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也被唐朝打败了很多次,吐蕃暂停了对唐朝的攻势,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却突然去世了,把除了松赞干布外的历代吐蕃赞普的陵墓都给掘了,最终吐蕃用了七年时间消化吐谷浑,吐蕃的版图达到历史巅峰,吐蕃在各国夹击下,吐蕃方面。
你对忘年交这一现象有何看法你愿意和年长的人交往吗
我在单位时有一位长我二十岁的师付,他没什么文化,说是师付也没教过我。就是对我天生那种好,看我哪都好。可关心我,各方面的。生活上,工作上。我才知道刘师付可不简单,解放年南下到河南。当时的刘师付是孤儿入了伍。跟着部队南下作战,虽没立下大功,一只耳朵震龙。什么也听不见。复员到四川又随单位回京。刘师付夸我聪明能干,培养我进步。我当时有顾虑,家长历史问题。他鼓励我写了入党申请书,一年后过组织生活。是新厂党委六年来发展的供销口第一个党员。从此,我更加努力,负责仓库管理工作。又一年后转为正式党员,选为党小组长。刘师付的资格厂长们都比不了,可他行政上归我管。是遵守纪律的模范,支持帮助我直到退休。我对师付的尊重保持到最后一刻,情同父子。刘师付在生活上也关心我。我送他到医院,去医院看望,那只耳也听话费力。我夫妻俩经常去家中看望。在他身上我学到解放军老兵的大公无私,爱党爱民爱企业的一片诚心。他不会讲大道理,句句大实话,,,,,,。我心里永远想着他。
《三国演义》中谁的投降最伟大谁的投降最窝囊
我认为,《三国演义》中关羽(关云长)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高官厚禄所惑,为保兄嫂,义薄云天,知刘备下落后挂印而去,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兄弟相会,后助刘备之成蜀汉,构三国鼎立之势。其,勇冠三军,忠义乾坤,为万世之表。所以关羽的投降最伟大。
刘表的下属:蔡瑁、张允的投降后,曹操用之善水战的特长,由其二人统领训练水军,二人用心竭力操训水军,小有成绩。不料反被周瑜的反间计被曹操所杀,死的糊里糊涂,所以最窝囊。
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国到底是如何覆灭的呢
唐朝时期,青藏高原兴起的吐蕃王朝曾一度是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其最强盛时,领土版图囊括了整个中国西部地区。其兵锋更是远及中亚地区和印度地区。与同时期的大唐、回纥汗国和大食帝国争夺区域霸权。
那么,如此强盛的帝国是如何崛起的呢?
关于吐蕃王朝崛起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四个方面。可以归纳为九个字。
“天时、地利、人和”,还有“运气好”。
天时:隋唐时期,东亚处于暖季,就连东北也不例外。
比如被清朝文人称为人间地狱的宁古塔,在唐朝时,就是渤海国的上京龙泉府。能把首都定在后来苦寒的宁古塔,这就足以可见隋唐时期的天气要比今天温暖。
由于当时的平均气温较高,雨水丰沛,气候湿润。因而这就使得吐蕃人有条件在西藏的河谷地带实行大规模屯垦。而农作物产量上升,又让吐蕃政权有充足的物质基础,进行各种上层建设以及军队的建设和训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吐蕃王朝控制的边缘地带大多是游牧部落,但其核心统治区,却是农耕文明。
也就是说,吐蕃的崛起是农耕文明征服了游牧文明,然后驱使游牧民族征战的结果。一旦农业经济衰落了,整个吐蕃就会由内而外的土崩瓦解。
地利:青藏高原较为闭塞的地理环境,客观上让吐蕃可以在不受外力影响下,从容不迫地吞并周围政权,积蓄实力。
人和:从松赞干布爷爷达布聂西开始,连续几代吐蕃赞普都保持了虚心求救,积极向上的姿态。
与之同时,一些吐蕃贵族,如噶尔家族父子三人(禄东赞、赞悉若、论钦陵),也都是当时的人杰。为吐蕃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正是在这些人杰的努力下,吐蕃才能从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并夯实国家的执政基础,成为令人胆寒的强势帝国。
运气好:每每当吐蕃的扩张陷入困境时,周边政权和中原王朝总会“助攻”。
比如隋末唐初时,控制雅鲁藏布江北岸,实力要强于吐蕃的苏毗政权,就因为发生内讧被吐蕃趁虚而入。
据史料记载,吐蕃鲸吞苏毗之后:“举国强援,军粮马匹,半出其中。”
不仅版图扩大了数倍。还第一次拥有了辽阔的牧场。
拥有牧场后,吐蕃得以从农耕为主,转为农牧兼营的国家,拥有了组建强大骑兵军团的客观能力。
虽然唐太宗时期,吐蕃陷入内斗,苏毗与达波等纷纷叛起,各自独立。但不久后,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又再次用武力征服苏毗。
再次征服苏毗、达波诸部后,松赞干布将苏毗一部分奴隶主,如巴、蔡邦等君臣,吸纳为吐蕃上层新贵族。靠着这一手收买人心的操作,吐蕃将苏毗、达波诸部同化,终于正式统一了青藏高原地区。
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毗都是吐蕃向四方扩张的后方大基地。苏毗军队是吐蕃武力扩张的得力工具。
青藏高原既以统一,那接下来,自然就是该向青藏高原以外的地区扩张了。
当时,在吐蕃往东北方向扩张的路上,原本有一个实力不弱的吐谷浑。
但还没等吐蕃对吐谷浑用兵,唐太宗就已经把吐谷浑打得元气大伤了。
这等于是想睡觉了,有人递枕头。面对如此良机,松赞干布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公元637年,趁着吐谷浑势弱,唐军又要对付西突厥,无暇搭理吐蕃之际,松赞干布随便找个了借口,就联合象雄等国,大举讨伐吐谷浑。
此战,吐谷浑军队不能抗御,吐谷浑国王只得逃至唐朝境内避难。
见吐谷浑王跑路,吐蕃继续追击,攻打唐朝的松州。于是,唐朝和吐蕃便爆发了史上的第一次军事冲突——松州之战。
这一战,唐军先败后胜,唐朝的松州都督韩威率军迎战,被吐蕃击败。随后,唐太宗派侯君集、执失思力等人出击,大败吐蕃。
战后,松赞干布知晓唐朝的强盛,自知惹不起唐朝,便罢兵休战,转而与向唐朝请婚。
公元640年,为了安抚吐蕃,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和亲吐蕃。
之后十几年,由于双方的和亲关系,加之唐朝要全力对西突厥、高句丽用兵,没工夫搭理吐蕃。松赞干布便趁机扩张,吞并了阿里地区的象雄政权,征服了今天的尼泊尔和印度北部的部分地区,并还在恒河北岸设立了军事据点。-伍智恒现在好了吗
值得一提的是,武力征服尼泊尔、北印度地区后,吐蕃虽然没有直接管辖这些区域,但每当吐蕃对外扩张,需要人力、物力时,这些地区总是会提供支援。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把吐蕃简单地看作是一个青藏高原政权。
实际上,吐蕃在极盛时期,本部人口超三百万,军事占领区的人口超过六百万。是一个总人口近千万的大帝国。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其孙芒松芒赞随即继位。
当时,由于芒松芒赞年幼,因而国家大事便交由大相禄东赞负责。
前面说了,禄东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所以在禄东赞摄政期间,吐蕃的国势进一步提升,积蓄了不小的力量。
积蓄了足够的实力,接下来的事,自然就是对外扩张了。
公元663年,趁着吐谷浑内乱之际,禄东赞借机大举入侵吐谷浑。
这一次,吐谷浑王又不能抵御外敌,被迫再次带着一家老小投奔唐朝。
后来,禄东赞亲自到吐谷浑主政。
禄东赞死后,其长子赞悉若担任大相,对吐谷浑继续实行同化政策。最终吐蕃用了七年时间消化吐谷浑,并以吐谷浑为跳板,对唐朝的安西四镇发动战争。
公元670年,禄东赞的次子论钦陵率军入侵唐军控制的西域,攻陷了西域白州等十八个唐朝的羁縻州。
而后,论钦陵又联合于阗的西突厥部落,攻陷了龟兹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
后来,吐蕃又联合于阗攻陷龟兹,导致西域唐军被迫收缩战线,放弃安西四镇。
唐军在此情况下,只好收缩兵力,黯然裁撤了于阗、焉耆、龟兹、疏勒四镇。吐蕃第一次在西域取得了重大成功。
听闻吐蕃竟敢触犯大唐的底线利益,唐高宗顿时大怒,随即动了出兵的念头。
其实早在七年前,吐蕃吞并吐谷浑时,唐高宗就想出兵干涉。只是由于当时唐朝要对消化新吞并的高句丽、百济、西突厥,不想三线作战,这才隐忍不发。
但现如今,吐蕃在西域已经立足,还煽动西突厥的弓月部、疏勒、龟兹反叛唐朝,唐高宗不能再退让了。如果再退让,怕是唐朝将会出现雪崩式溃败。
为了按住吐蕃不断上升的国势,高宗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出动大军,以护送吐谷浑王回国为借口,对吐蕃正式开战。
从薛仁贵的官名上就不难看出,唐高宗有一举剿灭吐蕃的企图。因为当时的“逻娑”就是今天的拉萨。
吐蕃方面,论钦陵得到情报后,立即调集数十万军队迎战。并在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设下埋伏,打败了孤军冒进的唐军郭待封部。
此战后,凭借打破唐军野战不败的神话,吐蕃从一个不起眼的边陲政权,一跃成为能与唐朝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
而唐朝则因为野战不败神话被打破,很多唐军兵力薄弱的边疆地区,都爆发了反对唐朝统治的叛乱。
为了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唐高宗不得不进一步收缩防线,放弃次要区域,集中兵力。
公元675年,唐军用了五年时间,搞定了内部问题后,再次对西域用兵,并在于阗国王的策应下,驱逐了西域的吐蕃军,恢复了对安西四镇的控制权。
次年,为了报复唐朝,论钦陵联合西突厥同时在西域、河陇两个战略方向发起进攻。
其中,论钦陵指挥吐蕃军,主攻河陇。
他的哥哥赞悉若则亲赴西域,配合西突厥围攻安史四镇。
唐高宗知悉后,急命周王李显(就是后来的唐中宗)和相王李轮(后来的唐睿宗),带兵抵御。可是这哥俩都不会打仗。到了前线后,俩人都避战不出,任由吐蕃军劫掠。
后来,眼瞅着唐军的防线要崩,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却突然去世了。赞悉若和论钦陵要赶回去拥立新君,唐朝这才侥幸免于一劫。
事后,为了打掉吐蕃这个祸患,也为了一雪前耻。唐高宗颁布《举猛士诏》,招募臂力过人和弓马娴熟的勇士入军。
最终调集了18万精锐,发动“青海之战”。
此战,唐朝准备充分,唐军前期进展顺利。
但是由于主将李敬玄指挥失误,后来当唐军发动总攻时,又被论钦陵击败。出征时的十几万唐军精锐,在溃逃中损失过半。
这次大败后,唐朝再次被迫由攻转守,而吐蕃则开启了对唐朝的又一轮攻势。
不过,当双方的攻守易势后,吐蕃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先后在良非川、白水涧,被唐军两次打得大败。
其实由此也可以看出,早期的唐蕃战争,唐朝和吐蕃都有主场优势。
往往是谁进攻,谁吃亏。唐朝被吐蕃打败了很多次,吐蕃也被唐朝打败了很多次。这种情况维持了十余年,直到武则天开始清洗朝廷内的反对派。
公元696年,经过武则天的一番清洗,唐朝能打硬仗的老将所剩无几。
趁此良机,论钦陵率吐蕃大军进犯河西,武则天令王孝杰和娄师德率十余万唐军迎战。
此战被称为“素罗汗山之战”。
战争过程就不说了。结果是论钦陵凭借地利优势,前阻后截,纵兵掩杀,再次打得唐军损失惨重。
此战后,吐蕃军乘胜兵进凉州。大有吞并河西走廊的意思。
眼看着河西危在旦夕,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武则天总算是走对了一步棋——既然战场上打不过,那就使离间计。
不久后,关于论钦陵功高震主,论钦陵可能会篡位的谣言开始在吐蕃国内传播开来。
消息传到赞普赤都松赞耳中后,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避免谣言成真,他将论钦陵从前线调回。
转到来年,赤都松赞利用反对论钦陵的吐蕃贵族,血洗了论钦陵一家老小。吐蕃王朝的第一名将就这么被自己的国王干掉了。
这场吐蕃内部的高层内斗,大体来看,有利于赞普赤都松赞。他将威胁自己地位的权臣家族铲除,收回了自己的王权。
但对于整个吐蕃而言,是不利的。
因为论军事素质,没有一个吐蕃将领能与论钦陵比肩。这就更不提赤都松赞了。
所以论钦陵的死,其实是个转折点,让吐蕃与唐朝的战争局面又一次发生倒转。
之后的五十多年,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精心治理下,君臣上下一心,国强民富,国力达到巅峰,军事上也是按着吐蕃打。
为了扭转颓势,吐蕃拉拢突厥、大食,夹击唐朝,但这并没什么用。
公元753年,吐蕃在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等唐朝名将打击下,败相已露。而唐军经历数十年的战争,不但解除了吐蕃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威胁,还将国界推进到青海湖与黄河河曲以西,掌握了灭亡吐蕃的主动权。
到了公元755年,一直努力强化集权,试图改革内政,但却屡战屡败的赤德祖赞,被自己心腹弑杀。
眼瞅着吐蕃又要开始内乱,形势对唐朝一片大好之时,唐朝却在这一年,爆发了足以改变中国历史走势的安史之乱。
公元756年,为了打败安禄山,唐玄宗从河西、陇右抽掉了十余万精兵奔赴潼关。
可是在接下来的灵宝之战中,这些在西北屡战屡胜的唐军精兵,却被叛军全歼。
一场大败后,唐玄宗逃离长安,太子李亨在马嵬驿与玄宗分道扬镳,去到灵宝继位,是为唐肃宗。
在灵宝期间,唐肃宗为了镇压叛军,与回纥达成合作。
按照协议,回纥要出兵协助唐军平叛。唐朝为了表示诚意,也要把河西与陇右的剩余精锐部队调往东线平叛。
于是乎,唐朝在河西、陇右地区,几乎就是不设防状态了。
吐蕃方面,当时的赞普是西藏历史上执政能力仅次于松赞干布的赤松德赞。
他执政之后,不仅平息了吐蕃内乱,还任用了尚野息、尚悉东赞、尚赞摩和论悉诺等一批人才,使得吐蕃势力大振。
公元763年,见唐朝西北空虚,赤松德赞调集大军猛攻陇右、关中。
而当时的唐朝,由于唐代宗正在全力绞杀史朝义,加之宦官程元振又故意隐匿不报,根本不把吐蕃大举东进的消息上报给代宗。
于是,吐蕃轻而易举就打到了邠州(今陕西彬州)。后来又轻而易举就攻占了长安。
长安的这次沦陷,是一个标志。
标志着唐朝与吐蕃的战争进入了唐朝单方面挨打的阶段。
此后三十几年,吐蕃慢慢鲸吞河西、陇右和西域。并且年年都要侵扰关中,导致长安城每一年的秋天都要戒严。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赤松德赞去世。
关于赤松德赞这位赞普,公允的说,他的政绩是非常好的。军事成就更好了。吐蕃就是在他的任内,长年按着唐朝揍。
但是,他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过于崇佛,打破了派系平衡。
众所周知,西藏原本只有苯教,松赞干布为了制衡苯教,这才将佛教引入了青藏高原。
佛教在引入吐蕃的初期,有效地制衡了苯教势力。但随着赤松德赞抬高佛教地位,任命僧侣为大相后,原本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佛教开始凌驾于苯教之上,这让苯教势力对佛教和崇佛的赞普非常不满。
而也正是这种不满,为吐蕃后来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当然,这是后话。当时的吐蕃,仍然是按着唐朝打。严峻的外部压力让唐朝不得不祭出远交近攻之计,结好回纥、南诏、大食,围攻吐蕃。
这就是典型的风水轮流转。以前唐朝强,是各国眼中的大魔王。各国自发地联起手来夹击唐朝。后来吐蕃强,变成了新大魔王,各国又自发地联手夹击吐蕃。
总体上看,夹击吐蕃的计策是比较成功的。
南诏在唐朝拉拢下,与吐蕃翻脸。回纥和吐蕃为了争夺西域,本来就有矛盾。
吐蕃在各国夹击下,军队疲于奔命,经济也因为战争而受到严重拖累。
公元810年前后,迫于压力,吐蕃暂停了对唐朝的攻势。专心对付回纥和大食。
到了公元821年,吐蕃赞普赤祖德赞干脆遣使到长安求和,希望能与唐朝罢兵休战。
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为“长庆会盟”。
与唐朝罢兵后,吐蕃扭头就对回纥用兵。驱逐了天山以南的回纥势力,将今天内蒙西部的西套地区,尽数收入版图。
至此,吐蕃的版图达到历史巅峰。
然而,这只是回光返照罢了。此时的吐蕃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内忧。
什么内忧呢?就是前面提到的宗教矛盾。
佛教在吐蕃中晚期,先是斗败了苯教,而后又将汉传佛教(禅宗)踢出局,形成了在吐蕃一家独大的局面。
为了推广佛教,很多吐蕃赞普都出台了优惠政策,如规定寺产可以免征税,僧侣可以不服摇役,不取租庸。
到了赤祖德赞执政时,他甚至还规定:辱骂僧人者,要被割舌头;对僧侣指指点点,要被砍手指;对僧侣怒目而视,要挖眼睛。
如此夸张的法令,必然要遭到吐蕃国内反佛教势力的反扑。
公元841年,赤祖德赞在迅游期间,被反佛教的贵族杀害。
随后,他的弟弟朗达玛继位。
朗达玛上台后,其政策与赤祖德赞相反,又开始灭佛。
佛教徒对此也不能忍。
于是,朗达玛继位才一年,就被佛教徒用暗箭射杀了。
随着朗达玛的死,吐蕃国家内部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之后的吐蕃历史,就与历代中原王朝灭亡前的局面没什么区别了。
公元842年,吐蕃国内形成了两个王权政治集团,这两个集团互相攻击,内耗不断。
趁着这个机遇,沙州(敦煌)人张议潮发动了大起义,河西汉人群起响应。起义军很快占领了沙州。紧接着张议潮又派兵陆续攻取瓜、伊等十州。令河西、陇右地区在时隔多年后,又重新归附于唐朝。
随着河西、陇右重归唐土,吐蕃国内的形势更加不堪。很多臣服于吐蕃的民族,也包括吐蕃国内的底层人民和奴隶,相继发动推翻贵族统治的起义。
这些起义来势汹汹,席卷了整个藏区。吐蕃的奴隶起义军甚至攻陷了拉萨,把除了松赞干布外的历代吐蕃赞普的陵墓都给掘了。
受奴隶起义影响,两个混战的吐蕃王系各自逃命,散落各地,又分裂成了四个王系:吐蕃拉萨王系、阿里王系(古格王朝)、亚泽王系和雅隆觉阿王系。
另外,盘踞于青唐(今西宁)的唃厮啰政权也是从吐蕃分裂出来的。
到了宋朝,随着天气转冷(宋朝的平均气温比唐朝低三度),西藏河谷农业受重挫。吐蕃也就再也未能崛起。
回看吐蕃的兴亡史,它的灭亡原因,可以简单归纳为五个原因:一是后期的内乱;二是无序扩张;三是穷兵黩武,树敌过多;四是宗教因素;五是气候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