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盗取

盗窃的定义?盗取他人信息罪名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09-05 01:57:51 浏览9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盗窃的定义


如果盗窃的金额没有达到3000元,尚不构成盗窃罪,但是违反社会治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处5~15日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但如果盗窃行为累计数额超过3000元-5000元,就可以追究盗窃罪的刑事责任了。
法律分析
盗窃公私财物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盗取少量公私财物的行为。
(1)本行为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各种财物,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物。利用盗取的方法骗取其他非法利益的,如伪造证件,骗取结婚的,不构成本行为。
(2)本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骗取少量公私财物的行为。虚构事实,是指捏造不存在的事实,骗取被侵害人的信任。虚构可以是部分虚构,也可以是完全虚构。隐瞒真相,是指对被侵害人掩盖客观存在的某种事实,以此哄骗被侵害人,使其交出财物。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财物所有人、持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是诈骗行为区别于盗窃、敲诈勒索、抢劫等行为的主要特征。由于行为人采取了欺骗手段,被侵害人并不清楚其财产权受到侵害,一般还误以为行为人在帮忙办事或者互相合作。被侵害人表面上“自愿”地交出财物,实质上是违背其真实意愿的。
(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盗取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是指盗窃的数额接近犯罪的标准,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等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盗取他人信息罪名


盗取他人信息罪名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法盗取个人信息可能会定义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能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不等。
一、盗取他人信息罪名是什么
1、盗取他人信息罪名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法盗取个人信息可能会定义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能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不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擅自购买他人信息违法吗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个人信息是不可被侵犯的,一些互联网程序的后台处理也许要进一步的管理,保护消费者的个人权利不受到侵犯。
从上文可以知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要以刑法的方式进行处理的,情节严重者更是要受到有期徒刑的处罚。

盗取个人信息是什么行为这种犯罪会怎么判刑

盗用他人信息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违法行为;属于侵犯个人隐私行为。

解释: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处罚:

盗取个人信息的判刑根据情节而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取个人信息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取

相关法律法规:
宪法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刑法
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第二百五十二条 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盗取

补充材料:

《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讲民事权益范围中包括了隐私权
根据我国国情,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11、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的秘密。-盗取

盗取公司财物怎么定罪


偷公司物品达到法定数额构成盗窃罪的,依法可以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盗取公司财物的是属于盗窃的行为,盗窃行为怎么量刑,依据盗窃的财产数额而定。盗取公司财物情况如下:1、盗取公司财产的主体可分为公司人员和非公司人员。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没收财产;2、如果这里的员工属于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公司的公务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委派非国有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公务员,可能违反规定。其次,公司员工未利用职权便利或者非公司员工盗窃公私财产,达到起点价值1000元以上的,构成盗窃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盗取

盗取拼音是什么


盗取
基本释义
1.亦作“盗取”。窃取;掠夺。《汉书·田延年传》:“ 延年 上簿诈增僦直车二千,凡六千万,盗取其半。”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伺道行妇女有美者,辄盗取将去,人不得知。”《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 张公 惊慌了,只得将前项盗取画眉、勒死 沉秀 一节,一一供招了。” 沈从文 《我的生活·保靖》:“有时,后山虎豹来人家猪豢中盗取小猪。”
2.谦辞。犹摘录,抄录。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序:“臣幸以罪居 永州 ……时恐惧,小闲,又盗取古书文句,聊以自娱。”
-盗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