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年仅19岁的秦基伟就已经是警卫团团长、二七四团团长了,我觉得丁伟最有机会授予中将军衔,秦基伟担任15军军长,剧中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第21旅团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是战地观慕团的团长,秦基伟自己也说,丁伟最配的上中将军衔,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只有6人。
一名少将六名大佐,若将其俘虏可是大功一件,李云龙为何放弃了
抗战连续剧《亮剑》中,李云龙这厮交了狗屎运,率八路军第386率独立团一营,伏击并全歼了一个日军军官战地观慕团,包括一名少将旅团长,以及六名大佐联队长军官,本次胜利的含金量相当高,足以让爱吹牛的李云龙得意好一阵子了。
剧中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第21旅团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是战地观慕团的团长,率领六名联队长大佐级军官,其余180名也都是中队长以上的佐尉级军官,专门来晋西北战场参观所谓“铁滚扫荡”新战法,却全都被李云龙率部所击毙。
由于观慕团成员除了少将以外,都是佐尉级军官,是些久经沙场的老手,纷纷和八路军展开殊死的抵抗,剧中的服部直臣少将旅团长,手持指挥刀,主动提出要和提大刀的李云龙单挑。
警卫员魏和尚怕团长吃亏,就操起红樱枪和服部直臣干了起来,最终凭借高超的枪法,刺杀了少将旅团长,其它垂死挣扎的日军军官也全都被击毙。
其实,抗战期间,侵华日军极少有投降,俘虏少将级别的日军军官门都没有,受武士道精神的灌输,日军军官包括士兵战败时,宁可选择被对方枪杀,或选择自杀,也绝不投降,这是历史的事实。
剧中当李云龙所部包围了所剩无几的几个鬼子军官时,其中,有一个日军中佐军官站出来,扬言要和独立团进行一对一的公平对决,直到战死为止。
为了鼓励士气,李云龙同意和日军进行一对一的决斗,理由非常简单,用李云龙的话来说,不能让小鬼子笑话咱不敢拼刺刀,老子以后还要在这一带混呢!显示出了硬汉子的铮铮铁骨。
在决斗比武过程中,有一名日军大佐竟然打算拉响腰间挂着的卵形手榴弹,要与一营长张大彪等人同归于尽,在危机关头,就只能突突突了,因此独立团全歼了日军华北方面军组织的战地观慕团,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综上,倘若真能将日军华北方面军组织的战地观慕团的少将率团长、六位大佐联队长活捉,当然是一件幸事了,不是李云龙不想活捉大鱼,而是凶残的日军负隅顽抗,宁死不投降,还在决斗中企图拉响手榴弹,与八路军同归于尽,所以紧急态势下,只能全歼,没有留下活口。-王近山中将
《亮剑》铁三角谁最有可能升为中将
这个问题,要分两种情况。1955年直接授中将和从少将再晋升中将;
先说第一种情况:1955年直接授中将军衔。
当时全国在编的军长和军政委一共有66人,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只有6人,分别是:13军军长陈康、14军军长范朝利、47军军长张天云、50军军长曾泽生、60军军长饶子健,64军军长刘金轩。
在抗日战争时期,这六位有4位是八路军主力团的团长或者参谋。
陈康是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范朝利是129师385旅769团参谋长,跟陈锡联团长一起夜袭阳明堡战斗;
张天云任115师344旅687团团长;
刘金轩任129师385旅769团参谋长
饶子健在1941年是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二旅旅长;而曾泽生更牛,是滇军出身,1939年时,就任国军第60军军长。之后,他的部队向我军投诚,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并参加入朝作战。他被评上中将,有政治原因,更主要是实力!-王近山中将
在这六位面前,就李云龙,孔捷,丁伟“野鸡”团长的身份,怎么和他们平起平坐?他们三位任职团长的部队“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都是八路军自己扩编出来的团,跟八路军主力团不是一个级别,(说句夸张的话,他们算是八路军中的二流部队)。-王近山中将
所以,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个人,根本没有机会授予中将军衔!
再说第二种情况,从少将再晋升中将。
我军1955年授少将军衔的人,截止到1965年取消军衔,没有一位被晋升为中将!中间,只是补授过中将,没有晋升中将。
而到1988年,曾重新评级,可以晋升为中将。在小说中,此时李云龙已经自杀,丁伟也失踪了。只剩下孔捷。孔捷要是能活着,并在职,真有可能会被授予中将军衔。
抛开实际,我觉得丁伟最有机会授予中将军衔!
李云龙在受伤以后,就没有参战内战,后期没有军功。所以,他先排除。孔捷参加过抗美援朝,这是加分项,但是这个人太“憨厚”,缺少灵活性,容易吃亏。他跟李云龙一样,属于没文化的那帮人,“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而建国以后,更看重的是将领的个人素养。所以,这两人可以排除出中将人选。-王近山中将
而丁伟不一样,他有文化。他写的论文《论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水平高于李云龙的《论军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和孔捷《 战略合围与向心突击》。尤其是,他指出“今后苏联很可能是对中国最构成威胁的国家”。就冲着孔捷的文化水平,和高远的战略眼光。三人中,丁伟最配的上中将军衔!-王近山中将
丁伟还有一个加分项,曾任北京军区参谋长。天子脚下做官,那可不一般。
(文|勇战王聊历史)
新中国有十大将军县,那么号称中国“第一将军县”的地方是哪个
应该是湖北省红安县,出了太多著名的将军,比如我们今天所说这位开国将军,他19岁任团长,27岁任司令员,朝鲜战场上一战成名。
19岁的你在干什么?高中刚毕业或者大一的新生活刚开始?他在19岁的时候已经是指挥成百上千人的团长了,27岁的时候便担任司令员,并且在朝鲜战场一战成名。人有的时候是需要魄力和勇气的,而在这方面,他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王近山中将
他的名字叫秦基伟,生于湖北省红安县,外号叫“秦大胆”,打仗的时候向来以胆大心细著称。从小家庭贫苦的秦基伟,养成了坚强、勤劳、吃苦等优秀的品质,同时他也非常调皮,经常对一些为富不仁的地主家庭捣乱。
红军时期,秦基伟凭着勤劳勇敢的品质以及机智灵活的灵性,从普通的士兵迅速成长,到1933年,年仅19岁的秦基伟就已经是警卫团团长、二七四团团长了,并且指挥部队参加过黄安战役、长征和西征战役,经历了西路军九死一生的战斗。-王近山中将
抗日战争爆发后,秦基伟曾经担任过军分区的司令员,经常亲临一线查看地形。而且他还很爱研究武器,有一次手下缴获了一门迫击炮,秦基伟没事就拿过来捣鼓一番,成了比炮兵还专业的神炮手。在一次战斗中,秦基伟见战事胶着,便亲自操作迫击炮,一下子就炸飞了好几个鬼子,让部下十分佩服。也因为在抗战中的无畏表现,秦基伟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秦大胆”,其中不乏老百姓对于秦基伟的钦佩之情。-王近山中将
朝鲜战争爆发后,秦基伟担任15军军长,率部与联合国军作战。在上甘岭,15军作为主力防守部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牢牢守住了阵地。联合国军发射炮弹最多的一天,平均每一秒就有六发炮弹落在阵地,秦基伟自己也说,上甘岭这一仗是他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秦基伟直接对前线指挥官说,打到最后一个人,我秦基伟上去守阵地!-王近山中将
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的时候又被授予上将军衔。秦基伟是中国开国将军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铁血将军的代表,值得国人为之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