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可是刘备认为曹操不忠于汉廷,曹操还把吕布的“左将军”给了刘备,为什么人人都叫刘备为“刘豫州”刘备被称呼为“刘豫州”,在廖仲恺等人的支持下,在廖仲恺等人的支持下,表奏刘备担任豫州牧,只不过刘备和曹操双方互不承认罢了。
刘备为什么称刘豫州
古人常尊称某人官职以示敬重,因刘备曾任豫州牧(东汉末居郡守之上,掌一州军政大权,共13州),故被人尊称“刘豫州”,如孙权就说过:“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徐州牧陶谦为感谢刘备救援之恩,表奏刘备担任豫州刺史,驻扎小沛(今江苏沛县),并多次要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反复推辞,于陶谦死后“领(兼任)徐州”。
刘备在与袁术和吕布交战中,因兵微将寡最后“败走归曹公。”曹操出于战略和政治考量,表奏刘备担任豫州牧。此时,豫州这块蛋糕被刘备、曹操、吕布瓜分,刘备的豫州牧有名无实。
公元200年,“衣带诏事件”事发,曹操亲征刘备,刘备战败南逃投荆州牧刘表。刘表死,刘备保举其子刘琦任荆州刺史。刘琦病死,“群下推先主(刘备)为荆州牧。”
赤壁之战后,刘备应益州牧刘璋之邀,“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几年后降刘璋据益州,“先主复领益州牧”。
综上所述,刘备曾任四州州牧,唯独被称刘豫州的原因是:徐州牧和益州牧是兼任和自任,荆州牧是部下推举。只有豫州牧是朝廷颁发的金字招牌,值得刘备炫耀一生。
为什么人人都叫刘备为“刘豫州”
刘备被称呼为“刘豫州”,是因为他曾在豫州担任过行政长官的缘故,这种称呼的方法是当时的惯例。例如刘表就被人称过刘荆州,因为刘表在荆州担任刺史、州牧达十多年之久。
第一次
刘备初入豫州是在兴平元年(194年),当时曹操为报杀父之仇,率军在徐州大杀四方,刘备随田楷率军救援陶谦。在曹操退兵后,陶谦拉拢刘备,给他增兵,并表奏他担任豫州刺史,屯于小沛(豫州沛国沛县),从此刘备脱离公孙瓒、田楷集团。-郭可尊
之后,陶谦病死,临死前,交托徐州给刘备,徐州官员于是去小沛迎立刘备,刘备便成了“徐州牧”。
——这是在小沛的短暂经历,是刘备第一次挂上“豫州刺史”的名号,在这段时间里,他被称为刘豫州是可以的。
第二次
刘备第二次入豫州,和第一次情况也有类似。当时是建安元年末(196年),刘备的徐州被吕布夺取,又被赶走,于是投奔当年的老朋友、老冤家曹操。曹操正迎汉献帝迁都许县,朝廷新设,百废待兴,刘备前来投奔,自然成了曹操的活招牌。-郭可尊
曹操可以对外宣传:你们看看,刘备作为我曾经的老对手,他只要肯归附汉廷,我曹操也不会因私仇而报复,我曹操是真心为了大汉的江山着想的。
曹操的幕僚中,有程昱、郭嘉都曾私下提议除掉刘备这个后患,而曹操坚决不同意,说绝不能因为刘备而断了天下人归附自己心。曹操的决定是对的,后来在官渡之时,张绣及时投靠曹操,为曹操赢得官渡这张转折性的胜利增加了一分胜算。-郭可尊
在此时,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并跟他增兵,让他返回小沛,对抗徐州吕布。
次年(197年),吕布也杀掉袁术的使者向汉廷效忠,曹操也摒弃前嫌,赏赐吕布。此时,刘备和吕布又成了同一阵营,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刘备不会忘了吕布夺徐州之仇的。
到了建安三年(198年)初,曹操率军在荆州南阳讨伐张绣,而在小沛的刘备则把吕布从河内郡购买的马匹给半道劫走了,吕布怒不可遏,派高顺、张辽前去讨伐刘备,当时的济阴太守夏侯惇则率军救援刘备,结果刘备、夏侯惇战败。-郭可尊
最终是曹操回军,又马不停蹄的增援刘备,最终连战三月,在下邳城擒杀吕布。
曹操重新控制徐州之后,徐州刺史是给了车胄,刘备仍然担任他的豫州牧。曹操还把吕布的“左将军”给了刘备,但是刘备仍然对徐州念念不忘。
曹操对刘备亲待有加,可是刘备认为曹操不忠于汉廷,并秘密参与董承组织的反曹同盟,在建安四年(199年),刘备趁着率军讨伐袁术之时,杀了徐州刺史车胄,重新占据了徐州。曹操得知刘备背叛,又率军亲征刘备,刘备听闻,丢下妻儿,北投袁绍去了。-郭可尊
次年,官渡之战爆发,刘备向袁绍提议,自己率军去配合豫州黄巾军刘辟等人,骚扰曹操的后方,袁绍同意。但是刘备、刘辟等人仍然打不过留守豫州的曹仁,刘辟战死,刘备只得逃亡荆州,投奔刘表去了。
遥领豫州
从此刘备再也没有踏上豫州的土地,但是他手握豫州牧的印绶,不肯放弃,宣布自己才是真正的合法任命的朝廷官员。实际上,从此操控的汉廷已经任命刘勋的哥哥(没有留下名字)担任豫州刺史,只不过刘备和曹操双方互不承认罢了。-郭可尊
建安二十四年秋(219年),刘备在蜀地自称汉中王,也只是向许都汉廷退还了左将军、宜城亭侯两个印绶,手中那块豫州牧的印绶他至死都没交出来。即使自己用不上,也可以给自己人用嘛。
刘备自称刘豫州,我觉得准确时间段应该是在194-195年(第一次),196-200年(第二次),此后的情况,刘备都是遥领豫州而已。
刺杀廖仲恺的主谋真的是胡汉民吗
廖仲恺遇刺身亡的案件,成为民国历史上继宋教仁遇刺案之后的又一悬案,至今都没有明确的定论。接下来,我们一起简单分析这次案件的前因后果。
廖仲恺(1877年4月——1925年8月),本名叫恩煦,又名夷白,祖籍广东归善,生于美国的旧金山。他是中国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国民党左派的领袖,更是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坚定支持者和拥护者。-郭可尊
廖仲恺虽出生于美国,但并非大富大贵之家,只是旧金山的一个华工家庭。在他六岁时,父亲就因病过世了,母亲难以为继,只好带廖仲恺返回广州,投奔了在招商局任职的叔父廖志岗。
青年时期的廖仲恺眼见国家危难,百姓水火,树立了求学报国的志向。1896年,他在叔父的资助下前往香港皇仁书院读书,期间与香港地产商何戴的小女儿何香凝结婚,之后返回广州定居。
由于缺乏经济收入,这对新婚伉俪生活得并不富裕。为了支持丈夫求学报国,何香凝毅然变卖了自己的陪嫁,凑足费用先后抵达了日本东京,开始了一同留学的生活。
在此期间,夫妻二人结识了孙中山并被他的革命志向所折服,从此开始追随他踏上了民主革命之路。同盟会成立后,廖仲恺夫妇踊跃加入并成为了最早的一批成员。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廖仲恺夫妇返回国内,继续追随孙中山的革命脚步。眼见袁世凯原形毕露,孙中山掀起了“二次革命”,可惜很快就失败了,之后组建了中华革命党继续革命。
1924年,孙中山整合了许多革命团体重建国民党,廖仲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之后,他积极协助孙中山筹建新式军校,也就是著名的黄埔军校,由蒋介石出任校长,而廖仲恺出任了党代表。
由于孙中山突然离世,使得原本不明显的各个派系逐渐明朗化,围绕新领导人的角逐在胡汉民和汪精卫之间展开。
在廖仲恺等人的支持下,汪精卫出任了国民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双重职务。不过,这场角逐还远未结束,因为新的党首还没有最终确定,胡汉民在党内依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甚至强于汪精卫。
廖仲恺延续了孙中山晚年的一系列政策,密切同我党合作并支持工人运动。自然,他就成为了胡汉民和蒋介石等人的眼中钉,甚至就连汪精卫也对此颇有微词。
从1925年7月开始,国民党右派以邹鲁、伍朝枢等人为首,开始集中火力攻击廖仲恺,散布不利于他的种种谣言。对此,廖仲恺发表了一篇“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的文章,旗帜鲜明地对这些右派提出了批判:
现在吾党所有反革命者,皆自诩老革命党,以为做过一回革命党后,无论如何勾结官僚军阀与帝国主义,也可称为革命党。
之后,廖仲恺更加成为了众矢之的,甚至接连收到了暗杀威胁。对此,他显得非常坦然,正面进行了硬杠:
为党为国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夙愿,何事顾忌!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携夫人何香凝一同乘车前往国民党党部开会。不曾想,在戒备森严的党部门前,他竟然会惨遭杀害,血溅当场。
廖仲凯遇刺的消息震惊了社会各界,使得孙中山临终前的主要人事安排也岌岌可危。因为,汪精卫借机整合了各个派系,甚至还将之前没有党权的蒋介石也跻身到了权力中心。
随着案件的调查,第一个被直接牵涉的就是胡汉民的堂兄弟,这样一来,胡汉民自然难逃干系。接着,粤军的一些将领也被证实参与过或事前知悉此事,使得许崇智也被牵扯了进来。
无论真相究竟如何,反正胡汉民和许崇智都先后被踢出局。胡汉民退出党首的争夺,被迫出走苏联,而许崇智也只好远赴香港避祸。
一场暗杀事件下来,汪精卫彻底扫除了自己的各种障碍。对他而言,唯一的遗憾或许就是顺带提升了老蒋的地位,为日后被此人夺权埋下了重大隐患。
廖案发生前,蒋只是黄埔军校的校长,既不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也不是国民政府委员,可谓既没有党权,又没有政权。
算下来,汪精卫和蒋介石成为此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本着“谁受益多,谁嫌疑大”的原则分析,这二人自然有着最大的作案动机。虽没有最终的定论,但大致推测有几种可能:
一、汪精卫
当时,汪精卫尽管已经是政府首脑和军队的名义领袖,但胡汉民拥有着党权,而且从来没有臣服过他。
廖仲凯在汪精卫和胡汉民的争斗中,选择支持汪精卫。但是,他对于汪的政治主张和倾向并不是完全赞同,如果通过刺杀廖仲凯而击败胡汉民的话,汪精卫是非常乐意的。
二、蒋介石
事实上,通过在黄埔军校的长期合作,蒋介石和廖仲恺的关系是比较亲近的。廖仲恺在建校初期,曾经给予过老蒋莫大的支持,而且从不贪功揽权,这让老蒋十分放心。
不过,对于野心勃勃的老蒋而言,他很清楚自己仅凭借黄埔的学生军根本无法立足。所以,牺牲掉廖仲恺以成全自己,在老蒋看来也是非常乐见的。
三、胡汉民
个人认为,胡汉民的确有着最大的嫌疑。本来,在孙中山去世后,胡汉民拥有最大的可能性成为新的领袖。但是,在廖仲恺等人的支持下,汪精卫最终成了国民政府主席。
而且,对于廖仲凯的左派主张,汪精卫尚能在表面上予以敷衍,可胡汉民作为右派人士,自然是深恶痛绝的。
最后回答提问,胡汉民的确是刺杀廖仲凯的最大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