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未来10年内(至2025年),会不会爆发世界规模的大战
- 普丹战争的结局是什么普鲁士动用的新式军队为何强悍
- 美国真的没有经济实力,打一场中等规模以上的战争了吗
- 德国统一战争中,普鲁士军队为什么能连续赢下普丹、普奥、普法三场战争
- 特洛伊之战是怎么回事
- 波黑战争是怎么回事
- 俾斯麦认为殖民地不但没用而且是个累赘,这是为什么
未来10年内(至2025年),会不会爆发世界规模的大战
未来10年内(至2029年),不会爆发世界规模的大战!之所以有此判断,主要是因为爆发世界规模的大战的前提条件不存在!
1,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彼此间的分歧,掀起世界大战,不符合各方的利益。
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国际新秩序。二战后的世界新秩序,部分满足了资本自由流动丶技术丶资源自由配置的要求,而且建立了全球统一市场的雏形,世界各国也都从中受益。
实际上,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状况都大大优于二战前。可以说现行国际秩序,虽然问题不少,虽然需要改革,但是不可否认,现行国际秩序是适用的,是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的。发动战争推翻现行国际秩序,会严重损害每一个国家的既得利益,因此世界规模的大战,打不起来。-丹普战争
2,美国是当今世界的既得利益者,改变当前的世界格局,受损最大的将是美国。因此美国所要做的,只是维护现有国际格局,而不是发动世界大战。
这也是美国要压制俄罗斯,但是美国也在回避与俄罗斯的正面军事冲突的原因。
3,美国依然强大,没有任何国家会主动挑起与美国的战争。这也是世界大战不会爆发的另一个原因。
这也是俄罗斯一方面强硬回怼美国,另一方面不对美军发动袭击的原因。
4,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依然不可或缺。
警察虽然也有作奸犯科的违法行为,但是没有流氓警察,秩序将无法维持,天下就会大乱。一旦失去了一定的约束和压制,不少所谓的“好人”,会立马露出豺狼嘴脸。
5,当今世界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国际社会缺乏对美国的监督和制约,造成的。因此,当前世界多个国家共同努力的目标,不是推倒美国,而是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国际机制,对世界级大国的不法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
实现世界秩序改革,只能靠和平共识达成,无法以世界大战的形式去实现。
6,当前世界各国都想扩大自身权益,而并非想推翻现行世界秩序,因此局部战争经常发生,但是却不会发展为世界大战。
普丹战争的结局是什么普鲁士动用的新式军队为何强悍
解决当然是普鲁士吊打丹麦,然后抢了人家石勒苏益格那么大块地盘
至于普军强悍的根本就是那会他们已经装备了德莱塞针发后膛步枪,射速可以达到10发/分
而丹麦还在用前膛废材步枪,射速只有2发/分。前膛步枪装填还得站着当靶子,后膛趴着就能装填。所以...光从射速角度去想,一个普鲁士兵的火力能抵得丹麦五个。
在那个还扎堆枪毙的年代,射速的提升带来的碾压是毁灭性的
美国真的没有经济实力,打一场中等规模以上的战争了吗
美国的軍事实力世界第一,美国的经济实力世界第一,美国的科技实力世界第一,美国的軍火工业世界第一,这四亇第一是不容置疑的,也许有人说我崇美,但是我们必须要多看对手的实力和强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丹普战争
美国的战略是要能同打两场中等规模的战争。所以美国的战争潜力还是很大的,是做好打大战的准备的。
美国的国家利益第一,那美国的国家利益是什么?那就是要保持霸主地位,保住美元经济和石油美之地位。
美国决不会打两败具伤的战争,一但发生两败具伤的战争,那么美国的霸主地位不保,而美元结算和石油美元结算体系也会不保,美国会迅速衰败!
因此,美国每次发动战争都要拉着一帮小弟出人出力,不是不能单独干,那是要小付出,多收获,同時可佔据一定的道义,不损害自已的霸权,有了霸权就有了一切,有了霸权就有了讹诈的资本,有了霸权就随意揮午制裁大棒,这是美国千方百计搞垮老二的原因!-丹普战争
德国统一战争中,普鲁士军队为什么能连续赢下普丹、普奥、普法三场战争
背景:
当俾斯麦在1862年9月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时,还没有德国。只有说德语的政治实体散布在欧洲,是一个松散的联邦。联邦中有两个大 国,普鲁士和奥地利,还有些中等大小王国,如巴伐利亚,萨克森,以及许多小国和自由城市,所有这些被称为“第三德国”。在1848年革命后,德国民族主义 兴起,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刻开始,才开始考虑德语联邦统一问题。当时的问题是奥地利和普鲁士哪个可以占有第三德国。1864,1866以及 1870-1871年三场战争解决了问题,普鲁士笑到最后。-丹普战争
除普鲁士和奥地利外,19世纪60年代欧洲还有四个大国,英法意俄。但意大利并没对德国统一有显著影响,尽管在1866年与普鲁士作战。意大利还是一个非常新的国家,还特别弱。因此关键问题是奥英法俄的反应。
有趣的是,他们互相踢皮球等于是坐看普鲁士统一德国。
过程:
俾 斯麦第一战是联合奥地利打丹麦(1864)。目标是将易北河畔两个公国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这两国大部分人说德语。在轻易击败丹麦后,分赃不均导致反 目成仇,1866年普奥开战,普鲁士胜利。1870普鲁士打败法国获得阿尔萨斯和洛林。获得第三德国南部控制权,完成统一。-丹普战争
原因
政治(战略上):
1864年,欧洲大国袖手旁观并不奇怪,因为赌注很小。不论普鲁士还是奥地利都不是特别可怕,占领目标也不是对他们来说很偏僻,也不清楚哪个最后控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
问 题是1866以及1870年。其实英国和俄国事实上欢迎普鲁士的胜利,因为他们认为统一的德国符合他们的利益。英俄都觉得法国是欧洲最大威胁,有个德国可 以制衡法国。英国还考虑到有个德国将有助于使俄国的注意力锁定在欧洲,远离中亚(英俄在那是竞争对手)。而且,俄国讲德国视为制衡奥地利的力量。不过对法 国的担心仍然是主要动力。-丹普战争
至于法国和奥地利,他们互相看对方笑话使得俾斯麦讲其逐一击破。1866年普奥之战,法国十分高兴,认为是坐山 观虎斗。奥地利和法国没有结成联盟也因为俾斯麦高超的外交手段。而且奥法在1859年曾开战,阻碍了60年代关系的发展。奥地利在1870年也担心如果站 在法国一边,俄国或许会从东边攻击奥地利,而且也并没有从1866年的失败中恢复元气,所以也没有趁机背后偷袭普鲁士。这些因素使得普鲁士笑到了最后。-丹普战争
经济:
这里“财富”是一个直接的综合指数,只以相关大国数据为依据,不包括小国如比利时丹麦等。
从财富情况可以看见各方实力,法国是欧洲大陆老大,这也是为什么英俄希望俾斯麦统一德国。而普鲁士也有这个经济基础去进行统一战争。
军事
欧洲军队兵力,1862-1870
1866 以及1870,最关键的是权力如何在法,奥,普间分配。看1866年数据,奥地利军队自然可以与普鲁士军队相匹敌。奥地利常规军有1.25:1 的优势。在1866年7月3日的克尼格雷茨关键战役中,27万奥军迎战28万普军。但普军比奥军质量好。普军使用后膛装弹步枪,奥军则是前膛装弹步枪。普 军还有优越的人员系统。奥军的多种族构成伤害了战斗力,尽管问题不是太大。但奥军的优势是炮兵和骑兵。总的来说普军占有优势。-丹普战争
与普奥不同, 法国严重依赖常备军,对动员后备军兴趣不大。但数量上还是超出普鲁士而且法军和普鲁士在质量上相差不大。
在 1866年的战争中观察到普鲁士成功动员后备军后,法国也减少了其常备军规模,组建后备军系统。四年后法军虽然看上去有令人畏惧的后备军,但毫无效率,特 别是和普鲁士相比。虽然法军常备军较多,但普鲁士在战争开始时动员了118.3万士兵,而法国仅能动员53.087万士兵。不过法国最终设法动员所有后备 军,在战争中比普鲁士多动员了50万。但普鲁士在质量上占优,主要因为它拥有一个强大的参谋系统,后备军也受过更好的训练。虽然法军装备更好,但这优势被 普军的后膛装火炮抵消。-丹普战争
按理来说,奥地利应该联合法国来抗击普鲁士,但因为奥地利和法国误算了对方。两者都错误的认为法军能和普鲁士一样快速有效的动员后备军。法国甚至认为普鲁士在动员后备军时会出困难。加上前面所说的原因,奥地利最终按兵不动。-丹普战争
就这样,实力加上足够的运气,促成了德国的统一。
普军的后膛装火炮抵消。
按理来说,奥地利应该联合法国来抗击普鲁士,但因为奥地利和法国误算了对方。两者都错误的认为法军能和普鲁士一样快速有效的动员后备军。法国甚至认为普鲁士在动员后备军时会出困难。加上前面所说的原因,奥地利最终按兵不动。-丹普战争
就这样,实力加上足够的运气,促成了德国的统一。
特洛伊之战是怎么回事
对于特洛伊之战描写最详细的,最精彩就是古希腊名著《荷马史诗》但后世对特洛伊之战是否真实存在表示怀疑,而《荷马史诗》写的又过于精彩,有恋情,所以有人说是神话。这里面有美女。有私奔,有战争,有欺骗。而且涉及神话,真实性实在是值得怀疑。
-丹普战争
一切战争都是因为利益而起 ,古今中外概莫能免。在古希腊时期,特洛伊城由于处于经济中心,所以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就此成为古希腊各国向扩张必经之地。对于这个地区早就是垂涎三尺,所以亚细亚各君主结成联军,推举阿伽门农为统帅。以一个女人的名义发动了战争,实际上就是想把最富有的特洛伊城地区占为己有,这才是特洛伊战争的真正目的。史称特洛伊之战。根据现在已经考古的发现,特洛伊之战是有,但规模远远没有《荷马史诗》描写的规模那么大。-丹普战争
根据《荷马史诗》的记载:海伦是万神之主宙斯跟勒达所生的女儿,在后父斯巴达国王的宫里长大。她是世界上最漂亮,最动人,最迷人的女人。由于海伦美丽引得求婚的人络绎不绝,海伦的父亲斯巴达选中了墨涅拉俄斯。二人结婚以后,承了斯巴达的王权,而且还生个叫赫耳弥奥涅的女儿。这期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使访问,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看见海伦以后,惊为天人。二人也是一见钟情。趁着墨涅俄斯外出之际,诱走海伦,一国之后居然私奔了。还带走了很多财宝。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忍受绿帽子,何况还是一个国王。墨涅拉俄斯指天发誓,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宁死也要夺回海伦,一雪耻辱。当然,这也是发动战争的最好借口。-丹普战争
希腊城邦各部族的同样是公愤异常,愿意与墨涅拉俄斯同进退。希腊组成了数十万希腊联军,公推墨涅俄斯的哥哥阿枷门农为联军统帅,起兵讨伐。跨海东征。攻打特洛伊城,一定要夺回海伦。双方大战数年,死伤无数,周围各个部落有些支持希腊人,有些帮助特洛伊人,,彼此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战争。-丹普战争
当战争进行到第九年的时候,希腊联军败北,留下无数的物资。尤为显眼的是有一个硕大的木马特洛伊城的士兵人不知道这木马是希腊联军做什么用的,有的主张人拉进城,有的主张烧掉。正在这时,特洛伊国王问被俘的希腊渔民这个木马有何用处。这个希腊人说,这是希腊人用来祭祀雅典娜女神的。特洛伊国王就此想把木马拉进城时,但遭到特洛伊的祭司拉奥孔的反对。他建议把木马烧掉,而且用长矛刺向木马试探一下。意外的是。这时候海里窜出两条毒蛇,扑向拉奥孔和他的儿子。父子三人被毒蛇缠咬死了。两条巨蛇随即不见了。-丹普战争
特洛伊人以为触犯神灵,不敢烧毁木马,只好把木马往拉到城里。由于木马太大了,只好把城墙拆开才把木马拉进城。但就在当天晚上,正当特洛伊人庆祝胜利喝着美酒的时候,藏在木马中的全副武装的希腊战士从木马里跳了出来。打开城门,随后四处点火。大批希腊军队鱼贯而入杀进特洛伊城。历时10年的战争结束了。希腊联军把特洛伊城劫掠一空,放火烧成一片灰烬。特洛伊的财富成为了希腊人的囊之物。大美女海伦也回来了。-丹普战争
这就是特洛伊之战的前因后果,希腊城邦真的是为了争夺美女海伦吗?肯定不是,政治和战争不会因为一个美女而引发,但却是一个最好的一个借口,希腊城邦的交战实际是为了与其说是为了这一广大地区的商业霸权和抢劫财宝而引起战争的。所谓“美女海伦战争”,实质上是财富和商业霸权的化身。海伦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丹普战争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波黑战争是怎么回事
波黑战争是爆发地点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当时是一个由3个主要民族结合的共和国,隶属于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位于南斯拉夫中部。作战双方,其实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双方,而是三方,这是波黑三个主要民族之间的战斗,这三个名族分别是穆斯林、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战争发生 原因 :穆斯林族主张波黑独立,同时采取中央集权制来管理国家;克罗地亚也主张波黑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独立,但是采取的是邦联制来管理国家;而塞尔维亚则主张不独立,继续成为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一员。在2:1的情况下,穆斯林和克罗地亚就联合起来反对塞尔维亚,也成功的让波黑独立。到了1992年4月6日的时候,欧洲共和体和美国都承认了波黑的独立,这让塞尔维亚情何以堪,于是塞尔维亚就宣布正式独立,从波黑中脱离出去,成为了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穆斯林和克罗地亚的怎么可能会允许塞尔维亚独立,于是三个民族就开始了为各自的权益做斗争的战争——波黑战争爆发。战争经过:第一阶段是1992年4月-1994年1月,穆斯林和克罗地亚的结盟攻打塞尔维亚没多久,就因政权问题结盟失败,演变成了穆斯林、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三个民族之间的战争。第二阶段是1994年2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995年7月,西方国家对波黑进行了强烈的干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塞尔维亚的干预已经从最初的军事威胁演变成为军事打击,而穆斯林和克罗地亚则再度联盟攻击塞尔维亚。1995年4月塞尔维亚拒绝和平方案。第三阶段则是1995年8月到1995年12月,塞尔维亚失去了他的作战优势,最后在1995年12月14日签订了和平协议,波黑还是波黑,但是波黑被两个实体控制,一个是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一个是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控制的是整个波黑的49%。战争结局:波黑战争是 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战争中,三族共动用近2000门大炮、600辆坦克、600辆装甲车以及一些战斗机等。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亿美元。联合国和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组成的五国联络小组多次试图调停波黑战争,但均无结果。波黑战争的进程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军事介入和武装干预,特别是北约所进行的军事干预对战争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战争进行 中,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武器禁运、设立安全区、设立禁飞区等各项决议,但都没有使战争停止。最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北约以空袭来制止战争。北约从最初的对塞族军事威胁到后来的直接军事介入,充分发挥空中优势,对塞族阵地进行打击,配合地面穆克联军的进攻,最后迫使塞族签署了代顿协议。战争结束后,海牙国际法院向犯有战争和种族灭绝罪的塞族战犯发出通缉令,在全球范围内缉拿。并向前南方面(塞黑共和国和后来的塞尔维亚)提出要求,把与国际刑事法庭合作,缉拿和引渡战犯作为加入欧盟的必要条件。米洛舍维奇、卡拉季奇等一批前南高官最后被塞尔维亚当局逮捕。-丹普战争
俾斯麦认为殖民地不但没用而且是个累赘,这是为什么
这是俾斯麦作为一个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俾斯麦深知,德国的地缘环境是腹背受敌,强敌林立,因此德国的核心外交利益,就在于防止周边国家形成反德之共识,避免德国遭受周边一众列强的围攻,以至于尚未崛起就胎死腹中。-丹普战争
俾斯麦之所以反对开拓海外殖民地,是因为这将会触及海上霸主英国的核心利益:航道控制权,一旦英国因为核心利益被侵犯而参与到反德同盟中,德国将必败无疑。
一、德国的核心外交利益:避免周边列强形成反德之共识
当时欧洲的主要强国有五个,法国、德国、英国、俄国和奥匈帝国。
法国由于和德国有领土争端,因此一直是德国在欧洲的宿敌,因此对于法国,俾斯麦是从来不抱希望的,一直将其当做主要对手和吞并的对象。俾斯麦的外交策略在于,防止法国与更多的列强联盟,以组成对于德国的包围圈。
(德国的地缘环境一目了然,周边列强林立,很容易腹背受敌)
为了避免包围圈的形成,俾斯麦先是和俄国签订了再保险条约,向俄国出让利益,从而稳住德国的东面。
二、不开拓海外殖民地的原因,避免触及英国的核心利益
另一方面,他又极力反对扩充德国海军的实力以及开拓海外殖民地的政策,因为他深知,大英帝国的核心利益在于航道控制权和殖民地的工业原料,一旦德国发展海军,触及英国的殖民地,将直接违反英国的核心利益,逼迫英国加入反德同盟中。-丹普战争
事实证明,俾斯麦对于英国的退让是明智的,正是由于他的外交策略,普鲁士才能顺利在在1871年击败法国,并在凡尔赛宫建立德意志帝国,而英国、俄国都未对此进行干涉。
(大英帝国是完全的海洋国家,其十分依赖海外殖民地的原料和对外贸易的航道)
在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各国为之一惊,意图组建反德联盟,但是俾斯麦再次通过灵活的外交以及对英国、俄国的退让为德国赢得了和平的崛起环境。
此外,俾斯麦还与奥匈帝国签订了盟约,以进一步压制法国。
在俾斯麦的领导下,五大欧洲强国,德国方面占了两个,有两个保持中立,而法国则孤军奋战对抗德国。在1890年俾斯麦被迫辞职前,他为德国留下了一片大好河山。
三、威廉二世的愚蠢使得德国在一战中走向了败亡
只可惜,德国的君主威廉二世志大才疏,他好大喜功的性格使得他过分高估德国的实力,而完全无视俾斯麦的警告。
威廉二世赶走俾斯麦,完全掌权后,先是无故羞辱俄国,从而使得俄国倒向法国,签订了盟约。之后又大力发展德国海军,威胁英国的海上殖民地,从而使得英德关系急剧恶化。由于德国的冒犯,1904年,英国加入了法俄的协约国联盟,俾斯麦最不愿意看到的三国抑制德国的反德联盟终于正式形成了。这几乎注定了德国在一战中的败亡。-丹普战争
(威廉二世的愚蠢彻底葬送了俾斯麦的成果,直接导致了德国在一战中的败亡)
果不其然,在一战中,德国因为英法俄的多重夹击而腹背受敌,最终走向了败亡,威廉二世被自己人推翻,并逃到了荷兰,失去了所有权力。
事实证明,不考虑自身实力、一味用强的愤青思维是后发国家的大忌。
如果说俾斯麦重视最终的胜利胜过一时的荣耀,那么威廉二世就是重视一时的虚荣远胜过最终的胜利,这是大政治家和三流政客最主要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