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戏剧三角: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都会尝到甜头:比如受害者不用自我负责,每一个人都想出人头地,你最不喜欢的人是谁,伊能静一直在戏剧三角里打转而不自知,所有人都涌入大城市,自我会在这三种角色中不停地切换。
丁当喊话杜华,你觉得乘风破浪节目组请杜华是败笔吗
作为芒果台的年度重头戏,《乘风破浪的姐姐》还未播出,就引发一众追捧。
知乎还冒出了一个热帖——《乘风破浪的姐姐里,你最不喜欢的人是谁?》
起初,大家意见不一,打得不可开交。
没想到,第一集播出后,全网风向竟然高度一致——评委杜华靠着一己之力成功出圈。
看完节目,官微评论区几乎一片骂声,更有网友大喊,“只要讨厌杜华,我们就是朋友!”
本来顶着乐华娱乐CEO“精英人设”光环,还被特邀当大热节目评委,应该“好风凭借力”,至少能拉上一波好感,结果由于自身槽点太多,第一回合就惨遭网友们优先“淘汰”。
槽点一:做人双标
沉寂多年的“实力派唱将”丁当重返舞台,一首早年成名曲《我是一只小小鸟》燃爆现场。
低音婉转撩人,高音贯云之势,丁当的专业实力,身经百战的队友们都连声服气,就连钟丽缇,都大呼“值得一百分!”
然而,最终评委给分却让人大跌眼镜。
丁当75分?!
评委席上的杜华,面对丁当优秀的演唱,随后给出了自己的“蜜汁判断标准”。
“你的表现太保守了,所以我的打分也保守一点。”
可能觉得观众也看不懂她的神逻辑,又补充,“丁当唱太好了,显得别人太差,所以不适合成团!”
槽点二:欺软怕硬
最后的选歌分组环节,才最让人窒息。
第一轮表演打分之后,姐姐们根据分数高低,高的先选,低的后选。
初轮表演,张雨绮和王丽坤排位靠后,想选的歌已经人满为患,剩下的又不想选,于是不甘心地四处打探,“有没有人想换的?”
众人也都静观其变,没人接话。
神来之笔——这时候,杜华忽然直接点名许飞,“许飞你要不要换一下?”
许飞被点到,直接懵住了,下意识地回应,“我换去哪里?”
“我不知道你要换去哪里,”潜台词也是够明显了,姐姐们想换歌,你咖位又不高,怎么这么点眼力见都没有?
一股“逼宫”的戾气,扑面而来。
槽点三:否定女性
杜华先是一上来就给出自己的“组团哲学”——女团就应该整齐划一、青春靓丽……
这个节目宣传文案,不是三十而立、三十而励、三十而郦,鼓励新女性拥抱可能性吗?
要是非要以“青春靓丽”为卖点,那就再创造一次101好了?
陈松伶第一个上台表演之后,杜华又开启自己的高谈阔论:
一开始听说这个节目,第一反应是“疯了”,一帮30多岁的女人
反反复复的拿年龄说话,看来节目组需要解放的不是姐姐们,而是这一批思想桎梏住的评委。
有人说,这世上关于女人的否定,最狠的都不是来自男人,而是来自自己的同类。
槽点四 情商着急
有一句话叫,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的就是最朴素的说话艺术。
但是,杜华节目中的说话之道,着实让人着急。
前面看了几个表演,她暗戳戳地评论,“她们的唱跳能力都没有什么特别的……”
最后有几位专业选手表演之后,又表示,“哟,想不到还真有点才艺呢,想不到你们还真能选出团呢!”
语气中自带的刻薄,听着就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虽然评委毒舌一点、犀利一点无可厚非,但是这个说话之道,多少也是让人寒心。
不必自报家门,不必鼓吹专业,你就是节目的灵魂所在,这个灵魂核心,基于内心流淌的对所有人的尊重、热爱与向往。
虽然综艺真人秀少不了各种“抓马”和冲突,也可能评委杜华拿到了节目组的“恶人剧本”,但是作为评委还是需要拎清自己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评委应该是节目价值观的导向,就像在宣传片里所表达的那样,不去定义年龄,不去定义女性,眼角眉梢流露的是对各个年龄段女性的单纯欣赏、认可与相信。
全网为什么都是疯狂骂伊能静的
拉踩队友、甩锅闺蜜、贬低梅艳芳、好为人“妈”、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幸福”.....最近伊能静仿佛住在了热搜上,这些事件的累加让她的人设完全崩塌。而在某期采访中,她的表达欲喷薄而出,但思维总是一片混沌,“伊言伊句”总在反复打脸。-杜华为什么被骂
一边主动当队长、在付出时找到自我价值;另一边又说被迫组队,毫不留情吐槽组员“五音不全”。
一边高喊女性价值自由、女人不是嫁了男人才有价值;另一边又贬低梅艳芳,说没有“爱”、实现自我价值也很惨。
如此两面,引来网友一片谩骂,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受害者的人生底色
作为家里降生的第七个女儿,伊能静初来人世,就连同妈妈和六个姐姐,被重男轻女的父亲所抛弃。
母亲不能再生,无颜面对丈夫,一直嫌弃女儿:“如果没有你,妈妈可能就会过得好一点。”
后来伊能静被送到乡下亲戚家,养母以卖冰棍为生,经常用脚链把她栓在摊位边。无奈投靠到香港大姐家,姐夫又因经商失败患有轻微的精神病,不但经常虐待毒打伊能静,还会喂她吃狗粮。
随母亲改嫁日本后,在华裔学校里她遭同学殴打、扯头发、撕裙子,母亲也很冷漠不让转学。
父母的抛弃、寄人篱下的悲惨,让弱小无助的伊能静开始认同自己是个“受害者”:我好可怜、我没有价值、我不该来这个世界、我对自己有深深的罪恶感。
成年后,伊能静在爱情中寻求爱与关注,把家庭生活当成自己的作品。
所以,她在微博上说、在书里说、在综艺里说、在采访里说:丈夫很爱自己、儿子女儿很爱自己、婆婆对自己很满意、现在是一等一的幸福美满。
她用力地证明,让大家都看到——“我是有价值的”、“我值得被爱”、“我已经逆风翻盘走出原生家庭了”。
然而事实上,秀得越用力,就越说明她还没放下受害者的角色。
甚至,她要用“一辈子做少女,哪怕只是一个老少女”的执着,来补偿自己童年没有做过公主、享受过呵护宠溺的那部分缺失。
“妈味” “拉踩”,曾经的受害者化身拯救者&迫害者
在与哈林的那段婚姻中,伊能静经常以受害者的角色寻求拯救,她形容说“当我遇到一个可靠的人,像抓住了一个浮木。”
但“牵手门”后,历经暴瘦、厌食、失眠的她濒临崩溃边缘,开始踏上自我拯救之旅。去看心理医生、上灵修课、坐禅、找牧师祈福、内省……
她的力量一点点蓄积,她的自我被重新建构,她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出了新书《灵魂的自由》,在伤痛后华丽转型“疗愈系女作家”。
她以为自己成长蜕变了,但彼时她还不知道,自己正在步入一个“戏剧三角”的怪圈中。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发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戏剧三角: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
自我会在这三种角色中不停地切换,而当你扮演了其中一个角色时,周围的人为了维持这个三角的平衡,就会无意识地扮演对应的角色。
那场自我救赎,让伊能静信心倍增:我还有力量去拯救别人、教导别人。
她从“你行我不行 ”的低自尊、无价值的受害者状态,来到了“我行你不行”的具有优越感、成就感的拯救者&迫害者状态。
而拯救者的特征就是:喜欢关心照顾人,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够好,控制不住地想要帮人一把,但方式是从较高的位置给与帮助。
这在伊能静的身上,体现的就是“妈味”十足。
《浪姐》节目中,一开始她主动换组、缓解尴尬的担当让很多观众感动,甚至当她开启“小妈”般的教育模式仔细指导两个音乐小白练习歌曲时,观众都想为她颁发一个“关爱后辈奖”。
撇下女儿、毫无保留的付出、嗓子哑了继续坚持,在教她们的过程中,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她们给我信任,我给她们爱”。
这个“拯救者”,当得实在很满意。
但是,这一切在后来的采访中都反转了——她毫不留情地拉踩两位队友“五音不全”,怎么讲都讲不明白,又吐槽最后一名的王智特别没自信,回到宿舍就哭。
而自己却是出道36年、发过23张专辑,跟张雨生、陈珊妮、童安格都合作过,又很幸运地拍了侯导那么多部电影的“前辈”。
原来她打心底觉得两位队友能力不行——“我必须帮你们,因为你们不够好,无法帮助自己”。归根结底,伊能静是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而不是真心实意平等地提供帮助。
这还不够,她在采访中至少cue到了6个人,比如李子柒、梅艳芳、李健的老婆,相信被提及的人看到视频的话没一个会好受。
伊能静的幸福,为什么一定要广而告之地对比别人的“不幸”和残缺,才能凸显出来?
她似乎对“拉踩”有些习以为常,实际上这是她进入迫害者角色的缘故。
迫害者的特征是:贬低、指责他人,与拯救者同样是把他人看得低下、不好,但还伴随着这样的内心独白:“可能在别人眼里我是个恶人,不过我并非苛刻挑剔,我对自己的要求一样严格,我能做到为什么你们就做不到?”
贬低梅姑,先有自我价值却没有爱,所以最后只能惨兮兮地穿着白纱站在舞台上嫁给音乐。
“你看,我说的没错吧?我能有今天的幸福,就是做到先有爱再实现自我价值,如果你们做不到的话就只能很惨了。”这也许是她的内心独白。
从受害者到拯救者、迫害者,伊能静一直在戏剧三角里打转而不自知,她觉得自己“很幸福”,奇怪的是:为什么这种幸福让很多观众一致感到心烦?
因为她的幸福只是个表象,建立在受困的戏剧三角上,没有达到自然平衡的状态。
三角中的每个角色,当事人在扮演的时候,都会尝到甜头:比如受害者不用自我负责,等着别人的付出就好;拯救者可以通过热情帮忙展示自己有爱、有同情心、力量强大;迫害者通过指责别人、嘲笑别人的价值尊严来推卸责任、实施欺骗。-杜华为什么被骂
但其实三个角色都是偏颇的、暗含了某种漠视。拯救者漠视别人为自己思考、行动的能力,迫害者漠视别人的尊严、生存的权利,受害者漠视的是自己,认为自己不重要、没有价值。
所以如果只尝到戏剧三角的甜头,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幸福得不可自拔,甚至发展为一种“强迫性重复”,形成不可自控的“施虐-自虐模式”,就会忽视戏剧三角隐藏的暗黑面,迟早给身边人带来痛苦、引起非议。
如何走出戏剧三角
戏剧三角在我们每个人心里,每天都要上演无数遍,或许你从未察觉。所以,该如何走出三角怪圈?
首先就是觉察到自己在扮演哪个角色,接着采取行动——
当你是受害者
1.停止抱怨你的生活,花些时间寻找自己的爱好,在做的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感
2.接纳过去发生的事,如果觉得某些痛苦确实很难消化,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3.停止等待救赎、享受别人的照顾,开始自我负责,自立自爱
当你是迫害者
1.学会信任尊重身边的人,与他们平等的合作而不是指责贬低
2.没有人必须按照你规定的想法行事,对自己和他人保持宽容开放
3.不要因为自己的某些原因甩锅、推卸责任
当你是拯救者
1.如果没有人向你寻求帮助或建议,请保持安静
2.不要以为你知道如何过得比别人好,没有你宝贵的指导,世界就会崩溃
3.不要等待感激和赞美。你只是因为想帮助别人,而不是因为你需要奖励
如果伊能静能走出戏剧三角、找到内在的平衡,或许她对自己的幸福会更加云淡风轻、甘之如饴。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挣脱戏剧三角的束缚,活出从容快乐的自己。
白岩松为什么被骂
白岩松会被骂,不是因为他的一句“不是吧”显得不近人情——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对“躺平”的否定态度,会削弱躺平者借躺平传达消极情绪的强度,这对那些希望“躺平”示威,以争取额外利益的人来说是一种搅局。-杜华为什么被骂
这里面有个问题:
第一、躺平者的真实诉求到底是什么?
他们完全明白也不会否认,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的。但是他们追求的是高于基础水平,甚至超过平均水平之上的物质条件。
安逸轻松地工作量、稳定丰厚的物质保障,无需为生活拼搏和忙碌的生活节奏,周游世界的精神物质享受,一线大城市的房屋资产,令人羡慕的婚姻状态(高颜值美女)等等。
当这些条件无法充分满足时,他们就感到“生活无望”,不如躺平。
白岩松实事求是地指出,这些条件是奢望,他实事求是地告诉躺平者,要想得到这些回报,必须“苦过来”,需要不断努力打拼、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白的箴言,直接撕破了躺平者的美梦,把努力奋斗的责任再一次归到每一人身上,所以他不受欢迎。-杜华为什么被骂
第二、是谁造成了躺平者声称的“社会内卷”?
每一个躺平者本身就是内卷的始作俑者。关于内卷,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好比剧院看戏,第一排人为了看清楚于是站起来,后面的人为了不遮挡视线,也跟着站起来,结果全部的人都站起来,却依然看不清舞台上演什么。内卷就是,当所有人都投入大量精力付出后,所得回报却越来越少。如果没有所与人的参与,那么内卷又如何成立?-杜华为什么被骂
- 公司加班比睡晚,所有人都为了表现自己,因此参与了比晚的游戏。
- 大城市生存压力,都知道大城市好,所有人都涌入大城市,因此造成二三线小城市建设的空心化,都想在大城市里谋生,物质资源与城市人口的失衡,导致了大城市的生存压力;
- 攀比、虚荣、爱面子的劣根性,每一个人都想出人头地,生怕比人落后,却忘记了自己的真实需求。为了房子、车子打得头破血流。
上述种种,每一个都是参与者,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但是主因是自己。当他们意识到内卷无望后,白岩松又还是让他们继续参与竞争,所以他们把原本属于自己的恶果,投身到白岩松身上,把自己为了虚荣而追逐名利所带来的痛苦,归咎为白岩松的怂恿,所以他们痛骂白岩松,并且吐槽毒鸡汤。-杜华为什么被骂
第三、为什么躺平者会厌恶成功者?
躺平者讨厌白岩松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白岩松是成功人物的代表。成功人物在他们看来就是既得利益者,就是何不食肉糜,就是资本家。他们不会有足够的理性,看到白岩松在风光背后,还优秀努力的一面,他们也不愿承认“资本家”在创业阶段所承担的风险、所付出的代价。-杜华为什么被骂
所以当白岩松用自己的成功作为激励,告诉躺平者不能躺平时,他们因此感到愤怒。他们觉得这是居高临下的风凉话,他们希望付出最小的代价,但是直接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总而言之,白岩松坦坦荡荡,分享的是自己肺腑之言,但是忠言逆耳,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听好话,不愿意听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