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帅嘱托

西夏和大理国向蒙古投降后,为什么两国末代君王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宋太祖登基后曾在皇宫发现周世宗的幼子,群臣劝他杀死婴儿,他是如何处置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09-11 14:46:06 浏览17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西夏和大理国向蒙古投降后,为什么两国末代君王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大家好,我是鱼尾。



蒙古大军南下过程中,先后灭亡了西夏和大理这两个中原边缘地区的国家。虽然西夏和大理的国君最终都投降了蒙古人,但两者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西夏末帝李睍被蒙古人杀死,而大理末代君主段兴智则被蒙古人立为大理总管,并能够世袭罔替,段兴智最终也得以善终。同样是投降,为什么两个政权的末代君主命运反差却这么大呢?且听我一一道来。-统帅嘱托



西夏降而复叛并间接导致成吉思汗之死

1203年,铁木真攻灭漠北克烈部。克烈部首领王汗之子桑昆逃奔西夏。1205年,铁木真以此为由攻掠西夏,拉开了蒙夏战争的序幕。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后,为切断金夏联盟,在进攻金朝的同时,派手下将领攻打西夏。此时,蒙古已经灭了高昌回鹘,得以从东西两个方向合围西夏。最终,西夏夏襄宗顶不住蒙古压力,献女求和,同意附蒙伐金。-统帅嘱托

1216年,继任的夏神宗因不肯派兵协助蒙古第一次西征,被成吉思汗在1217年再次攻掠。西夏又一次顶不住蒙古人的强大攻势而投降。

1223年,夏神宗次子夏献宗李德旺继位。夏献宗为了扭转颓势,再次造了蒙古人的反,采取联金抗蒙的策略。1225年,西夏再一次败于蒙古人的强大军事压力下,选择投降。

1226年,成吉思汗不想再留着这个反复难养的二五仔,于是主动出兵进攻西夏。蒙古东西夹击,破黑水城、破贺兰山、破沙州,进军顺利。西夏末帝李睍在国都中兴府被围困的情况下向蒙古人投降。然而,成吉思汗却在此时坠马受伤。年事已高的成吉思汗最终在1227年病逝于六盘山。为了防止西夏人得知成吉思汗去世的消息,避免西夏人再次降而复叛,蒙古人封锁了消息。同年,在肃清了中兴府的抵抗力量后,蒙古人入城展开了烧杀抢掠,并洗劫了西夏王陵。而李睍也被蒙古人杀死。西夏就此灭亡。-统帅嘱托


段兴智被俘降蒙保全性命

1252年,蒙古大汗蒙哥为了对南宋形成合围之势,实行“卧腹战略”,派其弟忽必烈与大将兀良合台分兵三路进攻大理。蒙古军一路势如破竹,以革囊为载具渡过金沙江,大破大理军队。段兴智见大势已去,从国都大理出逃昆明。蒙古军拿下大理后,一路追杀至昆明,活捉段兴智。大理就此灭亡。-统帅嘱托

段兴智被蒙古军押赴汗庭,觐见蒙哥。有西夏前车之鉴,本以为会遭遇同样命运的段兴智,却没想到蒙哥会对他采取怀柔安抚政策。蒙哥将金符赐予段兴智,令他返归大理,担任大理总管,仍然统领旧部,与蒙古人合作治理滇地。逃出生天还被官任“旧职”的段兴智喜出望外,从此对蒙古政权死心塌地,甘为其马前卒,帮助蒙古人镇压当地反抗,维持统治。-统帅嘱托

1260年,段兴智去世。126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任命段兴智之弟段实继任大理总管。从此,大理段家在蒙古以及后来的元朝统治下,开启了世袭“大理总管”的历程,直到明朝大将蓝玉入云南。


由漠北到全国:李睍与段兴智的不同命运反映了蒙古人治国目标的变化

蒙古攻西夏的时代,当时蒙古的主要注意力放在中原的金朝,因此对西夏也就不怎么看重。打西夏主要是为了扫清进攻金朝侧翼威胁。因此,蒙古人也就不太注意在进军过程中安抚西夏臣民。毕竟,西夏只是当时蒙古为完成大目标(灭金)路上的一个炮灰。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蒙古西征途中。为了追杀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和王子扎兰丁,蒙古军从中亚追到印度北部再到波斯最后到高加索地区,一路上蒙古军扫灭了沿途各国。这片土地上,只要蒙古军所过之处,无不残破。-统帅嘱托

第二个原因,就是西夏的反复难养,让蒙古人大为恼火。虽然当时蒙古人残暴,但投降后跟着蒙古人好好干的部族,基本都混得不错,蒙古人没有亏待他们。但像西夏这般,降了又叛、叛了又降的国家,蒙古人对他们十分不满憋了一肚子怨气。因此,在灭亡西夏后,蒙古人对待西夏皇族就不那么客气了。-统帅嘱托

蒙古人杀李睍的第三个原因,我想大概就是因为成吉思汗在攻夏途中去世,蒙古人要对此进行报复。西夏反反复复的投降与叛乱,耗费了成吉思汗大量心力,最终间接导致成吉思汗坠马重伤,不治身亡。

然而,到了蒙哥汗继位时期,此时金朝已灭,蒙古人正在全力攻宋。而蒙古朝廷内也聚集了大批汉族官僚地主。他们向蒙古人灌输了“取天下、得正统,成帝王之业”的汉族传统天下观、天命观,要蒙古人以逐鹿天下成就帝王之资为目标。而要这样做,就要尽量收拢天下人心。收拢天下人心第一步,就是收拢各地区上层统治阶层的人心,让他们死心塌地侍奉蒙古人。对大理末代皇帝段兴智是这样,对投降的南宋皇帝赵㬎也是这样,忽必烈保全了其性命,让其到西藏去出家为僧。-统帅嘱托

可以说,李睍与段兴智的不同命运反映了蒙古人治国目标的变化。从最开始的单纯泄愤破坏,到后来的收人心、治天下,蒙古人完成了一次从单一的草原游牧帝国到中央集权的农牧混合帝国的转变,蒙古人在观念上接受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天下观、天命观,逐步接受并融入了中华体系。-统帅嘱托


看完记得点赞转发关注三连哦!我是鱼尾,历史永不停。

宋太祖登基后曾在皇宫发现周世宗的幼子,群臣劝他杀死婴儿,他是如何处置的

赵匡胤并没有杀掉这个婴儿,反而将他送给了大将潘美收养。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后,被部下拥立为帝,而赵匡胤的旧主,也就是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国号为宋。

在赵匡胤登基后,对于原后周的皇室成员逐一进行了处置,周恭帝柴宗训被降封为郑王,不久后与其母符太后迁往房州,并在开宝六年去世,年仅21岁,

除了柴宗训之外,周世宗柴荣还有一个幼子尚在人世,这个孩子被赵匡胤在皇宫中发现后,身旁的大臣们本着斩草除根的原则,都力劝赵匡胤杀掉这个婴儿。

但最终,赵匡胤拒绝了大臣们的要求,不仅没有杀掉周世宗的幼子,反而将其送给了大将潘美,由他进行收养,终赵匡胤一生,再没有过问过这个孩子的情况。

一般来说,在古代新王朝建立后,对于前朝皇室成员,大多数都会赶尽杀绝,以免后患无穷,但赵匡胤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留周世宗幼子性命,还安排人进行收养,赵匡胤此举究竟是何用意?作为周世宗的血脉,这个孩子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统帅嘱托

赵匡胤在宫中发现周世宗幼子一事,记载在北宋文人王巩所著的《随手杂录》中。

赵匡胤在登基后,周恭帝柴宗训等人均搬离了皇宫,搬到了附近的天清寺居住,赵匡胤成了皇宫的主人,在大臣的簇拥下,赵匡胤来到了皇宫,准备看一看他的新家。

到了皇宫之后,还没来得及搬走的宫女们列成两排,以迎接新皇帝的到来,扫视一圈后,赵匡胤发现在队伍的末端,有一个宫女抱着一个婴儿。

赵匡胤对此十分的好奇,便问周围的大臣,宫女怀中所抱婴儿是谁?怎么会在皇宫里出现?

谋臣范质上前一步回禀道,这个婴儿,是周世宗柴荣的幼子。

周世宗柴荣是赵匡胤的旧主,早在他刚当上后周时,就十分欣赏赵匡胤,并将其擢升为禁军统领,之后赵匡胤随柴荣攻打北汉,表现十分英勇,多次救柴荣于危难当中,这就更让柴荣对他看重。

之后,赵匡胤官运一路亨通,短短五年,就做到了忠武军节度使这个位置,可以说,柴荣对赵匡胤着实不薄。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北伐契丹,赵匡胤随行,在归途中,柴荣得到一个皮口袋,打开后里面有块木板,上书“点检做天子”,这件事,让柴荣十分的郁闷。

点检是后周的一个官职,全称为殿前都点检,其职责主要是负责皇宫大内的安保工作,手下掌握着万余精兵,这个职位,关系到皇帝本人的人身安全,所以,一般都由亲信担任。

当时担任殿前都点检的,是柴荣的妹夫张永德,虽说是亲戚,但并不代表柴荣对他没什么戒心,尤其是在捡到这块牌子后,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在回到京师后,柴荣就找了个借口,把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一职给下了。

但该职位关系重大,不能长期空缺,在深思熟虑后,柴荣叫来了赵匡胤,委任他为新的殿前都点检。

此事之后,柴荣很快病重,不久便驾崩,其长子柴宗训登上皇位,是为周恭帝,当时柴宗训只有七岁,因其年幼,朝政则有符太后以及一帮老臣搭理。

在周恭帝登基的次年,也就是显德七年,有人传闻说契丹要大举入侵,符太后与周恭帝慌做一团,最终,在大臣的推举下,赵匡胤挂帅,率军出征,但在大军行至陈桥时,发生了著名的“黄袍加身”事件,赵匡胤带兵返回,周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成了天子。-统帅嘱托

若是柴荣知道,当年那块木板上所说的“点检”指的是赵匡胤,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

而此时此刻,听闻范质说这个孩子是周世宗的幼子时,赵匡胤的反应十分奇怪,沉吟半天,都没有说一句话,当时在他身旁的,除了范质以外,还有赵普、潘美等人,想了半天,赵匡胤转头看向了赵普。

赵普是赵匡胤的军师,陈桥兵变中,赵普居功甚伟,因为他向来足智多谋,因此,赵匡胤看着他的意思就是,眼前的这个孩子,该怎么办?

赵普当然明白赵匡胤的意思,当下几乎是没有犹豫,便脱口而出“去之!”

去之,就是杀掉的意思,赵普这样的做法,从某种角度来讲,确实是很正确的,斩草除根的道理,所有人都明白,只不过赵普将这句话说出来而已。

一旁的范质,看到赵普如此回答,也跟着附和,但站在最后的大将潘美,却一言不发。

赵匡胤对于潘美的沉默,也是看到了眼里,直接点名潘美,问他该如何处理。

潘美支支吾吾半天,才说道:“我曾经与陛下(指赵匡胤)同为世宗皇帝的臣子,如果现在我劝陛下杀掉这个孩子,那么就是对不起世宗;但如果我劝陛下放过这个孩子,那么就会招致陛下对我的怀疑,所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统帅嘱托

美曰:“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潘美

听闻潘美的回答,赵匡胤也是哈哈一笑,说道:“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现在已经夺了周世宗的皇位,如果再杀他的儿子,他赵匡胤也不忍心啊,换而言之,就是赵匡胤决定不杀这个孩子了。

但不杀,这个孩子该如何处置呢?总不能任由他长大,日后成为隐患怎么办?

最终,赵匡胤下令,把这个孩子交给了大将潘美(谁让你刚才话多来着),由其收养,并特意对潘美交代了一句话。

”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赵匡胤

自此,潘美多了一个大侄子,而赵匡胤在此事之后,再也没有过问过这个孩子的情况,而潘美也从没对赵匡胤提起过,仿佛世界上不存在这个孩子一样。

俗话说,凡事有果必有因,赵匡胤的这个举动,并非随意而为,结合他之后的杯酒释兵权等操作,就知道赵匡胤不是一个大脑简单的人,反而是一个极富谋略的一代雄主,而没有杀周世宗的幼子,并安排潘美收养,这一系列的行为,背后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而这些原因,直接关系到赵匡胤的皇位以及大宋江山的稳固与否。-统帅嘱托

第一个问题,赵匡胤为何不杀周世宗柴荣的幼子?

众所周知,赵匡胤之所以能登上皇位,除了与他本人的谋略英勇之外,更重要的是,和周世宗柴荣分不开,可以说,没有柴荣对赵匡胤的赏识,就没有赵匡胤的今天。

而今,在柴荣死后不久,赵匡胤便“黄袍加身”,年幼的周恭帝和符太后这个妇道人家,根本不是赵匡胤对手,更何况,满朝文武也基本上站在了赵匡胤这一边,这样一来,周恭帝不得不禅让。

禅让之后,赵匡胤对于周恭帝,自然是要优待。

为何?周恭帝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禅让剧”里的男主角,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包括一些反对赵匡胤的势力,因此不能对周恭帝有什么别的想法,只能好好养着,这样才能把这出“禅让”大戏给演下去。

而对于周世宗的幼子,也就是周恭帝的弟弟,是万万杀不得的。

如果赵匡胤杀了这个孩子,那么,就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他所塑造的仁义形象,就会轰然崩坍,而所谓的“禅让”,也会成为一个笑话。

这样一来,那些反对赵匡胤的势力,就会聚拢在活着的周恭帝身边,从而形成对刚刚建立的宋朝极大的威胁。

所以,这个孩子,有不能杀的理由,同时,由于发现这个孩子时,在场不止一人,所以,秘密处理这条路,也被堵死,如此一来,只能放这个孩子一条生路。

但放了之后,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如果任其自寻出路,他日流落街头,只有两个结果,一是夭折,二是被有心人收养并利用。

这种给未来埋下隐患的事情,赵匡胤是万万不会做的,所以,最稳妥的方法,就是找个值得信任的人收养,这样才能避免节外生枝。

第二个问题,赵匡胤为何选择了潘美?

自然不是因为潘美话多,实际上,赵匡胤选择潘美,是因为潘美是在场的人中,最为稳妥的。

收养周世宗幼子这件事,必须要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那谁是值得赵匡胤信任的人呢?从感情上来讲,应该是他的“义社十兄弟”,但虽说这些人值得信任,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目标太大。

让这些人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孩子,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世人皆知,而赵匡胤要的,是越隐蔽越好,显然这些人不符合标准。

那么在场的范质和赵普可以吗?也不可以,因为他们已经明确表达出要杀这个孩子的意思,难保日后他们会做出一些“意外”,这就与赵匡胤的初衷相违背。

而潘美就是最佳人选。

潘美虽说没有“义社十兄弟”名气大,但他和赵匡胤的交情却很深厚,包括在“陈桥兵变”之后,就是他受赵匡胤的委派,与当时的文官们洽谈,让他们接受新政权,而私底下,赵匡胤经常拉着潘美,两人喝酒聊天,直至深夜。-统帅嘱托

“太祖无事时,常召潘美禁中议政,或与之纵饮,至令宫女解衣,无复君臣之礼。”

名气不大,不引人瞩目,但关系颇深,值得信任,所以这件事,交给潘美去做最好,也只有这样,既能方便监控,又不至于发生意外,赵匡胤找的这个人选,甚好!

而最绝妙的是,赵匡胤的那句郑重交代,告诉潘美,虽是收养,不能当儿子,而是要当做侄子,理由是周世宗的儿子不可以再当潘美的儿子。

自古以来,收养都是为子,但赵匡胤却创造性地发明了收养为侄子这个说法,是因为他考虑到,自己和潘美都曾经是周世宗的臣子,身为臣子,怎么能收养国君之子为儿子呢?

不得不说,赵匡胤想得真周到,既照顾了周世宗的面子,也解决了问题。

第三个问题,这个孩子的结局如何?

根据史料记载,这个孩子在被潘美收养后,也随了潘姓,改名潘惟吉(一说为潘惟正),在潘美的教育下,他做事勤勤恳恳,且十分懂礼法。

在其长大后,先后担任了天雄军驻泊都监、浔州刺史,并在此期间成家立业。

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宋真宗赵恒遣派潘惟吉出使契丹,在临行前,潘惟吉便染病,但其为了完成使命,谎称没病,之后便抱恙上路,结果走到雄州时,病发身亡。

潘惟吉的后人中,大部分都默默无闻,但在宋仁宗时期,出了一个名将潘夙,但因为其身世的关系,所说有勇有谋,并立下不少战功,但始终没能得到重用,最终郁郁而终。

小结: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在皇宫中发现了宫女所抱的周世宗幼子,在大臣都劝他将这个婴儿杀死,以便斩草除根时,赵匡胤却拒绝了,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杀这个孩子容易,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就会因此倒塌,同时也会让反对势力有了借口,所以,将周世宗的幼子交给了大将潘美收养,而选择潘美的原因则是,潘美的名气小,不会成为目标,同时潘美也值得赵匡胤信任,在这个孩子被收养后,成为了潘美的侄子,他的一生,也因此改变。-统帅嘱托

诸葛亮是如何用计把托孤大臣李严搞掉的

李严给诸葛亮写信说,丞相应该受九锡,进爵称王。同为辅政大臣的我,哪怕不如丞相,称不了王,可是做一州刺史足够了吧?奈何蜀汉本来就只有一州之地,于是李严向诸葛亮请示,单独划分五个郡出来,成立巴州,自己做这个巴州刺史。-统帅嘱托

降将李严

《季汉辅臣赞》对李严的评价是“都护李严性自矜高”,意思就是有点自大、高傲。

原因也可想而知,先帝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李严作为仅次于诸葛亮的托孤大臣,在朝中享有莫大的权利与尊荣,诸葛亮成为权倾朝野的丞相,而李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哪怕比不上诸葛亮,也应该跟他相差不多。

事实上,李严的能力确实出众,不然有识人之名的刘备也不会托孤于他,但是除此之外,他的缺点就更多了。

比如曾经降将的身份。

李严原本是刘表麾下,虽然有才能,但是一直在县里工作,最高的时候也才到县令。

208年,刘表病逝,曹操大举南下,官任秭归县令的李严为了避难,跑到了益州。

益州牧刘璋听说李严在荆州名气不错,为了彰显自己善待贤士的心胸,刘璋将李严任命为成都县令。

要知道,同样是县令,成都作为益州州牧的治所,跟秭归县相差了2个级别,可以说这个县令与两千石的郡守地位都是差不多的。

刘璋对李严不可谓不厚待。

211年,刘备入川,第二年就与刘璋反目,213年,刘璋派遣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人抵御刘备的入侵,很快被刘备击败,吴懿投降,张任等人退到了绵竹。

此时,刘璋任命李严为护军,率领所有在绵竹的军队一起抵抗刘备,包括张任等人的溃兵。

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于绵竹。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三国志·李严传》

然而,刘璋所托非人,李严主张投降刘备,致使绵竹很快失陷,张任等人不得不退到雒城,最终随着雒城的失陷,张任也被活捉。

面对刘备的招降,张任宁死不屈,说道:“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

先主闻任之忠勇,令军降之,任厉声曰:“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乃杀之。先主叹息焉。——《益部耆旧杂记》

从此之后,李严以降将的身份事刘备,确实有能力,又被刘备重用,一直担任犍为太守。

刘备麾下的降将很多,他用人也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包括谋主法正也是一个投降派、带路党,这也是刘备能得人才的根本原因。

但是,刘备是开国之主,他有自己的魄力去任用降将,也有这个心胸去容纳他们,但是在其他人心中,降将永远是降将,随着政权的交替,降将在第二代被重用的永远都是少数。

白帝城托孤

221年7月,刘备亲率大军伐吴,第二年8月,兵败退回到永安,而223年2月才将诸葛亮招到永安托孤,4月刘备病逝。

从退守永安到病重托孤,这中间足足有半年时间,诸葛亮到永安之后又有2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足够刘备深思熟虑,找到合适的托孤人选。

最终,刘备选择了诸葛亮和李严。但是从他的遗命上来看,二人并非同等地位,而是一正一副。

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先主传》

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对李严的安排也很详细,虽然有个统领内外军事的权利,但是要求他留镇永安。

刘备退守白帝城之后,孙权曾派人前来求和,刘备也答应了,但是正如之前的孙刘联盟,这个合约到底有保持多久,谁都没底,刘备自然要防备孙权顺势攻入益州,这才有了让李严留守永安的命令。

从刘备的遗命可以看出,真正的托孤重臣其实只有诸葛亮,毕竟他都对诸葛亮说了,“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而李严呢,一直留守永安,自然无法参与成都的中枢决策,虽然有辅政大臣之名,其实也就一个边关将领的实权。

李严的失势

刘备临终托孤于诸葛亮人尽皆知,可是对于另外的托孤大臣李严,知道的人就非常少了,这是为何?

原因很简单,自刘备死后,诸葛亮大权在握,无论是朝中,还是地方上的任命基本上都由诸葛亮全权掌控,要不是他没有篡位的心思,与曹操、司马懿地位也无多大差别。

而李严呢?

自从在刘备临终前巅峰出演了一次之后,基本上就沦为了透明人,主要原因有2个:

1.脱离中枢,不能参与决策,失去了影响力;

2.孙刘再次联盟,永安虽然是战略要地,但是多年无战争的情况下,只能沦为小透明。

随着诸葛亮在朝中的经营,权势越来越重,已经一手遮天,而这个曾经跟他同为辅政大臣的李严,又有谁还记得?

诸葛亮与李严的矛盾

诸葛亮与李严是没有私仇的,但是从诸葛亮上位之后,逐渐削弱李严的影响力,最终将其贬为平民,直到随着诸葛亮的死,李严也郁郁而终,可以说李严的衰退与诸葛亮的兴起是分不开的。

诸葛亮为何非要把李严搞掉呢?

主要原因有二:

1.一山不容二虎:

刘备临终前留下2位辅政大臣,哪怕李严是副,诸葛亮是正,但是只要李严在朝堂一天,他就始终与诸葛亮地位相近,是最能对诸葛亮造成伤害的大臣。

诸葛亮也许没有称帝的野心,但是他有揽权的野心,他要实现自己的报复,重兴汉室,就不得不将弱小的蜀汉拧成一根绳,只有这样,才堪堪有能力去北伐。

2.李严手中的兵权:

刘备当时东征的时候,可是抽调了整个益州近乎所有的兵力,虽然因为战败的关系,死了绝大多数,但是退到白帝城的时候,还是收拢了不少溃兵的。

对于曹魏来说,也许这点兵力不足挂齿,但是对于本来就弱势的蜀汉来说,这些兵力足以决定大局。

因此,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就希望李严带兵到汉中来听从调遣,他想要的并不是李严这个人,而是他手中的兵。

对于诸葛亮来说,整个蜀汉,几乎所有的兵力他都能调遣,除了李严手中的,因为那是刘备的遗命,李严自己不同意,没有人能勉强!

在这个无法化解的矛盾下,除非李严能心甘情愿交出兵权,安心辅佐诸葛亮北伐,否则,诸葛亮一定会利用自己的权利去从李严手中夺取兵权,并将李严赶下台。

诸葛亮的三部曲

1.淡化李严:

就如之前所提到的,李严贵为辅政大臣,在刘禅登基之后,竟然成为了一个小透明,无论是朝中,还是地方上,基本上都已经淡忘了还有这么一号人。

从223年刘备驾崩,到226年,诸葛亮北伐,整整四年时间,李严一直守在鸟不拉屎的永安, 毫无作为,彻底失去了在朝中的影响力。

2.征调李严:

226年,诸葛亮已经彻底掌控了朝堂,也终于开始对李严动刀,他刚到汉中,就开始征调李严的部队,让李严率军来镇守汉中。

李严甘心吗?

在永安,他有“辅政大臣”的名义,又手握大军,可以隐隐与朝堂分庭抗礼,将兵权交给诸葛亮之后,只能任人揉捏。

第一次李严拒绝了,但是诸葛亮很快又想了一个办法,让李严的儿子接替他的职位,督江州防务,又将李严升为骠骑将军。

这个时候,李严已经没有违命的余地,毕竟刘禅(诸葛亮)如此厚待,他怎么能还握着兵权舍不得叫出来?

230年,就是这一次北上汉中,诸葛亮收了李严的兵,让他以中都护的官职来管理丞相府事务。

231年,诸葛亮再次并发祁山,李严负责督运粮草,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派人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

3.彻底撸掉李严

李严到汉中仅仅一年,就因为贻误战机被诸葛亮彻底撸了下来,而且是一路到底,从仅次于诸葛亮的辅政大臣,到一介白身。

李严的罪名

李严因为督办粮草不力,致使诸葛亮北伐失败,不得不退回,诸葛亮非常生气,于是上书弹劾李严,诸葛亮对李严的罪名主要有以下几条:

1.屡次推脱诸葛亮的征调

诸葛亮认为,自从先帝驾崩之后,李严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全然忘记了国家大事。

诸葛亮为了北伐而征调李严,李严却屡次三番找借口推辞。

2.自己想任巴州刺史

诸葛亮想征调他来汉中,李严却对诸葛亮说,希望能划分五个郡出来,独立组建巴州,让李严担任巴州刺史。

不仅如此,在此之前,他还私下给诸葛亮写信,说以诸葛亮的威望和功绩,应该受九锡,并称王。

3.借战争谋取私利

诸葛亮将李严升为骠骑将军,并让他的儿子李丰接任江州事宜,并非诸葛亮的本意。

而是在此次征调的时候,李严以司马懿在那边开府的名义,希望诸葛亮给他一些利益,诸葛亮为了安抚他,这才上表破格提拔李严的儿子。

於是亮表平曰:“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三国志·李严传》

诸葛亮对刘禅的上书中诉尽了李严的自私自利,不顾大局,因此被流放到梓潼郡。

李严不无辜

234年,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的消息,悲痛不已,发病而死。

李严的悲痛并不是为诸葛亮的死而悲,毕竟自己的官职都是被诸葛亮撸掉的,他对诸葛亮并无好感。

而是李严知道,以诸葛亮如今在蜀汉朝堂的地位,无论他生死,除了诸葛亮本人之外,没有人敢启用自己,毕竟自己是诸葛亮发话贬为平民的,其他人没有这个胆量去跟诸葛亮对着干,哪怕他已经死了。

如果诸葛亮活着,也许他看在自己的能力份上,还有希望重新启用自己,可是现在诸葛亮已死,自己起复已成奢望,于是失望而死。

从李严临死前的心态可以看出,他不愧是工于心计之人,虽然远离中枢,但对朝堂看得明明白白,这也是他被刘表、刘璋、刘备三位君主重要的原因,确实是一个能干事实的人。

可惜,正如诸葛亮对他的弹劾一样,他的确是一个不顾大局的人,一心只为了自己的私利

对于蜀汉来说,走出益州迫在眉睫,北伐事宜是整个蜀汉最大的事,虽然诸葛亮征召李严,会使得李严自身利益受损,但是对于蜀汉来说,这是利大于弊,或者说是不得不做的事。

在此关键时刻,李严为了自己的地位,多次拒绝征召,早已经使得满朝上下对其不满,不止诸葛亮一人,想必志在重现大汉辉煌的蜀臣都不希望看到他的不配合。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诸葛亮弹劾李严之时,满朝上下并无一丝反对的声音。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论武力计谋统帅等综合能力,都比姜维强吗

五虎一豹都是军中人杰,其中关羽丶马超皆是帅才,张飞丶赵云丶黄忠丶魏延也是可造之才。但生于乱世,长于混战,都缺乏系统学习,不能更上一层楼。

姜维文武双全,幸遇诸葛亮精心培养,诸葛将平生所学的兵家精华都传授于姜维。诸葛死后,姜维能统率三军九伐中原,显示了不凡军事领导才干。

三分天下,刘备分身乏术,关云长自可统率一军北伐,可身边竟然连象样军师都不配备。关羽虽能独挑大梁,毕竟还未有韩信之全才,缺乏大局观,意气用事。水淹七军,名震一时。却又处理不好和吴的关系,两面受敌,而又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最后孤军无援,被擒身亡。-统帅嘱托

马超曾独自与曹军对峙,并差点杀了曹操。自归附刘备后,镇守一方,再没建树。

刘备生前让张丶赵丶黄丶魏等各守其职,并无向外扩张之要求。自然,守土无虞,进取欠缺。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姜维自受诸葛亮厚遇,又天资聪颖。在诸葛精心打造下,脱颖而出。继诸葛之后成为蜀汉统帅,当是水到渠成!

朱棣为什么可以以弱胜强,获得靖难之役胜利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之所以能以弱胜强,获得靖难之役的胜利,主要原因有两点:

1,永乐皇帝是一代人杰,具有杰出的个人能力。永乐帝的文治武功都要高出建文帝朱允炆一大截,因此建文帝才会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失败。

2,建文帝朱允炆,是在他祖父洪武帝的细心呵护下成长的。作为太平天子,建文帝缺乏人生阅历,没经历过永乐帝那样的打磨。这是建文帝失败的主要原因。

①俗话一句“玉不琢,不成器”,洪武帝护雏心切,没注意对孙子的打磨。虽然洪武帝一直对他的乖孙认真教导,为其布好局,但是有些道理,没有经过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的。建文帝就是栽在这个方面。

②由于建文帝缺少阅历,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做事不周全,漏洞百出。

如果建文帝不该急着削藩,而是礼遇皇族成员,保持一团和气。那么永乐帝起兵时就无法向明朝皇族,作出什么承诺,而且还会让明朝皇族,感到惊恐。惊恐之余,明朝皇族就会团结在建文帝周围,一同对抗永乐帝。也许永乐帝就没机会上位了,也许永乐帝也不会有起兵之念了。-统帅嘱托

总而言之,从靖难之役,可以看出建文帝并没有掌控天下的能力,在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痛失好局。永乐帝起兵,一方面是永乐帝有心,另一面是建文帝无能。

从建文帝的能力来看,即便没有靖难之役,即便永乐帝不起兵,建文帝也不见得能善终。身居高处,能力不足,一般不会有好结果。

古希腊的雅典城邦的奴隶主民主制度有哪些局限性和进步性

雅典是古希腊最富盛名的城邦,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雅典以发达的民主政治著称于世,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

雅典民主政治经由梭伦改革奠定基础,克利提尼改革确立,到伯里克利时达到黄金时期。

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是主权在民、轮流坐庄和法律至上。

雅典从小注重培养公民的个人素养和参政意识,所以雅典公民珍视个人自由,不屈从于权威,敢于表现个性,积极地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他们追求智慧与平等,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公民通过四大机构参与城邦政治事务的管理: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还有陪审法庭(民众法庭)。

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可以在公民大会上发言和表决。

不仅如此,国家还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

它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使雅典的政治决策更全面更准确。可以较好的协调公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和意见,维护雅典城邦的团结和社会稳定,从而使雅典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此外,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开了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为后来西方的思想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的组织形式(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民众法庭),以及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选举制和任期制等。-统帅嘱托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雅典的民主政治是雅典公民享有的民主政治。雅典的公民排除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仅限于本邦的成年男子。所以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就雅典民主政治的性质而言,它是一种原始的直接的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外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治理国家的权力,这样很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事实证明,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以后盛极而衰,被少数野心家用以蛊惑民众,左右政局,民主政治逐渐抛弃了正义的原则,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雅典开始出现动荡的局面。

著名的“苏格拉底之死“证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其学生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极其失望,他在《理想国》这本书中提出“哲学王“的思想。他认为为国家的权力应掌握有智慧的人手中,也就是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统帅嘱托

街亭那么重要,为什么诸葛亮不用赵云、魏延、姜维,而是用没有带兵打仗经验的马谡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不用赵云、魏延和姜维,反而用没有作战经验的马谡,主要是因为这三个不得已的苦衷!

街亭之战

街亭之战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而这一次北伐,也号称是诸葛亮数次北伐中,成功几率最大的一次,因为此次北伐,曹魏毫无防备!

荆州丢失后,刘备集团的实力大减,之后刘备称帝,又不顾国情,坚持伐吴,结果在夷陵之战遭受大败,损失大量的精锐人才,使得蜀汉国力大减。再加上刘备于此战不久后去世,这更使得蜀汉国势飘摇,有不看好蜀汉者,更是认为蜀汉完了,会就此一蹶不振,最终走向灭亡!也正是因为当时蜀汉的形势差到了极点,所以曹魏众人认为蜀汉没有多大的威胁了,一致认为东吴才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于是曹魏把大量的精锐都调往了对抗东吴的前线,忽视了对蜀汉的防备!-统帅嘱托

曹魏轻视蜀汉,认为蜀汉国力大减,短期内无法恢复,更加不可能北伐曹魏,所以降低了对蜀汉的防备,哪知道诸葛亮治国能力超强,竟然短短数年就稳定了蜀汉,而且练就了一支强兵,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了进攻曹魏的北伐大计,要匡扶汉室,北定中原!-统帅嘱托

由于曹魏疏于防备,且诸葛亮谋划得当,所以诸葛亮北伐前期,打得非常顺利!诸葛亮让赵云出箕谷做疑兵,引诱曹魏大军去围堵赵云,自己亲率大军进攻陇右,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陇右五郡,直接投降了三个郡,只要持续打下去,不出意外的话诸葛亮很可能全据陇右,为蜀汉拿下一大片国土。而就在诸葛亮全新谋划进攻陇右剩下的两个郡时,曹魏的援军在张郃的带领下,快速奔袭而来。-统帅嘱托

为了延缓魏军支援的步伐,诸葛亮决定半路阻击曹军,拖延魏军增援的节奏,而他派去的那个人便是马谡。于是,街亭之战便出现了,最终马谡战败而逃,张郃顺利通过街亭,威胁到诸葛亮的后路,诸葛亮被迫放弃陇右,率军撤退。于是,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北伐,最终宣告失败!-统帅嘱托

可以看到,守住街亭,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决定了第一次北伐的成功与否,那么为何当年守卫街亭,诸葛亮不用赵云、魏延和姜维这等猛将,却反而要让马谡这个毫无战阵经验的人呢?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让马谡去守卫街亭,并非是任人唯亲,他也有三个不得已的苦衷!

一、赵云、魏延、姜维不可用

虽然赵云、魏延和姜维是非常出名的蜀汉猛将,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这三人其实都是不可用的!

刘备还在袁绍那边时,赵云就已经跟随他,并为他暗中招兵买马了,可见当时的赵云,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物了。后续的故事发展,也证明了赵云出色的能力,所以说让赵云前去守卫街亭,是肯定守得住的。但问题是,当时的赵云根本不在街亭啊,他没法去守啊!-统帅嘱托

诸葛亮北伐时,命令赵云统帅大军出箕谷做疑兵,目的就是让赵云牵制曹魏主力,现在贸然把赵云撤走,调往街亭,先不说时间上是否来得及,就说赵云一走,那么他牵制的那部分曹军怎么办?谁来挡住这支曹军,万一这支曹军不管不顾地杀向了诸葛亮怎么办?战场之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与其让战局变得不可控,还不如就维持原样,让赵云继续牵制另一支曹军,至少可以减轻诸葛亮方面的压力。-统帅嘱托

赵云不在诸葛亮身边,但魏延在,且魏延也是个久经战场的猛将,连刘备都对魏延非常欣赏,为啥诸葛亮又不让魏延前去守卫街亭呢?事实上,按照魏延的军事表现来看,他去守卫街亭,是肯定能够守住的,但问题是,魏延去守卫街亭了,谁来攻打陇右剩下的两个郡呢?-统帅嘱托

作为蜀汉方面最出色的将领,魏延在此战中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进攻!当时陇右有五个郡,三个郡宣布投降,两个郡坚守不降,而魏延的任务其实就是要攻下这两个郡,只要攻下了这两个郡,那么诸葛亮就可以率领大军回头,去和魏国援军作战。某种程度来讲,魏延进攻陇右二郡的责任比守卫街亭的责任更为重要!早一步攻下陇右,早一步断却曹魏救援的念想,也可以帮助减轻街亭的防守压力,更加能使得诸葛亮腾出手来增援街亭!-统帅嘱托

说白了,与守卫街亭相比,魏延进攻陇右的任务更重要,若不能快速拿下陇右,就算派再多的人去守卫街亭,也无济于事,毕竟比人数,蜀军是比不过曹军的。你把街亭守住了又如何?要是拿不下陇右,胜利的天平始终是偏向于曹魏的,只有拿下陇右,胜利才有可能属于蜀汉!所以说,诸葛亮是不能派魏延去守卫街亭的,因为除了魏延,蜀汉内部找不出更适合去进攻陇右的人了!-统帅嘱托

最后再说姜维,为何不用姜维,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姜维才刚刚投靠过来,还没有受到大家的信任!虽然姜维在曹魏内部受到排挤,不被信任,所以投靠了蜀汉,但是蜀汉也不可能一来就信任姜维的。在第一次北伐之前,大家对姜维完全不认识,姜维还是魏军,还属于敌军,结果他在北伐期间投靠了蜀汉,成为了大家的队友,可没有经历过时间检验的战友情,谁敢相信?万一姜维背后捅刀子怎么办?-统帅嘱托

诸葛亮有大局观,看人准确,他信任姜维,可问题是诸葛亮手下的那些蜀军,他们的想法和诸葛亮是不一样的啊!前一天还在跟他们打生打死的敌军,摇身一变成为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并号称要带着他们一起抵抗敌军,谁信?古时候兄弟入伙还讲究个投名状呢,现在姜维还没有纳投名状,谁敢信任他?所以说,即便是诸葛亮信任姜维,想让姜维去守卫街亭,他的下属也会坚决反对的,这个计划行不通!-统帅嘱托

总的说来,赵云不在诸葛亮身边,他有牵制另外一支曹军的任务在身,离不开;魏延有进攻陇右另外两郡的人物在身,也不能去守卫街亭;姜维才刚刚从曹营跳槽过来,还没有受到众人的信任,诸葛亮不能用他,所以说这三人都是无法被派去守卫街亭的!-统帅嘱托

二、诸葛亮认为街亭易守难攻

诸葛亮用兵的最大特点,就是谨慎!这一点,从他反对魏延的子午谷之谋便可以看出!当年魏延建议自己带兵走子午谷,出奇兵杀入魏国腹地,进攻长安,诸葛亮走大路进攻,双方配合,一举拿下长安。结果诸葛亮认为此计风险太大,不敢使用,所以最终改为了攻打陇右。既然诸葛亮用兵如此谨慎,那么为何他又敢于派马谡这个毫无战阵经验的人去守卫街亭呢?这并不符合诸葛亮的行事风格啊!-统帅嘱托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敢如此大胆地任用马谡,主要是他认为街亭非常好守!街亭位于略阳县,而在两百年前的东汉,刘秀手下的名将曾在略阳城打过一场阻击战,他据城力守,凭借少量兵力,挡住了数万敌军的轮番进攻,成功的撑住了数月,改变了战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诸葛亮才会放心大胆地让马谡前去守卫街亭,因为马谡也是熟读兵书之辈,他必定也知道略阳守卫战,只要马谡好好守住街亭,坚守不出,那么魏军就打不下街亭城!-统帅嘱托

古时候的攻城,和我们电视剧的攻城完全不同!电视剧中骑着马在城门口晃一晃,弓箭射一顿,竹梯爬一爬,城内的敌人就会望风而降了,这完全是瞎拍的!真正的城池攻防战,进攻的一方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攻下,所以古时候的攻城,往往都是以围困为主。-统帅嘱托

正史中,街亭有城池,马谡若是据守城池,张郃不可能短期内攻下,只要等魏延那边拿下陇右,诸葛亮便可以率军前来增援街亭,则魏军必败。所以说,马谡的任务,其实就是坚守城池而已,这非常简单,哪知道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命令,竟然不守城池,跑到了山上扎营,最终被打得大败。说实话,若真按照诸葛亮的命令行事,老老实实的守城,马谡怎么可能失败?-统帅嘱托

三、诸葛亮有意培养人才

荆州一败,蜀汉损失了荆州大量的人才,夷陵一败,蜀汉积攒数年的精锐,又被陆逊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自此,蜀汉的新生代人才,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人才这玩意儿,是无法流水线生产的,关羽、刘备的两次大败,使得蜀汉的人才断档严重,我们熟悉的赵云、魏延,可都是老一辈的人才,新一辈的人才,除了一个姜维,还能找出几个?-统帅嘱托

很多人认为,蜀汉人太少了,所以缺人才,其实不是这样的!人再少,也会有人才在其中,蜀汉之所以缺人才,一是因为刘备关羽坑死了不少人才,二是因为人才的培养,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主政,他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诸葛亮想要培养人才,而战争是最好的培养人才的方式-统帅嘱托

马谡本身有才能,曾做过县令、太守,还曾多次和诸葛亮议论军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诸葛亮想趁着北伐为蜀汉多培养点人才,马谡自然首当其冲,所以说,诸葛亮用马谡,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奈何马谡不争气,使得众人开始怀疑诸葛亮的用人!事实上,诸葛亮重用姜维,和他重用马谡,道理是完全相同的!姜维乃是降将,诸葛亮都敢如此重用,为何重用马谡便成为了一件错事?不就是因为姜维争气,马谡不争气吗?-统帅嘱托

结语

综合来看,守住街亭对于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来说,非常重要!而他之所以不用赵云、魏延和姜维,反而用没有作战经验的马谡,主要是因为三个不得已的苦衷!一、赵云、姜维、魏延不可用;二、诸葛亮认为街亭非常好防守;三、诸葛亮在有意培养人才,恰好马谡比较适合!-统帅嘱托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加《三国志》)

赵匡胤晚年没有迁都洛阳对宋朝影响大吗

导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自称始皇帝,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此封建王朝更替迭起,封建王朝的都城也跟着不断变化。宋太祖赵匡胤把都城选在开封,期间也曾考虑迁都洛阳,然而迁都岂非易事。-统帅嘱托

选择都城的考量

都城乃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在全国众多城市里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他是统治中心及政权存在的重要标志,所以历朝历代都把选都作为新朝建立的头等大事,封建帝王的定都一般都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城市功能,首都是国家城市中心,因此都城肯定会云集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的衣食住行都对这座城市提出巨大的挑战,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好的居住环境,商业不发达,水利设施不齐全,是会影响都城日后的长治久安。

其二、自然环境,气候温和,水土肥沃,适宜耕作,物产丰富以及良好的山川河湖等自然条件也是中国古代都城选址注重的因素, 在这里特别是城市是否有稳定的水源,水是生命之本,都城人口众多,水源紧张势必造成人心惶惶,政局不稳。 -统帅嘱托

其三、防御安全,作为王朝的都城,安全是第一要务,这关系到皇帝的帝位是否稳固,所以纵观古今的都城往往占据具有防御优势、易守难攻的城市。

从上可以看出,开封作为宋朝首都,显然前两点是满足条件的,只有最后最后一条有争议。

赵匡胤定都开封,然有一致命弱点

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柴荣驾崩前嘱托由赵匡胤辅佐小皇帝,自此掌握后周军政大权。960年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城,大军行至陈桥驿,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北宋建立,定都开封。-统帅嘱托

开封自五代十国后梁起,作为都城营建好几十年,这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富商云集,天下士人向往之地,作为北宋都城也是无可厚非,然而开封有着先天不足的弱势,开封位于中原腹地,这个地方不像是蜀地有天险作为屏障,它是那种一览无余的平原地区,在兵家看来属于易攻难守的城池,而且后晋儿皇帝石敬瑭为了争取契丹太宗耶律德光的支持,竟然将幽云十六州割让与他,幽云十六州可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所以北方民族一旦入侵大宋,开封将面临无险可守的局面,随时丢掉。-统帅嘱托

赵匡胤迁都与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赵匡胤在世时,也意识到开封易攻难守,多次提议迁都洛阳,然而阻力太大,最终没有成功,这种影响对北宋是致命的一击,公元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随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府即帝位,后来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自此,中原大地尽与北方游牧民族,直到明朝建立,汉人才收回。-统帅嘱托

如果当时能够迁都洛阳,凭借洛阳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北宋也断不至于遭遇靖康之耻,历史也会随之改写。

结论

开封易攻难守,然而五代十国后期已成为国家的钱粮重要产地,是中原王朝经济中心了,洛阳易守难攻,然而唐末藩镇之乱后,再经历五代十国的创伤,洛阳这座城市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全盘考虑,赵匡胤还是留在了开封。-统帅嘱托

周瑜死后,鲁肃为什么会被任命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他究竟有何能耐

鲁肃是一个被严重误解的人,由于三国演义及影视作品的渲染,在很长时间内,鲁肃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老实人,这是被鲁肃的严重误解,鲁肃非旦不老实,而且是个眼光独到、当机立断的战略家。

赤壁之战前后,周瑜是江东诸将之首,先后在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中打败了曹操的军队,夺取了荆州最重要的地方-南郡,并被孙权委任为南郡太守,镇守江陵,周瑜去世后,鲁肃被孙权任命为接替周瑜的将领,为何一向被认为“老实人”的鲁肃能代替军事将领周瑜,镇守前线呢?-统帅嘱托

鲁肃之所以能接周瑜的班,主要有两个原因:

周瑜

一是周瑜的推荐

周瑜在临死前推荐了鲁肃来接替自己,周瑜是这么跟孙权说的:

我们现在跟曹操作对,刘备又近在公安,应该用良将来镇守边境,鲁肃的智谋与才能足以胜任,请求起用他来接替我,我死了之后,也就没有牵挂的事了。

周瑜作为当事将领,是最有资格推荐自己的接班人的,周瑜与鲁肃在政治上的战略并不相同,周瑜主张软禁刘备,攻取益州,而鲁肃主张联合刘备共同抵御曹操,虽然两人的战略不一样,但难得可贵的是,这并不影响周瑜推荐鲁肃,周瑜推荐鲁肃的根本原因是:周瑜认同了鲁肃的才能。-统帅嘱托

鲁肃

周瑜很早就认识了鲁肃,当时周瑜缺粮食,找鲁肃借粮,鲁肃家中比较有钱,存有六千石米,鲁肃非常豪爽,大手一挥,就把自己家中一半的米(三千石)送给了周瑜,注意这还不是借,是送,乱世之中,鲁肃这份大气,一下子就让周瑜非常敬佩,感到此人不同异常。-统帅嘱托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鲁肃的大气豪爽,不拘一格,鲁肃送米给周瑜其实就像是投资一样,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鲁肃家中的大米也不是天下掉下来的,但是鲁肃舍得,他认为把这些米送给周瑜,很有价值,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周瑜的关系,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天下局势与政治理想,关系非常好,使得周瑜对鲁肃有所了解。-统帅嘱托

周瑜临死前推荐鲁肃接班

不久,周瑜就把鲁肃推荐给了孙策与孙权,孙策去世后,鲁肃给刚接手江东政权的孙权讲了天局势与江东政权的战略,鲁肃的战略是让孙权建立帝业统一天下,要知道当时的江东政权在整个天下的实力并不见得有多强,但是鲁肃能放眼整个天下,并让孙权的野心上升到同样的高度,这就是鲁肃的才能,也是江东政权的最高发展战略,这就是鲁肃的才能之一,也是孙权推荐鲁肃的原因。-统帅嘱托

二是孙权的信任

孙权是江东之主,周瑜去世后,谁来接替周瑜,孙权是有一票否决权的,周瑜推荐了鲁肃,然后得到孙权的同意,鲁肃才能接周瑜的班,周瑜的推荐是第一步,孙权的信任是第二步,共同促成了鲁肃的重用,这是因为孙权也见识到了鲁肃的才能。-统帅嘱托

那么鲁肃有什么才能呢?

孙权与鲁肃

1、战略才能

孙权在评价鲁肃时,把鲁肃比作邓禹,邓禹是谁啊?邓禹是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开国功臣之首,是刘秀的首席战略大师,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经常与刘秀一起谋划天下战略,可以这么说,邓禹对刘秀的作用,相当于张良对刘邦的作用,但是邓禹的才能不仅仅在于谋略,邓禹还能率军作战,平定山西就是邓禹的功劳。-统帅嘱托

而孙权把鲁肃当成自己身边的战略大师,相当于刘备手下的诸葛亮,曹操手下的荀彧,孙权是个颇能用人的君主,他之所以这么评价鲁肃,是因为鲁肃有战略才能,鲁肃的战略才能体现在榻上对中。

孙权信任鲁肃

早在公元200年的时候,鲁肃就给孙权提出了江东集团的战略,鲁肃的战略是这样说的:

汉朝不可能复兴,曹操也不可能一下子除掉,现在我们应该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形势,趁北方正处于争夺,我们可以剿灭黄祖,攻打刘表,占据所有长江以南的地方,然后再建立帝业夺取天下,建立像汉高祖那们的大业!

鲁肃的最高战略是建立像汉高祖刘邦那样的大业,也就是统一天下,在公元200年的时候,恐怕整个天下不超过三个人有这个想法,前两个分别是曹操与刘备,第三个就是鲁肃,鲁肃的眼光相当独到,他认为汉朝已经不可能复兴,无法拯救,这个时候曹操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四年了,天下民心向汉者仍然众多,但鲁肃就能敏锐地意识到汉朝将要结束,改朝换代的日子来了。-统帅嘱托

公元200年天下局势

鲁肃建议孙权有统一天下的野心,这在当时是很多人不敢想的,毕竟北方的曹操与袁绍势力那么强大,怎么也轮不到长江以南的孙权统一天下,但是鲁肃就是敢想,他要求孙权全据长江以南,然后再图天下,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如果统一不了天下,那也可以割据南方,形成南北对峙。-统帅嘱托

鲁肃的话一下子就让孙权有了极大的野心,这个时候的孙权相当年轻,只有19岁,鲁肃的战略从此在年轻的孙权心中生根发芽,赤壁之战时,孙权不愿意投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鲁肃当年撑大了孙权的野心。

孙权不甘心投降,他有政治理想,就是统一天下,这种野心维持着孙权一直独立自主,虽然后期孙权并没有完成鲁肃的战略,但是鲁肃的战略却让孙权建立了帝业,孙权称帝后,就想起了鲁肃,还感叹要不是鲁肃,他也没有今天,这就是鲁肃的战略才能。-统帅嘱托

孙权被鲁肃燃起政治野心

2、治军才能

孙权曾经评价鲁肃有两大功劳,一是战略之功,提出了统一天下的成就帝王基业的计策,孙权还认为鲁肃的谋划超过了当年的张仪与苏秦。二是劝谏之功,赤壁之战前,江东人人自危,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建议孙权投靠曹操,鲁肃坚决反对投降,并建议孙权召回周瑜,进行军事部署。-统帅嘱托

《三国志 鲁肃传》: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孙权还有对鲁肃这样的评价,孙权认为鲁肃有些时候说说大话,并宽恕了鲁肃,不随意苛责他,但是孙权同时认为鲁肃行军作战安营扎寨,能命令行禁止,辖区内没有疏于职守的官吏,并且能做到路无拾遗,治理措施也十分完善。-统帅嘱托

鲁肃与关羽

这就是鲁肃的治军,鲁肃是一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除了战略才能之外,鲁肃还有治军才能,这也是鲁肃能代替周瑜的原因之一,有战略能力的人并不一定都能治军,比如张良和荀彧,就没有治过军,而诸葛亮就能治军,要知道代替周瑜除了镇守一方之外,还要应对敌人的侵犯,涉及到军事与战争,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孙权也不会用鲁肃。-统帅嘱托

所以不要单纯以为鲁肃就是懂点战略,实际上鲁肃也懂治军,鲁肃镇守陆口期间,他东边的对手是关羽,北边的敌人是曹操,鲁肃镇守期间,成功地挡住了敌对势力,没有让江东有所损失,这就是鲁肃的军事才能。

3、胆识过人

鲁肃从来就不是老实人,而是一个很有胆识的人,当年鲁肃想要逃离袁术的控制区时,袁术派兵追击鲁肃,鲁肃带领家族中的精壮之人,布阵防御,张弓搭箭,做出一幅随时准备战斗的姿态,并以言语警告追兵,最终成功摆脱追兵,这不是老实人能做出来的事,从某些方面说,鲁肃就是个狠人。-统帅嘱托

鲁肃的胆识还体现在对抗关羽上,历史上的单马赴会其实是鲁肃,刘备拿下益州后,孙权讨要荆南三郡,刘备不肯给,孙权大怒,一面派鲁肃与关羽对峙,一面派吕蒙攻打荆南四郡,当时鲁肃与关羽在益阳对峙,双方约定进行谈判,鲁肃与关羽单独相见,他们的部将都远远跟在身后,鲁肃没有一丝害怕。-统帅嘱托

鲁肃还有治军能力

不仅没害怕,鲁肃还当面指责关羽不归还荆州三郡,关羽哑口无言,关羽有一个手下说道:土地只有仁德之人才能占有,哪来一家永远占住不放的道理。鲁肃一听,当即大怒并喝叱说话的这个人,就连关羽也示意那人离开。

要知道关羽可是正史上的三国第一名将,万人敌,熊虎之将,能在万军之中斩杀敌人的上将颜良,武力非同一般,而鲁肃并没有个人武力方面的特长,但是鲁肃并不惧怕关羽,反而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这就是鲁肃的胆识,绝对不是老实人能做得出来的。-统帅嘱托

这就是鲁肃的才能,有胆识、能治军、懂战略,所以孙权把鲁肃比作邓禹,所以周瑜会推荐鲁肃来接自己的班

如果长平之战中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

怕是会两败俱伤败的更彻底。

长平之战之所以成就了白起“军神”的称号,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白起坑杀赵军45万——古代中国历史上斩首数万、浮尸十几万的战役多的数不胜数,单纯靠杀人总数来封军神,这军神来的未免也太廉价了——白起之所以一战封神,更大的因素是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去解长平这盘死局,而且还解开了,解的还不错——当时的战略情况我们之前已经说过,秦赵两国在长平死磕,互相啃不下来对手的野战强固工事,魏、楚在背后磨刀子,一个随时准备对着态势更好的一方背后捅刀,一个随时准备挥刀泗上甚至叩关蓝田。齐、燕在背后打酱油,玩些口惠而实不至的把戏。在这种战略态势下,实际上秦、赵两国都已经败了,再不从战场上迅速抽身,地里的粮食收不上来,第二年两国都得变成砧板上的肉去任人宰割。-统帅嘱托

赵孝成王先换将,换下来了廉颇换上了马服君之子赵括。这一政治动作很值得玩味,要知道,廉颇一向是主张联秦击齐的,此时换上一个坚决要同秦国血战到底的马服君之子,到底是打算一波梭哈?还是通过表现自己的强硬态度逼迫秦国坐下来谈判?不得而知。大家唯一了解的情况就是,赵括掌军后出现战略失误(很有可能是防线前移的时刻未能保持绵亘战线),然后白起迅速抓住机会,完成了对赵军的战略包围,为最终全歼赵军打开了局面。从外线打内线还能打出战略包围,仅此一条,白起的军事眼光就非同寻常,把握战机的直觉更是超一流的,更不愧为军神的称号。-统帅嘱托

但赵军依然是廉颇掌军,继续同秦军依托工事死磕?白起寻找战机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最好的结果是耗到前260年秋后双方“河内大饥,人相食”不得不撤军,然后第二年被魏、楚两国各种捆绑PLAY,最差的结果,那可就真的不敢想了。-统帅嘱托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