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梁朝伟已经与刘嘉玲爱情长跑多年,大家都认为张曼玉和梁朝伟真的好上了,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女主角是刘嘉玲,刘锦玲为什么淡出了演艺圈说起香港明星刘锦玲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很陌生的,张曼玉和梁朝伟经常待在一起,演配角的刘嘉玲对梁朝伟说,大家也就不再认为梁朝伟要抛下刘嘉玲了,梁朝伟第一时间给刘嘉玲打去了电话。
如果没有刘嘉玲,梁朝伟会和张曼玉在一起吗
1984年,新晋港姐张曼玉和无线小生梁朝伟相遇在电影《新扎师兄》的片场。
戏中,演配角的刘嘉玲对梁朝伟说,张曼玉和他才是天生一对。
而梁朝伟则指着张曼玉,对刘嘉玲说:我这辈子只会喜欢一个人,就是她。
那时候的梁朝伟,哪里能料到刘嘉玲未来会成为自己的妻子,当然,他也不会想到他和张曼玉后来的故事,会成为无数影迷心中的遗憾。
拍这部戏时,梁朝伟正忙着与青春貌美的无线艺人曾华倩热恋,他的心里没有刘嘉玲,也没有张曼玉。
对待刚刚出道,且将荧幕初吻献给自己的张曼玉,梁朝伟没有显露半点儿怜香惜玉,甚至会冷冰冰地指责她:你不懂演戏,回家吧。
可是,六年后,他看张曼玉的眼光就完全不一样了。
1990年,梁朝伟与张曼玉重逢在王家卫的电影《阿飞正传》。
这时,刘嘉玲成为了梁朝伟的正牌女友,然而却挡不住梁朝伟投向张曼玉的欣赏目光。
与他再度对戏的张曼玉宛如脱胎换骨一般,不但会演戏,而且经过岁月打磨的她,更显得高贵典雅,风情万种。
因为这部戏,张曼玉与梁朝伟的关系变得熟络了起来 ,时不时就互相切磋演技。
然而,《阿飞正传》临上映的时候,王家卫大幅度剪片的兴致又犯了,他将张、梁的对手戏删得精光。
这导致他们二人内心都产生了“未完成情结”,期待着以后还能再合作。
1999年,他们等来了第三次一起合作电影的机会,该电影还是王家卫的,叫《花样年华》。
那时的张曼玉刚刚与一位法国导演成婚,而梁朝伟已经与刘嘉玲爱情长跑多年。
张曼玉接戏后,告诉丈夫:我会离开三个月,回来接着继续我们的巴黎生活。
她当时没料到,《花样年华》竟拍了一年零三个月才拍完,戏拍完了,剧组为她准备的二十多件旗袍也发霉了。
在那一年零三个月里,张曼玉和梁朝伟都意外地发现,他们之间可以那么的默契,几乎不需要排练,就能够在拍戏时表现得像打乒乓球一般你来我往,并能够迅速地给予对方饱满的情绪回应。
拍戏间隙,他们俩一起瞒过剧组的保安,在异国的街头肆意地逛街、打球。那时,梁朝伟38岁,张曼玉36岁。和戏中他们饰演的周慕云和苏丽珍一样,他们也处于花样年华。
拍戏拍到后来,张曼玉的丈夫等急了,劝她早点回来。
张曼玉只能抱歉地说:对不起,恐怕得再等等。
可是待她将《花样年华》拍完回到巴黎,她感觉,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而后,张曼玉回到国内,花7个月时间宣传《花样年华》,接着,又去拍《英雄》,同样也是用了7个月时间。
也就是说,那两三年,张曼玉和梁朝伟经常待在一起。
而两三年的时间,足以让一段感情逐渐升温。
拍《英雄》时,他们俩的关系已经好到无话不谈,在横店的小面馆里,他们常常一聊就是一个小时,惹得面馆的老板不断侧目。
两人气质登对,关系还那么好,时间久了,难免会被人揣测,甚至大肆渲染。
2002年5月,张曼玉与外籍丈夫协议离婚。而在同年的9月,有媒体传出刘嘉玲与梁朝伟分居的消息。
一时之间,舆论哗然,大家都认为张曼玉和梁朝伟真的好上了。
但是,2002年10月,一件关于刘嘉玲的不幸事突然发生,扭转了舆论的风向。
这件不好的事情便是,刘嘉玲的受虐裸照被刊登在香港的东周刊上,让她十分崩溃,有种撑不下去的感觉。
然而刘嘉玲没有真的倒下,因为梁朝伟托住了摇摇欲坠的她。梁朝伟第一时间给刘嘉玲打去了电话,安慰她道:“我们不如离开这个地方吧,我不拍戏,陪你去另外一个国家,不要留在这里。”
此后梁朝伟还开车带刘嘉玲出去散心。
当他们散心的状态被狗仔拍下并发到报刊上,大家也就不再认为梁朝伟要抛下刘嘉玲了。可是,张曼玉梁朝伟的关系依然让很多人觉得扑朔迷离。
2005年,梁朝伟一手握着刘嘉玲,一手握着张曼玉,踏上戛纳电影节红毯。他们看上去都很坦荡,却让无数人在脑海里编织起了很纠葛的爱情故事。
2006年,梁朝伟参加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许戈辉问他:到目前为止,你觉得哪段时间,你最想让它停留?
梁朝伟迟疑片刻后说出了答案:可能38岁的那个时候吧,拍《花样年华》的那个时候。
而在2007年,梁朝伟挽着汤唯拍一场戏时,突然停住,旁人不解,直到梁朝伟跟李安解释:我得缓缓,我得将张曼玉放下。
张曼玉和梁朝伟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他们可能是一对知己,也可能是一对注定要错过的灵魂伴侣。
梁朝伟曾说:张曼玉是唯一能使我疯掉的女人,也是我很想再次合作的女演员。
张曼玉也直言过:有些东西不用说出来,在我心中,梁朝伟永远在我生命里!爱情很容易,但要找一个了解你的人很难。
而且,张曼玉对他们的关系还发表过很经典的时机论:如果我们认识的时候,大家都没有男女朋友,那么或许……
如果将梁朝伟与刘嘉玲比作太阳和月亮,那么,张曼玉也许就是一颗明亮星星吧,她用柔柔光辉,照耀过梁朝伟的内心世界,令他怀念一生。
刘锦玲为什么淡出了演艺圈
说起香港明星刘锦玲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很陌生的。印象中能够想起她演过的角色可以就是1997年的黄日华版《天龙八部》中的阿朱比较有印象,但是很多人都叫不出她的名字。
其实刘锦玲是亚视出身的,在1989年就参加了亚视的艺员训练班。1990年毕业之后也签约亚视,也参演了几部剧集,在当中扮演的都是配角。
比较出彩是在1993年的《银狐》中饰演一个叫做江凯伦的“心机婊”。当年黄日华从TVB转投亚视,这部剧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大剧,在其中他一改往日正派的形象,出演一个由忠变奸的人物。而且最终成了最大的赢家,虽然不是主角,却也很有发挥的空间。-刘嘉玲绑架案照片
同年她在电影圈也有建树,和刘德华合作主演爱情电影《天长地久》,该片由“烂片王”刘镇伟执导。
刘锦玲饰演女主角何宝玲,和刘德华饰演的方德胜同住在一个叫做调景岭的地方,两人为了各自的电影梦而离开调景岭,两人的感情无法经受挫折,最终酿成悲剧。
刘锦玲的演技得到了业界的肯定,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当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提名。
原本她在亚视的发展是顺风顺水的,1994年更在亚视和日本NHK合拍的《宋氏姊妹》中饰演其中的宋美龄,可以说是已经挑起了大梁。
可惜在1995年就传出刘姓女艺员被迷奸事件,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女主角是刘嘉玲,而刘锦玲竟然站出来大胆承认这个人就是自己,令全港哗然,更因此被亚视雪藏。
无奈之下刘锦玲只好转投TVB,两年后和回归了TVB的黄日华合作,两人在《天龙八部》中饰演阿朱和乔峰。由于这部剧集很出名,也令阿朱这个形象深入人心。刘锦玲出演过很多电视剧,现在却只有这个形象最令人熟悉。-刘嘉玲绑架案照片
其实刘锦玲仍然一直活跃到2008年,后期也在很多电影中担任配角。刘锦玲的眼睛很好看,但是面相也不算很漂亮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直都未能得到较重要的角色。
而其实她的女警扮相还是很好看的,比较有印象是杜琪峰的《神探》中饰演主角高志伟的其中一个分身,她的出场还是有些惊艳的。
但是,从亚视和TVB出道的艺员是有很多的,随着两家电视公司的没落,有很多艺员都得不到发展的机会,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转投内地发展的。
据说刘锦玲后期一度无戏可拍,只能转行去卖保险,而她又不是口才很好的人,赚不到钱不说还得罪了朋友。
在2008年参演电影《青苔》和《夺帅》之后,刘锦玲就淡出娱乐圈了,至今也有十年之久。
有人说她是因为不擅长交际才没能得到太多机会,无论如何她现在也已经不在这个圈子里了,而坊间也没有太多关于她的消息,早前有报道说她投身保险界,做保险经纪人在卖保险。
(电影烂番茄部:热血丹心)
娱乐圈有哪个女星的遭遇很惨
娱乐圈的女星们看似光鲜亮丽人前风光无数,但是某些女星背对舞台和观众之外的生活遭遇,或沉痛或心酸或无助,令人唏嘘不已。
丨刘嘉玲
嘉玲姐如今已是香港电影圈的大姐头了,优雅知性,霸气睿智成了她的代名词。身为金马影后,丈夫是万人迷梁朝伟,这样的人生实在令人羡慕。
但刘嘉玲的星路并非一直如此顺畅,1990年轰动一时的“刘嘉玲绑架案”则成了她的终生噩梦——因为不肯与黑社会势力合拍电影,刘嘉玲惨遭报复,被绑架拍下裸照,甚至坊间还传说她被侵害过……
据梁朝伟口述,那段时间的刘嘉玲一直神情恍惚,吃不好睡不着,终日沉默。
但经过家人朋友不懈的陪伴和抚慰,刘嘉玲终于从阴影中走出来,继续奋斗在她热爱的电影事业当中。
时过境迁,当此事再被提及,刘嘉玲透露自己比想象中坚强。
丨毛晓彤
近期某电视台曝光的毛晓彤生父向她索要5000万赡养费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毛晓彤的父母自她两岁离婚,之后一直与母亲生活。父亲涉毒坐牢,期间毛的母亲还一直向父亲支付每月400的生活费。
如今看女儿成名,母女俩的生活好起来,父亲眼红将此事闹大,不仅要毛晓彤改回原名,更要她支付5000万的赡养费,并且享受她母亲的生活待遇。
甚至抛出“咱们一起下地狱”的恶毒诅咒……
很难想象在荧幕前甜美活泼的毛晓彤,有着这样的原生家庭。在去年十月因男友陈翔出轨而分手的毛晓彤,因为果断坚强的处理情事备受好评。
如今再摊上这样的父亲,真是让人格外心疼啊。
丨张柏芝
单亲妈妈张柏芝在“艳照门”之前一直是香港的“天之骄女”,凭借出色动人的演技,姣好、清纯的面容成为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
但在2008年爆出的“艳照门”之后,张柏芝可谓是跌到了人生低谷,不仅经历了离婚,工作上的影响也无法挽回。但我个人觉得:张柏芝与其面对失格的婚姻,漠不关心且心有所属的男人,离婚后的张柏芝反而活出了真我!这也与她坚强不认输的性格有关吧!-刘嘉玲绑架案照片
如今的张柏芝独自带着两个儿子,好妈妈的形象深入人心;也拥有了自己的公司、还学会了油画、做了制片人,事业和人生的道路更宽广了!双赞!666!
希望经历过风雨的她,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岁月静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不断得到进步哦!
(电影烂番茄部: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