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什么业绩或者是题材,资金不去炒作,业绩好的股票就是好股票,因为每个人选择股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心中的好股不一样,好的股票会更多一些,也不存在百分百的好股,股票的炒作机会就会比较大。
那些推荐股票目的是什么
想赚你的钱呗,这有什么好稀奇的。关键是,你那么聪明,怎么才能赚到你的钱,里面的玄机在哪里,讲两个故事就明白了。
了解一下古时候的“江湖药”
从前,有个卖药的江湖郎中,拿个大布招牌走街串巷。
总有些生儿育女有困难的家庭,这牌子让他们一看就动心。试试嘛,就算不灵,又不花钱。其实,郎中卖的就是俗称的“江湖药”。
江湖药,就是治不了病,也吃不死人的“药”,只是看着像药而已。
里面就是一些陈皮、柴胡、甘草之类的廉价草药,肯定跟生孩子没关系,也肯定不会把人吃出毛病。那郎中靠什么赚钱呢?
总有一些自然恢复的病人,时间上碰巧了,刚好吃完他的灵丹妙药就好了,这不就把钱就赚到了吗?而且古时候,生孩子是一家人的头等大事,一旦治好,就愿意大笔花钱,就愿意大肆宣扬:这郎中的药多么多么神奇,捎带上一句这是我们一家人积德行善的好报。于是乎,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没有不知道的。-推荐好股
那些治不好的,反正不收钱,也没什么损失。病人也不会把这种事闹得很大,毕竟生不出孩子在古时候是很丢人的事。
为什么选生孩子的事,而不是选拔牙?郎中选择里面有大智慧。注意两个重点
第一,付款条件好。顾客愿意花钱,花大把的钱,肯定不会拖欠账款。
第二,传播属性强。如果成了,顾客愿意宣传,变成自来粉。就算没成,也不会成黑粉,顾客自己都嫌丢人。
了解一下“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意思是指,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
二战时,英国军方做了一些研究:统计飞机上弹孔的位置,得到一个图:
哪些位置挨打多,就要在这些位置加强防护,这是英军研究的结论。
问题来了:这些飞机是活着飞回来的。也就是说,这些弹孔的位置不是致命的。真正致命的位置,在那些坠毁的飞机上。这就是幸存者偏差:只看见幸存飞机的,不看那些坠毁的飞机,得到了错误的结论。
- 只分析活着的飞机,结果怎么能对?
- 只看到治好的病例,肯定进套路。
- 只听见赚钱的故事,当然进陷阱。
专业荐股,比偶尔荐股更凶残
股市当然也有这样的套路,而且已经进化出各种各样的版本,
- 初级版本:每天都荐股,推荐个十天八天,总有几个涨停板。那么多股民,总有凑巧碰到的。
- 进化版本:盘后荐股,次日验证,真的能涨停。真相是,他会员费收了一大笔钱,再用花很小的代价,甚至不花代价就能把一只小盘股推到涨停。你去看看,两个特征,第一盘子一定很小,第二涨停持续时间一定很短,大多数是冲高回落的。因为他们的资金量只能做到这样。
- 高级版本:利用你的“损失厌恶心理”,让你花了会员费,股票也套住你。再告诉你,更高级的会员可以接受更高级的指导,再交钱就可以听到。你想,已经亏了的不甘心.,不交这个钱,前面白亏了,结果越陷越深。
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以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种和进化版。只要你想搭便车,只要你想走捷径,只要你想赚快钱,一定有大把的陷阱在前面等着你。
即使是好心的荐股,也不可取
即便是有好心的荐股,最常见的结果是,人家赚你不赚。比如说,
- 人家是超短,赚2个点跑了,第二天换一个继续赚2%,资金快速滚动,赢在频率和成功率。你嫌2个点太少不肯走,做个过山车,结果还赔了。
- 人家是长线,买了1成仓,控制好幅度越跌越买,跌了30%还有补仓资金。你一下子满仓进去,跌了10%就睡不着觉,跌20%就受不了割肉。
- 人家是个组合,10只股票有7个赚3个赔,总体还是赚。你把10个股票看一遍,十有八九会选中那3个赔的——这不是什么魔咒,散户的思维就是往坑里跳的。
稳健获利是个组合拳,是个完整的体系。买、卖、仓位、止盈、止损,进退有据,才能做到盈利。只听荐股,会买不会卖,仓位管理乱做,赚了也不走,就算拿到好股票也能做赔。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听荐股:你已经建立了你的操作体系,知道什么股票符合你的操作体系,能做到不符合体系坚决不做。这种情况,听听荐股,节省一下选股时间未尝不可。不过,达到这个水平,根本不需要听荐股,选一批好股票不过是半小时的事。-推荐好股
准备66万杀入股市,赚点利息养老,有私底下推荐好股票的大神吗
准备66万杀入股市,赚点利息养老,如果真的是想要养老的话,我个人建议你把钱存到余额宝里吧,66万每天将近有33块的收益。一个月下来也仅仅有100多块钱的收益。
想要在股市上赚养老钱,我个人并不太看好,除非你想着把你自己的养老钱给亏损掉,现在不知道任何技术的压在股市上赢,那简直是开玩笑,而且国家打击的也很严,根本不可能让你推股票。
你不觉得别人给你推股票,你敢买吗?我要是我我是不敢买的,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也自己根据自己的分析来选择股票,而不是跟着别人去买,跟着别人去买,那你不是对自己的自资金不负责任吗?你怎么知道是不是别人让你去抬轿子?-推荐好股
要是别人拿着你的钱去抬轿子,那你不如自己吃个闷亏,那一点钱还不够别人亏的呢。
什么样的股是好股
曾经有人告诉我,业绩好的股票就是好股票。
那时候的我还很年轻,居然信以为真,等待我的结局是近30%的亏损。
经过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后,在我心里,好股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会涨。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会涨的股票就是好股,会跌的股票就是垃圾股。
至于那些有的没的,其实都是一些不必要的条件,最终如果不能导向上涨的结果,都是无用功。
这就好像一个好的士兵,一定是可以上阵杀敌的,平时训练多么优秀,看上去多么人高马大,其实都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但我们想要找到能够上阵杀敌的士兵,在没有打仗之前,又必须从平时的训练中去考察,去挑选。
这是一个没有办法通过某种形式,百分百确定的方法,而是一个边看边做的过程。
简单地说,好股一定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最终找到的。
它会有一个筛选标准,有一个准入门槛,经过层层漏斗后,进入一个池子,最终形成了闭环。
在这个池子里,也不存在百分百的好股,或者说一定会上涨的股票,而是有大概率,可以买到会上涨的股票,这就可以了。
那今天就来聊聊这个筛选的标准。
维度1:行业题材。
把题材放在第一位,是绝对没错的。
很多人会认为业绩是第一位的,但如果你仔细看过每天的涨幅榜,甚至是阶段性的涨幅榜,业绩本身和题材,不是一个量级的。
可以这么说,有题材,没业绩的股票,只要没有退市风险,加上一些耐心,都能赚钱。
前提是你不去追高题材股,而是选择潜伏等待。
当题材爆发的时候,题材股的潜力就出来了,涨个一两倍都算少的。
题材的爆发,其实就是缺一个政策,缺一个牛市,缺一场风口。
当然,题材本身是依附于行业的,可以说行业很重要。
优秀的行业,才能优秀的题材,尤其是朝阳行业,机会更多。
行业本身,受到政策的扶持,消息的刺激,完全有可能会展现出一种非常迅猛的势头。
那么对应的行业内个股,由于具备题材属性,自然就有了炒作的空间。
当资金选择了拥抱题材,股价自然也就刹不住车的往上涨了。
想要在股市中挖掘到好股,对于行业题材的敏锐度,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有一些个股具备的题材有些玄幻,就是那种没有实际业务关联的,建议谨慎选择。
虽说在牛市里,但凡是沾边题材的个股,都具备上涨的空间,但那些伪题材个股,最终的下场也是非常难堪的。
所以,短线炒作的思路和中长线投资的思路,在题材的选择上,也是不同的。
短线更偏向于爆发力,长线更偏向于实际的业绩兑现。
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风格,去挑选题材。
个人建议,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行业,或者说是未来5-10年的优质行业,是最优先的选择。
维度2:业绩预期。
抛开行业题材,第二个重要的就是业绩预期了。
如果说行业题材是基础,那么业绩就是决定上限的根本了。
当然,这个上限也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的,如果短期来看,资金的炒作力度,也就是题材的爆发力,才是关键。
但是,业绩和业绩预期,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实是很多人容易搞混的。
业绩预期指的是未来,而业绩指的是当下。
很多人喜欢用当下的业绩去判断股价的位置,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
我们都知道,股票炒作的就是未来的预期,未来如果走的是下坡路,那么当下的股价就有可能会下跌。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买了低市盈率的股票,就一蹶不振,之后等来的就是业绩的不断下滑。
但是,相比行业题材,业绩预期显得更为魔幻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散户对于业绩的投资难度更大,因为不懂市场,也不懂上市公司。
我们没有办法准确的判断上市公司的情况,也就很难精准的对于业绩预期,做出有效的分析。
业绩预期,不能根据当下的业绩成长性去判断未来,肯定是有问题的。
正确的做法是基于行业的发展情况,基于上市公司可见的订单,去推测未来的业绩走势。
优质的股票,在业绩预期上,会存在大幅度的增长。
所以,那些原本业绩基数相对较低的股票,反而具备更大的潜力。
而那些已经业绩已经很大体量的上市公司,就要适当地降低对于业绩预期增长的信心,留出一定的空间,以免出现业绩上的滑铁卢。
维度3:资金炒作度。
决定上涨高度的本质,其实是资金的炒作力度。
不管是题材还是业绩预期,都是给资金的炒作力度埋下伏笔的。
简单地说,就算题材好,就算业绩好,就算什么都好,资金不去炒作,一样啥都不是。
但是资金总要有去处,所以它们也在寻找题材和业绩,它们也会去筛选优质的上市公司。
资金的炒作,其实很容易辨别,因为成交量不会骗人。
而资金的炒作度,其实是不定的,是由各路资金共振决定的。
简单地说,资金的想法是炒作得越高越好,但也需要资金配合。
没人接盘,资金也不会自己玩自己,自己把自己给套进去。
资金的炒作力度,其实是由整个市场资金的充裕程度决定的。
当市场资金很多,流动性很好的时候,股票的炒作机会就会比较大,往往会超预期。
但如果市场资金很少,都是存量博弈,那么资金的炒作力度就会平平,关键时刻比谁跑得快。
而题材和业绩,都是吸引资金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资金炒作,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什么业绩或者是题材。
常年成交量、换手率偏高的个股,在资金炒作层面上,会有很大的优势。
而那种交易冷清的个股,还有市值很小的个股,往往难度就很大,因为没有给资金太多的炒作退出的空间。
维度4:市场关注度。
市场关注度,是一只股票好坏的另一个维度。
答案也很明显,市场关注度越高,股票也就越好。
所谓的市场关注度,最终体现的也是在资金的参与度上。
但究其本质,还是业绩和题材决定的。
市场的关注度,决定了股票炒作的频率,炒作的机会程度。
很明显,关注度高的个股,往往具备更多的炒作机会,一旦有空隙,就会有资金愿意介入,并且进行炒作。
维度5:政策相关度。
一只股票能走多远,其实和政策相关度还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有很大一部分的资金,就是捕捉政策风向标的。
行业的发展,其实也和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换个角度,从政策的解读层面,去寻找好的股票,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思路。
五年规划的纲要,是政策密集扶持的集中地,是最值得研究的。
而且,五年的时间窗口期,也完全足够资金炒作一到两轮的行情。
至于两会的一些纲要,地方性的一些政策出台,也同样会孕育着机会。
包括对于一些行业的措施,有正面的,有负面的,都是具备非常大的政策导向性的,都值得关注。
政策市场下,选择政策扶持的赛道,往往投资成功的机会更大,好的股票会更多一些。
维度6:估值水平。
估值这个维度,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请大家一定要注意。
好的股票贵了,上涨的机会就小了。
垃圾的股票便宜了,也会具备投资价值的。
很多人只看题材和业绩,不在意估值,最终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风险。
有一种下跌,叫做杀估值,这种方式特别的单纯,就是觉得贵了,往下杀一杀。
这种下跌,和上市公司的题材无关,和上市公司的业绩无关,只和市场的买卖供需有关。
这就好像,再怎么稀缺的东西,也不可能无止境地涨价,总有下跌回头的一天。
估值水平本身,决定了一只股票的投资价值,估值越低,投资的价值越高。
但并不是说,估值低一定就好,估值高一定就不好,估值本身也是浮动的。
也就是说,如果业绩增长预期足够高,那么可以给到的潜在估值水平,就会更高一些。
同样的,如果业绩存在疑点,预期并没有那么好,那给到的估值水平,也就会偏低一些。
同一板块中,龙头给到的估值水平,也会比其他个股要高一些。
这是由于龙头本身具备的爆发力,以及未来潜在的预期会更好。
维度7: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能力。
最后一点,也是很容易被人忘记的一点,叫做资本运作能力。
很多人可能对于资本运作很陌生,但是这种情况在股市中很常见。
简单地说,就是企业收购、并购、资产注入等情况。
这和重组,借壳,并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因为重组借壳的情况并不常见,而以收购并购为主的方式,经常能看到。
很多上市公司的扩张,并不依赖于单纯地把业务做大,而是通过资本运作,去把自己做大。
股票市场本来就是一个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去运作,顺理成章。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具备这样的能力。
很多上市公司对于资本运作并不是很熟悉,邀约收购并购进度缓慢,甚至一条路走到黑的自我发展。
并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可行,搞资本运作就一定好,只不过未来的趋势,进行资本运作其实是必要的。
至于那些增发、融资等其他方式,也可以算作是资本运作的一种。
懂资本运作的上市公司,总比那些不懂运作的公司要更好一些。
什么样的股是好股?
再重新仔细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具备上涨潜力,并且大概率能够上涨的股票,就是好股。
每个人心中的好股不一样,但我们想要的结果,其实是一样的。
我想没有人喜欢总是下跌的股票吧。
至于你通过哪些维度,去筛选优质的好股,这就完全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因为每个人选择股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但你一定要明白,股票上涨的原动力,一定是资金。
一定要找到充分的理由,你选的那只股票,会有大量的资金去入场炒作,推升股价。
这个寻找理由的过程,就是挖掘好股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