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有哪些用途
- 暴风雪号有哪些优异性能
- 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有哪些特征
- 苏联的“暴风雪号”到底算不算真正的航天飞机
- 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 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有哪些性能特点
-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有多大
-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规格是怎样的
- 求前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资料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有哪些用途
“暴风雪”号是前苏联制造的航天飞行器。机身全长40米,高16米,机身直径56米,翼展24米,有效载荷货舱直径47米,长183米,可将30吨载荷送入低轨道,能运回20吨货物,比美国的航天飞机货舱稍大一点儿。乘员舱容积70立方米,可供2~4名宇航员使用,另有6个座位供乘员使用,其中除机长、驾驶员外,还有卫星修理人员2名,机械手操作员1名,科研人员2~3名。全机起飞总重105吨,着陆重量82吨。-机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飞行程序是:航天飞机首先被推力为3550吨的“能源”号运载火箭推到亚轨道速度之前,第一级液体火箭发动机脱离,被抛到前苏联领土之内,然后,到160千米高度时,启动自身的发动机,将航天飞机助推到轨道速度,这时,主发动机和大型燃料箱把航天飞机送到可能进入轨道的高度后,即脱离航天飞机作为第二级溅落在海面上。同时再次启动机上发动机,使“暴风雪”号到达高度为260千米的圆表轨道,返航着陆情况与美国航天飞机一样。着陆速度为340千米/小时,地面滑跑距离1100~2000米。“暴风雪”号带着着陆伞,当速度减到时速50千米时,就会弹出制动着陆伞。-用
暴风雪号有哪些优异性能
“暴风雪”号在某些技术方面优于美国的航天飞机,主要表现在:第一,航天飞机上的主发动机是在“能源”号火箭上,大大地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虽然它比美国的航天飞机略大了一些,但它的重量反而减轻了约5吨,这样就可以多装一些有效负荷。-用
第二,“能源”号火箭可以一箭多用,既可以发射航天飞机,也可以发射别的航天器,适应了当时苏联太空军备竞赛的需要。而且“能源”号火箭可以分段回收,重复使用,提高效益。
第三,“能源”号火箭一、二级均采用液体推进剂,因而火箭的可靠性较高。而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万一发生故障,可用自身的机动发动机使航天飞机进入较低的轨道或立即返回发射场,大大提高了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能。
第四,“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上虽然没有主发动机,但有两台小型机动发动机,着落时如果第一次着落不成,还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拉起来,再次进行着落,安全性能比较高。
第五,“暴风雪”号在轨道运行时,完全依靠无人自动驾驶,其技术难度更大。
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有哪些特征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米、高16米,翼展24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4.7米的大型货舱,能把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设计飞行寿命100次。-机
1988年11月15日,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公里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三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点12公里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用
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遥控机上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要比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
首先,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
其次,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姿态不佳,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机
第三,暴风雪号能像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50公里/小时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
苏联的“暴风雪号”到底算不算真正的航天飞机
首先我们先看看什么是航天飞机。航天飞机,又称为太空梭或太空穿梭机。是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的航天器,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它既能代表运载火箭把人造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载人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在大气层中滑翔着陆。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它大大降低航天活动的费用,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用
其次我们看看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它和美国的航天飞机按照其定义有何不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37米、高16.35米,翼展23.92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 4.7米的大型货舱,能把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设计飞行寿命100次。-机
再次,我们看看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在前苏联的结局。在70年代初,美国研制了“太空梭”轨道飞机,也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航天飞机。这一时间,前苏联也开始制造自己的“太空梭”,即“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为研究从轨道返回时防热问题,设计者还研制了“布拉风-4”无人驾驶试验器,以“宇宙”系列的代号完成了4次轨道飞行,时间分别为1982年6月4日、1983年3月16日和12月27日及1984年12月19日。最初两架空天试验机均溅落在印度洋上,其打捞工作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注意。于是,后两架“布拉风”均着陆于克里米亚海区。“暴风雪”号于1988年11月15日发射升空,并完成了极其精确的自动着陆。暴风雪号首航成功,按计划应很快开始载人飞行,后来,苏联的政治与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航天计划拨款急剧减少,于是,“暴风雪”号也就成了“多余之物”。-用
由以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前苏联的暴风雪号就是航天飞机,因为它符合对航天飞机的定义,只不过其发射方式同美国的航天飞机不同罢了。而且,放到现在,在全世界公认的制造而且发射航天飞机的国家只有美国和前苏联,暴风雪号就是其中之一。或许,美国人不承认其为航天飞机,也许还是冷战思维在作怪吧。-机
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米、高16米,翼展24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4.7米的大型货舱,能把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设计飞行寿命100次。-机
1988年11月15日,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公里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三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点12公里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用
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遥控机上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要比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
首先,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
其次,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姿态不佳,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机
第三,暴风雪号能像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50公里/小时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
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有哪些性能特点
“暴风雪”号在某些技术方面优于美国的航天飞机,主要表现在:第一,航天飞机上的主发动机是在“能源”号火箭上,大大地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虽然它比美国的航天飞机略大了一些,但它的重量反而减轻了约5吨,这样就可以多装一些有效负荷。-用
第二,“能源”号火箭可以一箭多用,既可以发射航天飞机,也可以发射别的航天器,适应了当时苏联太空军备竞赛的需要。而且“能源”号火箭可以分段回收,重复使用,提高效益。
第三,“能源”号火箭一、二级均采用液体推进剂,因而火箭的可靠性较高。而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万一发生故障,可用自身的机动发动机使航天飞机进入较低的轨道或立即返回发射场,大大提高了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能。
第四,“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上虽然没有主发动机,但有两台小型机动发动机,着落时如果第一次着落不成,还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拉起来,再次进行着落,安全性能比较高。
第五,“暴风雪”号在轨道运行时,完全依靠无人自动驾驶,其技术难度更大。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有多大
1988年11月15日,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公里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三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点12公里外的混凝土跑道上。-用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米、高16米,翼展24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4.7米的大型货舱,能把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设计飞行寿命100次。-机
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其次,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姿态不佳,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第三,暴风雪号能像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50公里/小时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用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规格是怎样的
“暴风雪”号是前苏联制造的航天飞行器。机身全长40米,高16米,机身直径56米,翼展24米,有效载荷货舱直径47米,长183米,可将30吨载荷送入低轨道,能运回20吨货物,比美国的航天飞机货舱稍大一点儿。乘员舱容积70立方米,可供2~4名宇航员使用,另有6个座位供乘员使用,其中除机长、驾驶员外,还有卫星修理人员2名,机械手操作员1名,科研人员2~3名。全机起飞总重105吨,着陆重量82吨。-机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飞行程序是:航天飞机首先被推力为3550吨的“能源”号运载火箭推到亚轨道速度之前,第一级液体火箭发动机脱离,被抛到前苏联领土之内,然后,到160千米高度时,启动自身的发动机,将航天飞机助推到轨道速度,这时,主发动机和大型燃料箱把航天飞机送到可能进入轨道的高度后,即脱离航天飞机作为第二级溅落在海面上。同时再次启动机上发动机,使“暴风雪”号到达高度为260千米的圆表轨道,返航着陆情况与美国航天飞机一样。着陆速度为340千米/小时,地面滑跑距离1100~2000米。“暴风雪”号带着着陆伞,当速度减到时速50千米时,就会弹出制动着陆伞。-用
求前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资料
1988年11月15日,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 250公里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三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 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点12公里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米、高16米,翼展24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 4.7米的大型货舱,能把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设计飞行寿命100次。
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遥控机上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要比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首先,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其次,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姿态不佳,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第三,暴风雪号能像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 50公里/小时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基本资料 最大质量:105吨
有效载荷:30吨
着陆质量:82-87吨
机组成员:2-10人
飞行时间:7-30日
轨道倾角:50.7-110度
轨道高度:250-1000千米
着陆速度:312-360km/h
长度:36.37米
高度:16.35米
翼展:23.92米
机翼掠角:45度
发射流程:
倒计时30分:清理发射台
倒计时11分:发射系统开始自检
倒计时8秒:主引擎点火
倒计时0秒:助推引擎点火,发射升空
发射后150秒:助推火箭分离
发射后480秒:推进火箭燃尽,落入太平洋
发射后47分:暴风雪号进行42秒变轨机动,抵达高度250千米的轨道
首飞成功
真正的轨道飞行是在1988年11月15日,承担任务的是OK-1K1。格林尼治时间3点,OK-1K1由能源号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2号发射台发射升空,进入一条近地点247公里,远地点256公里的轨道。这是一次无人测试飞行,所以航天飞机的生命保障系统没有运转,其上也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由于计算机存储能力的限制,暴风雪号只环绕地球飞行了2圈,3小时25分钟后成功返回地面。有传言说这次飞行使OK-1K1遭受的损伤无法再恢复,OK-1K1也不能重返太空;但此说法未被官方证实。
这次自动飞行的难度显然要比美国1981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有人驾驶的首航大得多。暴风雪号配备有小型引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动力返航,如果第一次着陆失败还可作二次飞行;它还可以通过机翼舵面调整飞行姿态,着陆时机动性也比美国的航天飞机强。
从第一次飞行执行的任务看,这显然不是计划中唯一的一次无人飞行试验,因为这次飞行连最重要的生命保障系统都没有测试。自动飞行是很成功的,它顺利抵抗住了速度达每小时34千米的侧风,降落后机身中线与跑道中线距离只有5英尺。
暴风雪号的成功首飞给各国带来了很大影响,人们期待着它能够早日作载人飞行。同年,前苏联发行了一枚以暴风雪号为主题的邮票。 壮志难酬
1988年首飞后,用于暴风雪计划的资金濒临耗尽:仅仅是开发航天飞机系统本身就花费了13亿卢布之巨,整个项目的开销超过了200亿卢布。而前苏联当局也逐渐考虑起庞大的投资与发展航天飞机带来的益处之间的关系。暴风雪计划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苏联的瓦解;而苏联解体后,昔日的计划更是彻底失去了经济支持。1991年,苏联军方停止了对该计划的拨款支持。1993年,暴风雪航天飞机机身的设计者,莫尔尼亚联合体被迫承认,暴风雪计划就此结束。他们希望能够转向开发其他小型航天设备,但因资金不足,只能作罢。
自1988年至今,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没有再进行过太空飞行,和平号空间站只能利用一次性飞船和美国航天飞机作为往返工具。按原计划,第二架航天飞机将于1991年首飞,第3架则是在1992年建造完成,而首次载人飞行将在1994-1995年间进行。但由于政治和经济原因,这一切都没有实现。所有航天飞机只能存放在库房中,任灰尘飞扬,仪器老化。而未完工的两架则已在90年代中期被拆解。
2002年,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中可以飞行的一架连同能源号火箭一道,因拜科努尔的厂房坍塌而被摧毁。至此暴风雪计划在凄凉惨淡中彻底终结。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