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此时的政权性质已经不是女真或满族人单一的民族政权,皇太极坚持更定新国号为大清,所以皇太极为避免汉人对“女真人”的民族敌视和疑虑,明朝的皇族都去哪了老朱家自朱棣后向来子嗣不显,纵观大清国正式建立国号前五十二年的历史,皇室成员都干嘛去了一、清朝灭亡后,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屹立于中国东北,统一于一个新政权之下。
清朝的满族现在去哪里了
满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在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之后,自东海至辽边,北自蒙古嫩江,南自朝鲜鸭绿江的广阔地区,同一语音者俱被征服,统一于一个新政权之下,操着相同的语音,有着相似的经济形态和共同的生活习俗,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的初步形成。
这时虽然他们还自称女真,但已基本上不是辽、金、元及明朝初时的女真族了。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在他的统治下,随着国势日隆,疆土日广,满族共同体迅速扩大,在接纳女真部族之外,还吸收了汉族、蒙古族和其他民族加入,使来自不同血缘的各族人民都汇集到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之下,成为满族的新成员,即“新满洲”。
新、老满洲的区别,正好显示了满族发展史上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而此时的满洲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成长为了一个强大的新民族。所以皇太极在建元称帝前,正式宣布更定族名为满洲,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屹立于中国东北。-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尤其是在他后来征服了漠南蒙古察哈尔林丹汗部,喜获传国玉玺后,这个民族共同体更加强大,因此在正式建国称帝时,他遂将满洲国号更改为大清国号,改天聪年号为崇德元年。“大清嗣天之宝”宝玺及宝玺印文皇太极之所以两次更定国名,最后定大清为国号,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一是历史原因。从唐朝以后,我国北方处于五代十国纷争时期。宋朝中期,我国中原地区先是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契丹辽国的侵犯,后女真人完颜阿骨打打败辽国,建立了金国。-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金国南侵曾占领了大半个中国,疯狂地进行战争掠夺,中原人民深受金国的祸乱,就连宋朝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及所有皇室人员,后来都被金国掠到黑龙江的依兰县,最后都病死在那。在中原汉人的心目中,曾将女真人称作金狗,一直积怨很深。所以皇太极为避免汉人对“女真人”的民族敌视和疑虑,早在天聪九年就将后金国号改变“满洲”,把以前文献中有关“金国汗”的字样统统更改为“大满洲国皇帝”。崇德元年(1636),他即皇帝位时,又废除了大满洲国名号,改用“大清国”为新国号。皇太极两次更改国号,主要是考虑女真金国历史上的原因,为了回避中原汉人对金国的积怨,回避中原汉人对金人的仇恨。-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定国号为大清,一方面从字面上与原国名有区别,避免了汉人直接产生对女真人的疑虑,另一方面此时的统治集团中已不单有女真人,取国名大清,可以减少汉人对其进一步扩张势力的阻挠。二是从政权性质的本身考虑。因为此时的政权性质已经不是女真或满族人单一的民族政权,其政权的最基础形式是八旗制度,而此时的八旗制度经过皇太极继位后的两次扩编,已形成了满、蒙古、汉八旗共治的局面,新的政权性质,已是由满、蒙古、汉等多民族组成的联合封建政权,重定国号为大清,是符合当时历史客观现实的。-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三是为巩固政权来考虑。皇太极正式称帝后,已定下入主中原之目标,原来的“金国”或“满洲国”,在人们看来,最多也只统治半个中国,要统一天下,就必须更定新的国号,这样可以使新政权的概念更加宽泛,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可以增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认同感。总之,皇太极坚持更定新国号为大清,既有历史原因和统治者的意志,又是政权建设的发展和制度的革新所需;既是为了争取民心夺取更大胜利,又是为了夺取全国政权的需要。-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纵观大清国正式建立国号前五十二年的历史,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一生,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民族领袖来活动,他只能是清朝初期的首创者,而清太宗崇德帝皇太极,在清朝历史发展进程中,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历史人物,皇太极在清朝历史的关键时刻,以卓越的政治睿智和求实的思想,审时度势,重建国号“大清”,进而开辟了清朝历史的新纪元。他才是大清封建王朝的真正缔造者,大清国皇帝第一人。-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清朝灭亡后,皇室成员都干嘛去了
一、清朝灭亡后,皇室成员去了哪里,又干了啥?
晚清吏治腐败,统治阶级贪图享乐,清政府对外割地赔款,对内镇压百姓反抗,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各地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王朝统治,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清朝灭亡。-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慈禧太后
清朝灭亡后,根据南京临时政府与清政府议和代表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清室成员仍可居住紫禁城中,清帝及清室尊号爵位照旧,每年民国拿出400万辆给予清帝等。清朝皇室及清帝溥仪在清亡后前期依然居住在紫禁城皇宫内,直到1924年冯玉祥带兵将皇室赶出紫禁城皇宫,修改了《清室优待条件》比如永远废除皇帝尊号,民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五十万元以及民国政府拿出两百万在北京办贫民工厂,优先收容旗籍贫民等。-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清朝灭亡后前清的皇室宗亲有的移居国外,有的回到东北,有的居住在北京,有的去往天津等地。他们很多改了姓氏,比如有的爱新觉罗氏改姓金,有的叶赫那拉氏改为那。他们有的人妄图借助日本人复辟最终失败,有的继续从政,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成了书画家,有的成为民国普通的一名工人等等。-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溥仪
新中国成立后,前清末代皇帝溥仪经过改造也成为新中国一名公民。前清宗室大多和普通人一样,靠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爱新觉罗后代中出了很多艺术造诣极高书画家,他们中典型代表比如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书画鉴定家,他也是爱新觉罗后裔,他是雍正帝九世孙。雍正的第五子弘昼,乾隆即位后,封弘昼为和亲王,启功先生就是和亲王弘昼的后代。但是启功先生从不炫耀自己的姓氏和家族,不靠姓氏家族牟取利益。他一生致力于书法和书画鉴定。别人问他时,他说自己叫启动自然姓启名功。启功先生66岁生日时给自己拟过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日陋。身与名,一齐臭。”做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的他能够如此评价自己,着实令人佩服。-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中华几千年文明史,清朝爱新觉罗氏有后代、明朝朱姓后代、宋朝赵氏后代、唐朝李氏后代发展到今天多了去了,他们和普通人一样。当今社会又有人拿皇族后裔姓氏炒作热度牟利,和启功先生对比岂不要汗颜。
满清入关,崇祯上吊自杀后,明朝的皇族都去哪了
老朱家自朱棣后向来子嗣不显,且寿命也不长。我觉得可能是徐达家的基因不好吧。不过老朱家的藩王却十分厉害,没兵权,封地广,财富多寿命长,子嗣多个个堪称种马。有一个藩王生了99个子女,居然还不是最多的。这么能生的结果就是明末几十万皇族。大量的社会寄生虫,不生产,占据大量人力跟财富。让大明朝廷苦不堪言。-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子嗣多的好处就是人多力量大吗?不是的,因为明朝的藩王大多名声不怎么好,属于为祸乡里,鱼肉百姓又多逍遥法外这些。这些蛀虫有钱又名声不好,在乱世之中就是一个个活靶子,李自成为什么可以喊出口号:迎闯王不纳粮,因为他有这些“天然金库“。所以起义军每破一城就杀藩王抢钱粮,尤其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两个人杀的最狠最多。-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最典型的就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之子福王朱常洵。万历为了立他为太子跟大臣耗了十几年最终失败,后让福王就藩于富庶的洛阳。福王极受宠爱,本人极为奢华。鱼肉百姓,为祸乡里用来形容他再恰当不过了。福王胡吃海喝,长到了200斤。更无脑的是,当李自成大军围攻洛阳时,他却禁闭府门。不仅不出一兵一钱帮助守城,还大肆囤积粮食哄抬物价。丝毫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属于典型的只长身子不长脑子,然后洛阳被轻易攻破。结果就是李自成乱军把福王府劫掠一空,上下几千号人全部杀光,福王只有一个小儿子提前跑到了南方,就是后来的南明弘光帝。野史说福王被李自成剥干洗净放入大锅,架起大火,放入上一整只鹿和其他菜,熬成了一锅福禄宴给士兵享用。据说熬可整整一锅油。可想而知老百姓多咒他。-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开封周王。周王在李自成大军兵围开封时,出钱出力,亲自登门守城,行事果敢。农民军数月不曾攻入。后来李自成利用大雨水淹开封才得以破城。周王全家基本都逃到北京得以活命。
明末的皇族下场是很惨的,尤其是北方,被农民军屠戮一空。少部分逃到了南方政权的庇佑下。后来清朝统一全国后,对这些明朝皇族实行安抚政策。历朝很少发生新政权屠杀前皇族的事例,我所知道的就是项羽屠了秦朝宗亲,隋文帝也曾屠尽宇文家宗亲。不过后来接连爆出的明朱三太子还是害惨了这些皇族遗民,清朝一口气杀了几十个,不过还是有不少得以无恙。另外还有少部分名声不显的皇族改头换姓得以存活,也有人学太祖皇帝出家当和尚去了。-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