖南有一批州县官员,由于,工作失误或者其他连带原因,先后被罢官,但在当地的口碑却是“好评”,并将他们做的政绩都一一列了出来。于是,他得知后,就让这些官员官复原位了。

后来,再一核实,永州知府陈冰这些人,居然先“犯案”,再用“行善政”方式来弥补,想用“民意”替自身开脱罪名。之后,有司再次向他报请,并向当地民众说明了真相,使得这些官员重新被罢免。当然,这种利用民意“作秀”的官员,历代都有。-民意

可见,“民意”有时也会成为“制服”“恶官”的利器。

宋光宗时期,广西某县的主簿,周荣和县府工房书吏常红等人通过劳役来向民众索要贿赂。于是,大家心里不服,便组成团体去州里上告。

周荣获知情况后,心中害怕,骑着马赶了40多里地,拦住了上告人。随后,周荣再三求饶道:“我14岁开始读书,熬了这么多年,才坐上这个位置,请求你们放过我吧。”

可见,“民意”有时也会成官场“官斗”的武器。

宋高宗时期,向子忞在衡州任职,正逢干旱,米价暴涨,每斛卖到了一万五千钱。之后,他赶忙派人去粮食丰收地区抢购粮食,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上路费,以每升六十钱出售,缓解了当时的灾情。但他这一举动,却损害了那些想发灾难财的富豪乡绅的利益。-民意

于是,这些富豪乡绅也扛着“民意”,跑到湖南提刑衙门上告。

但“巧”的是,提刑大人和向子忞曾有过节,便借此事,将他给罢官了。不过,真相是无法掩盖的,消息传出后,大伙都跑到衙门敲鼓,纷纷表示“愿举留”向大人。当时,场面声势之浩大,鼓声震天,鼓面都被击裂,吓得提刑大人找了个“巡视”借口,连夜溜了。-民意

其实,古代司法中的直诉制度,起源于西周时代,以后被历代沿用。

到了宋代,帝王推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重视民意表达,希望可以及时堵塞漏洞,完善制度。虽然,这些对“投诉”制度的改革,解决了一些问题,也便于朝廷督查官员的“言行”,但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纠纷,却没有从源头上遏制官僚的贪污腐败。-民意

什么是民意,大众传播媒介与民意的关系请解析下..谢谢!

一、民意的解释所谓民意,是民众在相互交往中产生出来的集体意见,它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社会性、互动性。二、大众传播媒介与民意的关系1,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为民意的形成提供了话题。2,大众传播媒介为民意的形成提供了讨论的场所。3,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方向对民意的形成有短时期的影响。4,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方向对大多数意见的形成会有影响。-民意

孟子如何看待天意与民意的

一、天意在于民意孟子首先继承传统的天命观,承认君主的地位和权力是天命授予的,授予的目的是让其代天爱民。

《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梁惠王下》第三章)(《尚书泰誓》说:“天降生黎民,也为他们降生了君主,降生了老师,是让这些君主和老师来帮助上帝爱护黎民。”)这是孟子引录《尚书》里的话,这几句在武王伐纣时的誓词《泰誓》上篇。这几句话今文《尚书》佚,《古文尚书》(或称伪《古文尚书》)有录,末句文字稍有不同,作“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但意义是一样的。孟子引用这句话承认天命立君,但他强调天命是为民而立君。关于尧舜把帝位禅让,而夏禹却把帝位传子,世人多有议论;孟子对这个问题发表了长篇议论,表明自己的见解。-民意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民意

(《万章上》第六章)(万章问:“有人说:‘到禹的时候,德行就衰败了,天下不传给贤良的人,却传给儿子。’有这样的事吗?”孟子说:“不,不是这样的。天要授予贤良的人,是贤良的人就授予;天要授予君主的儿子,就授予君主的儿子。从前,舜把禹推荐给天,十七年之后,舜就过世了,三年之丧结束后,禹要让位于舜的儿子,自己避往阳城,天下百姓都跟随他,就像尧去世后百姓不跟随尧的儿子却跟随舜一样。禹把益推荐给天,七年之后,禹去世了,三年之丧结束后,益避开禹的儿子,前往箕山之北。来朝见的诸侯以及要诉讼的人都不去益那里,而去启那边,大家都说:‘他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啊。’歌颂的人不歌颂益而歌颂启,说:‘他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啊。’尧的儿子丹朱不贤,舜的儿子商均也不贤。舜辅佐尧,禹辅佐舜,经历了很多年,造福百姓的时间长。启很贤明,能够认真继承禹的治国之道。益辅佐舜的年数少,造福百姓的时间短。舜、禹、益辅佐的时间有长有短,他们的儿子有贤有不贤,这都出于天意,不是人的意愿可以决定的。没有人这样去做,结果却这样,那是天意;没有人去找,结果得到了,那是命运。一个普通百姓能得到天下,他的德行一定要像舜、禹那样,而且还要有天子推荐他,所以孔子不能得到天下。继承上代而得到天下,天意却要废弃的,一定是像桀、纣那样的君主,所以益、伊尹、周公不能得到天下。伊尹辅佐商汤称王天下,商汤过世之后,太丁没有继位就死了,外丙在位两年,仲壬在位四年,太甲破坏了商汤的典章法度,伊尹将他放逐桐邑。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我批评、改正,在桐邑修养仁德,努力行义,经过三年,完全听从伊尹的教诲了,回到了亳都做天子。周公不能得到天下,就像益处在夏朝、伊尹处在商朝一样。孔子说:‘唐尧、虞舜禅让,夏、商、周三代由子孙继位,道理是一样的。’”)孟子认为,尧把天子之位传给舜,舜传给禹,是天命,而禹传子,因为其子有德,也是天命。因此,无论禅让或世袭,都不需要褒贬,重在有德;凡有德者为君主,就是天命。-民意

那么,天命如何降给有德者,又如何“易命”呢?孟子又有下面的议论。

(孟子)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显)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民意

(《万章上》第五章)(孟子说:“天子能够向天推荐人,却不能使天把天下一定给那个人……从前,尧将禹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又宣告于百姓,百姓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话,看被推荐者的行为和工作表现而已。……让他主祭,百神来享用,是天接受了。叫他工作,工作做得很好,使百姓接受了。君位是天授予的,人民授予的,所以说天子不能把天下授予人。……《泰誓》说:‘天所见的来自百姓所见的,天所听的来自百姓所听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孟子在这里提出天子要具有“天受”和“民受”两个条件,而天意通过民意表现出来,民意反映天意。“天授”是虚的,“民授”才起真实的作用,这实际上是用民意来代表天意。孟子并不否定“君权天授”,但绕了个弯,又回到了民本学说,这是孟子对传统天命论中“君权天授”的重大发展。-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