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今天讨论一个争议话题,如何看待春秋以来历代儒生的作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09-19 22:59:30 浏览8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秦始皇焚书坑儒,3.“焚书坑儒”的罪与罚秦始皇搞的“焚书坑儒”,“坑儒”中被牵连的都是与秦始皇政见不合的人,那么他真的诛杀了儒生还是另有真相秦始皇“焚书坑儒”,为什么还是走到焚书坑儒至今还是对“燔书阬儒”不怎么了解! 焚书坑儒,才能进一步讨论什么是“焚书坑儒”以及焚了多少书,更兼之当时天下儒生对秦始皇前一年的“焚书”之举非议众多,1.李斯建议“焚书”秦始皇“焚书”的出发点在于禁止私学。

今天讨论一个争议话题,如何看待春秋以来历代儒生的作用

谢卫仁闵友友之邀,这是一个大话题,一时难讲清楚。个人看法,中华民族号称五千年文明古国,自春秋以来也有三千年了,所谓文明的传承,实际就是文化的传承。其中儒释道三家并立,共同把中华文明继承发扬下去。自春秋以来,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关系,儒家占据主导地位,自汉以后,朝中做官大多是读书人,也就是儒生。所谓儒生一般指以学儒家学说为主的读书人。总的说来,自春秋以来,儒生对历朝历代的兴衰存亡,对中国历史的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作用。时至今日,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跟这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虽然现在高科技发达,但科技还只是属技术层面,思想文化才是关键。所以文化人对时代的影响是非常深远深刻的,本人虽不是文化人,但还是希望有良知的文化人越多越好,这样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才越大。由于水平有限,胡诌几句,有错望指正。

秦始皇焚书坑儒,那么他真的诛杀了儒生还是另有真相

秦始皇“焚书坑儒”,在中国史上无疑属于重大事件,始皇本人也因为这件事给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人们一提到“焚书坑儒”,好像这两件事一块发生,“焚书”后紧接着“坑儒”,甚至还简单地把焚书坑儒归为暴政,视为强秦灭亡的致命原因,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

1.李斯建议“焚书”

秦始皇“焚书”的出发点在于禁止私学,统一思想。诸子争鸣时日已长,是非纷乱,议论百出,战国末期已有渐趋统一的倾向,吕不韦集合众家编纂《吕氏春秋》便是一种尝试。秦始皇也曾设立七十博士,让他们从六国宫廷和民间搜集大量的文献,并召2000多名诸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已经销毁了一部分书。大规模的“焚书”事件爆发于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导火索是由来已久的封建与郡县之争。-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始皇下其议。(《史记·秦始皇本纪》)-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这一年,秦始皇因寿宴置酒于咸阳宫,大宴群臣,博士仆射周青臣大赞郡县制:“陛下带领秦国平定四海,放逐蛮夷,日月照耀之处所在,莫不俯首称臣。陛下在昔日六国诸侯的领地上,设置了郡县制。现在老百姓安居乐业,再也没有战争之患。陛下您的丰功伟绩一定会传之万世。从古到今,还没有人能赶得上陛下您的威德。”这段话很明显是在为秦始皇歌功颂德,博士淳于越却非要唱反调,他向秦始皇建议要废除郡县制,恢复封建制:“封建制是要分封子弟功臣,以此作为枝辅。如今四海之内都是陛下您的领土,您的子弟却竟然只是匹夫之臣。 万一国家有了什么危难,宗亲们怎么能有能力来相救的?”淳于越还讽刺周青臣的话纯属拍马屁,绝非忠臣所为。面对淳于越咄咄逼人的言辞,被泼了冷水的秦始皇倒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决定通过廷议来论辩是非曲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这次廷议:-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在廷议中,丞相李斯站了出来。他认为,看问题不能崇古薄今,封建制是三代旧事,既不值得提倡,更容易混淆视听,让那些不懂事的小民跟着起哄,惑乱太平。李斯迅速转移了话题,从封建与郡县之争变成了私学之弊,给私学扣上了“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的帽子,说他们在朝廷上口是心非,出了朝廷就在街头巷尾议论时政,凭借批评皇帝的得失来提高自己的名气,凭借标新立异的言论,借以表现自己的学识高深, 他们的手下更是生出了许多诽谤之言。现在,秦朝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就不应该再允许私学流行,破坏安定的局面。对于这些“恶行”,李斯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办法:-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秦始皇本纪》)-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李斯的这个“焚书”的建议,让秦始皇背上了永远无法洗刷的千古罪名。这条“焚书令”可以分解为以下几条:一是史书被禁毁得最厉害。除了秦史,六国史书几乎没有幸免的;二是儒家《诗》《书》及诸子之书,在民间的都是禁毁对象,只有博士掌管的书可以留存:三是医药、卜筮、种树等实用书籍不在禁毁之列;四是不执行“焚书令”的,要被罚做修城墙的苦役,谈论《诗》《书》要被砍头,道古讽今的要被灭族。由此可见,焚书只是个表象,其背后的深意是以强力镇压言论自由来赢得思想统一。-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2.方士引起“坑儒”

“坑儒”事件发生在“焚书”一年后,也就是始皇三十五年(前214年),起因也不是因为儒生,而是由方士引起的。秦始皇迷信方术,希望能找到仙药,可以长生不老。方士们投其所好,屡次欺骗秦始皇,开始的时候,秦始皇很信任他们,还曾听从他们的建议派人去海上寻找神仙,这时担任秦始皇御医的徐福,就率三千童男童女,被派往东海并到达东瀛(日本)去寻仙找药。-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由于世上压根就没有什么长生不老之药,时间一长,方士们恐骗术不灵验,难以自圆其说。他们害怕有一天被揭穿,于是就溜之大吉走为上策。这件事让秦始皇怒火冲天,他有了一种强烈的被人利用、欺骗的感觉。后来他又听说,这些方士在逃跑之前还找好了理由,说他刚愎自用、贪于权势,这种人是不能得到仙药的。这无异于就是火上浇油,秦始皇本来只是生气于方士们的脱逃,现在又继而恨儒生中有诸多知情不举报者,更兼之当时天下儒生对秦始皇前一年的“焚书”之举非议众多,让秦始皇在恼羞成怒的情况下动了杀机。-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他捉来与方士有牵连的儒生严加拷问,儒生们经不住严刑互相告密,结果居然有1000多人遭到牵连,秦始皇亲自圈定其中400多人活埋坑杀,其他人被发放边关。

3.“焚书坑儒”的罪与罚

秦始皇搞的“焚书坑儒”,其中“焚书”还算是政令,“坑儒”则是秦始皇乱发脾气。从“焚书”的事件看,儒家把“六经”中本就残缺不全的罪名,全扣在了秦始皇的头上,有点儿泄私愤的意思。“焚书令”之下,究竟烧了多少书我们不得而知,但在秦末的战火中,项羽到咸阳城放了一把大火,秦宫室的书全部灰飞烟灭,损失更大。-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可从“坑儒”的事件看,秦始皇就一点儿也不冤了。“坑儒”中被牵连的都是与秦始皇政见不合的人。“焚书”时开始钳制思想、摧折文化,这比单纯烧书更可恶,此例一开,后世做了极坏的榜样,统治者动辄以禁焚典籍为名,行专制学术之实,再加上“坑儒”时,以天子一怒,就说儒生“为妖言以乱黔首”,杀之而后快,这为后世历朝历代开了个恶例,发生在汉朝、元朝、明朝和清朝时规模不等的“文字狱”,并杀戮和监禁书生,可以说,都有秦始皇的恶劣“示范效应”。-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由此可见,不管李斯如何建议,亦不管方士如何巧舌如簧,秦始皇毕竟听信了,这才产生了“焚书坑儒”的后果。我们在咀嚼这个成语时,满嘴充满了苦涩味,其实想想,古今中外,只要有暴政和独裁,“焚书坑儒”的现象还在发生,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孔子的思想中有巩固统治制度的观念,为什么还是走到焚书坑儒

至今还是对“燔书阬儒”不怎么了解! 焚书坑儒,并非是将所有的书籍统统焚毁,也不是将所有的儒生统统坑杀。

换言之,只有了解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正原因以后,才能进一步讨论什么是“焚书坑儒”以及焚了多少书,杀了多少人的问题。

首先,秦始皇灭了六国,他的“万里长征”才仅仅走出了第一步;嬴政自称“始皇帝”,当然寄希望于他的江山能够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延长自己的生命,最好是。能够长生不老;因此,一方面,这位伟大的帝王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修建陵墓;另一方面,又派出手下的满世界寻找长生不老的药方;

于是就有不少术士为了秦始皇开出的巨额赏金,四处奔波;当然,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什么长生不老的药方,因此这些人不过就得些骗子,有不少干脆就拿着钱人间蒸发;

受了骗的始皇帝勃然大怒,因此下令“坑杀”这些术士;因为当时的这些人都自诩为“儒生”(读书人),所以后世的历史学家就将“杀儒生”的锅甩到了秦始皇头上;

再来看“焚书”;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随即统一了文字;统一文字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统一思想——怎么统一呢?

秦始皇下令将各国自己编写的历史书,还有专门传授巫蛊之术的书统统烧掉;同时,秦始皇保留了医书,农业方面的书;

如果说秦始皇一把火将前人所有的书籍焚烧殆尽的话,就不会有后来司马迁的《史记》,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也不会流传于世。

说白了,秦始皇是后世儒家攻击的主要对象,在他们看来秦始皇就是千古罪人——其实这个帽子应该给孔子才对;比如说孔子在编纂《诗经》时,将大量他认为“低级庸俗”的诗歌统统删除——《诗经》成了“洁本”, 但是文化也出现了断层。-成均馆儒生们的日子

秦始皇所做的一切都是史无前例的,他不需要孔子的思想,开创者也不会求教于儒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