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2020年1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有怎样的表现
- 谷歌这么强,为什么在云计算方面干不过亚马逊和微软
- 你认为智能手表该怎么排行
- 失去市场头名,最早的可穿戴设备公司Fitbit如何收复失地
- iPhone 11在美国的销量如何
- 未来的高科技会让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哪些惊人的变化
- “不作恶”的谷歌形象是如何一步步塌陷的
2020年1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有怎样的表现
IDC 刚刚分享了 2020 年 1 季度的新数据,表明可穿戴设备的销量同比增长了至少 29.7% 。在 COVID-19 疫病大流行的上半年,这个数据着实让我们感到惊讶。
细分来看,智能手表类别的销量下滑显著。即便如此,苹果仍是可穿戴行业的头号玩家。当季销量不少于 2120 万,高于 2019 年 1 季度的 1330 万。
(来自:IDC)
IDC 指出,尽管受供应链方面的影响,Apple Watch 智能手表的销量出现了下滑,但市场对于 AirPods 真无线耳机的需求依然十分强劲,助力该公司再次以 29.3% 的份额和 2120 万的出货量成为可穿戴行业的头号玩家。-谷歌收购fitbit
小米公司以 1010 万的出货量居于第二,份额从 2019 年 1 季度的 11.6% 增长到 14% 。其次是三星与华为,出货量分别为 860 万 / 810 万,今年 1 季度的市场份额为 11.9% / 11.1% 。-2020
原先被认为是苹果最大竞争对手的 Fitbit,今年 1 季度只有 220 万的出货量,份额也跌至 3% 。该公司在 2019 年末宣布将被谷歌收购,该交易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完成。
尽管 Fitbit 销量低于去年,但 IDC 表示 Fitbit Charger 4 推动了智能手环类别的增长(本季度 +16.2% 以上)。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来看,智能手表有些被冷落,智能耳机却明显看涨。-谷歌收购fitbit
追踪移动设备行业走势的 IDC 研究经理 Jitesh Ubrani 表示,消费者不仅希望耳机带来出色的音频的表现,还能够帮助其提升工作效率。
尤其在疫病流行期间,许多人被迫在家中工作,因此特别需要依靠智能手机和智能助理来减少周围的干扰。
不过现在看来,随着疫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几乎所有企业都在押注 2020 下半年的智能手表销量反弹。
谷歌这么强,为什么在云计算方面干不过亚马逊和微软
15年,谷歌云计算开始起步,谷歌CEO把云计算业务交给Diane Greene负责,标志着谷歌正式进军云计算领域。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云计算领域三巨头依然是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谷歌云仍远远落后于这三大巨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谷歌云正在奋力追赶。
谷歌以开发者为中心的文化
谷歌在商业领域的模式一直都是将重心放在“创造自动化和快速、易用的产品”,但是却忽略了同商业客户和用户的沟通。在谷歌,非技术人员通常觉得自己和技术工程师比起来是二等公民,这就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公司。
在谷歌云计算成立之后,谷歌几乎没有面向企业销售的基础设施,当时由广告业务部门控制。而AWS和微软云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且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谷歌却认为这个客户自己要关心的事情,他们只提供技术。-2020
要知道云计算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售前团队,他们负责解决客户的问题和提出的需求,再整理反馈到技术团队,并且需要长期维护客户的关系。
错过了最佳收购
红帽(Red Hat)被IBM收购,GitHub被微软收购,谷歌都参与了收购谈判,但是最终都与其失之交臂。
这两个收购的意义:
云计算领域中,企业谁最有话语权?开发者!开发者说这个云好,企业就得用这个云!
GitHub拥有180万家企业和机构客户,近一半的财富100强企业使用它的服务,这也是微软锁定的重点客户群。
Red Hat是全球最大的开源云计算平台,收购Red Hat可以让企业云计算直接与Red Hat相结合
developers!developers!developers!
内斗严重
当年谷歌云CEO和她的领导也就是谷歌CEO就一个“Maven项目”国防部的一份合同上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最终结果就是:“谷歌禁止开发用于武器的人工智能,但允许在“网络安全、培训、征兵、退伍军人医疗、搜索和救援”等其他领域寻求军事合同”,Greene离职。-谷歌收购fitbit
仍在奋力追赶
我们知道,很多大公司不会只和一个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合作,所以谷歌云也赢得了许多大公司的云业务,包括苹果、PayPal、Etsy、Evernote、Fitbit、HubSpot、Shopify、Twitter和Zendesk。-2020
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7年,谷歌仅占全球云基础设施市场的3.3%。虽然谷歌的市场份额较2016年有所上升,但仍远远落后于AWS、微软和阿里巴巴。
一些大型零售商和其他大型企业不愿向亚马逊提供更多的资金,这也给了谷歌更多的竞争机会。
随着谷歌云计算的不断加强,大公司在多云方案上的选择,再凭借谷歌雄厚的技术支持,结局还未可知。
谷歌虽强,但是却走慢了一步,也许有一天,三巨头会变成四巨头,我们拭目以待~
我是【java架构设计】,关注我,持续为您提供科技领域优质内容!
你认为智能手表该怎么排行
第一、2015年,Apple Watch横空出世,可穿戴设备的风潮席卷全球。严格来讲,第一代Apple Watch无论作为时尚配件,还是作为解决问题的穿戴设备,在当时都不是一款合格的产品:非主流的方形屏幕,不够流畅的系统,一天也难以为继的续航表现,让初代Apple Watch槽点满满,成了高科技的鸡肋。但这并不影响Apple Watch在智能手表里的独特地位,正如iPhone重新定义智能手机,初代的Apple Watch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Apple Watch的诞生并非为了高仿传统手表,而是定位于戴在手上的智能终端。Apple Watch采用了非主流的方形屏幕,同尺寸下相比圆形屏幕可容纳多一倍的信息量,与APP的适配也变得更容易。初次使用Apple Watch,就好像回到了曾经的小屏按键手机时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Apple Watch具备手机的许多功能。虽然Apple Watch拥有触摸屏,但表冠上滚轮才是最常用的操作方式。-谷歌收购fitbit
第二、三星在2013年便发布了第一代智能手表Gear,虽然是初代试水之作,但已经具备如今智能手表的大部分特性:具有可安装App的智能系统,利用彩色触摸屏进行操控,拥有完善的健康监测传感器。得益于三星在上下游的完整布局,三星在数码产品的研发制造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三星既是苹果在消费电子产品中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苹果主要的屏幕和芯片供应商。从2015年发布的Gear S2开始,三星智能手表由原来的矩形屏幕变为圆形屏幕,加上仿机械表的UI设计,外观十分接近传统手表。表身外侧的机械旋转表盘设计已经沿袭了多代,成为三星独特的家族式设计,利用旋转来代替大部分滑动操作,操控效果上类似iPod上的经典圆盘,堪称机械与电子的巧妙结合。机械表盘在转动时会发出“滴答”的声音,手感极佳,被誉为减压神器。三星智能手表表盘硕大,手臂较细的用户佩戴会稍显夸张。但大表盘能容纳更大的电池,这令三星手表的续航表现远超Apple Watch,常规续航3-7天,纯手表模式下能待机一个月,即便同时开启非常耗电的GPS定位和心率监测,续航也在10小时以上,大大减轻了续航焦虑。-2020
第三、佳明以航空、航海、车用导航产品起家,是全球最大的GPS设备制造商。2003年开始推出运动腕表,是目前款式最多,细分功能最专业,平均售价最高的运动腕表品牌,受到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追捧。佳明推出了多个定位、功能、造型完全不同的腕表系列,共计上百款型号,但整体定位都偏向户外运动。尽管佳明的电子腕表售价不菲,运动监测、定位、手机通知、数据上传等功能一应俱全,但很难称其为智能手表,因为没有搭载智能操作系统,无法安装手表类App,除了已有的功能外,再无拓展性。大部分佳明腕表,即便是最顶尖的型号,也不支持触摸屏,只能依靠表盘上的五个机械按键来操作,如同在智能手机之前的功能机。对腕表而言,尤其是户外运动腕表,缺少智能系统未必是一个减分项,反倒更有利于将专业性提高。智能手表大部分“智能”其实都与手机的重合度颇高,试用一两次便打入冷宫,而佳明手表更强的续航、更专业的功能性、更可靠的电子系统反而俘获了众多资深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运动过程中,出汗、出油、戴手套都会影响对触屏的操控,而简单的按键设计除了更可靠外,在跑步过程中可以凭感觉盲操作,无需低头点选,这是机械按键经久不衰的原因。-谷歌收购fitbit
第四、华为是中国高科技企业中的璀璨明珠,5G通信技术独步全球,2018年研发费用高达1015亿元,占全年销售总额的14%,研发总额和占比均大幅领先于苹果公司,居世界顶级水平。华为的消费电子产品近年来突飞猛进,已经能够对苹果三星等国际巨擘形成全面挑战。据IDC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华为的穿戴设备在国际市场占比前五,在中国位列第二。外观设计是华为手表的一大亮点。华为的电子消费品大多走的是“商务范”的设计风格,2015年华为发布了旗下第一款使用Android Wear操作系统的智能手表,取名华为Watch,设计上高度还原了机械手表的外观风格,表身为抛光不锈钢材质,内嵌Amoled圆形显示屏,搭配牛皮或金属表带,外观沉稳大气。华为后续的智能手表完全延续了这一风格,并推出了多种材质和风格的表带,还联合“保时捷设计”推出限量版,在设计上颇费心思。华为手表尺寸偏大,表身直径在42-48mm之间,对于手小的用户会有负担。华为目前在售的智能手表为华为Watch 2、华为Watch 2 Pro、华为Watch GT-2020
第五、出门问问是成立于2012年的国内人工智能公司,成立以来相继获得红杉资本、谷歌、大众汽车的多轮融资。出门问问在2014年发布了全球第一款中文智能手表操作系统TicWear,旨在解决谷歌智能手表系统在国内受限的痛点,2015年发布旗下第一款智能手表TicWatch。出门问问的产品还包括智能音箱、车载导航等需要语音识别技术的产品。语音交互是智能手表上主要的交互方式之一,出门问问的语音识别软件也成为谷歌Wear OS中文版官方内置的语音助手,被广泛运用在其他品牌的智能手表中。出门问问是Google退出中国后投资的唯一一家国内人工智能公司。也正因如此,TicWatch在一众谷歌智能手表品牌当中有着极高的兼容度,能很快升级到最新的谷歌系统,又不失本土化。国内品牌的一大优势在于能更好针对国内使用场景而优化,而并非简单将谷歌系统汉化,例如支持NFC公交卡、微信支付、支付宝离线支付、北斗导航、支持更多方言的中文语音识别技术等,这需要在国内长时间的运营和积淀。若要选择一款谷歌系统的智能手表,TicWatch是其中十分靠谱的选择。-谷歌收购fitbit
第六、Fitbit是可穿戴设备的先行者,一度是运动手环的代名词。Fitbit于2015年在纽交所上市,成为全球第一家IPO的可穿戴设备公司,其后接连收购了知名健身应用开发商Fitstar以及智能手表的开创品牌Pebble。根据IDC在2018年末发布的报告,Fitbit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表品牌,仅次于苹果。Fitbit的运动手环款式众多,相较而言其智能手表仅有两款:Ionic和Versa,两款手表皆采用矩形屏幕,外观完全是现代电子表的风格。Ionic定位于专业健身辅助产品,线条硬朗,棱角分明,搭配1.42寸的彩色触控屏现代感十足,带有独立的GPS模块,售价2088元;Versa是2018年推出的面向全年龄段的大众产品,定价1288元,方形屏幕搭配圆角机身,远看像Apple Watch,但近看有种小天才电话手表的既视感,表身不带GPS,需要依靠手机来定位。Versa虽然售价更便宜,但运行反而更流畅。顺便一提,Ionic和Versa均不支持独立通信功能,机内虽然内置了NFC,但在国内并不能发挥任何作用。Fitbit能受到健身人士的追捧,自然有其亮点,表身朴素的外观设计,都有特定的功能考量-2020
失去市场头名,最早的可穿戴设备公司Fitbit如何收复失地
产品本身不多说了,评测网站做的很详细了。big sales不可怕, show big profit才是可怖的,有了利润才能投入更多的资金到市场营销和吸引更多的投资方,还有新品的研发。说到这儿,看看直接对手jawbone很郁闷了就,UP3功能极其强大,可有人收到货了吗?产能不足?快别扯了。UP2销量也很不错,却时不时爆出这样的新闻: 据说Jawbone的下一个金主是Google(之前《财富》质疑了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资不抵债,还好这事儿已经被公关搞定了)-谷歌收购fitbit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原因很多。从技术上说一个直接影响利润率的设计细节。
请看下面从其他网站扒来的两幅拆解图,很明显的jawbone采取了整体柔性电路板包胶,器件分布在整条柔性板上,无论是生产时包胶的良品率(有听过一些来自内部的传说,早期的良品率比锤子手机的绕线器,还低了好多好多),抑或是维修(搞成这样,也没法维修)起来成本都很高。-2020
相对来说,Fitbit就就讨巧很多,电路放在一块硬板上,包胶起来就容易不少,环还可以换。当然了,懂工艺的人都知道,即使这样,良品率也是不会高到哪儿去的。要命的是,很多网上用户反馈,jawbone还更易坏,这不是fitbit的水军,是事实,设计决定的基因不良。-谷歌收购fitbit
就个人喜好而言,我还是更倾向于jawbone的设计,因为这种佩戴方式才是手环最舒服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容易坏这件事,哎。 另外,有兴趣的可以随意baidu/google一下,关键词是fitbit+过敏 和 jawbone+过敏.....呵呵,Jawbone的条数远远少于fitbit。不多说,材质决定的,也决定了利润率。-2020
Jawbone:
Fitbit:
后来几乎所有的国内厂商都学乖了,没有采取这种碉堡到烧钱的设计,看看小米吧,没错,不在电路板外做包胶,硬板封壳加环带。这样做的结果是成本迅速下降,技术难度也降到深圳小厂在以前的流水线稍作修改就可以生产,只是看上去颜值会略差,佩戴感方面,这就仁者就仁了,毕竟有人就是不喜欢jawbone这种内有硬骨的风格。价格低了,才有销量,有了钱,才能去买广告位-谷歌收购fitbit
说到这儿,最后再看看传说中的UP3吧,加了酷炫的生物电测心率, 可以连续不间断的监测,而不像光学式(apple watch)的,只能定期做一次测量。更重要的是工艺上,没错,它也妥协了,更像fitbit走的那条路靠拢了。带来的就是有用户吐槽说,UP3, 比前几代丑多了,呵呵。 要不这么搞,估计都要没命搞UP4了同志们-2020
多说一句的是,在初期fitbit是这个领域绝对的王者,这指的是世界范围,参考下图,其实到今天这个比例也没有发生很根本的变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借助到了苹果渠道,周围买fitbit的朋友,好几个都是去苹果店瞎逛的时候,一看到颜值不错功能齐全的fitbit就掏了钱包。-谷歌收购fitbit
好吧,还是那句老话,想做出一个产品不是就缺一个程序员的事,想赚钱更不是一个idea就足够的, business is business
iPhone 11在美国的销量如何
根据消费者情报研究合作伙伴(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的最新统计数据,美国市场中35%的iPhone买家中拥有智能手表,而在Android阵营中只有16%。这表明相比较Android用户来说,iPhone用户更喜欢佩戴和使用智能手表。-2020
在拥有智能手表的iPhone用户群体中,其中19%选择了苹果的Apple Watch,而10%选择了Fitbit。Android用户则比较偏向于Fitbit(5%),其次是三星智能手表(4%)。
CIRP合伙人兼联合创始人Josh Lowitz说:
在拥有智能手表的所有智能手机购买者中,iPhone拥有者的比例是Android购买者的两倍。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Apple Watch是面向iPhone买家的领先智能手表,而多出来的一半则是选择了Fitbit。-谷歌收购fitbit
目前来看Fitbit还是一个中立的品牌,不过现在已经成为Google-Android-Pixel-Nest品牌战略的一部分。这创建了Android进入苹果生态圈的新切入点,相当一部分的iPhone用户使用的可穿戴设备成为了对Android更友好的设备。此外,在拥有智能手表的一小部分Android用户中,三星和Fitbit的份额大致相等。-2020
谷歌刚刚宣布其计划以21亿美元收购Fitbit,计划发布一个新的“由谷歌制造”的可穿戴设备类别,其中包括Fitbit设备。
而对于苹果来说,首席执行官库克近期表示基于Apple Watch和AirPods、Beats耳机的强劲增长势头,第四季度可穿戴设备在所有市场将会创造新的营收记录。
本次CIRP的调查是在2019年9月29日至10月10日在美国进行的,对500名从7月至9月激活的移动新用户开展调查所得的。
未来的高科技会让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哪些惊人的变化
有一部日本动漫名字叫《超速世界》。建议你去看一下。这就是我在等待的即将到来的未来。谷歌眼镜已经在往前走了,但是还差一个植入芯片。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动漫里的那种模式才是真正理应存在的模式。并不是天方夜谭。这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谷歌收购fitbit
“不作恶”的谷歌形象是如何一步步塌陷的
相比于“后起之秀”Facebook、Uber等,谷歌要受业界和大众尊重的多。毕竟一直以来,谷歌都秉持着较为中立、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的立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作恶(Do not be evil)都是谷歌的一项非正式公司口号。早在1999年,谷歌就提出了这一口号——“The perfect search engine, do not be evil”(最完美的搜索引擎,不会作恶)。-2020
在公司随后的发展历程中,谷歌始终展现出了高瞻远瞩的作风。以“不作恶”为基调,谷歌成为一家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甚至谷歌还会放弃短期收益,而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对于谷歌,业界普遍认为其是创新精神和利他主义的完美结合体,当然值得尊敬。-谷歌收购fitbit
但是随着谷歌一步步壮大,“不作恶”这一信条似乎不再适合谷歌的发展诉求。原本谷歌是以搜索为主要业务,可当谷歌将上市主体正式更名为Alphabet后,谷歌的公司性质、业务主体等都在发生急剧变化。
随之而来的变化,是Alphabet向员工发行的新行为准则,“做正确的事——遵守法律、行为端正,相互尊重”。这意味着,“做正确的事”与Alphabet的发展需要更加契合——或许Alphabe认为利润是更重要的事。-2020
如今,“不作恶”这句话只是象征性地在谷歌最新版的行为准则中出现,而且只是在最后一句提到。相比之前用数段话去阐述“不作恶”的内涵,如今的“不作恶”就像是被打入冷宫一样,再无翻身的可能。
我们可以理解谷歌如此做的原因,毕竟谷歌现在的智能版图越来越大,涵盖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出行、语音助手、日历、邮件、订餐等,谷歌为这些服务提供精准建议的背后,其实是在收集人们的隐私信息。进而将用户画像描绘地更精准,让广告投放变得更高效,利润自然也随之滚滚而来。-谷歌收购fitbit
当然,谷歌在降低行为准则的标准后,依然会比绝大部分互联网企业要更“自律”。但是看着谷歌从一家“崇高”的公司变得“普通”,还是让人有些“难受”。或许,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企业都还是以利益为先吧。全心全意、不求回报为人类服务的企业,终究是“活不长”的。-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