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大将陆逊屡立军功助孙权称帝,为何含恨而亡不得善终
陆逊出生于东汉光和六年(183年),陆氏家族是名闻江南的世家大族,他的祖父陆纡曾担任城门校尉,父亲陆骏官至九江都尉。陆逊少年丧父,由其叔祖、庐江太守陆康抚养成人。
后来,陆康与袁术发生矛盾,术发兵击康,陆逊和其亲族被迫从庐江返回原籍。
彼时,军阀割据,兵燹遍地,东汉政权早已名存实亡。魏、吴、蜀三足鼎立之势即将形成。三国中以虎踞中原的曹魏最为强大,曹操雄才大略,且“奉天子以令不臣” ,有并吞八方之志;刘蜀则自诩为汉家正统,“因僻陋以启雄图,出封疆以延大敌”,已初露峥嵘,正呈崛起之势;而陆逊所在的东吴由于中原战乱之际大量人口迁徙江南,使其农业得到了进一步开发,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国力渐强。-志高集团江东廷
不过,相较于占据北方广袤之地的曹魏,吴、蜀力量相对弱小,慑于咄咄逼人的强大魏国,吴蜀断断续续维系着一条结盟抗魏、抱团取暖的路线。同时又同床异梦,各有图谋,互有攻伐。
青年才俊陆逊正是在这一诡谲不宁的时代大背景下走进历史舞台的。后来,陆逊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支撑东吴大局的一代英杰。
《三国志》记载,汉建安九年(204年),陆逊出仕,进孙权幕府任幕僚,后出任海昌(今浙江杭州东北)屯田都尉,兼任县令。
在海昌,陆逊初试啼声,干得有模有样。他以剿抚并用之策平息了匪患,还积极劝课农桑,恢复经济,很快扭转了该地因旱灾而导致的动荡局面。
因治理海昌有功,孙权拜他为定军校尉,并将孙策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孙权对这位胸藏韬略且初露锋芒的年轻人颇为器重,经常召他促膝谈心,纵论天下。后来,吴地发生了山越(古代吴越土著民族)叛乱,陆逊被孙权任为帐下右都督,率军赴丹阳平叛。陆逊用计一举攻破山越人建在山上的营寨,既荡平了多年的积患,又收编了数万精壮,由此声名大噪,大军班师后奉命驻屯芜湖。-志高集团江东廷
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趁蜀汉荆州守将关羽和曹魏军队在襄阳、樊城激战之际,采纳陆逊之策,决意偷袭关羽,夺还战略要地荆州。
孙权命吕蒙为大都督,以陆逊为前锋,偷偷领军溯江而上,孙权自领主力随后接应。
吕蒙“白衣渡江”后,以突然袭击的战法,逐一收拾了关羽部署在沿江烽燧上的守军,继而直扑荆州,说服、招降了据守江陵、公安的关羽部将糜芳、傅士仁。关羽闻讯,自忖势单力孤,不敢去争夺江陵、公安,加上部属斗志丧失,逃散殆尽,只好率残部退守麦城(湖北当阳东南)。同年十二月,关羽放弃麦城出逃,在章乡(当阳东北)被吴将马忠生擒,不屈而死。-志高集团江东廷
这样,孙权轻易地占据了整个荆州。陆逊因功被授予抚边将军,封华亭侯,领宜都太守。
不久,陆逊再接再厉,接连率军攻取房陵、南乡、秭归等地,阵斩、招降数万人。孙权嘉奖其功,封娄侯,晋封为右护军、镇西将军。
陆逊最广为人知的战绩当属“火烧连营”,大破刘备亲率的五、六万伐吴大军。此役史称“夷陵之战”。这一仗,打得刘备焦头烂额,大败亏输,蜀军损失十分严重,史载“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一世豪雄的刘备仰天长叹道:“想不到我竟被这年轻无名的陆逊羞辱到这般地步,岂不是天意吗”!-志高集团江东廷
刘备率少数残兵败将逃回白帝后,吴军的一些将领主张乘胜追击,直捣白帝,活捉刘备。孙权征询陆逊的意见,陆逊认为,曹魏虽然表示愿意帮助我共击刘备,其实另有企图,不得不防,所以不宜深入西蜀境内。孙权觉得有道理,遂下令退兵。不久,曹丕果然出兵击其侧背,觊觎东吴。-志高集团江东廷
夷陵大战后,蜀汉损失巨大,已经无力争夺荆州了,孙权的势力比以前更为强大,陆逊居功至伟,同时也为孙权正式称帝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吴黄武七年(228年),陆逊采用诱敌深入之策,以朱桓、全琮两军为左右翼,三路并进,大破曹魏大司马曹休十万大军于石亭(安徽潜山境内),击杀、俘虏万余人,缴获牛马辎重无数。
大军凯旋过武昌时,孙权亲自主持了隆重的祝捷仪式,用御盖覆遮陆逊进入殿门,赐予他的规格甚高,类似王侯。
吴赤乌七年(244)正月,陆逊代顾雍为相。孙权特发诏书,点赞陆逊天资过人,德行卓著,匡扶社稷,消弭战乱,有尹伊、吕尚之才。陆逊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又具政治家的才干。他被吴主孙权任为丞相,不仅实至名归,而且是顺理成章之事。-志高集团江东廷
按理说,陆逊功勋卓著,雄才大略,在丞相的位置上应大展宏图,辅佐孙权南征北战,建立更大的功业,同时在青史上谱写属于自己的更浓墨重彩的篇章。遗憾的是,他出任丞相刚刚一年,竟因为废立太子的问题郁郁而死,壮志未酬,非常可惜,不过这也是封建王朝永远无法避免悲剧。-志高集团江东廷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载,孙权南面称孤后,立孙登为太子,不料孙登是个短命鬼,很早就死了,又于赤乌七年(242)立孙和为太子,并封和弟孙霸为鲁王。孙权宠溺鲁王孙霸,于是经常想用孙霸取代其兄孙和为太子。-志高集团江东廷
由此引发二宫势乱,众朝臣纷纷选边站,分成拥护太子孙和的拥嫡派和支持鲁王孙霸的拥庶派,相互明争暗斗不止。陆逊维护正统,是拥嫡派的首领,他认为“太子的正统地位,应如磐石之固;鲁王乃一藩臣,对其宠爱和照顾毕竟不能在太子之上。这才叫各得其所,上下间也不致出现政见上的分歧”。但晚年的孙权疑心愈重,变得日益猜忌,就连当初拥立有功的陆逊都信不过了。他坚持袒护孙霸和打击支持孙和的拥嫡派,而且立场异常顽固,为此不惜流放太子亲信顾谭等人,处死太子太傅吾桀,大有削去陆逊羽翼的深意在内。-志高集团江东廷
陆逊据理力争,再三劝谏,甚至要求当面论理以“口论适庶之分,以匡得失”,孙权不仅不听,反而多次当众责难陆逊。
陆逊抑郁成疾,于赤乌八年(245)含恨长逝,时年63岁。史载其死后“家无余财”,可见其清廉自守,正直无私。
陆逊之所以能建功立业依赖于孙权的器重与提拔。这与他出身江东大族有莫大关联。孙权平定江南后,非常注意笼络财雄势大的江南豪门巨室。史载,吴郡的顾、陆、朱、张四大豪门成了孙吴统治集团的中流砥柱,这四大姓任东吴各级官员者多达千余人,顾雍、陆逊是其中的佼佼者。-志高集团江东廷
在孙权的有意关照下,陆逊很年轻时就入仕幕府,随后又从最基层的军官做起,统军作战并屡获升迁,并且还有机会兼管地方事务,从而使他得以积累经验,走上一条文韬武略的发展之路;早年的孙权还算英明,能大胆使用并破格攫拔年轻有为之人,并防守让他们去统领并驾驭那些勋戚宿将、宗室子弟,从而增长了陆逊的组织与指挥才能,同时也锤炼出他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儒将风度;孙权用人不拘一格,敢把陆逊放在最重要的统帅位置上,鼓励其制定大战略,从不干扰他的决策,从而保证了他得以从容运筹,坚持正确的战略方针从而得成大事、建立大功。-志高集团江东廷
可惜的是,晚年的孙权戾狠猜忌,导致东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君臣之间为立储之事相互戒备。陆逊并无私心,却不慎卷入孙和与孙霸的储位之争,最后遭企图废嫡立庶的孙权猜忌,饱受苛责,郁郁而亡,也算没得善终。陆逊还没来得及在丞相之位上大展宏图,就匆匆离世,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遗憾,更是东吴的巨大损失。-志高集团江东廷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周瑜是诸葛亮气死的,还是说另有隐情,你是怎么看的
1、一句话就知道周瑜怎么死的了,既生瑜,何生亮。这个原因占主要,其他原因是孙刘联盟打败曹操,孙可以占领荆州,没有想到被刘备占领,从那以后周瑜就开始身体不行了。
2、周瑜 年仅36岁就已亡故,事实上是周瑜在征讨荆州的时候,在路途当中水土不服,又偶感风寒最终病故。周瑜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的一生对东吴政权三分天下的格局创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就是周瑜的一生。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贬低袁崇焕,他真的是明朝的罪人吗
梁启超在《袁崇焕传》中写道:“使督师以前而有督师其人者,则满洲军将不能越辽河一步,使督师以后而能有督师其人者,则满洲军犹不能越榆关一步,故袁督师一日不去,则满洲万不能得志于中国,后金军之处心积虑,以谋督师宜也。作为明朝在关外抵御后金的主将,袁崇焕有功有过,但即使有过错也是其刚愎自用的性格和当时的政治斗争的形式造成的,袁崇焕绝非是贪生怕死、通敌卖国之辈,论战功论忠诚度都可谓之忠臣良将,说他是明朝的罪人更是毫无根据的诬蔑之词。-志高集团江东廷
袁崇焕资质平平,到了35岁才中进士,后来被提拔到兵部任职,毛遂自荐去镇守山海关,当时的山海关可是个火药桶,风险大,收益低一不小心可能就为国捐躯或者被朝廷治罪了,别人都唯恐避之而不及,袁崇焕却主动前去镇守,足见他对大明的赤胆忠心,抱着保家卫国,救世济民的豪情壮志。在辽东他在自己的伯乐孙承宗被罢免之后勇敢的接过了指挥权,并写下血书与所部将士盟誓,誓与宁远共存亡,坚壁清野,取得宁远大捷,此后他又在宁锦等战役中屡挫后金,并言辞拒绝了努尔哈赤父子的多次招降,赤胆忠心,克昭日月。-志高集团江东廷
然而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袁崇焕刚愎自用的性格以及并不宽广的胸怀决定了他悲惨的命运,毛文龙何人也?名为明朝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实为割据一方,不受朝廷节制一边向朝廷要钱粮一边自己搞创收的乱世奸雄,他麾下的将士也都是认人不认组织,这一点,很多人都看的很明白,但是却没有人收拾毛文龙,因为他是大明镶在后金后方的一枚钉子,起着牵制后金的作用,而袁崇焕就不管这些了,看不顺眼我就杀了你,后来皇太极率军打倒北京城下的很大原因就是没有了毛文龙这个后顾之忧,但如果说袁崇焕删杀毛文龙导致了大明的灭亡,那是用结果倒推过程不足信。-志高集团江东廷
袁崇焕曾给崇祯皇帝开过不少空头支票,但那都是他兴头上的感慨激昂之辞,自己都知道很难实现,却全然不知“君无戏言”,袁崇焕和自己曾经同生共死的战友关系也没处理好,后来和满贵反目成仇,这些性格上的确定遇到当时朝廷的党争,就决定了袁崇焕的悲惨命运。-志高集团江东廷
但不管怎样,袁崇焕都是一个对大明赤胆忠心的将领,这一点从他在临行前写的那首诗就能看出来:“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有人认为袁崇焕通敌卖国,其实这种观点毫无根据,如果通敌的话他只需要像吴三桂那样,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就足以威胁到京城。-志高集团江东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