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二战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扶持过傀儡政府吗
- 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后为什么没有取消巴伐利亚这些德国小邦国的独立
- 默克尔之后,再无德意志为何德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越来越尴尬
- 为什么德国的统一进程要把奥地利排除在外
- 德军占领西欧后为什么不停下来发展
- 二战时,各国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为什么只有德国把国运寄托于一个人
- 欧洲哪个国家算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 普鲁士一统德国后有哪些改革
- 为何二战德军一直打到45年,之前不趁早投降
- 为何俾斯麦带领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时候要把奥地利排除出去
二战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扶持过傀儡政府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没有,因为德国和奥地利已经合并为一个国家,不存在什么傀儡政府了。
奥德的合并并不是偶然,而是有树百年的历史渊源。
早在公元10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就建立了。一般认为日耳曼人居住区的德意志王国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包括整个德国、奥地利和捷克为核心,在巅峰时期还包括波兰的西半部、瑞士、弗里西亚王国(今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勃艮第王国(今法国东部)、意大利王国(今北意大利)的庞大多民族国家。-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神圣罗马帝国在1806年灭亡后,日耳曼人普遍认为必须重建一个大德意志帝国,要包括所有日耳曼人的居住区。
不过,当时大家都看来奥匈帝国的领袖,哈布斯堡家族。当时奥匈帝国更为强大,哈布斯堡家族也被认为是神圣罗马帝国真正的继承者,而德国还是一盘散沙的分裂小国。
但普奥战争以后,俾斯麦以普鲁士为基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并且傲视欧洲,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当时奥匈帝国陷入内部严重的民族问题,内乱连连,哈布斯堡家族也人丁不旺,几乎要绝嗣。
这种情况下,日耳曼人开始支持德国为核心,建立大德意志国。
一战中德奥都战败了,说起来奥地利更惨。德国只是丢了殖民地和部分领土,奥匈帝国则完全解体,匈牙利、捷克斯诺伐克等国全部独立,领土缩水大半,仅仅剩下一个小国奥地利。
同战败的德国一样,奥地利经济一落千丈,还遭遇了羞辱性的停战条约,人民几乎无法生活,对现状极为不满。
在30年代,眼见德国迅速重新崛起,一跃成为欧洲头号强国,奥地利人也激动起来。
虽然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奥合并,但奥地利人大部分支持同德国建立亲密联盟甚至合并。
这是因为当时奥地利经济很差,人民过得很艰难,都希望改变。
而且此时奥地利也是一党独裁制度,由软弱的基督教社会党领导。
基督教社会党对外懦弱,但对内取消所有反对党,打压异己力量,引起人民不满。
同时德奥文化基本一致,德国元首希特勒甚至就是奥地利人,两国也同样反犹情绪高涨,民族主义强烈。
30年代开始,希特勒就在奥地利进行活动,大力扶持被禁止活动的奥地利纳粹党。
奥地利纳粹党因为有强大后台,甚至在1933年刺杀了总理陶尔斐斯,杀死了800多人。
然而,随着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军备也越来越强大,奥地利人对自己政府很不满,认为总理舒施尼格根本没有能力领导国家。
而当时英法实行绥靖政策,奥地利政府缺乏后台,国力军力都无法同德国相比,人民又闹着要合并,根本就坚持不下去。
到了1938年2月,希特勒依靠强大的军队图穷匕见,要求奥地利总理舒施尼格在被武力政府和主动放弃权力中选择一个。
总理舒施尼格不愿意这样交劝,试图通过全民公决来制止德奥合并。他调查认为虽然绝大部分奥地利人只是奥德亲密结盟,但只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支持两国合并。
希特勒见对方敬酒不吃吃罚酒,在3月11日威胁总理舒施尼格必须立即交出权力给奥地利纳粹党,不然就在2天后全面进攻。
3月12日,德军越过奥地利边境,但并没有开火,只是进行威慑。
而当地奥地利人民夹道欢迎德军,奥地利军队也放下武器,甚至直接加入德军队伍。
到了这种地步,总理舒施尼格在内忧外患下被迫认输,宣布军队不要抵抗,然后将权力交给奥地利纳粹党,实际上等于交给希特勒。
当天下午,希特勒跟随4000军队兵不血刃进入奥地利的林茨。
3月15日,希特勒抵达维也纳,大概有20万人聚集在英雄广场周围,聆听希特勒的演说。希特勒说“作为德意志民族和帝国的领袖和总理,我向德国历史宣布,现在我的祖国进入了德意志帝国”“在我穿越以前的边境后,在那里我遇到了从未体验过的爱之流,我们不是暴君,而是解放者”。“...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今天宣称的统一的德帝国,再也不会被任何人所分裂,永远不会处于分裂状态...”-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由此,德奥合并,奥地利作为国家不复存在,只是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
希特勒在合并奥地利之后,声望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峰,因为他完成了日耳曼人期待几百年的“大德意志”。
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后为什么没有取消巴伐利亚这些德国小邦国的独立
一、德意志的前世今生
普鲁士王国曾经也是德意志邦联中的一员,而德意志邦联是拿破仑一世战争后,欧洲各国重建势力范围,波德平原上的邦国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再次组成的松散联盟,各邦保持完全的主权。
德意志邦联是由48个邦国组成,其中包括:巴伐利亚王国、奥地利帝国、列支敦士登亲王国、普鲁士王国等。在普奥战争中,普鲁士战败奥地利成为德意志诸邦的盟主,但是普鲁士并没有兼并其他邦国(除过拿骚、汉诺威、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撒克逊—劳恩堡等之前归并普鲁士的邦国),依然保持诸邦的独立性,组成了北德意志邦联;直到1870年普法战争胜利后,为德意志统一扫除最后障碍,北德意志邦联与南德意志各邦合并为“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二、原因探究
普鲁士在实现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最终保持诸邦的独立性。其根源是德意志由于地理位置和国际环境、民族构成、历史上的迁移和战争、众多邦国之间的矛盾、以及欧洲封建制度等因素,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①地理位置:德意志地处欧洲中部,波德平原地势平坦、一览无余,其东西南边都没有河流、山脉等天然的分界线,没有明显的标志。因此,意味着没有固定的疆域,这里的民族具有强烈的扩张性。
②诸邦矛盾:德意志各邦国都具有很大的自主性、扩张性、民族性,邦国之间、欧洲其他国家之间都有不同的关系,国际地位也不尽相同。因此,诸邦之间明争暗斗,矛盾突出。
③国际环境:德意志各邦国都希望对外扩张、扩大殖民地,加之普鲁士、奥地利实力强劲,欧洲各国都非常忌惮有一个强大统一的德意志。所以,欧洲各国更加反对德意志的统一,从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阻止德意志统一的进程。-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④民族构成: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是古代日耳曼民族,但不是所有的日耳曼种族都成了德意志人,构成早期德意志人的主要是法兰克人、阿勒曼尼人、弗里森人、萨克森人、士瓦本人、图林根人、阿尔卑斯山北的巴伐利亚人,后来融入普鲁士人和奥地利人。普鲁士不是纯粹的日耳曼人,德意志人同其他欧洲民族一样,是不同种族的混合体。因此,如果强行统一,必然回遭到其他民族的反弹。-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⑤历史迁移:在波德平原上先后迁入雅利安人、希腊人、拉丁人、斯基台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也就意味着种族间不断的战争和融合。因此,分裂、融合曾一度是这片土地上的主题。
⑥历史战争:战争是古代日耳曼民族的生存方式之一。公元前一世纪日耳曼人跨过莱茵河入侵高卢人,公元前113年左右条顿人攻入罗马行省诺里库姆,公元前102年条顿人、基姆布利人先后被罗马军队歼灭,半世纪后凯撒击败日耳曼的苏维汇人、乌西佩特人和邓克泰人,公元9年罗马军队被日耳曼人于条顿堡森林击败。德意志从开始就充满了惨烈和鲜血。-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因此,面对这么一个多民族、关系复杂的邦国,普鲁士只有最大限度保持其自主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求各邦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才能为统一减少阻力,才能在欧洲各国虎视眈眈之下快速统一。
默克尔之后,再无德意志为何德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越来越尴尬
在默克尔领导德国时期,德国是受到世界尊重的。
第一,德国捍卫欧盟利益、推动欧盟经济发展是尽心尽力、德国总理默克尔被称为了“欧洲大妈”。
①,德国为了欧洲能源的长期供给、顶住美国压力,坚持与俄罗斯建设欧俄北溪2天然气项目,默克尔抢在她卸任总理前完成了完成了北溪2长达1222公里的管道施工,把“生米做成了熟饭”。
②,德国为了捍卫欧洲空客利益,与美国投诉欧盟给空客补贴并对欧盟征收报复性关税进行了争锋相对斗争,并在世贸组织调解和仲裁下捍卫了欧盟的利益。
③,对于英国脱欧,德国坚持维护欧盟利益。“北爱尔兰议定书”是英国脱欧协议的一部分。根据协议,英国“脱欧”后,北爱尔兰可以留在欧盟单一市场和欧盟关税同盟内。但德国(法国)坚持,英国从不列颠岛进入北爱尔兰的部分商品需接受欧盟海关和边境安全检查,并把它写入了协议书。(现在英国反悔,要求欧盟修改协议,但不被欧盟理睬。)-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④,德国尽力排出政治干扰,一直同俄罗斯保持经济务实合作关系。
德国是俄罗斯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向德国出口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焦炭和精炼石油产品,德国向俄罗斯出口奔驰,宝马,保时捷汽车和汽车部件等。可以看出,德俄经贸易补性是非常强的。
第二,德国在北约有名无实,实质上是厌恶这个美国用来控制欧洲的军事组织。
①,德国非常有钱,却在军费开支上非常抠门。德国空军的主力机型是德法意早期联合研制的326架“狂风”型战斗机,德国空军还保留着149架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第二代战机F-4,还保留了原东德遗留下来的23架米格-29战斗机。所以德国空军二流水准都够呛,根本不是俄空军对手,这是德国在打美国北约的脸面。-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②,德国非常有钱,就是不愿意为北约增加军费。德国的军费从来就没有达到GDP的2%(2020年占比是1.4%)。这让特朗普咆哮不止,他要求默克尔立即把德国军费提高到占GDP的2%。否则美军将撤出德国。而默克尔不惧威胁,只同意把德国军费逐步提高到占GDP的2%。-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③,德国非常有钱,就是不愿意购买美国武器。德国从不购买美制F-15、F-16,也不申请购买美F-35。这在美国的欧洲盟友中独树一帜,这当然令美国不满。
④,德国的战机、军舰以年久失修理由经常趴窝,所以德国空海军经常不参加北约的例行巡逻,这种做法是既不出力、又不出工。德国的军队疏于训练,官兵个个享受公务员休假待遇。由于啤酒火腿肠充分享用,官兵普遍身体发福超重。这样的军队去打仗是够呛的。所以,德国从不派兵参加美国北约发动的中东战争,唯一例外的是德国派兵参加了阿富汗战争,但德军并没有参加对塔利班的作战,也没有发动过对所谓恐怖分子的空袭。-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第三,其实德国并非厌战,默克尔和马克龙一直在呼吁,欧洲组建自己的国防军保卫欧洲。
这是德法发出的欧洲去美国北约化信号。惹得特朗普诅咒“德国是俄罗斯的俘虏”。现在默克尔卸任了,但她提议建立欧洲国防军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落空。欧盟已决定在2025年前建立一支欧洲快速反应部队,自己应对欧洲可能发生的不测。-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朔尔茨领导的德国是令人失望的。
德国已失去固有的矜持和稳重的外交,现在朔尔茨政府毫无保留的抱美国大腿,做出了一连串愚蠢的举动,让人怀疑朔尔茨的脑袋是否被门夹了?
①,朔尔茨迎合美国终止了俄欧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让前任默克尔增获稳定的俄气供应的努力功亏一篑,让德国在2022年年底关闭全部.8台核电机组、用天然气发电接替的计划遭受挫折。
②,德国听美国话带头制裁俄罗斯能源,就没有考虑过德国的经济和德国人的生活离不开俄罗斯能源供应。如果德国一意孤行,或俄罗斯直接断供,今年德国的冬天绝不好过。
③,朔尔茨反俄仇俄已经把话说绝了,这绝不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做派,这将阻碍俄德两个大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其实德国经济(投资+技术)于俄罗斯经济(资源+能源)有很强互补性,这对德国乃至欧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现在朔尔茨一心追随美国反俄,最终会把德国、欧洲经济耽误了!-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④,朔尔茨宣布要建立强大的德国军队,要购买35架美国F35战机,要把军费快速的提升到占德国GDP的2%以上,成为世界仅次于美国中国的第三军费大国。
世界要对朔尔茨强军保持警惕。看看朔尔茨具体要怎样做。若德国成为俯首帖耳听命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大国,这绝不是好消息。
为什么德国的统一进程要把奥地利排除在外
简单点说,就是奥地利太强了,普鲁士吃不掉奥地利,只能把它踢出去了。
十九世纪中期,由于长年受到英法俄等欧洲大国的欺负,普鲁士和奥地利都主张统一德意志地区,就连当时由小城邦组成的德意志联邦也主张统一。因为只有统一了,大国才不敢欺负德意志人。
不过,虽然大家都同意统一,但究竟要怎么统一。普鲁士、奥地利、德意志小城邦三方的主张却并不同。
一开始,方案有两种。
一种是小城邦主张的“大德意志方案”;
当时的小城邦代表们认为,新建立的德意志国家,其国民必须是纯粹的德意志人,不能有非德意志民族在内。
但是这个主张,奥地利极力反对。因为奥地利的地盘上,大部分都是非德意志人。如果按照这个主张统一,那么奥地利要主动放弃80%的领土。这是奥地利不能接受的。
所以奥地利就抛出了一个“大奥地利方案”。
也就是把当时德意志各邦国和奥地利王国直接合并,足成一个横亘中东欧,疆土面积超越法国,人口约七千万的帝国。按照这个方案,奥地利没有任何领土损失。
下图黑色的部分,就是奥地利主张的“大奥地利方案”。
由于主张分歧太大,所以小城邦的代表和奥地利代表就不停的扯皮。
最终,奥地利国王佛兰茨约瑟夫一世扯皮扯烦了,就牛鼻轰轰的宣布:奥地利王国境内的每一寸领土都是不可分割的,奥地利绝不放弃任何一块非德意志民族聚居的领土。
于是就因为这一句话,奥地利就把所有小城邦的代表全得罪了。
之后,普鲁士国王趁机抛出了一个“小德意志方案”。这个方案简单的说,就是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等于普鲁士+小城邦,不包括奥地利在内。(整个奥地利都不包括,就连奥地利的德意志人聚集区也不包括)
其实普鲁士境内也有非德意志民族,比如波兰人。如果按小城邦提出的方案,普鲁士也要放弃一部分领土。不过当时奥地利死不松口,并且普鲁士的非德意志人也不多,小城邦在权衡利弊后,认为统一是必须的,他们没有能力统一,奥地利又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所以最终大家就支持了普鲁士的方案。-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确定了统一方案之后,普鲁士国王自然就被大家推选为了德意志皇帝。不过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很清楚,想踢出奥地利是很困难的。奥地利是大国,一群小国开会说要踢出它,它就能就范?
所以普鲁士国王就拒绝了小城邦抛给他的大帽子。并在1851~1861年期间,韬光养晦十余年整顿军队。力求一战打服奥地利。
后来威廉一世继位,俾斯麦担任首相。他先是拉拢奥地利,以德意志联邦军队的名义和丹麦开战,并轻易取胜。之后又与意大利结盟,向奥地利发起所谓的“德意志之战”。最终普军以少剩多,让奥军付出五倍于自己的伤亡打赢了战争。-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为了防止英法俄势力的介入,俾斯麦关键时刻见好就收,迅速与奥地利议和。普鲁士顺利的解散德意志邦联,兼并石荷地区、汉诺威、黑森、拿骚和法兰克福,并约定奥地利不得干涉小德意志区域内的事务。奥地利表示同意。
于是最终,奥地利就被踢出了德意志,就此出局。此后,奥地利与匈牙利合并,组成奥匈帝国,专注在巴尔干地区扩张。
总的来说。德国统一之所以将奥地利踢出德意志,这主要是因为普鲁士的方案得到了德意志地区各邦国代表的支持。如果大家不支持,普鲁士是不可能踢出奥地利的。而普鲁士之所以一定要踢出奥地利,不是吞并,则是因为普鲁士的实力不行。吞并奥地利是不可能的。战争长久打下去,必然会遭到英法俄的干涉。脾斯麦是一个睿智且懂得见好就收的政治家。在处理奥地利问题上,他做的非常明智。-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德军占领西欧后为什么不停下来发展
这个问题问得好。
如果希特勒在灭亡法国,驱逐英国,独霸整个西欧后,放下屠刀,铸剑为犁,不就可以避免后面的苏德战争的巨大失败了吗?但是希特勒为什么没有停下来呢?
其实希特勒也是很无奈的,因为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动,就很难停止,想要停下来,要么你死,要么我亡!
之所以这么说,是德国的内外因素造就的:
1、战争和国民福利挂钩
这是德国民众狂热支持希特勒发动战争的原因。
希特勒是通过合法的选举途径上位的,这和日本和意大利不一样,在相对民主的德国,希特勒要想上位,需要给德国人民更大更丰厚的承诺,上台后想要坐稳第一把交椅,也需要用许诺笼络德国人民的心。
而开战,就是希特勒实现自己承诺的最直接方式。
希特勒上台前,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让德国民不聊生,社会倒退,希特勒首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德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
于是他宣称,日耳曼人是最优秀的民族,要对犹太人进行彻底的消灭。众所周知,犹太人以经商闻名,有大量财富,希特勒通过洗劫犹太人,帮助德国获得了大量的资金。
当德国走出阴霾时,希特勒又宣称,要让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于是德国一步步开始撕毁凡尔赛协定,积极扩军备战,对莱茵区进行军事占领。
军事的膨胀引起的是英法等国的恐慌,不过他们一直在幻想希特勒能够先打苏联,绥靖政策让希特勒如鱼得水,先吞并苏台德区,然后兼并奥地利。
虽然希特勒对外咄咄逼人,但是对内一直承诺提高德国工人的社会福利水平,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希特勒承诺要让德国人15年内每个家庭都开上小汽车,大众公司因此声名鹊起。
扩军需要钱,而军队消耗大量资金势必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所以德军只能向外,不断掠夺来获取更多的权益,回馈德国民众。
当和平的手段已经无法奏效时,希特勒果断发起对波兰的闪击。
而西方国家虽然也随即宣战,但是只是口头上支持一下,法国人还躲在马奇诺防线里做着德国给自己刚正面,疏于防备,结果被德国打得满地找牙,只不过40天时间,曾经的欧洲第一强国法国就宣告灭亡。
2、外部威胁始终存在
我们先不说占领西欧后,大量的德军的复员再就业问题。单是看占领西欧后的外部形势,就不能让希特勒停下脚步。
法国投降后,1940年5月开始,德国开始了对英国的猛烈攻击,此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下台,丘吉尔成为新的领导,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人终于放弃幻想,全面迎战。
由于德国地处欧洲中部,海岸线短,因此海军的发展一直是德国军队的瓶颈,这一点在进攻英国的时候尤其明显。
因为英国是传统海洋大国,海军力量位居欧洲第一,因此面对德军时,英国依托英吉利海峡,能够从容应对德国的攻击。在海军掉链子后,希特勒改变策略,出动大量飞机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德国空军和英国皇家空军在英吉利海峡上空,进行了惨烈的厮杀,由于英国的雷达技术相当发达,再加上大量西欧飞行员来到英国,因此英国空军实力大增,最终1000多架德军飞机最终败给了800多架英国飞机,希特勒消灭英国的计划泡汤了。-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为了表示不屈不挠的决心,在希特勒轰炸了英国后,丘吉尔即命令英国空军空袭柏林,最终英国度过危机。而希特勒为了防止英国反扑,在法国海岸修建起大西洋堡垒,一直到1944年诺曼底登陆前。
而东部的德国,则更让希特勒焦虑。本来英法想要祸水东引,结果苏德签订《互不侵犯协定》,并默契地瓜分了波兰。此时虽然苏联刚刚进行了大清洗,但是实力仍然是欧洲第一,这是希特勒所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嗜领土成性的苏联,绝对不会看到德国独霸欧洲,所以即使希特勒不打苏联,苏联也迟早会进攻德国。-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而对于希特勒而言,伏尔加地区的黑土地是著名粮食产区,这里的石油和煤炭也是德国梦寐以求的,而消灭苏联就可以得到这些。
所以,希特勒是停不下来的!所以,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一起探讨历史!
二战时,各国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为什么只有德国把国运寄托于一个人
实际上,这个问题没毛病,挺客观的,在三个轴心国中,只有德国的纳粹党、希特勒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对比意大利墨索里尼的斧头帮,日本的军部,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运作。
比如,墨索里尼在没拿到多数选票的情况下,就被国王和议会就授予了最高权力,最后死于人民之手,还被游击队”暴尸”,各种羞辱,可见墨索里尼早就被意大利人民视为“敌人”。
加之意大利在二战中不堪的表现,可以发现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在意大利民众之间,真的没啥号召力,跟纳粹德国“一条路走到黑”,只是墨索里尼为首的一小撮人的想法。所以意大利人对打仗既没有斗争,也缺乏激情,战场自然上贪生怕死;-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而日本的法西斯是一个集体法西斯(一个军官群体),虽然视天皇为精神领袖,但并没有组织正式的政党,而直接用“军部”驱使日本以君主立宪的名义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只有希特勒是在魏玛共和国,通过自下而上的选举,拿到了44%的选票,成了选票最多的一方(不要拿西方选举和咱们比较,在当时环境下,这已经是非常高的比例了),合法正式上台组阁。
所以,轴心国中,德国法西斯的群众基础是最为广泛的,此时的德国,希特勒犹如神一般的存在,得到了万众拥戴,尤其是中下层民众的顶礼膜拜。
首先,从希特勒个人和他的团队上找原因,希特勒个人的演讲天赋,戈培尔等人超强的策划能力,绝对是重要因素。-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举个例子,早在1924年,因为啤酒馆暴动失败,希特勒在法庭上接受审判,法庭内外挤满了特勒的粉丝,妇女们还争先恐后地要为他们的偶像献花,送礼物。希特勒滔滔不绝的法庭演讲又现场给他吸粉无数。
结果虽然判了5年徒刑,但不到9个月就出狱了。希特勒在监狱中被当成爱国志士和英雄对待(虽然希特勒当时还是奥地利人身份),住单间,吃小灶,每天还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崇拜者的礼物。连监狱的看守都被他忽悠成了铁粉,帮他在狱中打印地下报纸,主动做起了宣传工作。-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1933年,纳粹上台后,各种宣传更是变本加厉,给老百姓疯狂洗脑。而且,纳粹特别善于利用新兴媒体,比如,政府专项补贴收音机行业,让每家每户都能买得起物美价廉的收音机,这样就能时时刻刻收听希特勒的演讲。
同时,洗脑和效忠思想从娃娃抓起,在希特勒上台组阁后,学校道早安的歌曲《上帝祝福你》都被替换成了《希特勒万岁,万万岁》。上课前师生都要互相行纳粹礼,高呼口号。周而复始的各种效忠活动,给他们的认知就是——“希特勒就是德意志民族的上帝,只有元首和他的纳粹党才是唯一能够救赎自己“全能的神”,无条件地忠诚并爱戴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是自己的崇高的义务和责任,对此有任何的怀疑和动摇都将是民族和国家的敌人。-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第二,希特勒等纳粹高层吸取一战德国战败教(民生问题导致国内起义,德皇退位,新政府向协约国投降)从上台执政开始,就拼命地拉拢讨好民众。
魏玛时期的德国,经济几近崩溃,三分之一的失业率(还不包括妇女),马克贬值的如同卫生纸。后来的风云人物,纳粹二把手——戈培尔,海德堡大学的哲学博士学历,费大劲,托关系找”熟人“才搞到了一份银行出纳的工作........-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事实证明,纳粹党复兴国家,改善民生还真是有一套。
纳粹上台后,政府首先进行了货币与金融改革,缓和了经济危机。同时各种名义打击犹太资本家,短期集聚了大量财富。甚至,迫害犹太有产者的行为一度成了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国民运动”,利用了普通德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里,还被劳动人民看成了杀富济贫行为,受到了中下层民众的拥护。-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进而,将犹太人财产拿出一部分补贴德国选民,换取支持。同时,举国兴建公共工程、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鼓励发展汽车产业和其他工业。大量军事订单刺激容克企业,各种措施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工资收入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短期的发展和繁荣。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德国就业率几乎达到了100%(当然还只限于男性),老百姓生活水平领先欧洲,已经俨然成了世界强国。-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第三、充分利用了德国老百姓打破阶级分化的愿望,让民众感觉纳粹党是一个能让中下层人民参与政治与国家治理的政党。
纳粹党算是个年轻的政党,纳粹的头目也是相对年轻的一代(40岁左右),显得充满了活力;
而且,对比那些名字里面有冯(von,德意志贵族标志)的容克贵族老爷们,纳粹的高层,像希特勒(前落榜流浪艺术家)、希姆莱(前养鸡场主)、戈培尔(前银行出纳),都出身不都高,容易赢得大多数民众的新任和亲切感,拉近党群距离。-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所以,纳粹党能迅速壮大,靠的是大量工人、小市民、失业者、农民与中产人士的支持。
纳粹党打着建设国家社会主义的旗号,打破了阶级区分。给德国老百姓一种印象——只要加入了纳粹党,各阶级的人就可以平起平坐。在群众中,组织“劳工战线”,成员之间不论出身,都亲切的互称“战友”、“同志”。
尤其是一些从事体力活动,受教育程度低的下层劳工,在成为纳粹成员后,发现自己可以对大学教授们指手划脚了,甚至可以随意羞辱老板,之前“羡慕嫉妒恨”的对象——犹太资本家,这使他感在心理和物质上都感到极大的满足。-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第四、纳粹充分调动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借助高明的宣传术,给德国人民大力描绘出“假想敌”。
比如,明里暗里的宣传警告人们,国际社会迟早要对德国动手;波兰霸占的波德走廊,践踏了德意志神圣的领土;捷克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被斯拉夫人践踏,需要一个强大的德国解救他们等等。
第五,鼓吹“社会达尔文论”(人类也需要优胜劣汰),重拾民族自信心。
纳粹和希特勒利用社会达尔文论,各种手段证明日耳曼人是最高贵的雅利安人,是最优秀的民族,其他的劣等民族应该为日耳曼人腾出生存空间。
当然,腾地方不能靠嘴皮子,必然要发动战争,这一点,在复仇一战“血耻”、收复“故土”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煽动下,普通老百姓根本察觉不出战争的非正义性。
加上动不动就穿的帅帅的,搞个“惊天动地”的大型团体公众活动。激发起了德意志人骨子里的法西斯式的审美——欢盛大的仪式,完美修身的制服、雄伟的建筑,精致的机械和饰品,健美挺拔的身姿,高贵纯正的血统,战无不胜的神话.....让德意志民族成为完美典范,觉得自己“棒棒哒”,增强民族自信心,国家自豪感爆棚。-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总的来看,纳粹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充分利用老百姓渴望社会公平、美好生活,却缺乏把各种事实联系起来、理性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这样,普通的德国老百姓根本察觉不到纳粹的“公平”是建立在限制自由,践踏他人生命、财产和公民权利的基础上的,他们的政治观点多是从个人处境和物质利益出发,对他人的权利漠不关心。毕竟,在生活困顿的人们心中,完全意义上的政治自由远不及“穿衣吃饭”等物质生活重要。正因为如此,纳粹的各种罪行,非常容易被有意无意的忽视。-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在战败和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下,德国沉沦了十几年。此时,他们中许多人渴望一个依靠,需要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替他们思考,替他们选择。只要拿到了实实在在的的“好处”,他们就会将其奉为神明......
此时,纳粹宣传的所谓“德国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一下子就俘获了民众的心。在战争的最后阶段,被洗脑的广大群众,也如同被打了鸡血一般,抱着”要么生存,要么毁灭“的心理,坚持死战到底....
纳粹带来的繁荣仅仅昙花一现,身后只是无尽的毁灭.....-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所以,希特勒和纳粹党被奉为神明,原因不仅仅在希特勒身上,也在他领导的德意志人民身上。
毕竟,谁让生活困顿的老百姓得到想要的物质生活,他们就会支持谁。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欧洲哪个国家算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若要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在欧洲国家中,必是俄罗斯莫属。
1472年,莫斯科大公迎娶了东罗马末代公主。自此,俄罗斯的统治者们开始以罗马的继承者自居,并在俄罗斯人心中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因为他们继承了罗马皇帝双头鹰的徽章,直至今天,这个双头鹰徽章于1993年11月30日被定为俄罗斯国徽。-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俄罗斯国徽图:
东罗马灭亡后,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戴上了罗马皇帝戴过的皇冠,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一个沙皇。俄语:沙皇就是恺撒的意思。
伊凡大公四世图:
16世纪初,俄罗斯一位东正教长老上书沙皇,称西方世界人类的历史,就是三个罗马帝国的历史,前两个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了。现在的罗马帝国就是俄罗斯帝国。并表示一切信奉基督教的王国在未来应当归于沙皇的统治,而沙皇统治的第三罗马帝国将永世长存。-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16世纪后俄国侵占版图:
在此唯我独尊思想下,俄罗斯走上快速扩张的道路:向东,沙皇派出的哥萨克骑兵占领了广阔的西伯利亚及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向南与清朝中国争夺辽东以北的库页岛等地,在西欧和中东则与波兰、奥斯曼土耳其争夺土地。向西,为了争夺波罗的海不冻港出海口,跟瑞典打了两仗,终于占领,并新建了一个城市且移都于此,这城市叫圣彼得堡。-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俄国扩张战争图:
所以直至今天,俄罗斯一直对西欧各国虎视眈眈,而西欧各国亦称呼俄罗斯为危险的北极熊。至于神圣罗马帝国,只是个象征意义的存在。
普鲁士一统德国后有哪些改革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欧洲出了个德意志帝国,它的军队,工业与科技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强悍,它曾经两次发动世界大战,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然而就是这个德国,曾经是欧洲历史上四分五裂的国家,几百年来征战不断。为什么这么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在1871年统一后,能在短短几十年间一跃而起,迅速超越英法等老牌帝国而成为一个新兴的军事、工业与科技强国呢?
除了它有一个高明的领航员卑斯麦,以及早己奠定了发展基础的普鲁士王国外,德意志的迅速崛起还与以下几项改革有关:-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一、民主与君主制并存,通过帝国议会迅速整合各方力量,达到政治上的统一
帝国成立之初,设立了帝国议会和联邦参议院,共同行使颁布法律的职权,帝国议会并拥有财政预算的共同决定权。
不过帝国总理并不对帝国议会负责。这样就确保了皇帝对政府的有效控制。
1871年时帝国议会设有382位议员,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从1874年开始议会增至397位议员。议员作为整个帝国人民的代表并不服从某一特定团体的特殊指示,并享有豁免权。选举开始是每三年举行一次,1888年后每五年一次。帝国议会每年由德皇召集。联邦参议院只有在得到德皇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解散议会。-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通过帝国议会及普选制,德国将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各方政治力量吸收到议会中来。这也使19世纪后半期,在德国的社会斗争通常表现为议会斗争。70年代的民族主义斗争和80年代德国工人阶级的斗争,都是通过议会斗争来体现出来。即使1914年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也是举国支持,议会发挥了很大的社会整合作用。-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二、颁布经济法案,积极支持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积极支持民族工商业发展,曾经是普鲁士王国一贯的国策,它促使了国家的迅猛发展,实力增强。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政府加大了对工商业的支持力度。
19世纪70年代,帝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案,如银行法、统一货币法、专利权法、统一关税法、统一度量衡法等。这和当时秦国统一中国时秦始皇颁布的那些法令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掠得50亿金法郎的战争赔款、阿尔萨斯以及洛林的铁矿和钾矿,以及接受和应用其他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使帝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帝国建立不久,即遇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政府果断地抓住了机会,大量采用新技术装备生产力,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了一场以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发明: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到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使得德国迅速进入了“电气时代”。
80年代德国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新发明,新产品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
1900年时的德国,人均工业化水平,能源消耗,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份额均排名世界第三,钢铁产量更是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到1914年时,德国经济实力已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这是德国敢于挑战英国霸权的经济实力基础!
三、大力推进铁路建设,夯实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并巩固了德意志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铁路与关税曾经是德意志民族统一的两条绶带,曾经被普鲁士王国加以很好的利用。
在普鲁士带动下德国全境竟相修筑铁路,到1870年全德半成的铁路收归国有,私营铁路也受各邦国政府控制。德国统一后再次出现兴建铁路高潮,开始进入第二个铁路时代。1870年,铁路长达18667千米,到1910年达59030千米,1914年增至61749千米。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密布的铁路网已经形成,长度超过中西欧等国,密度超过欧洲所有国家。-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铁路网的形成,把德国的沿海与内陆、原料产地与工业中心、城市与乡村都连接起来,一个巨大的国内统一市场初见形成,猛烈促进了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冶炼等新兴工业及重化工业的发展,并刺激了德国新生产技术的采用与工业化的深入。-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四、巧用“文化斗争“,加快民族融合,形成社会发展合力
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境内有22个邦国、4个自由市、1个帝国直辖区。这些帝国成员政体不一,不仅具有较充分的自主组织权,而且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帝国在其领航员卑斯麦的运作下,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民族融合,整合内部力量。
首先,通过设立帝国参议会,使各个邦国均可指派代表参加,授予其发言权与表决权,引导其参政议政,通过民主的方法,将各邦的注意力集中到帝国参政议政上来,有效减少了分离的倾向。
借力使力,巧妙地运用文化斗争的方式,促进了民族融合。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德国天主教会和南部、西南部小邦仍存在着反普鲁士势力,不满信奉新教的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中的统治地位,他们要求享有更多权利。他们在议会中的政治代表中央党在首次帝国国会上公开主张各邦自主和自决,要求教会有“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利,教皇庇护九世也以维护“民主”的姿态出面攻击新教、自由主义和世俗主义。-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俾斯麦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在普鲁士资产阶级-容克的支持下,决定将天主教会置于国家管理之下。颁布了一系列反教权主义的法律,其中:1871年的《布道规章》禁止教士利用讲坛发表政治观点;1872年的《学校监督法》和《耶稣会士法》使全部教会学校接受国家监督,并将耶稣会士赶出德国;1874年的《平民结婚法》规定全国一律采用世俗结婚仪式;1875年又宣布解散所有教团。1873年普鲁士邦公布的《五月法律》规定,只有本邦的、经过德国大学学习并通过考试的人才有资格取得教职;所有教会教育机构处于国家监督之下;教会权力受王家法院的监督。-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俾斯麦的措施被渲染为所谓文化斗争,但这些法律并没有摧毁天主教会和中央党的力量,也没有能够使天主教会服从政府、帝国政权。因害怕同天主教会完全决裂,在整个文化斗争期间,甚至没有提出教会同国家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的问题。卑斯麦通过斗争与妥协,得到了天主教会的谅解,促进了文化融合。-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当铁路建设的推进,国内贸易的兴起,经济实力增强,各邦均从经济发展中享受到实际利益后,他们不再持分离主义路线,转而支持民族融合了。
五、制定社会保障法案,拉拢工人阶级,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劳工立法的国家
随着德国国家统一,十九世纪后半期,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转向德国。为了维护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卑斯麦的操纵下,德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反社会主义非常法》打压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采取措施,出台社会保障政策,在全国范围内为劳工建立社会保险。-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从19世纪80年代起,先后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残疾与老年保险法》,确立了针对雇佣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从而使德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这项立法意义深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希特勒就是通过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获得大部分德国人支持,进而推动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二十世纪后期,重建后的德国,仍然是欧洲福利国家的样板,在欧盟建设中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六、大力普及教育,支持科学研究,使德国长时间成为欧洲科研中心
德国在完成统一大业后,整个国家非常重视教育。一位普鲁士将军打败法国皇帝后说:“今天的胜利在小学教师的课堂里就注定了”!
大力普及义务教育一直是德国坚持不懈的目标
原来德国一千年分裂成14个国家。1806年被拿破仑征服后,普鲁士为什么没有被拿破仑彻底打败?因为割地、赔款都行,但是他们没有穷了教育。普鲁士人坚信“从来没有听说办教育会把一个国家办穷、办亡国的”。
就这样普鲁士实行免费教育,大力普及义务教育。他们的教育法规规定,孩子不上学、逃课是要罚款的。
多年来,德国的义务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德国的文盲率1841年是9.3%,1865年是5.52%,1881年为2.38%,1895年降至0.33%,学龄前儿童的入学率在20世纪60年代已达到百分百。
创办洪堡大学,开启科学研究与学校教学相融合的新模式
洪堡大学是德国教育改革的典型代表,创办于1810年。是蜚声中外的世界顶尖学府,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学术中心。
洪堡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奉行“教研合一”、“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洪堡精神,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爱因斯坦、黑格尔、马克思等都曾在此任教或学习。洪堡大学的教学模式影响到几乎所有的欧洲现代大学。享有“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的美誉。-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德意志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为德国培养了大批引领世界潮流的科学家,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与技术发明,有力地支持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且还训练了大批的精益求精的技术工匠,使德国制造成为享誉全球的高端工业品,增强了德国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共同推动德国经济高速发展,迈向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不过,1871-1914年德国复兴是福也是祸。等德国工业发达起来,经济实力增强起来后,他的野心也急剧地膨胀起来。这时,德国己不满足做一个欧洲强国,它要向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要地盘,要生存空间,于是在1914年,它就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当然是后话!为何二战德军一直打到45年,之前不趁早投降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是无法早投降,原因是几个方面:
第一,盟国早已约定,不得单独接受德国投降。
在英美苏法的初期谈判中,就规定各国不得单独和德国接触,不得单独接受德国的投降。
对此,各国大体遵守了这个约定。
其实,在德国投降之前,内部就有很多人试图和英美接洽,看看能够联合起来,一起对付苏联。
其实,英美认为苏联的威胁,比德国要大。
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英美都不可能单独和德国谈判,接受投降。
如果这样做了,苏联立即就会反目,推翻以前所有的约定。
更夸张的是,苏联甚至会和德国联合起来,就像当年一同瓜分波兰一样。
德国可能退出占领苏联的全部领土,甚至还会让出一些东欧地盘,转而一起对付西线的英美。
而斯大林是个实用主义者,完全会这么做。
第二,希特勒不允许投降。
希特勒早就说过:投降这种经历,人的一辈子有过一次(指一战德国投降,希特勒当时痛哭流涕),就足够了。让我选择再次投降,我宁可选择吞枪自尽。
甚至到生命最后一刻,部下建议单方面和英美接触时,希特勒这么回答:等我死了以后,你们想怎么接触都可以。
而他的继承人戈培尔,也是持有同样的立场。
戈培尔夫妻宁可毒死自己6个孩子,随后双双自杀而死,也不投降。
而德军传承普鲁士贵族军人传统,对于国家元首有一种愚忠。也就是除非元首宣布投降,不然军人就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
在最后的柏林战役,其实谁都知道德军已经必败无疑,然而很多德军仍然在每一堆碎石瓦砾后激战。
包括希特勒自己,是等到苏军达到距离总理府几百米的时候,才开枪自杀的。
第三,盟国希望彻底解除德国的武装。
德国挑起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盟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苏联二战共有2680万人死亡,损失非常惨重。
盟国认为,必须彻底将德国的武装解除,而不是像一战那样保留军事进攻实力。
但是,想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彻底打垮德国,让德国接受无条件投降。
为何俾斯麦带领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时候要把奥地利排除出去
这个问题问得好。上大学和读研时讲到德国统一的大德意志道路(包括奥地利)和小德意志道路(踢出奥地利),我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俾斯麦非要把奥地利撵出去,甚至为此发动了1866年的普奥战争,我后来自己看书做研究才理清楚的这个问题。具体有这么几条。-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第一,奥地利对统一德国不感兴趣。奥地利经济不发达,缺乏追求统一的经济动力。而推动德国统一的一股重要力量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对统一民族市场的要求,这股力量在普鲁士体现得最明显,所以才会产生以它为核心的关税同盟。另外,奥地利还有很多非德意志居民的领地,如捷克,匈牙利,这些地方加起来面积人口远远超过奥地利大公国本身,它们怎么办?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祖传领地,丢了肯定舍不得,不丢又与德国统一的依据民族自决选择相违背,在一个统一的德国里面长期存在大量的斯拉夫人、马扎尔人是不可想象的。-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第二,如果包括奥地利,普鲁士就不可能是统一德国的核心、主体了。普鲁士王国的前身勃兰登堡—普鲁士原本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算是皇帝的手下(帝国皇帝基本是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成员担任),1701年才获得国王的头衔,这是皇帝为了表彰选侯腓特烈三世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出兵8000人支持帝国。但是,皇帝只给了他一个King in Prussia的名号,翻译成中文是在普鲁士的国王,并不适用于其他领地。普鲁士虽然是选侯的地盘,但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而皇帝并不愿意在帝国内部多出一个国王。从18到19世纪,普鲁士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一直在奥地利之下。1848年,德意志的很多邦国爆发革命,统一是这次革命的首要任务。各邦国代表在法兰克福组成了全德意志议会,选举普鲁士国王为统一的德国皇帝,但是,普王最终在奥地利的压力下让步,统一一事流产。这表明,有奥地利在,德意志的核心就不可能是普鲁士。-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第三,一个包括奥地利的统一德国在欧洲中部出现,这是欧洲其他大国断然不能接受的。说实话,就是小德意志道路的统一在当时都是奇迹,一是当时大国普遍低估了普鲁士的潜力,待打败法国最终统一时,已经是既成事实了,失去了干涉的最佳时机。二是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破坏了大国之间的协调,大国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协商采取一致行动。俾斯麦在这一有利的环境中左右逢源,发挥了他高超的外交手腕儿,顺利摆平俄法英三个大国。-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不过,俾斯麦虽然把奥地利踢出德意志,但并没有趁胜利进军维也纳,让奥地利割地赔款,他的理由是:我们应当避免使奥地利遭受严重创伤,避免不必要给它留下长期的痛苦,致使其切望复仇。后来两国还结成的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