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反相机的镜头 相机

单反相机的镜头(单反相机 镜头型号 怎么看)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09-01 17:24:14 浏览14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单反相机 镜头型号 怎么看

单反相机的镜头种类很多,初学者很容易搞不懂。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做个分类,看完你就能对镜头有个大概的了解了。


原厂X副厂

原厂镜头就是相机厂家自己生产的配套镜头,比如佳能、尼康自家生产的镜头。副厂是指非相机厂家授权生产的配套镜头,比如适马、腾龙等品牌。副厂镜头不代表是假货,只是未经原厂授权而已。比如你买一个非小米品牌的充电宝来给小米手机充电,不代表这个充电宝就是假的。副厂镜头也分什么卡口,也就是和机身的接口,不要买错。副厂镜头画质虽不能100%和原厂一致,但也能达到一定的质量。优点就是性价比高。比如适马70-200mm F2.8镜头只要6000元,原厂至少要一万多元。-镜


浮动光圈X恒定光圈

这是评判一只镜头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浮动光圈是指最大光圈有两个,比如3.5-5.6,它会随着焦距的变化而变化。如图,在18mm焦距段时,可以开到F3.5的最大光圈;当焦距变到250mm时,最大光圈只能开到F5.6了。只要是浮动光圈就肯定是变焦镜头,反之则不然。-相机

恒定光圈是指最大光圈是固定的,不会因焦距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定焦镜头都是恒定光圈。同样的焦距,恒定比浮动贵,光圈越大镜头越贵。


变焦X定焦

焦距是指镜头拍摄的视角范围。变焦是指镜头有多个焦距段,比如经典变焦镜头24-70mm。焦距短数字就小,比如18mm,拍摄的视角也广,称为广角;焦距长数字就大,比如200mm,拍摄的视角也窄,适合拍摄远处的物体,称为长焦。定焦是指只有一个焦距,不可变化,比如50mm定焦。在同等价位下,定焦镜头质量要比变焦效果好。变焦的跨度越大,质量越差,能保证质量的就会很贵。-镜


看更多摄影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sheying518

常用的单反镜头有哪些

大多数一个初学者第一次都购买相机都会选择套机,因为可以跟着一支变焦镜头――一镜走天下,适合在不同场合中使用。而我却第一次真正拥有和接触的单反镜头反而是一支50mm标准定焦镜头,当时有朋友笑说不能走天涯了,但这是真的吗?变焦镜那么方便,为什么我们还要使用定焦镜呢?
通常来说,使用变焦镜头想要有大光圈,就得付出非常昂贵代价,而定焦头用「白菜价钱」就可以轻易买到「烧鹅味道」的大光圈镜头。首先,光圈越大,搜集的光线比小光圈的变焦镜头多,可以轻易制造浅景深的效果,在晚上或室内弱光环境下不用调高感光度(ISO)就可以拍到所想的照片。再者,因为定焦镜头的组件可以制造得比变焦镜头细小,所以会很轻巧。同时,由于没有变焦的“便利”后,你就需要靠自己的移动来拍摄,可以帮助你认真思考构图。加上定焦镜头的构造纯粹,素质往往都会比变焦镜头高,而且价钱相宜,物美价廉谁能不爱。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定焦镜头最常见的三个焦段:35mm,50mm,85mm。
35mm定焦镜头――EF 35mm f/1.4L USM
35mm是著名的人文广角,同时也适合风光和团体人像,甚至肖像都适合使用。它能在街头上让摄影师足够的空间进行构图,而且可拍摄的范围较广,能将人物及大部分的周边环境拍进去。再者,具有微广角的透视感,受到许多街头摄影或新闻摄影的人士的青睐,所以有人认为用35mm镜头拍摄的画面比标准、人像定焦镜头更有「视觉冲击力」。
50mm定焦镜头――AF-S NIKKOR 50mm f/1.8G
50mm定焦镜头应该是新手最容易上手的镜头。著名摄影师布列松亦喜爱用Leica配搭一支50mm镜头拍照,他认为镜头对他来说就像是眼睛的延伸,更认为50mm是人眼的焦距,固定使用同一焦距的镜头,可以「所见即所得」。透过观景窗用50mm看到的事物等同于你肉眼当前所看见的,当需要快速构图时,可以在脑中幻想需要的画面。这颗廉价高素质的尼康定焦,也被去圈内人士戏称为“人类光学精华”。
85mm定焦镜头――85mm F1.4 EX DG HSM
85mm被称为人像镜头,因为此焦距变形小,而且压缩感较小,容易营造浅景深,所以常用于影人像时使用。而且由于物理限制关系,焦距愈长的镜头难以制造出较大的光圈,但85mm却轻易有f/1.4,f/1.2等大光圈。再者,此焦距很适合拍摄半身人像相片,拍摄时摄影师与模特儿的沟通相当重要,如果焦距太长会让两人难以沟通。而焦距太短,因为需要近距离才能填满画面,会令模特儿和摄影师都感到尴尬,所以85mm正是一个合适的距离,让两人容易沟通又可以减除尴尬感,人像必备。
以上只是较通用的三款焦距镜头,其实定焦镜头仍然有很多不同焦距可以选择,如24mm、135mm等等,所以定焦镜头的世界仍然是五花八门,任君选择。希望大家可以透过日后所累积的经验可以找出自己所喜爱的镜头吧。
其实除了定焦镜头,相信不少摄影朋友都有一两支变焦镜头「旁身」。当初学者学懂使用其他的变焦镜头后,通常都会选择购买一支广角镜头以补充不足。因为通常首支变焦镜头都是标准变焦,不够驾驭一些壮观的风光照。无论是广角变焦、长焦定焦,其实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镜头,因为这些种类镜头的制作难度非常大,所以也是各个厂家的技术体现所在。
超广角镜头的选择――EF 8-15mm f/4L Fisheye USM
因为广角变焦比较少人会用到,所以会为大家介绍一些使用技巧:
(1)一切从简
初学者拍摄风光时,都想拍下当时所有事物,甚至一花一草都不会放过,所以通常都想“大而全”。广角镜头难以驾驭的地方也是如此,往往在照片中都会拍到一些不想要的东西,这些不必要的元素很容易容易影响观感。其实,拍摄风光也应该一切从简,不需要堆叠太多的前景、中景、后景,而且这样有效引导观众的视觉焦点,而不是被扰乱视线。
(2)尝试不同寻常的角度
尝试用不同角度拍摄事物,让自己学习用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例如将相机贴近地面,然后用水平角度拍摄贴近地面的主体拍摄物件,通常都会得到一个新鲜的画面。也可以尝试向上拍摄事物,保留更多的天空与留白,令画面制造更多空间感,同时也不会感到局促。
(3)留意物体的大小关系
使用广角镜头,会有「近大远小」的效果,即是会夸大镜头附近的物件,而使远处的物体变小。当拍摄的时候可以留意身边的事物,可以借此作为前景衬托你所拍摄的主体,有时候亦可以得一些有趣的效果,如物件大小和正常时相反等等。
(4)利用广角改变线条
拍摄时发现附近有些线条,如马路等可以借助广角镜头来加强照片透视感。例如拍摄建筑物时,可以借助它的线条,从下而上拍摄,因为广角镜有镜头扭曲的特性,因此在边缘的事物会被拉长和放大,可以使事物显得巨大之外亦让照片显得有张力。-相机

如何选择单反相机镜头


看你提的问题确实是初学者,所以不建议你现在在镜头上投入太多,因为你现在还没搞清自己需要什么,什么适合自己。
镜头焦段的划分:首先是标头--就是所谓的标准镜头。它的视角在43度左右,这时照片的透视是最接近人类眼睛。片幅不同,标头的焦距也是不同的。135片幅的标准镜头在50mm左右,120的6×6标头焦距在80mm,300d的标头在50÷1.5=33mm左右。纪实类的照片使用标头可以忠实的记录你看到的东西,所以纪实摄影大师们大多喜欢使用标头。   
当焦距小于标头的时候,镜头可以记录更大视角的影像,所以称为广角镜头。焦距越短视角越大。广角镜头的透视是被夸张的,尤其在风光摄影中可以得到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比标头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镜头称为中焦。一般中焦镜头的变形最小,而且设计成超大光圈也相对容易,所以人像摄影是中焦最擅长的。一般标头的1.5~2倍的焦距运用于拍摄全身、半身的照片。大于2倍的镜头多用于拍摄特写,镜头里被人称为“人像王”的几支镜头都出现在这个焦段。   
大于标头焦距2倍以上的镜头称为望远镜头。顾名思义,望远镜头就是可以实现“望远”拍摄,多用于体育、动物等拍摄,风光片中望远镜头的应用可以使景观的远近透视被压缩。
大多数人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尼康成像锐利,适合风景,佳能成像柔和,适合人像和后期处理。
15-70mm相机覆盖了常用的广角、人像焦段,但是并不是说只能用于拍广角和人像。比如有的人就是用广角镜头来拍人像,却得到了很特殊的效果。
不过建议初学者还是先把套头玩熟了再考虑买更多的镜头,到时候你会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真正的大师想的是如何用手中有的镜头去拍,而不是该换什么镜头去拍。相机后面的头远比镜头重要。
-镜

单反相机镜头各有什么用处

镜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照片的质量,是否锐利、鲜明、色彩准确、几何比例正确。

拍照的成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镜头,而不是机身。机身里只是一块感光元件而已,同样尺寸的感光元件之间的差距非常有限,主要的区别就是镜头。

镜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焦距和光圈,焦距决定视角,光圈决定通光量。好的镜头提供给机身的图像锐利、鲜明、色彩准确、几何比例正确。

镜头主要分为下面几种:

第一种是广角镜头。本意义上的广角镜头是指的焦距在35mm以下的镜头,比如28mm、24mm甚至是16mm的镜头。

第二种就是标准镜头。一般来说,焦距是50mm或者85mm。

第三种就是中长焦镜头,一般是100mm或者135mm。其中100mm的镜头一般是微距镜头,135mm的镜头也是人像镜头,只不过侧重于半身人像,而85mm更侧重于全身的人像。

焦距在200mm以上的就是我们所说的长焦镜头了。长焦镜头用途是非常广的,可以拍摄风景、人像。

扩展资料:

在摄影时,反光镜会立刻弹起来,镜头光圈自动收缩到预定的数值,快门开启使胶片感光,曝光完毕后快门封闭,反光镜和镜头光圈同时复位,这就是相机中的单反技术。

单反,相当于单镜头反光。采用这种技术的照相机只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既担任摄影也用它来取景。这样就能根本上解决视差造成的照片质量下降的情况。

用单反相机取景时被拍摄物体会非常的清晰,被斜置地反光镜反射到聚焦屏上成象,再经过顶部起脊的“屋脊棱镜”反射,因而取景、调焦都十分方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反相机镜头

菜鸟提问单反相机,不同镜头有什么作用

镜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张照片的质量,它是否清晰、清晰、色彩准确、几何比例。

图像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镜头,而不是机身。人体内部只是一个传感器,同样大小的传感器之间的差别非常有限。主要的区别是镜头。

镜头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焦距和光圈。焦距决定了视角,孔径决定了通过的光量。一个好的镜头给身体锐利,充满活力的图像与精确的颜色和几何比例。

镜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第一个是广角镜头。在这个意义上,广角镜头是焦距低于35mm的镜头,例如28mm,24mm,甚至16mm。

2、第二种是标准镜头。一般来说,焦距为50mm或85mm。

3、第三种是中长焦镜头,一般为100mm或135mm。其中,100mm镜头一般是微距镜头,135mm镜头也是人像镜头,但侧重于半身人像,85mm更侧重于全身人像。

4、焦距超过200毫米的镜头就是我们所说的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用途非常广泛,可以拍摄风景、人像。

扩展资料:

不同单反镜头的特点:

1、广角镜头特点:

景深大,有利于获得所拍照片的所有清晰效果。广泛应用于风景电影的拍摄。大视角,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获得较大的取景范围。

尤其擅长室内建筑的拍摄,广泛应用于房地产行业的拍摄。透视感强,能创造出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失真很大,特别是在图像的边缘。

2、长焦镜头的特点:

景深小,容易获得主体清晰,背景虚化的画面效果。视角小,能够获得远处主体较大的画面且不干扰被摄对象。

广泛地用于户外野生动物的拍摄。 压缩了画面透视的纵深感,拉近了前后景的距离。 影像畸变较小,广泛地用于人像摄影。

3、鱼眼镜头特点:

视角大、拍摄范围广,透视感被极大地夸大了。鱼眼镜头有严重失真,但能获得戏剧性效果。昂贵,最初是为天文摄影设计的。第一个镜头向外突出,所以普通的滤镜不能使用。相反,将使用“内置过滤器”。

4、折叠式反射镜(反光镜)特点:

这是一个超级远摄镜头。它又短又胖,重量轻得多,是一款不错的手持相机。镜头结构简单,画面质量好。缺点是只有一个光圈,不方便控制景深。当相机视图时,相机的视图屏幕较暗,但不方便对焦。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折叠式镜片多为俄罗斯制造,价格低廉。常见的焦距是500mm和1000mm,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为现金和长焦用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反相机镜头

单反相机的镜头都是有那几种


有很多种分法
一般都是按焦距来划分
(是按35MM标准焦距来换算)
鱼眼镜头
16MM以下
特点是视角可以达到180度
超广角镜头
24MM以下
主要用于风景拍摄
广角镜头
24-38MM
一般的风光拍摄
标准镜头
40-60MM
和人眼的视角比较相似
中焦镜头
70-135MM
比较适合拍人像
长焦镜头
135MM以上
比较窄的视角
可以拍摄远距离的物体
超长焦距
400MM以上
一般都是有特殊的用途才会用到超长焦镜头的
能照多远完全是根据镜头的焦距来确定的
现在焦距最长的镜头(5000MM)可以拍几十公里外的物体
-相机

单反相机镜头有哪些分类


分定焦和变焦镜头,定焦镜头是指镜头焦距固定不变的镜头,使用时一旦确定好拍摄距离,则拍摄画面的视角就无法改变了。如果要变换视角,需要前后挪动拍摄位置。定焦镜头的光学品质一般非常好,优于一般的变焦镜头,特别是焦距、拍摄条件相同时,可以看出两者拍摄效果的明显差别。定焦镜头对拍摄画面四周的变形抑制能力很强,比变焦镜头要好一些,特别是在大广角焦段,它可达到的最大光圈较大,如F1.2、F1.4等超大光圈一般只出现在定焦镜头上。另外,定焦镜头还有重量较轻、便于携带的优点。虽然定焦镜头的光学品质较好,但当前使用率更高的还是变焦镜头,变焦镜头可以增加摄影作品的多样性,利用变焦镜头可以拍摄出爆炸效果等特效,并且在拍摄位置比较固定的情况下,变焦镜头可以将被摄主体拉近或拉远拍摄,满足不同作品的需求;当然变焦镜头与定焦镜头相比,所拍摄作品的画质可能有一些欠缺,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当前许多变焦镜头的画质已经逐渐逼近了定焦镜头,可以拍摄出画质绝佳的摄影作品。
-镜

单反相机的镜头分为哪几种

1、广角镜头

本意义上的广角镜头是指的焦距在35mm以下的镜头,比如28mm、24mm甚至是16mm的镜头。一般来说,24mm以下的镜头都称为超广角镜头了。镜头的焦距要乘以1.5或者1.6,所以,对于这类单反来说,16mm的才能算超广角镜头。-相机

2、标准镜头

一般来说,焦距是50mm或者85mm。50mm的镜头视角跟人眼最接近,但也只能因为如此,想用好标头很难,因为它不像超广角或者微距镜头那样,能拍出人眼无法感受到的画面。85mm的镜头则一般是人像镜头。

3、中长焦镜头

一般是100mm或者135mm。其中100mm的镜头一般是微距镜头,135mm的镜头也是人像镜头,只不过侧重于半身人像,而85mm更侧重于全身的人像。

扩展资料

利用长焦镜头可以把远处的拍摄物体拉近适用于拍摄远处的景物或者是拍摄不易接近的被摄物体,例如拍摄野生动物体育赛事舞台演出或者是特写长焦距镜头能够明显的压缩画面的空间纵深距离使画面变得扁平,获得较浅景深的画面效果。-镜

虽然长焦镜头能够使处于杂乱环境中的被摄物体得到突出,但同时给精确调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拍摄时焦距稍微不精确,就可能造成主体模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反相机镜头

关于单反相机的镜头分类大概分那些啊

从焦段上比较传统的分法是:

10-17mm为超广角,主要是拍风景,尤其是大场景,比如草原、大海、沙漠。

17-35mm广角,风景、人文、人像等等。

35-135mm中焦人像段主要在这个焦段。

135-200mm长焦,这主要是拍人物特写、远处的荷花、小鸟等。

200mm以上超长焦,拍野生动物、飞鸟等

不过,全幅机和数码机的发展并不平衡,如普通数码单反,尼康要乘以1.5焦距系数,佳能要乘以1.6焦距系数。

扩展资料

总体分为定焦和变焦两类

从镜头用途可分为: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长焦镜头、远摄镜头、微距镜头、移轴镜头、鱼眼镜头、增距镜

从镜头定位可分为:APS画幅、全画幅、4/3系统、120、中画幅、大画幅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是

第一种“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

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它是镜头大家族中最为普通的一种镜头,小编对这种镜头感情十分深厚,因为当年由于资金问题买不起别的镜头 ,只好买了这款焦距为50毫米的标准镜头,它虽然便宜但是它却有着不凡的性能。-相机

单反镜头有哪些


单反镜头
单反就是指单镜头反光取景,即SLR(Single Lens Reflex),这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大多数35mm照相机都采用这种取景器。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因此,可以准确地看见胶片即将“看见”的相同影像。该系统的心脏是一块活动的反光镜(如图浅蓝色部分),它呈45°角安放在胶片平面的前面。进入镜头的光线(如图红色光路)由反光镜向上反射到一块毛玻璃上。
中文名
单反镜头
外文名
Single Lens Reflex
应用于
大多数35mm照相机
好处
从取景器中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
概念介绍
早期的SLR照相机必须以腰平的方式把握照相机并俯视毛玻璃取景。毛玻璃上的影像虽然是正立的,但左右是颠倒的。为了校正这个缺陷,眼平式SLR照相机在毛玻璃的上方安装了一个五棱镜。这种棱镜将光线多次反射改变光路,将其影像送至目镜,这时的影像就是上下正立且左右校正的了。取景时,进入照相机的大部分光线都被反光镜向上反射到五棱镜,几乎所有SLR照相机的快门都直接位于胶片的前面(由于这种快门位于胶片平面,因而称作焦平面快门),取景时,快门闭合,没有光线到达胶片。当按下快门按钮时,反光镜迅速向上翻起让开光路,同时快门打开,于是光线到达胶片,完成拍摄。然后,大多数照相机中的反光镜会立即复位。
基本知识
最简单的摄影不需要镜头,针孔就可以,它的光圈一般是f/128或更小。
单镜片镜头在早期的相机使用,成像可以比针孔锐利,光圈也更大,基本可以手持拍摄。工作光圈大概在f/12左右。由于当时使用大底片,效果可以接受。
从双镜片再到三镜片,镜头的光圈更大,成像也相当锐利,Cooke Triplet是目前已知的最好设计。如果是四片镜片,成像已经相当好,比如Zeiss Tessar(天塞),四片三组结构,其中两片粘在一起形成一组。四片结构的天塞镜头唯一的问题是光圈不能做得太大,不然像质会下降。对于35毫米相机,天塞结构的顶限是f/2.8,即使使用当前最好的光学玻璃。要光圈更大,就要更多镜片。
速度(即最大光圈)不是唯一的问题。视角越大,需要的镜片越多。一支低速小视角镜头,例如Leitz 560mm f/6.8 Telyt,只用了两片镜片。50mm f/1.4一般需要6或7片,21mm f/4.5 Zeiss Biogon使用了8片。更多的镜片使镜头更大更重也更贵。
到此为止,我们只是考虑了制造一个锐利、快速或广角的镜头需要的镜片数目,但还有另一个问题要担心,就是镜头的实际尺寸。上面560mm Telyt镜头中的两片镜片当聚焦在无限远时,必须距离胶片560mm,因此镜头有60厘米长!相反的,21mm Biogon全长为45毫米,当聚焦无限远时,镜头的光心必须距离胶片21毫米,这21毫米基本被镜片占据,使最后一片镜片离胶片只有5毫米。这就是为什么Biogon不能用于单反相机,因为没有给反光镜的空间!
远摄和倒置远摄结构
(Telephoto and Reverse-Telephoto)
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办法惊人的相似。为了缩短长焦镜头的长度,一组新的镜片--称为“远摄组”--被放在主镜组的后面。这就是一个远摄镜头(telephoto)和一个长焦镜头(long-focus)的区别。
另一方面,为了使广角镜头后面有足够空间,一组新镜片加在了主镜组的前面,被称为“倒置远摄”组,因为产生的效果和远摄镜头刚好相反。
新加入的镜片组只是改变后组与胶片的距离,并不能提高镜头的锐度,甚至会产生负作用。一支普通长焦镜头可以比远摄镜头更锐利,一支普通广角镜头也可能比 “倒置远摄”结构的镜头更锐利。因此有些长焦和广角镜头仍在生产,而广角镜头用在单反机身上时必须锁起反光镜,对焦要靠另外的取景器。有些成像质量相当好,比如Zeiss和Nikon的21mm,以及Canon的19mm。不过远摄镜头和“倒置远摄”镜头的方便性是毋庸置疑的。
变焦镜头
上面讨论的都是定焦镜头。如果镜头使用的透镜数目够多,透镜的相对位置又可以移动,就可以产生不同的焦距,也就是变焦镜头。到了这一步,透镜总数通常都是 10多片,但并不是所有透镜都为了提高镜头的锐度。细心的设计,使用高级光学玻璃,可以使变焦镜头的成像相当好,但他们仍比不上最好的定焦镜头。
为达到一定水平的锐度,变焦范围越大,需要的透镜越多。对变焦范围的衡量,通常使用变焦比。一般焦距越长,变焦比可以越大;而广角端焦距越短,就越难提供大变焦比。
大光圈需要更多,广角需要更多透镜,变焦需要更多透镜,应此变焦镜头通常光圈较小并不奇怪。大部分变焦镜头在f/4左右,可能有些较大到f/3.5左右,有些较小只有f/4.5左右,不过f/4是一个较好的平均值。大光圈变焦头不成比例的巨大、沉重,且更昂贵:从f/4到f/2.8只有一档,但你可能要多花三倍的钱。问题不在广角端,而在于长焦端。一支200mm f/2.8已经很大很贵,而一支70-210mm f/2.8将更大更贵。
另一条路是选择变光圈变焦镜头。这种镜头的结构比恒定光圈变焦镜头简单,但长焦端的光圈会比较小,而且中间焦段的实际光圈不容易确定,不过使用通镜测光的话问题不大。
镜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制作
计算机辅助设计使现代的镜头更优秀,即使便宜的变焦头效果也可以接受。使用计算机,设计、测试和修改可以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完成,而以前需要几星期甚至几个月。
然而,CAD并不总是为了制造可能的最锐利的镜头。比如较便宜的镜头,通常在锐度和成本之间进行折中。聪明的程序仅使用廉价的光学玻璃、小曲率的曲面和球面透镜就可以设计出不错的镜头。但为了得到最佳成像,必须使用特殊玻璃、大曲率和非球面等更昂贵的技术。
3.1、特殊玻璃
由最昂贵的光学玻璃制成的透镜,象纯金一样,是按照重量计价的。设计师寻找的通常是高折射率低色散玻璃。色散使不同颜色(频率)的光线聚于不同的焦平面,这显然影响了锐度。将所有颜色的光线聚在同一焦平面,就是镜头光学设计设计中的“色差校正”。能做到这样的镜头被称为“achromats”或 “achromatics”,意为“无色”。
实际上,“无色”镜头只是把红光和蓝光聚于同一平面,还有很大的校正空间。而 “apochromat”(“away from colour”)可以把红、绿、蓝光聚于同一焦点,是成像锐度显著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镜头广告在宣传“Apo”。由于对于摄影镜头的消色差还没有严格的定义,因此很难不怀疑有些镜头的消色差比其他更好。类似的,尼康的“ED”(极低色散)显然是指ED镜头中使用的特殊玻璃。但玻璃怎样才变得特殊呢?
很少镜头使用玻璃以外的材料。实际上,萤石由于独特的光学性质被使用。然而,萤石镜片非常贵,也非常脆弱,一些极短的冲击就能令它破碎,并且如果不与空气隔绝的话,它会逐渐分解。如今,萤石已被特殊玻璃取代(除了在不计费用的军用镜头中)。
树脂不适于制造高级镜头,通常用于廉价镜头。但是Tamron曾推出的将树脂覆盖在玻璃上的“混和非球面”镜头却很特别。
3.2、大曲率
镜片的曲率越大,制造成本越高。大曲率的优势在于,与高折射率低色散玻璃配合时,可以代替两或三片普通透镜。对于一些超广角镜头和变焦头,曲率非常大的曲面是最好的设计。
3.3、非球面
绝大多数镜头使用的只是“普通”球面的透镜。虽然研磨非球面也是可能的,如抛物面或双曲面,但更昂贵。非球面的使用也可以减少透镜的总数:一个非球面透镜可以达到两个球面透镜的效果,或多个非球面镜可以达到球面镜不能达到的效果。
任何时候,非球面镜头都是屈指可数的,他们通常是同样的球面镜头价格的两到三倍。通常只有大光圈镜头使用非球面镜,并且通常只有一个镜片使用非球面。
随着镜头设计和玻璃制造的提高,非球面变的越来越不必要。然而,Tamron的“混和非球面”镜头提供了很好的校正,又避免了树脂的缺点,也许是非球面在为了存在的唯一方式。
3.4、反差和透镜数量
你现在可能认为,使用足够的透镜,正确的种类和正确的形状,就可以制造几乎任何镜头。大体上来说,就是这样。但一个不能逃避的事实是,更多的透镜,意味着更低的反差。虽然多层镀膜可以大幅度减小镜片表面的反光,但还无法完全消除,这些反射的杂光降低了反差。
早期无镀膜镜头在每个镜片表面可以反射百分之五到十的光线,这就是为什么要尽量减少镜片空气接触面的数量。比如,Zeiss 50mm f/1.5 Sonnar只有六个镜片空气接触面,而Leitz 50mm f/1.5 Summarit有十个。Summarit分辨率更高;但Sonnar的反差更大,以至看起来更锐利。
如今镜片表面的反光率只有大概百分之1.5到0.01。廉价镜头的镀膜效果也较差,而昂贵镜头虽然有较多镜片,但镀膜质量也更高,使得反差更高。
镀膜使用了光的“干涉”原理,镀膜的厚度必须是光波长的四分之一。显然,一层镀膜只能减弱一种波长(颜色)光线的反射。多层镀膜可以减弱多种波长光线的反射。不管其他厂商怎么说,Leitz看起来应该是最早使用多层镀膜的厂家,在五十年代晚期。
镀膜和多层镀膜似乎使遮光罩失去了以往的重要性,但有些情况下好的遮光罩仍然可以产生惊人的效果。理想的遮光罩应该适于底片的长宽比,并且可调长度。这在大中幅设备中很普遍,但在35毫米系统中几乎没有。有些人把中幅机的遮光罩用在35毫米镜头上。
3.5、制造工艺
无论你的镜头设计的多么好,理论上能到达多么高的水平,如果制造不当,一起都前功尽弃。精确的镜头到胶片距离是最明显,也是最容易做到的。还有,镜头的组装必须达到不可想象的精确;所有镜片的轴心都必须完全吻合;每一个镜片都必须精确的固定在镜桶上。固定必须非常牢固,不然镜头掉落或受到碰撞时就会改变结构。一支昂贵的镜头将得到非常精密的组装,以及在每一步的测试和试验。一支廉价镜头可能轴线没有完全对齐;或者虽然对齐了,但在日常使用中的碰撞就可能倒置镜片位移。
对焦机构必须精确和顺畅,并且耐用。光圈和叶片,以及相连接的机构也必须顺滑。所有螺丝和压环必须拧紧,并且保持不变。廉价镜头比昂贵的镜头更容易松动,虽然很大程度取决于你怎样保养镜头。比如说,骑摩托长途旅行,肯定对镜头不利。
3.6、材料
与使用方式比起来,镜头卡口使用的材质并不太重要。即使塑料也没什么不可以,因为那毕竟不是轴承表面,并且如果它的强度足够应付日常的积压和拉伸。轻金属合金可以替代黄铜,如果它们做得当的表面处理(通常是电镀),但钢(除了不锈钢)应该谨慎使用,如果有腐蚀的可能。对于接触面,特别是卡口,较硬的材质如不锈钢或厚镀层的黄铜,显然要比裸露的黄铜或轻金属合金更合适。
一个常识是,耐用意味着重量,虽然有很多中方法可以不使用黄铜制造耐用的镜头。一个真正优质的镜头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上几十年,即使是专业人士的粗暴使用。一个廉价镜头,虽然刚开始还不错,但无法保持那么久。
3.7、分辨率
分辨率,即一个镜头可以表现的细节的多少,显然非常重要,并且基于平均的视力和图片尺寸,很容易设定锐度的标准。正常视力的人可以分辨约一分的弧度,或大约相当于在3米的距离看到白背景上的黑头发。使用传统摄影术语来讲,约等于在25厘米的距离观看照片上的8线对/毫米。因此,从扩印照片时的放大率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底片上需要多大的分辨率,也就是用放大率乘以8 lp/mm(线对/毫米)。比如4x6英寸照片是4倍放大率,所以在底片上需要4x8=32 lp/mm的分辨率;6倍放大率(即8x10英寸或20x25厘米照片)就需要48 lp/mm。
在实际中,我们需要底片上的分辨率比上面的计算结果要稍微高一点,因为放大过程中要损失一些锐度;并且放大率越大,需要的“多余”的分辨率就越多。因此,如果理论计算需要32 lp/mm,那么实际上有35-40 lp/mm就应该可以;但如果理论上需要底片上有64 lp/mm,实际上可能需要80 lp/mm。很大程度取决于放大镜头,以及放大时对焦的精确;而对于扫描底片,扫描仪类似于一个完美的放大机,因此在过程中损失的分辨率较少。胶片本身也很重要,慢速、细颗粒的胶片比高速、粗颗粒胶片的分辨能力更强。
然而,分辨率在理论上还受到绝对的制约。撇开深奥的理论不说,一个明显的定律就是,衍射对分辨率的限制,以lp/mm为单位,在百分之五十的反差,分辨率的顶限是1000/n,这里n是光圈值。因此,在f/2衍射限制的分辨率是500 lp/mm;在f/4为250 lp/mm;而f/8就限制在125 lp/mm。实际上,100 lp/mm或稍微高一点,是普通用途胶片可以记录的最高分辨率,即使是用来获得最高的锐度。1000/n定律也解释了为什么35毫米相机的镜头很少用小于 f/16的光圈,因为在f/16分辨率已经限制在62.5 lp/mm。在f/22时,降低到45 lp/mm;而f/32时只有31 lp/mm。
另一方面,我们可能太注重这些数据了。其实45 lp/mm已经给予6x9英寸照片可以接受的效果,虽然再小的分辨率就可以看出差别。并且1000/n从理论上来讲可能被认为太苛刻,即使1500/n在某些情况下被认为是刚刚合适的标准。
为了制作一张16x20英寸(40x50厘米)的照片,一张35毫米底片需要放大约16倍,但128 lp/mm在底片上却是不可能的。然而,通常我们不会在25厘米的距离观看这么大的一张照片,很可能是在至少两倍的距离上观看。这使得分辨率的标准随着观看距离而改变,因此两倍的观看距离将使需要的分辨率减少一半,即64 lp/mm。这里很容易看出,为什么35毫米相机可以如此流行,因为它在各种情景下都刚好适应了这个“真实世界”的需求。
仍然使用上面16x20英寸的例子,如果底片是6x7厘米,只需放大约7倍。即使我们仍坚持照片上8 lp/mm的标准,底片上也只需要56 lp/mm而已;而且如果我们可以接受照片上的4 lp/mm,那么底片上只需要28 lp/mm的分辨率。如果我们使用4x5英寸的底片,放大率只有4倍,那么底片上只需32 lp/mm(严格标准)或16 lp/mm。这不只演示的大幅底片的显著优势,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大幅机的镜头可以收缩到比35毫米镜头更小的光圈。如果4x5底片上需要16 lp/mm的分辨率,那么用f/64才使衍射的限制刚刚达到。这也解释了另外一件事,就是一些镜头是怎样同时适用于35毫米和中幅相机的:当装在35毫米相机上时,使用的只是镜头像场的中央部分,也就是分辨率最高的部分;而当装在中幅相机上时,像场边缘的分辨率虽不高,但已经够用。
有了这些数据,你可以对分辨率图表加深理解,但分辨率不应被单独考虑。
3.8、反差
想象两支镜头同样拍摄64 lp/mm的标板,但反差不同。反差高的镜头成像是白和黑,而反差低的镜头成像是淡灰色和深灰色。高反差镜头的成像看起来更锐利。
这没有什么吃惊。令人吃惊的是,虽然高反差镜头的成像看起来更锐利,但低反差镜头可以到达更高的分辨率,比如80 lp/mm。前文提到过,在30年代,Leica镜头偏重于分辨率,而Contax镜头倾向于高反差,这就导致的双方支持者的论战。双方都说自己的镜头更 “锐利”,当然,他们说得都对,或者说,都错。
这主要取决于镀膜,但也与新型玻璃或者新的光学设计有关。现代的镜头比早期镜头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反差。但即使如此,分辨率和反差仍然需要折衷。镜头的镜片越多,反差越低,仍然是不变的定律,原因已经说明。
3.9、眩光和鬼影
“眩光”可以指两样东西。有些镜头是由于内部反光问题,被称为“flary”(意为闪耀着亮光,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镜片反光白花花的)。但是,通常眩光是指内部反射依然可见,而不是指导致劣质的成像。典型的,眩光将导致高光向外溢出,因此亮部周围通常会围绕着一种光辉。也有时镜头会产生一个主像和一个附属的 “鬼影”,比如日光灯管或路灯。现代的镀膜技术使其不再是一个大问题,但偶尔还是会发生,尤其是廉价的变焦镜头和超大光圈镜头。去除滤镜能减轻类似问题。
一种常见的内部反射是当光线直射入镜头时,产生光圈形状的影像。有些人喜欢这种效果,但有些人讨厌。对于内部反射,一个设计合理的较深的遮光罩将能有效减轻眩光和鬼影。
3.10、场曲
很少有镜头能把一个纯平的景物投射到一个纯平面上。相反的,它们会形成一个弯曲的或碟状的成像:中央距离镜头最远,边缘较近。有些早期相机为了配合这一点,将胶片平面做成曲面。不过,通常上,设计者尽量使镜头的像场更平,使其可以在平整的底片上的成像可以接收。
场曲是导致镜头成像从中央向四周逐渐变差的原因之一,这在超大光圈镜头和变蕉镜头上更严重。对于单反相机,通常以画面中央对焦,因此边缘可能会变软,但如果边缘没有什么主体的话,这就不成问题。
3.11、底片的平整
前提到过镜头成像在“平整”的底片上。有些相机的底片比其他的要平整很多;然而,不平整很可能会帮助提高锐度。如果把机身装上废片,使用B或T门从前方看,可以发现底片有一点点弯曲。如果碰巧的话,这刚好符合了像场的碗或碟状弯曲。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战前的 Leica比它能够达到的还要锐利:底片不是绝对平整,并且Elmar镜头的像场弯曲,两者似乎可以经常完美结合。但有些机器的底片会比其他平整一些,这也就是旧Leica的个体差异大的原因。
3.12、畸变
主要有两种,即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传统上,广角镜头会产生桶形畸变,鱼眼镜头是利用桶形畸变的例子;远摄镜头通常产生枕形畸变;廉价(或早期)变焦镜头可能两种都有,在广角段产生桶形畸变,在长焦端是枕形畸变。
如果你拍摄边缘有直线的景物,畸变就很容易被察觉。但通常你很难在取景器里发现,因为有时取景器本身的光学系统也是有畸变的,不过畸变确实产生在底片上。当然,严重的畸变可以从取景器中观察到。
使用24毫米或更广的超广角镜头,在边缘的圆圈将变成椭圆。使用网球可以很明显的验证,正如许多摄影书籍中的例子;但是当一个人的头产生这样的畸变时,可能会很恐怖。
对于这种畸变你无计可施,因为这是光学角度过大造成的。弯曲的焦平面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很难做到。绝大多数设计者都选择放弃寻找正确的像场弯曲度,而愿意保存这种危害不大的广角畸变。
3.13、照度
一支完美的镜头,像场各处的照度都是相同的。一个长焦镜头(非远摄结构)像场中照度的不均匀可能很难察觉;但对于广角镜头和一些变焦镜头的某些焦段,可能很明显。
成像边缘失光(暗角)可以由两种原因造成。一种是机械遮角,即由镜头的结构造成的:光线进入镜头的角度越斜,被透镜边缘、镜头卡口或内部遮挡的就越多。大的前组和后组镜片可以减轻这种遮角,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变焦镜头的暗角很严重:为了体积和便携,成像照度被用来进行折衷。
另一种叫做cos4暗角,这个名称是因为一束光照射在一个平面上的亮度与入射角的余弦(cos)的4次方成正比。对于传统超广角镜头(非反远摄结构),成像边缘的光线相当斜,照度也随之减弱。解决cos4暗角的唯一方法是使用一种渐变滤镜,中央深色,边缘浅色。具我们所知,只有一只35毫米镜头使用过这种系统,就是Zeiss Hologon 15mm镜头,一支极少见的收藏品。
3.14、’X’因素(未知因素)
即使你考虑了以上所有因素,以及一些含糊不清的技术,镜头制造中仍有一小点魔力。对此曾有过多种多样的表达。我们的祖父曾谈起过一些镜头的 “Plastic rendition”,意思说照片有三维空间感(当时“plastic”的意思)。现今,我们可能会说某一镜头有很好的“层次”(gradation)感,虽然,当被追问时,我们也很难解释那到底表示什么。但是,无可质疑的,确实有些镜头有着特殊的魔力,其中我们拥有的就包括了一支21mm f/4’mirror-up’(使用时需锁上反光镜) Nikon;另一支21mm f/4.5 Zeiss Biogon;一支58mm f/1.4,为Nikon F生产的第一款f/1.4;三支中的两支35-85mm f/2.8 Vivitar Series One varifocals变焦镜头;以及一支(大画幅)150mm f/6.3 Tessar。这种“魔力”甚至在同一款的不同个体上都不一定存在,但当你发现时,你会意识到。
质量鉴定
很多朋友戏称自己的单反相机是枪,指哪打哪很是轻松,可是要能寻觅一款适合自己的趁手“兵器”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就和大家聊聊关于镜头选购的一些话题。
选购镜头时,除了对镜头的成像质量检验外,还要检验镜头的外观和操作性能,还要看它是否能与相机配套使用。只有通过全面的检验,才能及时发现故障和隐患,有助于挑选到称心如意的镜头。
机械系统的外观检验
镜头的机械系统主要是:镜筒、光圈叶片、光圈调节环、对焦环、变焦环及有关调节机构。
①镜头表面
镜头的外表面应光洁,无磕碰痕迹、无划伤、无磨损、无锈迹、无霉斑;电镀层应无泛黄、无锈蚀、无剥落的现象;装饰皮革应平整美观、无翘起。表面喷涂应平滑、无脱落和无明显的颜色不匀现象。
②镜头内部
镜头内部机械系统的表面应乌黑、无光泽、黑漆层应无脱落,螺纹表面的螺钉及镜片压圈等部分应完好无损,无拆卸的痕迹。
③光圈叶片
反复转动光圈环,让光圈收小、开大,检查光圈叶片前后、表面是否有油污和锈痕。
油污会使光圈叶片活动不灵,甚至粘死,还会流到镜片上影响光线通过,使所摄影像清晰度下降,这是由于装配镜头时加油过多而溢流到叶片上造成的。
另外,当光圈收到最小时,还应看看通光孔是否规则。通光孔的规则与否是制造工艺水平高低的反映。
④镜筒和调节环
镜筒和调节环上有各种标尺线、数字和字母。它们有的是直接印刷在镜筒和调节环上,有的呈凹陷状,不管采用何种工艺,标尺线、数字和字母都应清晰美观。
另外,用手轻轻摇动镜头,应无异样响声。若有“卡啦、卡啦”的响声,就要注意是否是由于镜片压圈松动,造成镜片移动而发出的碰撞声。镜片移动可能造成各镜片不能共轴,从而导致像差显著增大,镜头成像质量(如镜头的对焦清晰度)明显下降等问题。
多层镀膜的镜头表面应有很多种颜色。
光学系统的外观检验
镜头光学系统主要包括:透镜、反光镜、内置滤色镜。
①透射光检验法
将镜头光圈开至最大,让光线自镜头前端或后端射入镜头,并从另一端透过镜头观察其内部光学组件,各镜片均应符合以下条件:清洁、无裂纹、无崩边、无开胶、无发霉、无气泡、无划伤、无油污、无指纹、无杂物。
②反射光检验法
将镜头前端和后端稍稍偏向明亮的地方,并从该镜头的侧方观察镜片表面的反射光线,以检查镜片反光部位的镀膜层有无划伤的微痕的现象。
选择镜头时通常要注意以下问题:
裂纹通常是因镜头受到摔跌、碰撞等剧烈震动引起。
崩边是指透镜片边缘有破碎。
开胶是因受到碰撞或剧烈震动、温度骤变引起的。
发霉是透镜的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棉絮状物质。发霉往往是因为存放环境潮湿、闷热、不通风所致,透镜表面滋生了霉菌。
气泡是光学玻璃本身的质量缺陷。镜片上不应有气泡,尤其是各镜片的中心部位不应有明显的气泡。
划伤往往是清洁镜片时方法不当所造成的。
油污是装配时往机械摩擦部位加油过量所致,润滑油溢流到镜片的表面形成污渍。
指纹是手指直接触摸镜片后沾留的痕迹。
杂物是指附着在镜片表面上的绒毛、漆片碎屑、灰尘,以及残留在镜头内部的金属碎屑等杂物,是由于装配车间不清洁,装配工艺不严格造成的。
某一焦段或某一距离出问题检验变焦镜头和内调焦式镜头时,应将镜头依次变焦至不同焦距段,对焦至不同距离进行仔细检验。人们经常发现镜头总体来说非常好,但是在某一焦距段或某一对焦距离时却出现问题,因此,挑选变焦镜头时一定要非常谨慎。
镜头叶片应十分规则,才能 体现镜头的精度。
光学系统的内构检验
①对焦环、变焦环等调节环。
调节镜头的对焦环和变焦环时,阻尼的手感大小应适中,且始终平滑、均匀一致,既无死点、涩点,又不过分灵活,更无松动、晃动,反向调节时应无空回的手感。
自动变焦的变焦镜头,当正、逆方向自动变焦时,变焦环的转速应平稳、均匀,不应有忽快忽慢的现象。
光圈环和镜头快门调节环的定位装置应准确可靠,既不过紧,又不松动。各调节环不会自行移位,例如推拉式变焦镜头和微距镜头在俯仰拍摄时,其变焦环和微距调节环应不至于因重力而出现自行位移的现象。
②光孔
光圈叶片所形成的光孔应呈有规则的多边形,无脱落的现象。光圈连杆所控制的光圈收缩和张开应灵活自如,把光圈调节环调到F16(或F22)后,用手反复轻拨镜头后端的自动收缩光圈杆,光圈每次收缩后的光孔形状和大小应相同。若镜头上有景深预测杆,拨动该杆时镜头光圈的缩张应灵活自如,光孔大小应十分准确。
③镜头与机身的连接
镜头与机身的连接应紧密可靠,锁紧装置应锁牢,不应出现因尺寸不对而有装卸过紧、过松或装不上、锁不牢的现象。镜筒与机身镜头座的配合应紧密、无缝隙、无磨损、无松动、无晃动。镜头的装卸应简便迅速。镜筒各部分之间无松动。
④镜间快门
具有镜间快门的镜头,其镜间快门应能精确可靠地工作,各挡快门速度应十分准确,快门叶片上应无油污。
镜片上如有黑渍,说明有漏油现象,严重时会影响光圈叶片的开启。
-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