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蝌蚪啃蜡

可口可乐早期在中国的译名是“蝌蚪啃蜡”,这个名字实在是缺心眼,让人搞不懂到底要卖个啥,多亏了蒋黎彝帮?他因一张站长城喝可乐的照片火遍世界,时隔41年,如今咋样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09-20 11:51:54 浏览14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可口可乐早期在中国的译名是“蝌蚪啃蜡”,这个名字实在是缺心眼,让人搞不懂到底要卖个啥,多亏了蒋黎彝帮

本名不叫蒋黎彝,叫蒋彝。蒋彝(Chiang Yee)(1903年—1977年),字仲雅,又字重哑,笔名“哑行者”。画家、诗人、作家、书法家。“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蒋彝 江西九江人。 由于他对中西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受到西方人的尊敬,在英国被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收入五十年代英国编纂的《世界名人辞典》;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先后获美国赫复斯大学、长岛大学、香港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大学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被选为美国科学院艺术学院院士。
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蝌蝌啃蜡”。名字还不是这种饮料最古怪的地方。它棕褐色的液体、甜中带苦的味道,以及打开瓶盖后充盈的气泡,让不少人感觉到既好奇又有趣。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很差。于是,在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还比英文更有寓意。更关键的一点是,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易于传诵。 这是可口可乐步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然而,在22年后,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   1979年,在中美建交之后的第三个星期,第一批可口可乐产品从香港经广州运到了北京。可口可乐再度返回了中国大陆市场。如今,可口可乐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

他因一张站长城喝可乐的照片火遍世界,时隔41年,如今咋样

1885年,美国一纸禁酒令下,约翰·彭伯顿发明出一种能提神醒脑的无酒精饮料,他的助手误将苏打水当成水往饮料里倒去。可没想到的是,加入苏打水之后,这瓶饮料的味道比以前好上10倍不止,世界上第一杯可乐可乐由此诞生。

约翰生前,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可乐,一个叫阿萨·坎德勒的人却很有商业头脑,他因为偏头痛喝过一杯可口可乐,对这种缓解了他头痛的可乐很感兴趣,用2300美元从约翰的儿子手上买到可乐配方,并加以改进,慢慢的就有了我们现在所喝的可乐。-蝌蚪啃蜡

可乐1908年打入亚洲,在菲律宾售卖,1927年传入了中国,在天津及上海设立装瓶厂。那时候,你提可口可乐,别人还不知道什么东西,你要说“蝌蚪啃蜡”他们才知道。“蝌蚪啃蜡”是可口可乐再早的译名,当时的国人还不能接受可口可乐,就好像它的名字一样,味道尝起来古怪难喝,因此销量不佳。-在

可口可乐为了拯救中国惨淡的销量,请了中国第一个代言可乐的明星——著名的女演员阮玲玉。阮玲玉在2、30年代正当红,在她的影响下,可乐在上海的装瓶厂3年时间内成为美国境外最大的厂子。

虽然,可乐在1948年离开了中国很长一段时间,1978年它又杀回来了。1979年,一个站在长城上喝可乐的男孩火了,被称“首位喝可乐的中国人”。

图中这个小男孩名叫黑建涛,41年前,他正拿着一根吸管喝着经典红罐的可乐。这瓶可乐是一个叫詹姆斯·安丹森的美国摄影师送他的。

詹姆斯·安丹森1979年3月来中国,随身带了几瓶可乐,他为了拍摄中国文化元素的照片,特地来到长城。他在这里刚好遇到黑建涛,送给他一瓶可乐。

詹姆斯看着黑建涛穿着军大衣站在长城上喝可乐的样子,既有中国元素又有西方元素,这不就是他想拍的照片吗?他在征得黑建涛父母同意后,将黑建涛拍了下来,并把他公布出来。

现在的黑建涛从小男孩变成了40几岁的中年大叔,是某商务中心的CEO,早就忘记了那张照片的事,直到2018年,他的那张照片被收入到《四十年西格玛时代》摄影集中,人们都想找到他。

黑建涛感觉照片上的孩子长得像自己小时候,在问过母亲之后才唤醒童年的回忆。黑建涛和可乐的缘分不浅,他从小就收藏各种版本的可乐瓶子,长大后在央视做过高尔夫解说,有一场赛事就是可口可乐赞助的。2019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40周年,他还受到邀请参加庆典。-蝌蚪啃蜡

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品牌都在上世纪很早的时候进入中国,并深入到中国方方面面,农村甚至都有洋品牌快消品。中国的公司也要加把劲,争取打造出像可口可乐这样,全球人一天要消费掉20瓶可乐的国货品牌,让别人见到我们的软实力。-在

可口可乐的中文名字怎么来的

可口可乐早期在中国的译名作“蝌蚪啃蜡”,但因销路不佳,后改名为“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市场皆处领导地位,其销量远远超越其主要竞争对手百事可乐,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188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Dr.John.Stith.Pemberton》(约翰·彭伯顿),发明了深色的糖浆称为彭伯顿法国酒可乐(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同年政府发出禁酒令,因此彭伯顿发明无酒精的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1886年5月8日他想发明一种饮料,一种让很多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喜欢喝的饮料。那天,他正在搅拌作好了的饮料,发现它具有提神、镇静的作用以及减轻头痛,他将这种液体加入了糖浆和水,然后加上冰块,他尝了尝,味道好极了,不过在倒第二杯时,助手一不小心加入了苏打水(二氧化碳+水)这回味道更好了,合伙人罗宾逊(Frank M.Robinson)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这两种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叶子和可拉(Kola)的果实,罗宾逊为了整齐划一,将Kola的K改C,然后在两个词中间加一横,于是Coca-Cola便诞生了,第一份可口可乐售价为五美分。-蝌蚪啃蜡

可口可乐最早是什么

188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Dr.John.Stith.Pemberton》(约翰·彭伯顿),发明了深色的糖浆称为彭伯顿法国酒可乐(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1885年政府发出禁酒令,因此彭伯顿发明无酒精的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在

1886年5月8日他想发明一种饮料,一种让很多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喜欢喝的饮料。那天,他正在搅拌做好了的饮料,发现它具有提神、镇静的作用以及减轻头痛,他将这种液体加入了糖浆和水,然后加上冰块,他尝了尝,味道好极了。-蝌蚪啃蜡

不过在倒第二杯时,助手一不小心加入了苏打水(二氧化碳+水)这回味道更好了,合伙人罗宾逊(Frank M.Robinson)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这两种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叶子和可拉(Kola)的果实,罗宾逊为了整齐划一,将Kola的K改C,然后在两个词中间加一横,于是Coca-Cola便诞生了,第一份可口可乐售价为五美分。-在

扩展资料

1888年,阿萨·坎德勒 看到了可口可乐的市场前景,购买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产销售权。坎德勒开始把制造饮品的原液销售给其他药店,同时也开始在火车站,城镇广场的告示牌上做广告。1901年,广告预算已达100,000美元。-蝌蚪啃蜡

真正使可口可乐大展拳脚的,是两位美国律师。他们到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阿萨·坎德勒的办公室,提出一个创新的商业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乐公司售给他们糖浆,他们自己投资生产的公司及售卖点,将糖浆兑水、装瓶、出售,按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生产及品质保证。坎德勒在1899年以1美元的价格售出这种饮料第一个装配特许经营权。-在

可口可乐公司允许他们利用可口可乐的商标,做广告,这个特别的装瓶系统,从此产生可口可乐的工厂遍地开花。

参考资料:可口可乐 百度百科

你知道可口可乐最早在中国叫什么吗

可口可乐在上世纪20年代最早进入中国时的曾用名为“蝌蚪啃蜡”,这个古怪的名字导致了销量不佳,后来该饮料公司用350英镑公开悬赏译名,于是,堪称广告史上外来品牌的最佳本土译名“可口可乐”诞生了。

可口可乐最早在中国的译名是什么

1927年刚刚进入中国时,“Coca-Cola”有个拗口的中文译名“蝌蚪啃蜡”。

到了20世纪30年代,负责拓展全球业务的可口可乐出口公司在英国登报,以350英镑的奖金征集中文译名。旅英学者蒋彝从《泰晤士报》得知消息后,以译名“可口可乐”应征,被评委一眼看中。

“可口可乐”是广告界公认最好的品牌中文译名——它不仅保持了英文的音节,而且体现了品牌核心概念“美味与快乐”;更重要的是,它简单明了,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中文的可口可乐是在全球所有译名中,唯一一个在音译的基础上具有实际含义的名称。

扩展资料

可口可乐发展状况

发展背景

1888年,阿萨·坎德勒 看到了可口可乐的市场前景,购买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产销售权。坎德勒开始把制造饮品的原液销售给其他药店,同时也开始在火车站,城镇广场的告示牌上做广告。1901年,广告预算已达100,000美元。-蝌蚪啃蜡

真正使可口可乐大展拳脚的,是两位美国律师。他们到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阿萨·坎德勒的办公室,提出一个创新的商业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乐公司售给他们糖浆,他们自己投资生产的公司及售卖点,将糖浆兑水、装瓶、出售,按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生产及品质保证。-在

坎德勒在1899年以1美元的价格售出这种饮料第一个装配特许经营权。可口可乐公司允许他们利用可口可乐的商标,做广告,这个特别的装瓶系统,从此产生可口可乐的工厂遍地开花。

可口可乐之父

坎德勒于1886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他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

1919年,Elntst Woodruff以250万美元从阿萨·坎德勒的继承人手里买下可口可乐公司,在1923年,他儿子Robert W.Woodruff,也就是可口可乐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为可口可乐的CEO,Woodruff开始与公司装瓶特许经营商一起努力,-蝌蚪啃蜡

无论消费者何时何地想要可口可乐都能得到满足,他推动装瓶商使饮料“需要时随手可得”并且强调如果Coke不能在消费者口渴时立刻得到,那么市场将永远失去。

在20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先是被翻译成不知所云的“蝌蝌啃蜡”,随后被蒋彝教授翻译的“可口可乐”所代替。

参考资料来源:

中华读书报 ——“可口可乐”译名最早何时在中国出现?

蝌蚪啃蜡是什么意思

蝌蚪啃蜡是“可口可乐”进入中国时最早的“曾用名”。   1928年,可口可乐在天津装瓶生产,不知哪位高人音译了个“蝌蚪啃蜡”的中文名。大批广告牌树起后,可口可乐公司才发现蝌蚪啃不了蜡,这译名倒是绝对的“味同嚼蜡”!公司决定重新登报征求新译名,一个年轻的中国留英学生蒋彝的“可口可乐”最终中奖。这个译名不但保留了英语发音,还开发了爽口喜庆的汉语意义,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译得最好的名字之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