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士得耶

从历史角度看,基督教是欧洲文明产物还是中东文明产物?宋太祖烛影斧声的真相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08-11 11:07:47 浏览8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宋仁宗之后继位的宋英宗历史真实情况怎样宋英宗赵曙是宋仁宗的养子,宋英宗赵曙,宋仁宗顺水推舟:不是我不想立赵曙,宋英宗赵曙的驾崩,宋英宗赵曙病倒了,是宋仁宗的堂兄弟赵允让的儿子,我们先从宋英宗与宋仁宗的关系说起,赵曙既然继承了宋仁宗的政治遗产。

从历史角度看,基督教是欧洲文明产物还是中东文明产物

基督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基督教指的是基督新教,而广义的基督教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广义上的基督教广泛分布于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信众高达20多亿,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宗教。也许基督教在我们今时今日看来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宗教,然而事实上基督教的早期历史却是与亚洲文明息息相关的。说起基督教的起源地如今都还是国际新闻中的热点地区——巴勒斯坦。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巴勒斯坦地区远比今天的巴勒斯坦要大,事实上囊括了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以及黎巴嫩、叙利亚南部地区。如果我们单纯从基督教的诞生而言:其实和欧洲文明没任何关系,倒是和古代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文明息息相关,至于基督教和欧洲文明的关系是在后来的传播过程中形成的。

在今天的国际新闻中耶路撒冷绝对是一个热点地区——这里作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共同的圣地而成为各方势力博弈交锋之地,别看三教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交锋,然而事实上这三教都有着共同的起源。事实上《古兰经》中的真主安拉和《圣经》中的上帝耶和华其实只是翻译时的读音差异而已。根据三教共同的创世神话: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之后他们的后代日渐繁衍成为后来的人类。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上曾爆发过一场险些毁灭全世界的大洪水,所幸诺亚造出方舟带着配对的生灵成功躲避了肆虐的洪水。洪水过后诺亚带着人们重建世界,在诺亚的儿子中有一个名叫”闪“的,据说他的后代繁衍形成了闪米特人。根据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说法:在闪米特部落中诞生了一位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尊奉的圣祖先知,他被视为是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犹太教和基督教将这位圣祖先知的名字翻译为亚伯拉罕,而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将其翻译为易卜拉欣,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多国之父。这位多国之父迎娶了撒拉作为自己的妻子,撒拉因此被称为多国之母。然而多国之父与多国之母之间却长期未能孕育出爱的结晶,于是撒拉将自己的侍女夏甲引荐给亚伯拉罕(易卜拉欣),随后亚伯拉罕(易卜拉欣)与夏甲生下长子以实玛利(古兰经称为伊斯玛仪),以实玛利出生后身为正妻的撒拉也生下了儿子以撒(古兰经称为伊斯哈格)。以撒的儿子雅各曾梦见与天使摔跤的场景,于是他的后裔被称为以色列人(意味与神角力的人)。雅各有十二名儿子和一名女儿,其子均为一族族长,这十二个儿子各自的部族就形成了以色列民族的十二支派。以实玛利也生了12个儿子,也繁衍出12个部族,12个部族被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追溯为阿拉伯人的祖先。

大约在公元1800年前三教共同尊奉的圣祖先知——亚伯拉罕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经巴比伦、马利、哈兰迁徙到被称作迦南的地方(即巴勒斯坦),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王,你也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亚伯拉罕99岁时上帝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亚伯拉罕迁徙之前他的故乡信奉的是萨比教——这是一种以日月星辰为崇拜对象的多神教。亚伯拉罕在故乡时就曾与人争执:宣称比太阳更伟大的造物主才值得人们敬拜。亚伯拉罕迁徙到迦南后彻底放弃了多神教,改为敬拜唯一的上帝(真主)。尽管亚伯拉罕确立了一神教义,但这时还并没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亚伯拉罕的嫡长孙雅各的子孙繁衍出了以色列民族的十二支派,这其中雅各的幼子这一派后来迁徙到了埃及,而雅各的幼子也得以成为埃及宰相。晚年的雅各为躲避饥荒率领族人前往埃及与幼子重聚,此后雅各的子孙在埃及旅居430年之久。在这一过程中以色列人的信仰体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埃及宗教的影响——埃及的神权一度大于王权,祭司阶层以神的名义凌驾于法老之上。于是法老王进行了一次宗教改革,此后埃及人只被允许崇拜唯一的太阳神阿吞神(在此之前埃及是多神崇拜,而太阳神是最高神),宗教改革之后埃及取缔了所有其他神。虽然这一宗教改革在后来遭到反弹而导致失败,但仍大大强化了以色列人的一神信仰。大约在公元前1450年以色列人在部族领袖摩西的率领下走出埃及,重新回到迦南地区,在这一过程中以色列人曾在西奈半岛辗转逗留过40年。据说在此期间摩西在西乃山接受上帝赐予的法律,由此正式创立了犹太教。-基士得耶

公元1世纪犹太人耶稣开始宣扬一直新的教义,这种教义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犹太教的诸多传统,同样也尊奉《圣经》。然而传统的犹太教尊奉的是《旧约》,然而耶稣创立的这种新教义同时尊奉《旧约》和《新约》。最为关键的是:犹太教视以色列人为神的“特选子民”,强调以色列民族的独特性;然而耶稣宣扬的这种新教义宣扬只要信耶酥基督就都可以获得拯救。耶稣向世人宣传:上帝不只拯救犹太人,而是拯救世人。同时他声称:上帝与他订立了新约。耶稣所传播的这种新教义就是后来的基督教,在基督教的体系之中耶稣被认为是神的儿子,是救世主,以自己的血替人们赎罪;然而在犹太教中是不承认耶稣的地位的。由此可见: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派生出来的,耶稣本人也是犹太人,不过已发展出独立于犹太教的独特教义体系。从基督教诞生之日起就与犹太教构成了强烈的竞争关系,而在这场竞争中基督教的优势日益显现出来:犹太教只是犹太人内部的小众宗教,而基督教却宣扬拯救世人的普世价值。基督教千方百计吸引信徒,而犹太教对此并不积极,他们甚至很反感吸纳异教徒皈依。当时的犹太教信徒是这样评价异教徒的“不要去相信异教皈依者,因为他们仍心存罪恶”“皈依的异教徒如无赖般让人恼怒、不易相处”。犹太教的这种做法使其在于基督教的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状态。传说耶稣选召了12名门徒,又差遣470个人去各地传播福音。耶稣的言论与行动触犯了犹太教中占统治地位的大祭司。逾越节前夕耶稣被门徒之一加略人犹大出卖,被犹太教大祭司和差役拘捕后交给罗马的犹太巡抚彼拉多,最终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基士得耶

早期基督徒曾受到罗马帝国的10次大迫害,直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的米兰敕令结束了对基督教的迫害,公元392年基督教被正式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后基督教也分裂为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派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派。16世纪欧洲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在这一过程中从罗马天主教会又分化出路德宗、加尔文宗等新教派,由此形成了基督教内部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足鼎立的局势。当欧洲各国经历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之时欧洲人正在世界范围内探索新航路:葡萄牙人把基督教带到了自己在非洲、东南亚的殖民地;西班牙人把基督教传播到了拉丁美洲;英国清教徒则将基督教带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与此同时俄国人通过陆上扩张将基督教传播到西伯利亚。如今基督教无论在规模或是影响上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这种传统的叙事方式其实是一种西方中心思想的体现,这种叙事方式片面强调欧洲人在基督教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然而却掩盖了基督教在亚洲传播的历史线索。事实上早在欧洲人的大航海时代之前基督教早已在亚洲传播了上千年,而这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事实上早期基督教有着浓厚的亚洲色彩:基督教诞生在古代巴勒斯坦地区,其教义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古以色列人的犹太教。在基督教早期的传播过程中使用的并非罗马帝国的拉丁语,而是中东闪米特语族的阿拉美方言。基督教在亚洲的传播历史一点不晚于欧洲:今天土耳其西南部的乌尔法如今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城市,可在当时却是基督教的宗教圣地。在今天的格鲁吉亚、巴林均发现了古代基督徒的墓葬。根据当时一份名为《各国法律之书》的文献记载:基督教的踪迹不仅遍布整个波斯,甚至一直向东延伸到今天的阿富汗。正是在这一时期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相比当时还处于原始状态的西欧日耳曼人更早接受了基督教。大约到了公元6世纪中叶亚洲腹地已有了自己的地区主教:巴士拉、摩苏尔、提克里特等地均聚集着大批基督教信众。当时波斯帝国的都城泰西封附近的科赫城有不下五个主教辖区。从梅尔夫、贡德沙普尔一直延伸到我国新疆地区的喀什都分布着基督教的据点。我国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东西文化交汇之地——这里是全世界唯一同时融合了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地区。根据近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以及中亚邻近国家的考古发现证实:事实上基督教也曾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这一地区,事实上早在基督教传入美国的一千多年前喀什、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地早就生活着大量基督徒了。事实上巴格达、德黑兰、撒马尔罕等地到圣地耶路撒冷的距离可比罗马、伦敦、巴黎要近得多。罗马帝国在皈依基督教后设立了罗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安条克、亚历山大五大主教区,这其中耶路撒冷、安条克、亚历山大3个主教区均位于欧洲之外。6世纪下半叶波斯帝国的统治者甚至亲自组织基督教新教区的选举。-基士得耶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方基督教同西方基督教的分歧越来越大:波斯的基督教信徒信奉的多是被西方人视为异端的聂斯脱里派。这一教派先后在叙利亚、波斯等地宣教,与罗马、君士坦丁、安提阿、亚历山大诸教会断绝了关系,成立了独立的教会——东方亚述教会。该教会在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左右沿着丝绸之路一直传入我国境内。由于这一教派是由波斯传入我国,因此我国唐代典籍中聂斯脱里派的教堂被称为“波斯寺“或称”十字寺“。聂斯脱里派在我国典籍中称为景教,在唐代曾与道教、佛教、明教等教派共同兴盛于长安城内,如今关于景教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古代民族宗教史研究中的一个较为热门的领域。景教也传播到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之中: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之前克烈、汪古、乃蛮三部就信奉景教。据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的记载:元代中国在北京、大同、敦煌、肃州、甘州、凉州,宁夏、喀什、莎车、伊犁、扬州、镇江、杭州、温州、泉州等地都有景教徒和景教寺。事实上除了景教之外基督教史上最强势的派别——天主教当时也曾在亚洲传播:1289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德高维诺的约翰作为教宗特使抵达中国并晋见了皇帝忽必烈,此行的结果就是元大都诞生了第一个天主教传教区。1313年天主教在泉州也设立了主教区,截至1318年泉州已至少有两座基督教堂。事实上在西方人的大航海时代到来前中东地区乃至中国早就存在大量基督徒,实际上基督教在亚洲的传播远远早于美洲——正如上文所说在美国诞生一千多年前亚洲的基督徒就已相当活跃了。事实上最终导致东方的基督信仰日渐式微的恰恰是大航海时代后天主教在亚洲的传播。随着大航海时代后天主教在亚洲的传播反而是传统的东方基督信仰的生存空间遭到压缩,如今全球的东方亚述教会信徒只有10万人左右,这和基督教的20多亿信众形成了鲜明对比。不可否认今天的东方亚述教会只是一个被排斥在基督教主流世界之外的小教派,相比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而言:其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一教派的存在仍说明一点:世界历史从来不是由西方人创造的,而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产物。即使如今已被视为西方文明象征的基督教同样曾在亚洲创造过辉煌的历史,而那时像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尚未诞生。-基士得耶

宋太祖烛影斧声的真相是什么

史载: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生病,招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当夜,太祖驾崩,宋皇后让王继恩去叫秦王赵德芳来。但在这时,王继恩忽然叫道“晋王来了!”宋皇后见赵光义,大吃一惊!对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哭着回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改元太平兴国。-基士得耶

真相:

后人多认为宋太祖是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当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灵柩前即位,实难脱弑兄之嫌。

宋太祖驾崩后,已是四鼓时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赵德芳人宫,但使者却径趋开封府召赵光义。赵光义大惊,犹豫不敢前行,经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进宫。后晋王光义在灵前继位。

所以,真相就是弑兄篡位。

宋仁宗之后继位的宋英宗历史真实情况怎样

宋英宗赵曙是宋仁宗的养子,他在位的短短四年间,主要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跟嫡母皇太后曹氏母子失和,闹得不可开交;第二件事为了给生父濮王赵允让争一个名分,跟大臣们斗了十八个月,史称“濮议之争”。

按照古代礼法,赵曙被过继给宋仁宗为子,就应该跟生父赵允让割断了亲情。他与曹太后的失和,以及追认赵允让为“皇考”,都是违背礼法的“不孝”行为。有意思的是,后人对宋英宗的“不孝”相当宽容,甚至有人把这个责任算到了宋仁宗头上。-基士得耶

我们先从宋英宗与宋仁宗的关系说起。

宋太宗赵光义有九个儿子,其中第三子赵元侃(后改名赵恒),就是宋真宗,第四子赵元份被封商王。宋仁宗赵祯即宋真宗的独生子,赵允让是赵元份的次子,后被宋仁宗封濮王。

也就是说,宋英宗赵曙,是宋仁宗的堂兄弟赵允让的儿子。

老赵家因为遗传病的困扰,传宗接代是个大问题,要么不生,要么成活率极低。宋真宗生了六儿二女,最后只活下来一儿一女,所以宋仁宗成了独苗。

宋仁宗更倒霉,25岁了,膝下空空。对古人来说,这个年龄还不能当爸爸,基本被断定患了“不育症”。于是在大臣们的劝说下,把年仅3岁的赵曙接入宫中,交给曹皇后抚养。不过,那时候的赵曙,身份比较尴尬,他没有被正式立为皇子,仅仅是寄养宫中。-基士得耶

大概是赵曙的到来,给宋仁宗“冲喜”了,两年后,宋仁宗刹不住车,儿女接二连三地出生。第一个出生的是皇子赵昉,只可惜出生当天就夭折了。虽然如此,至少他摘掉了宋仁宗“不育”的帽子。

第二年,长公主福康出生,第三年,皇次子赵昕出生。小赵昕很健康,宋仁宗很欣慰。既然有了亲儿子,再将赵曙养在宫中就不合适了,于是,7岁的赵曙被送回濮王府中。

可惜小赵昕没福气,才两岁就夭折了。也就在当年,皇三子赵曦出生,与此同时,皇女一个接一个地出生,也算给了宋仁宗一丝安慰。

然而,赵曦跟赵昕一样,也在两岁那年夭折了,从此宋仁宗陷入无穷无尽的期盼中。宋仁宗一生有十三个女儿,只有这三个儿子,全部夭折。即便这十三个女儿,也夭折了八个。

可是宋仁宗不死心,在期盼中一直等待48岁。大臣们不干了,皇上,俺们不是怀疑你的能力,万一,俺说的是万一啊......宋仁宗脾气好,他憋红了脸,同意册立赵曙为皇子。

可就在此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濮王赵允让辞世,赵曙以给父亲守孝为名,坚决不肯入宫。宋仁宗顺水推舟:不是我不想立赵曙,人家给父亲守孝呢,你总不能逼人家马上脱了孝服穿红衣吧?

这一等,整整等了三年,赵曙守孝期也满了,宋仁宗也自觉凉快了,他同意了大臣们的意见,准备立赵曙为皇子。可是赵曙还是坚决不同意:皇帝年富力强,我不能这么做。

大臣们坚决请求赵曙做皇子,赵曙坚决不肯,宋仁宗三心二意,这场皇嗣“官司”,一扯扯了一年多。宋仁宗扒扒手指头,自己都52岁了,疾病隔三差五找上门,看来这辈子没福气抱儿子了。

终于,宋仁宗拿出最诚恳的态度,要求赵曙接受皇子的册封。嘉祐七年,赵曙经过十几遍的推辞,体会到了仁宗的真诚,点头答应了册封,移居清居殿,临行前特地叮嘱旧邸侍从:我的旧邸保持原样,等皇帝有了子嗣,我还要回来的。-基士得耶

从3岁到30岁,赵曙的皇子身份一波三折,他都被折磨“熟了”,既期盼又害怕。不过,这次的折磨没过太久,七个月后,宋仁宗驾崩了,赵曙继位登基。

然而,赵家精神病遗传史再次作妖,它缠上了赵曙。刚刚坐上龙椅一个月,宋英宗赵曙病倒了,时而清醒时而神志不清。曹太后被迫走向前台,垂帘听政。

麻烦的是,宋英宗的病不同于一般疾病,不发作的时候跟好人一样,发作起来就产生破坏力。他说的话办的事,你也搞不清楚,哪个是真心,哪个是不能作数的胡言乱语。

这样的主子很难伺候,宦官们开始讨厌宋英宗,他们不断在曹太后面前拨弄是非,慢慢地导致曹太后与赵曙,这对名义上的母子,矛盾重重。

历史上曹太后是有名的贤后,赵曙在蕃邸,也一直以仁孝著称,两个大好人,却不能共融。这其中除了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外,很可能暗含了权力之争。宋英宗神志不清的时候,只能由曹太后处理政务,稍一清醒,又去跟曹太后夺权。-基士得耶

曹太后的政治倾向,明显偏保守,年轻的宋英宗则想有所作为,改革仁宗朝留下的弊端,这恐怕也是二人矛盾的焦点。

最后大臣们都看不下去了,欧阳修和韩琦两位宰相,不得不周旋于两宫之间,开导劝谏,协调母子二人的矛盾。这段历史,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一年后,宋英宗康复,曹太后归政。不久,韩琦就向宋英宗提出,给濮王上尊号问题。所谓上尊号,就是要给赵允让追谥皇帝的身份,恢复赵允让与赵曙的父子关系。

类似的事件,历史上还发生过两次,一次是汉哀帝,一次是嘉靖帝。这两次大礼仪之争,都历经数年,在朝中掀起惊涛骇浪,无数官员罢官丟职,甚至被处死。宋朝的这次“濮议之争”,也经历了18个月,一批官员把罢职。

一个名分有这么麻烦吗?很麻烦!古代的宗法制就类似于今天的宪法,它涉及到法统的传承规则,是社会和政权稳定的基本保证,虽不近人情,但符合现实需求。

按照宗法制,赵曙既然继承了宋仁宗的政治遗产,那你就得尽义务。什么义务?给人家当儿子,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人家“送饭吃”。而赵允让跟你赵曙不再是父子,所以,你只能管他叫“皇伯”。

所以,赵曙想称赵允让为“皇父”,是违背宗法制的,皇家嫡系一脉,会因为这次行为,遭到破坏。传统儒学认为,嫡系遭到挑战,必然导致众多的庶系觊觎皇位,从而威胁国家安全。

与韩琦一起,力挺赵允让为“皇父”的,还有大名鼎鼎的欧阳修。韩琦和欧阳修,都是名儒,他们为何公然破坏宗法制呢?

一方面过继斩亲制度确实不近人情,尤其对赵曙这位大孝子来说,他都已经替赵允让守孝三年了,怎么让他斩得了亲情?明朝“大礼仪之争”时,有人就提出了“继统”与“继位”的差别,肯定了“继位”不“继统”的合法性。-基士得耶

另一方面,韩琦和欧阳修有奉迎宋英宗的嫌疑,以期望获得信任,打击政敌。北宋从宋真宗开始,党争就越来越激烈,到宋仁宗时期,因为“庆历新政”,党争白热化。

韩琦和欧阳修,都是庆历新政的骨干,宋仁宗时期新政的失败,让他们意识到,皇权支持对新政的重要性。所以,“濮议之争”表面上是替死人争面子,其实是大臣们之间的权力游戏。

没人能想到,“濮议之争”最后以戏剧性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由于反对势力太强大,欧阳修灵机一动,这件事如果获得皇太后的点头,任何人都无话可说。可问题是,曹太后能同意赵允让,跟自己的丈夫平起平坐吗?

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居然真的做到了,曹太后在欧阳修起草的诏书中,画上了自己的签押。至于曹太后为何同意签押,是个历史之谜。有人说她是在酒后被骗,稀里糊涂画押,也有说是身边的太监说服了她。

重新认回亲爹,宋英宗这个“违法行为”,居然被后世当作“孝行”,不由让人感慨,舆论其实掌握在少数士大夫手中,舌头往那边歪,都是道理。王夫之替宋英宗辩解说:

“濮王之薨,英宗尝执三年之丧矣。未为天子而父之,已为天子而不父,则始末不相应。而前之哀戚,以大位而改其素,安能不耿耿焉。此则仁宗之过也。”

可怜宋仁宗的政治遗产被赵曙继承,义务却被他甩锅,责任还要自己背,实在太倒霉了!

最好玩的是,获得了“皇”身份的赵允让,最终却没有享受到“皇”的待遇,他既没有获得皇帝的谥号,更没有庙号。也就是说,他没有获得到祖庙吃祭祀的饭票。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濮议之争”刚刚结束,宋英宗还来不及处理后续事宜,就驾崩了,他抢在亲爹之前,跑到祭庙吃祭祀去了!

宋英宗赵曙的驾崩,让“濮议之争”的成果,变成了烂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