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芯浏览器回应

如何看待“完全自主设计”编程语言mulan是“换皮Python”?红芯浏览器知错就改,兑现承诺官网改版,你认为应该原谅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07-22 05:03:28 浏览8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得出的一致结论是:红芯浏览器并不是什么自主内核,”笔者看到网友对红芯浏览器网站的截图:其宣传的内容也的确是自己的自主内核,而当笔者再次去上红芯浏览器的网站时,安装了红芯浏览器想体验一下国产浏览器的内核,消费爱国情怀的任何公司任何人都不值得被原谅,红芯浏览器的联合创始人高婧和CEO陈本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CEO陈本峰称:这款浏览器是公司团队研发了6年的结果,红芯最大的问题还是用自主研发的内核作为宣传的卖点。

如何看待“完全自主设计”编程语言mulan是“换皮Python”

感谢邀请!中国科技界出这种事情也不少了!所谓的换皮,也就是包了一下,搞了几个自己写的的函数,然后提供了一个封装后的接口。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宣称发布了自主国产编程语音“木兰”。并且宣称“木兰”定位于面向智能物联应用、采用最新编程语言设计理念和编译技术的程序设计语言,木兰的开发团队致力于将其打造为“智能物联时代的C语言”,真是好宏伟的目标。如果不被揭发,下一步可能就是申请国家经费支持了。

但是现在不是20年前,现在大把的程序员。由于这个牛吹的太响,有好事者实际去用了一下,发现语法太像Python了。于是好事者去官网下载了软件包,发现连安装程序的图标都和Python标准化的打包图标一模一样,最终将木兰反编译了一把,才发现这就是彻底的python。-红芯浏览器回应

而且从解包结果可知,“木兰”的确是通过 Pyinstaller 将 Python 文件打包成 EXE 可执行文件,于是真相大白。

现在这个事情的结果是介绍人自己背了锅。木兰是在教育上用的,被夸大到物联网领域,在8位机上是自主开发的,32位机是基于python的,这事谁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因为谁也不知道在8位机到底是不是也是基于python的-红芯浏览器回应

所以这事有可能是下属公司为了吹吹牛皮吸引投资,也有可能是彻彻底底的骗局。但是中科院本身肯定是失察之错。只能说在AI流行的年代,中科院的相关人竟然连Python相关的图标都没见过,放任这种骗局流出,是因为相关领导不懂业务吗?还是觉得那么多程序员是麻瓜?胆大包天了。-红芯浏览器回应

我们国家的确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但是我们国家对这种造假的惩罚又何其松。靠打磨美国芯片骗钱的“汉芯”陈进没有收到任何处罚,现在依然是多个公司董事活的很滋润,科技造假利润高,揭发后的惩罚成本低,才造成了这类打着自主旗号的骗子源源不绝。-红芯浏览器回应

红芯浏览器知错就改,兑现承诺官网改版,你认为应该原谅吗

不可能原谅。

因为首先这个错误不是主动承认的,是迫于压力承认的。

其次任何依靠爱国为借口的诈骗宣传的都不值得被同情。

其三这个公司的能力也就这样了。即使我们选择原谅,也弄不出真正的东西出来,顶多再把火狐浏览器改个皮肤再骗一笔钱。

决策者一开始就决定以骗钱为目的那我们为什么要原谅他。而所谓的悔过看起来更像是不耐烦的敷衍。

缺乏信用的公司,也就那样了。想要继续发展的唯一的出路就是真的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内核,但是几率为0。因为开发一个独立的浏览器内核难度不亚于开发半个独立的电脑系统。研发上莫说是已经获得的2.5亿投资,就算是乘上10倍几率也不大。-红芯浏览器回应

除此之外就是消声灭迹一段时间,然后换个壳子再继续出来蹦哒,有时候时间就是这样可以洗干净一切。

有时候真的怀疑,爱国这两个字不值钱了。消费爱国情怀的任何公司任何人都不值得被原谅。

红芯浏览器对抄袭致歉,你怎么看

这两天里,红芯浏览器的联合创始人高婧和CEO陈本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别承认了红芯浏览器里“包含谷歌的‘Chrome’在里面”,但他们并不承认这是抄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创新”。

CEO陈本峰称:这款浏览器是公司团队研发了6年的结果。主要有三点自主创新 包括:红芯隐盾,红芯云适配,和安全可控。针对红芯浏览器的十多项专利,目前还在申请中。且他们的市场是toB端(也就是针对企业开发的浏览器),目前有包括比亚迪在内的有几百个客户。-红芯浏览器回应

“我们对用户是有价值的”陈本峰最后强调说。

8月15日红芯国产浏览器刚刚宣布完成2.5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有大型上市公司,政府客户,晨兴资本,IDG资本等等。在发布融资消息时,红芯创始人兼CEO陈本峰说:“我们要在这个领域上突破,打破美国垄断,打造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的浏览器内核。”-红芯浏览器回应

笔者看到网友对红芯浏览器网站的截图:其宣传的内容也的确是自己的自主内核。

也就是在同一天,有微博网友表示。安装了红芯浏览器想体验一下国产浏览器的内核。但因为其界面太过于像谷歌的Chrome 浏览器。便对其安装包做了多次的解压,然后真的找到了Chrome 文件。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网友和媒体去研究红芯浏览器。得出的一致结论是:红芯浏览器并不是什么自主内核。而是利用了开源的Chrome 浏览器披了一个“国产”和“自主”的外皮。

而当笔者再次去上红芯浏览器的网站时,以上的宣传页面已经全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公告:

其内容前后矛盾不说自明了,大家一目了然。

有网友将红芯事件比作当年的“汉芯”造假事件: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利用从一家美国公司买回来的芯片,雇人将芯片表面原有标志打磨掉,换上“汉芯”标志。假冒是自己团队研制出的芯片。并借助“汉芯”芯片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但假的终究是假的,2006年上海交大撤销了陈进的各项职务,并追缴了科研经费。-红芯浏览器回应

对此,陈本峰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我们没有什么钱是从国家那来的,都是我们移动化和安全的技术给客户创造价值而获得的”。

在笔者看来,红芯最大的问题还是用自主研发的内核作为宣传的卖点,引合国内企业对浏览器安全的需求。虽没有“汉芯”那样赤裸裸的欺骗。“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用了别人的东西迟早是要还的。

如今是网络时代,任何造假和过度宣传都会经不住网友们的推敲。现在事情败露了,且看“红芯”的融资和今后的业务会如何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