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疫情过后美国会怎么样
- 为什么像微软,谷歌这种大的公司每年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校园招聘,但是却很少看到他们的社会招聘呢已毕业学生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这种公司
- 程序员如何面对工资倒挂
- 未来有哪些工作岗位会被机器人取代
- 程序员工资倒挂,IT行业薪资潜规则如何规避
- 有哪些求职的靠谱的网站
疫情过后美国会怎么样
一场疫情让世界看清了制度的优胜。也看清了人间的善恶,美国这种自高自大虚伪,丢锅双重标准,各种各样的假动作都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人心是一杆秤,盛极而衰,也正好验证了龚古不变的道理!
为什么像微软,谷歌这种大的公司每年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校园招聘,但是却很少看到他们的社会招聘呢已毕业学生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这种公司
哪里看的社招少了…社招并不少。可能是你没看对地方。校招有很多校园招聘的活动,所以显得比较大张旗鼓。而社招的方式,大概有:
1.员工内推
2.应聘者自己投简历
3.recruiter/hr直接在LinkedIn之内网站上直接私信联系。Google,fb,amazon等公司都有这样的hr。
4.职级更高的话,就基本不是走流程,直接私人联系了…
以上方式都是直接一对一的私下流程,所以你看不到了而已。
另外,也可以想想社招和校招面向的职位。校招基本都是刚毕业新人级别的职位,社招却开始面向很多都是资深职位。任何公司都是金字塔形的比例,新人最多,越高位越少。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了校招大把招人,比资深社招的多。但是相对的,新人给公司的附加值通常也低…比如,最近疫情之下,Google,fb等的校招基本停滞,但是资深社招依然还在。随便点开Google招人页面,目前开放的职位基本都要求5-8年经验以上的社招。这也是“校招比社招多”的例外-recruiter
程序员如何面对工资倒挂
“工资倒挂” 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的一种状态。
常见的形态大多为以下三种:
一是新入职的员工工资明显高过老员工,二是一线员工薪酬明显高过管理岗员工,三是下属薪酬明显高过主管。
而在众多行业中,“薪酬倒挂”的现象在IT等高新科技行业中也常常出现,这也间接导致了“互联网行业,只有跳槽,才能高速涨薪”这种认知的形成。
近期某个就业报告中,互联网成为了跳槽最频繁的行业,而跳槽后的薪资更是至少涨一到三成。-recruiter
是什么原因导致“工资倒挂”?
谈论薪资的历史
在应聘和讨论薪资的要求的时候,询问求职者的薪资历史已经成为一个悠久的传统了。
这个问题十分普遍,以至于一些专业的人都能毫不思索的给出答案。这种情况助长了“工资倒挂”的现象。
人们总是基于求职者之前的薪酬情况对求职者的雇佣价值作出判断和假设,这会导致雇主会根据之前的薪资水平给予报酬,而不是实际的工作能力,从而继续扩大工资差距。
为了避免产生过大的工资差距,马萨诸塞州签署了一项新的同工同酬法案,禁止雇主询问求职者的薪资史。
薪资内部保密的传统
虽然雇主通常都会要求求职者提供薪资信息,但许多人不会回答关于薪酬的确切信息和组织内部如何决定薪资报酬的方式。对于薪资情况多多少少都会有保密的传统。
而当一个人不了解职位的工资范围、单位典型的分配比例或者如何决定薪酬的方法时,自然就不能公平的得到薪酬了。
企业薪酬调整赶不上市场价格涨幅
每家公司都有固定的薪资调整制度,虽然老员工的工资每年都按一定的幅度在上涨,但还是赶不上IT行业人才价格的上涨幅度。
这也与IT行业的特殊性有关,那就是各种知识和技术层出不穷,更新迭代很快,有的甚至具有颠覆性。
在这种情况下,老手相对新手未必具有什么竞争优势,甚至还落在下风。
如何尽量规避“工资倒挂”?-recruiter
提升自身实力,获得升职在 IT 行业中,不断学习及创新的能力,大大压过了年资、经验的重要性。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提升个人能力。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多尝试行业中最前沿的技术和业务领域,与时俱进。当个人能力获得提升时,你就可以通过与老板沟通,获取升职加薪的机会了。当然,要求升职加薪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何要求升职加薪, 并获得成功》注重薪资谈判技巧薪资谈判技巧有很多。你觉得重要的薪资考虑要素,未必是HR或者公司在意的。所以,可以看看 Google Recruiter 是怎么说的:《Google Recruiter 揭秘 Google 晋升机制》此外,你需要了解现在行业的薪资水平。在 Glassdoor 上可以查到相关信息。另外,也可以参考:《New Grads 薪资爆料:bay area》再者,个人觉得 compete offers 是最重要的砝码。当年你手里拿着别人家的 offer 时,很多公司都会尽力争取把你留下来,HR 也会尽可能帮你申请 match offer。通过跳槽涨薪加入一个公司后,比较普遍的涨薪幅度是每年涨10%。想要有超过10%的涨薪,除了付出更多自身的努力外,很大程度上还受公司政治环境的影响。但是跳槽的话,有可能直接涨薪30%,或者更多。如果你在一个公司工作了很多年,工资水平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很多刚入职的 new grads 都要赶上你的工资,这个时候,或许可以考虑跳槽了。在拿到新公司的 offer 时,你的“现任”公司,有的时候也会说,“我给你match 你新公司的offer,你要不要留下来呀”。这个时候,也可以再争取下“现任”公司的待遇,最后决定去留问题。-recruiter
未来有哪些工作岗位会被机器人取代
这个是没办法计算的。也可以说整个世界都会被机器人所取代。看看现在,从吃的,机器耕播收割,磨面做饭,各种食物的加工,穿的,纺棉织布,做衣鞋帽袜,行路自行车已落后的无人用了,上楼下楼,等等,等等,人只用操作,基本都是机器人直接生产了。人的体力逐渐得到彻底解放。-recruiter
程序员工资倒挂,IT行业薪资潜规则如何规避
现在的年轻人是真的厉害,薪资倒挂也不足为奇。
1、工资倒挂很正常
站在公司用人角度来看,岗位缺人招应届生是第一优先级。所以,很多公司都在提高薪资抢优秀应届生,而当所有公司都提价格时,而你不提,就很难招到人。
尤其是互联网巨头,他们是行业的风向标。而他们招人的标准其实也很简单:谁优秀就要谁,更优秀钱更多。这样,工资倒挂就很普通了,去年的入职的一般生源毕业生工资就比不上今年的超优质生源毕业生。
持续学习是避免倒挂的正解
想要避免工资倒挂,就是持续学习,比能力。在我们学校,有零基础转行的新手,也有不少工作一两年想要提升的科班学员。他们学习的心理都一样,担忧。尤其是一两年的科班学员,工作一两年跟不上公司的发展进度,还处于基础开发阶段,很容易被每一年的应届生轻松超越。若是不改变,迟早被淘汰。而想要破局就得持续学习,进阶。-recruiter
特别是当前的互联网已经初具规模,每年都会出现新技术。
真的是发展太快了,就连我们学校的教材也是一年一换、一年多换,要不断出新版本。如此你的技术还停留在过去,被新人超越也是迟早。
有时候,就连我们自己也会感叹、羡慕这些培训一两年的学员刚毕业就能拿到起薪上万、甚至热门的大数据云计算还能拿到2万的学员。对于被倒挂的老员工就更郁闷了,工作两年还不如别人培训出来的学员。
细想,老员工就像先行1公里的乌龟,每天重复用着过去的技能,培训班的学员就是后出发的兔子,每天学着新技术,短期超越不无可能。
程序员的职业规划
另外,程序员也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工作中积累开发经验,深入认识代码。同时工作之余研究新技术的实现细节。多看些好书,可以在一些技术博客上作分析。尽快从一个码农逐步走向系统分析师或是架构师,成为项目组中不可或缺的人物。-recruiter
随着我们工作的年限增长,对生活、对生命认识的深入,对于程序员这个职业需要不断的思考3个问题:
1、第一个人生阶段:我适合做一名程序员吗?
2、第二个人生阶段:我要把程序员作为一辈子的职业吗?
3、第三个人生阶段:我对编程技术的态度,是够用就行还是不断为之努力?
最终,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的规划负责并为之努力。
同时,小博给大家分享一些技能资料给大家。需要的下方评论列表中的资料名称,我一一私信给大家。
资料一:python 全套系列课程
资料二:云计算系列课程
资料三:JAVA基础入门视频
限于文章长度,列表中很多IT类课程未列出,欢迎关注我,与我交流,有的话都可以分享给大家。
有哪些求职的靠谱的网站
目录
1、商务社交(全年龄层次)
1)脉脉
2)LinkedIn 领英
2、适合大学生的求职 App
1)实习
2)兼职
3)校招
3、0-5年职场人
1)Boss直聘
2)职场圈子
4、5年以上经验的职场人
1)猎头推荐:
2)同行推荐
5、中文版Glassdoor,最大的中文雇主点评平台
收起目录
没有最靠谱的,只有最合适的。
不同类型的职场人,求职方式不同,求职渠道也不同。
全文5500字+,列了一个提纲,小伙伴根据自己的情况跳读适合的求职渠道。
我也会不定期更新人力资源圈最新的榜单和黑马app,建议大家收藏起来,并根据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定向在合适自己的简历渠道渠道。
如果有求职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交流,我看到必答。
招聘平台是双边交易,有滚雪球效应,这意味着:
如果企业发现学生都通过某个平台找实习,那么企业也会过去。
反过来,学生发现企业都在某个平台上招人,他们也会反向去这里找。
所以我不会在回答里罗列一堆网站和app了,也不推荐大家拼命注册这种平台:
- 效率低,性价比极低;
- 泄露隐私信息
腰部的一些创业招聘平台,如果缺乏良好的监管,可能会把我们的简历以10-50元不等的价格甩卖给骗子、房产中介和培训机构,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
大家应该把精力放在最头部的几款App上。
比如:实习僧,脉脉,Boss直聘……
这样做的好处包括:
- 节约精力;
- 保护个人隐私,头部app越大越守规矩,对于用户信息的保护措施更全面
- 降低受骗风险,头部app遇到的事情多,会对诈骗信息防范得更细。
在开始谈招聘平台之前,先说一下商务社交网站,其他平台都有明显的年龄分段,商务社交没有。
只要你希望未来进入职场,就需要运维自己的商务社交账号。
1、商务社交(全年龄层次)
当然,还有一种社交圈——商务社交网站。
在我们HR的招聘圈子里,有一个公开的秘密:
最受 HR 欢迎的求职者叫做“Passive Candidate(被动求职者)”。
主要原因是:
- 核心人才,被公司好好伺候着,跳槽意愿反而不强烈;
- 主动跳槽,招聘官会担心是否有隐情,或是不够稳定。
什么是Passive Candidate(被动求职者)?
这是一帮有能力,很受公司重视的职场人。
公司为了留住他们,提供高薪好福利各种优质资源,所以这帮人也无心跳槽。
但对于其他企业来说,他们最想招的就是这批人。即使高薪挖来,他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更大。
所以,相比四处求职投简历的主动型候选人(Active Candidate);招聘官会更青睐那些被企业供着藏着,企业间竞相争夺,其跳槽意愿并不强的被动型人才。
被动型人才被热捧,也是 LinkedIn 这类商务社交媒体逆袭 Monster 等传统招聘网站的一个重要原因:
求职是低频需求,而社交是高频需求。
着急找工作,才会去招聘网站更新简历。
不着急找工作的核心人才,根本没兴趣更新求职用的简历。
但他们仍有社交需求,愿意将自己最新的履历告知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合作伙伴、客户以及供应商)。
所以这些人不会在想跳槽时更新履历,相反,会在有跳槽后,第一时间更新自己的商务社交平台信息。
作为5年+职场人,我们也必须成为被动求职者(至少看起来像一个被动求职者)。
定期在商务社交平台更新自己的履历,分享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经验和见解,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也很重要。
1)脉脉
主流互联网和民企人,部分外企都在使用脉脉。
通过脉脉,我们能认识海量的招聘官、同行和猎头。
不仅如此,脉脉最为知名的是「职问」区,如今很多职场人,拿到offer先不要着急入职,而是下载脉脉,看看内部员工的评价,甚至提问内部员工,为自己择业排坑避雷。
2)LinkedIn 领英
除此之外,全球最大的商务社交是领英 LinkedIn,尤其值得希望加入外企的职场人拥有。
我在领英上也很幸运,拥有56万关注者。欢迎大家下载领英,和我互动。
关于如何使用领英求职、搭建人脉和建立个人品牌,我写过一篇回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何有效利用 LinkedIn?
2、适合大学生的求职 App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找工作有三个方向:实习、兼职和校招。我们按顺序说。
1)实习
- 实习僧
这是目前最头部的实习招聘渠道,没有之一。
转自HRoot人力资源管理类APP下载量排名
基本上我了解到的绝大部分互联网和外企都会在实习僧上招人。
可以从榜单中看出,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差距有多远。
- 校内资源
另外大家最不该忽视的,就是「校内的bbs或者是校内同学的实习群」。
逻辑其实不难理解,当我要招聘实习生的时候,大概率不会专门委托HR招聘,他们的首要目标是招聘正式员工。
所以,大部分人会请现在在公司的实习生推荐,会请现在的实习生代发招聘信息。这些学生往往会把招聘信息发到两个地方,第一个是按照我们的要求发布到他们最常用的实习平台——实习僧。
另一种就是推荐他们自己的同学熟人,或者在学校内网发布。
我在Mercer的时候有一度根本接不到非上海财大以外的简历,因为财大学生在Mercer实习人数很多,一方面有信任感,另一方面同学推荐同学,我拿到的简历都是经过实习生筛选过的。
如果你有相熟的同学/朋友/学长在一个优秀的企业里实习,赶紧抱住ta的大腿,相比任何平台,他都更值得你去联络,请求内推。
2)兼职
- 斗米
- 兼职猫
- 口袋兼职
目前最大的兼职app是斗米。在全品类招聘下,斗米的下载量排在第6位。
但斗米虽然是兼职起家,目前也拓展全职岗位。
所以纯粹的兼职招聘里,往后排还有兼职猫和口袋兼职。
在细分领域,还有不同的兼职平台,有测评的新浪众测,有接受投稿的各种自媒体,有做设计的猪八戒,做教育的培训机构老师或者助理。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校里一定有同学组织的微信群,也可以考虑。
可以先围观同学们是怎么兼职的,在做兼职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上当受骗:
- 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证原件和信用信息;
- 不支付任何名义的培训费,或者其他预付费;
- 刷单、传播倒卖违法内容、传销拉人头等违反规则的事情不要做,就算你能短期赚钱,对你长期的职业发展没有价值。
3)校招
校招是重头戏,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校招有三个核心渠道:
- 学校的线下宣讲会;
- 在线的线上宣讲会;以及
- 官网或合作平台
我建议大家在规划自己职业发展的同时找到5-10家目标企业,然后以他们的官网为核心,寻找有价值信息。
和社招不同。社招的很多岗位你在企业官网看不到,企业通过自己的合作机构招聘,包括:
- HR SAAS服务机构,互联网圈比较知名的MOKA,民企圈用的比较多的北森,以及外企用的比较多的SAP和Success factor;
- 招聘合作机构,这几年,三大的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以及中华英才网,还有拉勾、目前最火的Boss直聘以及猎头公司。
- 面试合作机构,比如在知乎很活跃的 @牛客网
- 互联网媒体,比如之前很多企业在知乎、B站做校招的线上宣讲会。
是不是很多,很麻烦?
作为一个学生,根本没法覆盖这么多平台,但校招一定会在自己的网站上和公众号上宣传。
与其盯着不同的平台,不如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就是找
3、0-5年职场人
1)Boss直聘
对于刚刚开始工作,有了一些经验的职场人来说,招聘网站肯定是最普遍的求职方式。
在当下,大家评估出来最有效的招聘平台是:Boss直聘。
Boss直聘一开始解决了一个刚需:候选人需要跳过HR直接和招聘官对话的需求,明显提升了招聘效率。
不错,就是他们在广告里喊的:
找工作,我要找老板谈。
2018年后,Boss直聘整改提升了对招聘机构的要求,求职者的安全系数也得到保障。
对于一些普适类岗位,比如销售、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功能性岗位中,Boss直聘的招聘效率是最高的。
不仅用户这么认为,我调研过不少HR,企业HR也是这么看的。
在招聘平台都异常艰难的2020年,Boss直聘依然保持了头部招聘平台的优势。
对于初入职场的小伙伴们来说,boss直聘的效率可能是最高的,推荐下载。
当然,除了boss直聘外,如果你想定点去某些行业,那么针对性行业招聘渠道,也是你需要关注的。
互联网对应拉勾和脉脉。
但诸如建筑招聘网,医药招聘网,金融招聘网这种平台,我就不推荐了。求职效率太低。
2)职场圈子
你要打入一些行业里的小圈子,包括并不限于:
- 行业同僚圈子;
- 老同事圈子;
- 同学圈子
- ……
比如你参与了某个培训课程课程,在同学群里或许有不错的机会;
比如你参加了某个行业峰会,会议组织者拉的群,或许就能结识到可以内推你的同行;
还有就是内推圈子,前些年互联网全盛的时候,微信群互推,小程序互推非常火。
中国人是熟人社交,进入岗位群和行业群,时不时刷脸熟是很重要的。
我从人力资源行业加入互联网行业后,至今还在一堆 HR 群和猎头群里——人可以离开,关系不可以。
当然,像脉脉这样的职场社交平台,也可以帮我们找到更多适合自己的圈子
4、5年以上经验的职场人
最适合5年以上职场人求职的方式包括:
- 猎头推荐
- 内推
- 商务社交平台
1)猎头推荐:
5年经验的职场人,大多在28-30岁,这是你最黄金的岁月,具有最好的精力和经验匹配。
但是这也是由盛转衰的节点,我们的精力是不断下滑的。
如果经验没有不断提升的话,网上盛传的35岁下坡路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作为资深职场人来说,一个重要的曲线资源,是我们的人脉资源,包括:
- 猎头
- 同行
而猎头背后代表的是一种求职方式,猎头推荐;
同行背后有两种求职方式:内推 + 商务社交
先说猎头。
猎头公司的种类很多,从尖端的五大国际猎头公司,到RPO招聘流程外包,所有的招聘人员(recruiter)打电话给你的时候,都会说自己是猎头。
作为一个职场老鸟,我们要学会区分那些是高端的猎头,哪些是普通的招聘。哪些猎头公司更擅长财务领域,哪些猎头公司更擅长金融领域,这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判断的。
推荐一篇我之前的文章,详细拆分了招聘行业中不同类型的猎头,以及如何与猎头打交道。
跳槽时如何善用猎头资源,职场人了解一下
目前全行业猎头聚集的招聘平台只有一个:猎聘。
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在猎头那里刷存在感,很有必要。
注册猎聘,定期刷职位的好处是,你不用去每一个猎头公司的网站去搜索岗位了,注册填简历了,省事多了。
2)同行推荐
内推是一个从实习生到高管层面上,始终是最管用、最靠谱、入职比例最高的求职方式,没有之一。
但是资深人士的内推还是不同的。
实习生内推的门槛最低,只要是学弟学妹,我就推荐了;
0-5年职场人,为了拿5000推荐奖,只要有合适的简历,就算没见过真人,都可以毫无顾忌的推给HR。
但到了资深人士这里,内推代表了认可——设想一下,你是总监,推荐了另一个总监级别的人给公司,万一他不靠谱,你也丢人啊。
很多人问:
企业招聘启事上说「不招35岁以上的」,35岁以上去哪里呢?
其实35岁还在职场上,38岁的我,如今也依然会用招聘软件。
但是我们这个岁数的人,通过求职网站给HR投递简历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猎头推荐和同行推荐(内推)成了性价比更高的方式。
如果我看好一个机会,我不会直接投递简历,我还是要装装passive candidate的架子。
我会反向去找这家公司里我的熟人,或者这家公司用的猎头。然后,让内线帮我安排对接这个机会。
最后,我说一下我的白月光——知乎。
在我看来,知乎是:
5、中文版Glassdoor,最大的中文雇主点评平台
我是2016年开始写知乎的,当时开始看知乎,是因为有HR在群里分享了一个案例:
一个求职者在自己的简历里写:自己在知乎有一个千赞回答。
当时大家的心态都是调侃的,但我很感兴趣,注册了知乎,然后也开始分享我的观点。最后,在知乎,打造了我的个人品牌。
未来的企业会更扁平,更平台化。
人才会有更大的舞台和空间。
这对我们职场人是好事,但是需知,最好的资源,不见得能找到最有能力的人,但很可能找到很善于打造个人品牌的人。
能力强,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需要通过平台,告诉别人,想别人展现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