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公司所有而不是属于刘强东个人所有,这就决定了京东是一家具有零售基因由供应链驱动的公司,京东又亏损不分红那上市前刘强东的钱是哪来的别说上市前了,虽然形式上不允许公司创始人把自己的支出打入公司成本,未来几年将投入10亿美金搭建京东自己的供应链体系,也就是说东哥的公司实际支出了70万元才能让东哥开上50万元的新车,京东也是选择了美国上市,腾讯、阿里巴巴和京东等为何不在A股上市腾讯阿里巴巴京东没有在A股上市。
京东香港上市对原股东有啥影响
6月5日早上,在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后,京东集团在联交所网站上载了PHIP版招股书。这意味着,在201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京东将实现第二次IPO。第一次IPO融资20多亿美金,据悉这次IPO京东融资规模不少于30亿美金。
融资多少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过去六年京东的变化。
2013年,也就是上市前的一个完整财年,京东净收入693亿元,Non GAAP净利润2.24亿元;当时年度活跃用户数4740万;2014年5月22日,京东登陆纳斯达克时,市值仅为260亿美元。
而到了2019年,京东净收入5769亿元,Non GAAP净利润107.5亿元;年度活跃用户数达3.62亿。截至6月4日纳市收盘,京东市值为827亿美金。
六年间,京东净收入增长了8.3倍,Non GAAP净利润增长了48倍,用户数增长了7.6倍,市值增长了3倍多。
这一系列增幅背后有两个不可忽视的背景。
其一,如果以2014年京东上市为节点,当时中国百亿美金以上互联网上市公司中,六年来京东股价增长率与腾讯、阿里、网易等少数几家巨头大体相当,即市值翻了3到4倍,增长幅度稳居第一集团。如果单论过去一年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股价涨幅,京东更是一骑绝尘。-京东上市
与此同时,这六年间很多上市的老牌互联网公司和创业新贵纷纷掉队。所以说,京东已经不是跑赢大盘了,而是跑赢了山头。
其二,过去六年对于京东来说并非一帆风顺,不仅开始面临阿里和拼多多的前后夹击,还要面对突发事件的挑战。从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可谓是京东上市以来的至暗时刻。
外界经常把中国电商江湖的竞争看作最惨烈的一条赛道,因为获客成本一路高涨,拼流量、拼补贴成了电商平台争夺地盘的不二法门。
阿里凭借先发优势,一跃跨过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巨大鸿沟;拼多多借助微信红利和下沉市场实现弯道超车。阿里跟拼多多比生态,拼多多跟阿里比获客成本,核心其实都是流量之争。从商业变现的角度看,阿里和拼多多本质上是同一类公司。-京东上市
但京东是另外一类公司。
京东是从线下零售起家的公司,电商平台是零售业务自然延伸出来的业务,这就决定了京东是一家具有零售基因由供应链驱动的公司,而不是流量驱动。
零售的本质是成本和效率,而成本和效率来自供应链管理。在本周提交给港交所的招股说明书中,京东提到此次募资将重点投向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涉及到智能定价及存货管理系统、智能客户服务解决方案及全渠道智能零售平台等。-京东上市
2007年,刚刚完成2000万美金融资的刘强东在董事会上宣布,未来几年将投入10亿美金搭建京东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即自建仓储、物流。这个疯狂的决定不仅同行看不懂,连很多京东的投资人也看不懂。随即京东展开了近十年的疯狂投入,代价是超过十年没有盈利。-京东上市
对供应链的持续投入是为了什么?用户体验。当年刘强东力排众议自建物流的时候,一个核心观点就是物流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占到整个订单履约感受的70%。
当互联网下半场流量红利枯竭的时候,用户体验愈发重要。电商平台可以通过烧钱获取用户,但真正留住用户靠的还是体验。
以这次新冠疫情为例,从1月21日爆发开始,京东物流即开始为湖北当地药企提供紧急药品运输,22日宣布优先配送医疗机构指定订单,并在25日正式开通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救援物资的义务运输通道。
截至3月底,京东物流累计承运医疗应急物资超过7000万件,总重量超3万吨,同时还把来自全国的超过1万吨医疗应急物资与生活物资送至湖北。
表面上这是一家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其实更是京东核心能力在特殊时期的即插即用。
同样是今年第一季度,京东的年度活跃买家用户数为3.874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4.8%。其中,最新的活跃买家较上一季度末环比增加2500万。
活跃用户的双比增长,说明疫情没有让京东的购买体验变糟,相反倒成了“靠谱”的代名词。
这背后很大程度上是京东供应链能力的稳定输出,在用户看来,疫情没有让购买体验变糟,甚至是成了依靠。
过去六年,京东的收入变多了、用户变多了、体量变大了,不变的是什么?就是借助供应链对用户体验的细心打磨。
成本和效率是术,用户体验是道;成本和效率是工具,用户体验才是目的。刘强东曾说,公司运营效率有多高、成本多少,用户是感知不到的,他们也不关心,但用户体验是真真正正能感受到的。
十几年来,京东始终做的一件事并把它做到了极致,就是用户体验。正所谓不忘初心。
上个月,刘强东在内部公开信里讲述了京东当下的梦想:一是成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二是成为一个国际化公司,将物流、供应链和技术能力带到全世界,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
如果说京东的发展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就是通过自建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最大限度满足用户体验,而下半场除了继续死磕用户体验,就是把过往积累的供应链能力对外输出,释放给更多的合作伙伴以及合作伙伴背后的用户;上半场对内,下半场对外;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京东上市
如果说阿里胜在用户习惯、拼多多胜在用户心理,京东则胜在用户体验。
所以,未来资本市场对京东的估值,不应是一家公司,而是技术与服务公司。估值的高低,当然取决于京东对新生态的赋能能力。
与2014年第一次IPO不同的是,现在的京东不再仅仅是一个京东商城。六年过去了,京东还孵化了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外加助攻即时配送的达达等独角兽公司。
六年来,京东业务板块变化很大,外部环境变化也很大,但最核心的能力始终没有偏离主轴,并且还在不断增强。
对于京东来说,各种内外部的变化可能是意外,但不变的东西,一点也不意外,而是本分。
刘强东没工资,京东又亏损不分红那上市前刘强东的钱是哪来的
别说上市前了,即使上市后京东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处于亏损状态没有办法给股东分红的。同时,上市后融到的钱和没上市之前那几轮融资拿到的钱性质都是一样的,属于公司所有而不是属于刘强东个人所有。不过,这可不影响刘强东的日常消费。事实上很多大公司的创始人基本也不领取工资,或者只是象征性地领个10万元一年或者索性领1元年薪。这是有内在的经济利益的。-京东上市
我们国家的个税税率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并不高,只有3%,而对于高收入者最高可以达到45%。这也是很多明星通过开公司避税的原因。大家要知道,虽然形式上不允许公司创始人把自己的支出打入公司成本,但实际上都在这么做,这其实是一个会计操作,可以剩下很多钱。-京东上市
比如,东哥要买一辆新的代步车,总价50万元。第一种操作方式是以工资形式将钱发给东哥让他自己去买。根据计算,年税后工资为50万元者拿到的税前工资差不多在70万元左右。也就是说东哥的公司实际支出了70万元才能让东哥开上50万元的新车。-京东上市
第二种操作是以公司名义购买后作为公司日常经营支出(实际上还是东哥自己开,只不过车的所有人为公司)。50万元买入这部车后不仅不要缴纳个税还可以用来计提折旧减少企业所得税。以25%的企业所得税计算,50万元能够省去50*25%=12.5万元。相当于公司只花了37.5万元就满足了东哥开新车的要求。-京东上市
第二种以公司名义买车相比于第一种直接给东哥发工资后由他自己买车相比节约了将近50%的支出。为了避税,东哥当然不用自己给自己发工资了,支出进入公司支出就行了。除了汽车外,东哥的其他日常支出可以通过办公费用等科目统统进入公司支出,只要财务都会计水平不要泰糟糕就不会被查过有什么违规。-京东上市
把问题再拓展出去一些。假设给东哥每年发5000万元年薪的话他要缴纳多少个税呢?扣除每年6万元的固定减除额以及各类社保、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往高了算一年50万元吧)。东哥5000万元的工资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万—6万—50万=4944万元,纳个税总额=4944万*45%-181920=2200万元。你说不管京东未来挣不挣钱、每年挣多少钱,东哥会给自己发那么高的薪水吗?即使通过分红的形式发放5000万元也只不过缴纳1000万元的个税,比工资形式少缴太多了。-京东上市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财,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腾讯、阿里巴巴和京东等为何不在A股上市
腾讯阿里巴巴京东没有在A股上市,而是选择了在境外上市,腾讯选择了在香港上市,阿里选择了在美国上市,京东也是选择了美国上市。
吸收国际资金
在境外上市,就可以吸收国际资金用于自身的发展,香港和美国都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资本比国内资本,显然是国际资本更加有利。
提高品牌知名度
在香港或者美国上市无疑会提高国际品牌知名度,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更加有利于国际化的业务扩张,如果在A股上市,起到的作用就是不一样了,不可能像在香港或者美国上市那样得到更高的品牌和认可度。
金融制度更加成熟
美国和香港的股市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发展,各方面制度都完善,而且交易制度都是更加规范完整,这些股市投资者们也是更加专业化,很难受到市场情绪影响,投资更加理性,所以境外上市具备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