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出全画幅50mm景深范围比C画幅的景深范围要小一些,是大于全画幅使用50mm镜头景深的,APS-C使用35mm镜头其景深范围大于全画幅使用50mm镜头的景深,自行镶嵌在取景器全画幅的50mm焦距和c画幅的35mm焦距在同光圈下景深一样吗不一样的,也就是“景深越浅”:二、景深的计算公式依据景深的概念,前景深ΔL1=FδL2/(f2+FδL)后景深ΔL2=FδL2/(f2-FδL)景深ΔL=ΔL1+ΔL2式中:δ:容许弥散圆直径f:镜头焦距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L:对焦距离ΔL1:前景深ΔL2:后景深ΔL:景深问题中假设光圈值F相同,得到如下景深计算公式:其中各符号意义如下:三、景深的影响因素与规律从公式看出,景深越浅2、焦距越长。
光圈、摄距和焦距三者中,谁对景深的影响最大有规律和公式吗
景深控制是基本的摄影技巧,对画面效果和主题表达有重要作用:
今天小k与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知识,供各位摄友交流学习:
一、景深的基本概念
景深是摄影学的一个基本概念,通俗来讲,可以理解为焦点前后满足“清晰”标准的距离范围:
从严谨意义上讲,这个清晰的标准就是镜头成像的弥散圆直径不超过某一数值,这个数值是人眼能够认为成像清晰的最低标准,当弥散圆的直径大于此标准时,人眼就认为目标景物被“虚化”了:
以光圈调节为例,假设最大允许弥散圆直径不变,光圈越大,则焦点前后达到清晰标准的距离越短,也就是“景深越浅”:
二、景深的计算公式
依据景深的概念,我们很容易理解景深是由前景深和后景深共同构成的,也就是下图的△L1和△L2:
依据物理推导,得到如下景深计算公式:
其中各符号意义如下:
三、景深的影响因素与规律
从公式看出,光圈、摄距和焦距都是景深的影响因素。严谨来讲,光圈是一个比值,不是长度单位,所以不好比较其与其它两个因素谁的影响程度最大。但影响规律是很容易得出的(前提是其它因素数值不便):
1、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2、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3、摄距越短,景深越浅
所以对于追求浅景深的朋友,要尽量使用大光圈、长焦距镜头,同时与拍摄主体距离近一些,虚化效果会更明显:
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大家讨论交流,还可以关注小k后发送以下关键字,获得独家摄影技巧和教程:
爱摄影、爱生活,致力打造最具价值的摄影自媒体。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共同学习进步??
老胶片单反相机取景器没有屈光调节功能,近视不想戴眼镜该怎么办
有许多型号当年可以配原装的屈光度调整镜片加在取经窗上,如今得慢慢淘。也可以去眼镜店,找店家根据自己的视力和相机取景器形状,定制镜片,自行镶嵌在取景器
全画幅的50mm焦距和c画幅的35mm焦距在同光圈下景深一样吗
不一样的。APS-C使用35mm镜头的景深范围,是大于全画幅使用50mm镜头景深的。
我简单在家打了一个灯,你可以看看效果。
第一张是全画幅5D4照的,50mm焦距照的,光圈用的4.0。
现在看第二张,同机位,残画幅80D35mm焦距照的,光圈也是4.0
我们现在放在一起对比看看
左边是5D4全画幅50mm,右边是80D残画幅35mm,同样的机位,同样的光圈4.0,后期裁了一下画面。
图片压缩的厉害,所以看得不是很明显。
仔细看,能看出全画幅50mm景深范围比C画幅的景深范围要小一些。
再说一下原理吧,这个问题可以从景深计算公式来看。
前景深ΔL1=FδL2/(f2+FδL)
后景深ΔL2=FδL2/(f2-FδL)
景深ΔL=ΔL1+ΔL2
式中:
δ:容许弥散圆直径
f:镜头焦距
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L:对焦距离
ΔL1:前景深
ΔL2:后景深
ΔL:景深
问题中假设光圈值F相同,拍摄距离L相同。镜头焦距f已给定50mm和35mm,只有容许弥散圆直径还不确定。
全画幅感光元件尺寸为36*24mm
APS-C感光元件尺寸为22.3*14.9mm
如果将照片放大到相同的尺寸,APS-C需要把图片放大36/22.3=1.614倍,即APS-C的允许弥散圈比全画幅要小1.614倍。
通常全画幅的允许弥散圈直径为0.03mm
APS-C画幅的允许弥散圈直径为0.03/1.614=0.01859mm
所以刚才我拍照的那个例子,光圈值是4,拍摄距离是1米,套入公式计算结果如下(单位:mm):
从表里可以看出,APS-C使用35mm镜头其景深范围大于全画幅使用50mm镜头的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