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廖仲恺等人的支持下,在廖仲恺等人的支持下,袁可立是最被低估的明朝人,而刘爱塔之所以与袁可立联系,袁可立成功策反了努尔哈赤女婿刘爱塔,他就成为了胡汉民和蒋介石等人的眼中钉,不仅仅是袁可立一人,刺杀廖仲恺的主谋真的是胡汉民吗廖仲恺遇刺身亡的案件。
刺杀廖仲恺的主谋真的是胡汉民吗
廖仲恺遇刺身亡的案件,成为民国历史上继宋教仁遇刺案之后的又一悬案,至今都没有明确的定论。接下来,我们一起简单分析这次案件的前因后果。
廖仲恺(1877年4月——1925年8月),本名叫恩煦,又名夷白,祖籍广东归善,生于美国的旧金山。他是中国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国民党左派的领袖,更是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坚定支持者和拥护者。
廖仲恺虽出生于美国,但并非大富大贵之家,只是旧金山的一个华工家庭。在他六岁时,父亲就因病过世了,母亲难以为继,只好带廖仲恺返回广州,投奔了在招商局任职的叔父廖志岗。
青年时期的廖仲恺眼见国家危难,百姓水火,树立了求学报国的志向。1896年,他在叔父的资助下前往香港皇仁书院读书,期间与香港地产商何戴的小女儿何香凝结婚,之后返回广州定居。
由于缺乏经济收入,这对新婚伉俪生活得并不富裕。为了支持丈夫求学报国,何香凝毅然变卖了自己的陪嫁,凑足费用先后抵达了日本东京,开始了一同留学的生活。
在此期间,夫妻二人结识了孙中山并被他的革命志向所折服,从此开始追随他踏上了民主革命之路。同盟会成立后,廖仲恺夫妇踊跃加入并成为了最早的一批成员。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廖仲恺夫妇返回国内,继续追随孙中山的革命脚步。眼见袁世凯原形毕露,孙中山掀起了“二次革命”,可惜很快就失败了,之后组建了中华革命党继续革命。
1924年,孙中山整合了许多革命团体重建国民党,廖仲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之后,他积极协助孙中山筹建新式军校,也就是著名的黄埔军校,由蒋介石出任校长,而廖仲恺出任了党代表。
由于孙中山突然离世,使得原本不明显的各个派系逐渐明朗化,围绕新领导人的角逐在胡汉民和汪精卫之间展开。
在廖仲恺等人的支持下,汪精卫出任了国民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双重职务。不过,这场角逐还远未结束,因为新的党首还没有最终确定,胡汉民在党内依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甚至强于汪精卫。
廖仲恺延续了孙中山晚年的一系列政策,密切同我党合作并支持工人运动。自然,他就成为了胡汉民和蒋介石等人的眼中钉,甚至就连汪精卫也对此颇有微词。
从1925年7月开始,国民党右派以邹鲁、伍朝枢等人为首,开始集中火力攻击廖仲恺,散布不利于他的种种谣言。对此,廖仲恺发表了一篇“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的文章,旗帜鲜明地对这些右派提出了批判:
现在吾党所有反革命者,皆自诩老革命党,以为做过一回革命党后,无论如何勾结官僚军阀与帝国主义,也可称为革命党。
之后,廖仲恺更加成为了众矢之的,甚至接连收到了暗杀威胁。对此,他显得非常坦然,正面进行了硬杠:
为党为国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夙愿,何事顾忌!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携夫人何香凝一同乘车前往国民党党部开会。不曾想,在戒备森严的党部门前,他竟然会惨遭杀害,血溅当场。
廖仲凯遇刺的消息震惊了社会各界,使得孙中山临终前的主要人事安排也岌岌可危。因为,汪精卫借机整合了各个派系,甚至还将之前没有党权的蒋介石也跻身到了权力中心。
随着案件的调查,第一个被直接牵涉的就是胡汉民的堂兄弟,这样一来,胡汉民自然难逃干系。接着,粤军的一些将领也被证实参与过或事前知悉此事,使得许崇智也被牵扯了进来。
无论真相究竟如何,反正胡汉民和许崇智都先后被踢出局。胡汉民退出党首的争夺,被迫出走苏联,而许崇智也只好远赴香港避祸。
一场暗杀事件下来,汪精卫彻底扫除了自己的各种障碍。对他而言,唯一的遗憾或许就是顺带提升了老蒋的地位,为日后被此人夺权埋下了重大隐患。
廖案发生前,蒋只是黄埔军校的校长,既不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也不是国民政府委员,可谓既没有党权,又没有政权。
算下来,汪精卫和蒋介石成为此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本着“谁受益多,谁嫌疑大”的原则分析,这二人自然有着最大的作案动机。虽没有最终的定论,但大致推测有几种可能:
一、汪精卫
当时,汪精卫尽管已经是政府首脑和军队的名义领袖,但胡汉民拥有着党权,而且从来没有臣服过他。
廖仲凯在汪精卫和胡汉民的争斗中,选择支持汪精卫。但是,他对于汪的政治主张和倾向并不是完全赞同,如果通过刺杀廖仲凯而击败胡汉民的话,汪精卫是非常乐意的。
二、蒋介石
事实上,通过在黄埔军校的长期合作,蒋介石和廖仲恺的关系是比较亲近的。廖仲恺在建校初期,曾经给予过老蒋莫大的支持,而且从不贪功揽权,这让老蒋十分放心。
不过,对于野心勃勃的老蒋而言,他很清楚自己仅凭借黄埔的学生军根本无法立足。所以,牺牲掉廖仲恺以成全自己,在老蒋看来也是非常乐见的。
三、胡汉民
个人认为,胡汉民的确有着最大的嫌疑。本来,在孙中山去世后,胡汉民拥有最大的可能性成为新的领袖。但是,在廖仲恺等人的支持下,汪精卫最终成了国民政府主席。
而且,对于廖仲凯的左派主张,汪精卫尚能在表面上予以敷衍,可胡汉民作为右派人士,自然是深恶痛绝的。
最后回答提问,胡汉民的确是刺杀廖仲凯的最大嫌疑。
如何评价明四朝元老袁可立
袁可立,今河南睢县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曾任苏州府推官、巡城御史、左通政、兵部尚书等职。
普遍认为,袁可立是最被低估的明朝人,作为明末著名抗清将领,后世给他戴了一顶“后金粉碎机”的桂冠。
图 袁可立(1562-1633),字礼卿
满人最怕的两位明朝人,一位是孙承宗,一位就是袁可立,而他们两位,都曾做过天启皇帝的老师。
而在明人眼里,袁可立首先是不阿权贵、敢于为民请命的刚正之士,还是小小七品推官的时候,就直言上谏,竟然扳倒了四品大员。
作为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元老,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官,袁可立都可以说是无可挑剔,是明代后期的著名清官和抗金名臣。
据《苏州府志·名宦祠》,袁可立的大名,与白居易、司马光、文天祥、于成龙、林则徐等人,并立于苏州名宦祠。
有幸在此祠占得一席之地的,除了袁可立,没有第二个明朝人!
而他为后金首领所切齿痛恨,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可不仅仅因为他明末辽东三袁(另外两袁为袁崇焕和袁应泰,后人称三袁为“武三袁”)之一的名头,而是因为在抗清过程中,袁可立实实在在地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图 明末辽东形势图
尤其是当辽阳和沈阳相继被后金占领,整个辽西落入敌手,辽东也岌岌可危,天启皇帝感到“弹压登莱非公不可”,于是“以节钺授公”,派他去收拾烂摊子,令他巡抚登莱等处地方备兵防海赞理征东军务期间,他亲自训练出一支五万多人的精兵,拥有战船四千多艘,这支战斗力鹤立鸡群的水师陆战队,多次打败后金军,收复了不少失地,于天启三年一举夺回金州后,又相继收复旅顺、望海堡和红嘴堡等战略要地,使辽南数百里土地重新回到明朝怀抱。-郭可尊
当年十月,袁可立又令大将张盘设伏,又大败后金军,收复复州和永宁,后金“器械、铳炮俱掷弃而奔”,《明熹宗实录》如此评价:“设镇以来自未有此捷也”,后金“四卫已空其三,沿海四百余里之地奴尽弃之而不敢据,所余者酉虏千人而已”。-郭可尊
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使袁可立当之无愧地成为登莱十四任巡抚中最有作为的一任。
像钉子一样插在后金后方的东江镇,就是袁可立开创的。
使登莱武备大为增强,极大地牵制、削弱了后金对山海关一带的战斗力之后,袁可立又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向前推进海上防御,雄才大略的努尔哈赤做梦都想向西发展,却被袁可立建立的海上长城搞得寸步难行,只能像个乌龟那样就地蜷缩,一蜷缩就是好多年。-郭可尊
图 袁可立是十四任登莱巡抚中唯一入祀登州府名宦祠的
而当时的形势极其复杂,既有“白莲妖人”徐鸿儒“猖獗于西”,又有毛文龙“跋扈于北”,高丽也不让人省心,“征调繁兴所在惊惶”,若无袁可立的“筹划镇定”,是不可能“民得安堵”的,不乱成一锅粥,就算烧了高香了。-郭可尊
实际上,让后金吃过大亏的,不仅仅是袁可立一人,后金人尤其是其首领,为什么偏偏对他恨之入骨呢?原来,袁可立成功策反了努尔哈赤女婿刘爱塔。
刘爱塔原名刘兴祚,本为汉人,因胆识过人深受努尔哈赤喜爱,不但招其为女婿,还把他的名字改为刘爱塔。
爱塔者,爱他也,努尔哈赤对刘兴祚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并委以重任,命他镇守金、复二州,距明朝军事重镇登州仅一水之隔。
刘爱塔是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占领开原后,与兴治、兴沛、兴基、兴贤四兄弟被迫投降后金的,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从被迫降金的那天起,无时无刻不想回归大明,并在给袁可立的密信中表示“欲反正内应,以报中国”。
而刘爱塔之所以与袁可立联系,是因为他认为只有袁可立能完成他这个心愿。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招降努尔哈赤女婿,不但前线将领反对,不少朝臣也持反对态度,尤其是总兵沈有容,不但不相信刘爱塔的诚意,甚至还主张杀掉他派来的使者,只有袁可立力排众议,以一个大战略家的眼光,苦口婆心给大家做思想工作,才使大明没有失去这个宝贵的机会。-郭可尊
图 袁可立加兵部尚书
当然了,袁可立也做好了两手准备,好在刘爱塔没有忽悠他,几经周折,终于重回大明怀抱。
据史料记载,为了重回大明,刘爱塔还故意与妻子大吵了一架,然后分居,满城风雨之后,又于一个晚上从后金人中找来一个和自己相像的人,把他灌醉,换上自己的衣服,纵火焚烧。
当后金人相信他已自焚,刘爱塔趁机溜之大吉,他的回归之路,终于走完了最后一步。
而努尔哈赤女婿被策反,使后金人倍感屈辱,成了金人一块“无法愈合的历史硬伤”,自然对促成这个硬伤的袁可立恨之入骨,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报复,甚至想把他的名字从历史中抹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文:沙尘暴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刘备为什么称刘豫州
古人常尊称某人官职以示敬重,因刘备曾任豫州牧(东汉末居郡守之上,掌一州军政大权,共13州),故被人尊称“刘豫州”,如孙权就说过:“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徐州牧陶谦为感谢刘备救援之恩,表奏刘备担任豫州刺史,驻扎小沛(今江苏沛县),并多次要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反复推辞,于陶谦死后“领(兼任)徐州”。
刘备在与袁术和吕布交战中,因兵微将寡最后“败走归曹公。”曹操出于战略和政治考量,表奏刘备担任豫州牧。此时,豫州这块蛋糕被刘备、曹操、吕布瓜分,刘备的豫州牧有名无实。
公元200年,“衣带诏事件”事发,曹操亲征刘备,刘备战败南逃投荆州牧刘表。刘表死,刘备保举其子刘琦任荆州刺史。刘琦病死,“群下推先主(刘备)为荆州牧。”
赤壁之战后,刘备应益州牧刘璋之邀,“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几年后降刘璋据益州,“先主复领益州牧”。
综上所述,刘备曾任四州州牧,唯独被称刘豫州的原因是:徐州牧和益州牧是兼任和自任,荆州牧是部下推举。只有豫州牧是朝廷颁发的金字招牌,值得刘备炫耀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