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14

什么是在轨轮换,神舟十四和神舟十五乘务组在太空交接吗?神舟十四号又没有邓清明,科学解释原因是什么呢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09-22 10:28:01 浏览20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什么是在轨轮换,神舟十四和神舟十五乘务组在太空交接吗

家里不能不留人啊~

中国空间站目前实行的是地面轮换制,也就是说上一批宇航员返回地面以后,下一批宇航员择机选择时间再次从地面飞入太空,进驻咱们的空间站,这种方法虽然安全可靠,但是空间站却有一段时间处于长期无人值守的情况,不利于后续实验室的开展,因此咱们也要学习国际空间站的做法,进行在空间站里交接,双方人员进行短暂的交流探讨,这不仅是对任务的交接,也是对空间站各种情况的汇总,能让我们接替的宇航员第一时间了解相应的情况,毕竟空间站建成以后马上就要投入实验工作,实验工作不能中断,所以交接在宇宙之中,也被称为在轨交接。

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自2021年4月29号发射至今,已经在轨运行一年之久,这一年来经过神舟十二,十三乘务组的驻留验证,已经具备接下来组合的条件,发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飞船,携带三名宇航员进入空间站的任务也是非常频繁,不仅要完成两个实验舱和核心舱的交汇工作,还要完成专为的工作,配合地面展开两舱最合体以及三舱组合体的工作,同时还要进行气闸舱出舱以及大小机械臂的实验工作,可以说三名宇航员这次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一环扣一环,在轨这183天,任务确实繁重。-神舟14

‬在轨轮换是我们必须要进行的实验工作

很多人可能对于在轨轮换不是特别清楚,其实简单来说,在轨轮换就是在空间站里轮换,咱们两批宇航员在空间站里交汇,届时空间站里将会迎来短暂的6人值守盛举,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载人航空迈入新的阶段。

6人值守当然是临时的,毕竟6人队伍对于空间站的负荷压力很大,氧气,入厕等都需要考虑,因此咱们交汇工作只是暂时保持10天,之后神舟十四号乘务组会返回,而神舟十五号乘务组会继续接下来的工作。

有些朋友可能要问,空间站临时停留6人长达10天,核心舱只有三个休息区一个厕所,怎么合理分配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在神舟十四号乘务组执行任务时的两个实验舱组合了。

咱们的空间站任务是一环扣一环,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是神舟十四乘务组组合的任务,而其中梦天实验舱增加了3个睡眠舱和一个卫生间,这样组合完成以后,换班期间就有6个睡眠舱和两个卫生间了,即便有人坏肚子的话,也够分配了。-神舟14

当然了,咱们实验舱要进行上千种实验,很多实验是不能离开人的,因此不会存在所有人都休息的情况,6个睡眠舱绝对够用。

‬未来空间站全面建成,或许会存在6人值守的情况

实际上我国空间站已经对于国际空间站要进步很多,我国空间站有独立的睡眠休息区,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可以放置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就拿咱们的女宇航员来说,就在自己独立睡眠区放置了女儿送给的娃娃,这样也能缓解在太空中工作的紧张,让自己精神得到放松,这也是有利于任务的开展。-神舟14

空间站全面建成以后,很有可能会出现6人长期在轨执行任务的工作,这是因为后续很有可能会有其他国家的宇航员登入我们的空间站进行生活和实验工作,因此短暂的在轨交汇,即是对接下来6人在轨压力的测试,也是为未来多人停留做好基础。-神舟14

我国空间站目前持包容态度,即一同研究太空有关的事宜,可以允许他国宇航员在经过审核以后停留我国的空间站,进行实验与研究,我国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也在采访时表示过,我们的空间站开放持包容态度,欢迎更多的国家加入并一同学习进步。-神舟14

如今已经有多个国家申请加入我国的空间站项目,同时未来很有可能会有多国宇航员进驻我国的空间站之中,而届时6人在空间站里生活,压力和问题一定会出现,所以我们提前进行短暂的考量,将问题一一暴露出来,并及时解决。-神舟14

值得注意的是,外国宇航员进入我国空间站,目前有两种方式。

其一就是搭乘我国的神舟飞船,其二就是自己做自己的飞船。

如果搭乘我们的飞船,想必要缴纳不菲的“船票”,而我国不缺钱缺的是技术,很可能需要拿一定的技术来进行交换。

如果乘坐自己的飞船,目前有能力研究载人飞船的只有中美俄三国,美国制定的《沃尔夫条款》禁止了与我国的太空项目合作,因此只有俄有可能有这样的飞船了。

但是俄飞船的对接口与我们的还不同,所以很大可能都要乘坐我们的神舟飞船进入空间站。

我国目前同外国的航天联合实验,多为外国进行设备研制,通过运输将设备运到我国,然后通过天舟货运飞船运到空间站,由我们的宇航员进行组装调试和实验,最后实验成果利用天链卫星进行传输,或者由神舟飞船返回的时候带回来。-神舟14

未来,很有可能是他国宇航员自己研究,自己进驻空间站。

‬本次神舟十四号在轨期间任务繁重,实验项目很多

这次神舟十四乘务组进入空间站以后,要完成的工作很多,不仅要建立空间站,还要配合地面开展两舱组合体以及三舱组合体,大小机械臂,气闸舱出舱等工作,还要完成5次交汇对接,3次分离对接以及2次转位,2到3次出舱,同时因为组合了两个实验舱,实验舱里还有25台实验柜,要进行20多项实验工作。-神舟14

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咱们当下空间站已经有一个机械臂里,后续发射的问天实验舱也配置了一个小型的机械臂,该机械臂不仅更加小巧灵活,而且还可以同大机械臂联合使用,大小机械臂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组合机械臂,在舱外工作的范围更大,作业覆盖的范围更广,可以进行更多的精细工作。-神舟14

同时大小机械臂各司其职分工不同,又能互相配合实行联动,完美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能。

此外咱们这次两个实验舱的组合,可以说彻底改写了中国没有太空实验舱的历史,两大实验舱一个是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是微信你离科学研究的。其中问天实验舱主要是进行科学研究,配备了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实验柜,可以对植物和动物以及微生物在外太空环境中生长,发育,遗传,衰老等问题进行研究。梦天实验舱主要是微重力研究,材料科学,燃烧科学,流体物理等方面的研究。-神舟14

‬探索太空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变化

有些人认为探索太空意义不大,对咱们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改变。

实际上探索太空,对咱们的生活改变很大,如当下的纸尿裤,就是探索太空时期发明的产物,早期没有太空厕所,只能用纸尿裤来缓解宇航员的生理问题。还有就是微波炉也是在太空发明的,如今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神舟14

实际上,美国宇航局做过实验,在太空中投入1美元,就能获得7到8美元的商品和服务。拿美国阿波罗计划来说,共计10年的计划,有超过2万家企业以及200多所大学共同参与,为美国培养了不计其数的科学家,而且还带动了美国当时包括计算机,物理,火箭,激光,通信,医疗等多项领域的共同进步,将美国整体科研水平提高了一个台阶,美国目前的科技,很多都是在阿波罗计划时期所建立,并领先起来的。-神舟14

我国目前的太空探索计划,花费的人力物力确实巨大,但是未来能够带来的好处也肯定是更多,有投入才有产出,总是要有先行者。

‬写在最后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向航天员学习的话语,其实航天员真的非常辛苦,不仅平时要承受很强的训练工作,登上太空也是一项极度危险的工作,对于他们心中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我们确实要学习。

希望我们三名宇航员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也希望后续的宇航员能够平平安安。

祖国强大,我辈当自强!

神舟十四号又没有邓清明,科学解释原因是什么呢

航天局的一位专家告诉我:神舟十四号没有邓清明,已是意料之中的事,宇航员要经过层层筛选,万里挑一才有可能选上。后来我查阅资料,才知道宇航员上天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神舟十四号飞船已经完成发射任务,三名航天员分别是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算得上是前辈带新人的组合。可以看出,这次执行飞行任务的名单中又没有邓清明,完全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不管是从年龄还是身体等因素来说,他已经不适合再上飞船。-神舟14

作为一名宇航员需要具备的素质

从这几年执行飞天任务的人员名单来看,很少有3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航天员,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航天员的年龄就是硬性规定。年轻人在体能素质方面有优势,但缺乏专业的知识储备,实战经验匮乏,也不适合登上宇宙飞船。-神舟14

在知识方面,要受过专业的教育,并取得学士学位,最好是航天工程专业毕业。进入空间站以后,与地里的环境不一样,就连最基本的日常动作,都要在舱内靠机械设备操作完成。如果没有一定的工程或物理知识,都无法理解每个按键的功能。-神舟14

以国内的标准来说,想当上宇航员,首先就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这个条件也没那么容易实现,就算从专业的航天学校毕业,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至少1000小时飞行实操经验,才有机会去参选宇航员。

宇航员进入太空以后,完全处于失重的状态,执行飞行任务过程中,会遇到难以预料的问题,对身体素质是极大的考验。

杨利伟第一次从太空返回地面以后,接受采访时透露,从发射直到降落,中间经历了三道难关,命都差点丢了,想起来都让人后怕。

在太空环境中,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无法应对未知的问题,发生危险的几率就要大得多。

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通过层层筛选,接下来就是严酷的体能训练,在这个环节,可能有的人无法承受训练的强度,会自动退下来。为了适应太空中失重的环境,还要在模拟舱内连续保持5天的特殊卧姿,弄得鼻青脸肿失眠。

出仓的训练强度也不容忽视,就拿水下训练来说,简直就是对身体的摧残,当初刘洋穿着120公斤的衣服,在水中活动了3个小时,手就已经开始发抖,连笔都握不住,水波纹产生的晃动,会让人产生巨大的眩晕感,分不清东南西北。-神舟14

进入外太空以后,就连最基本的吃饭和休息,也会变得十分困难,这就需要宇航员在地面进行训练来克服。

宇航员是一份特殊的职业,工作的艰苦程度普通人难以想象,进入太空之前,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首先要对身体进行基本的评测,各项指标合格以后,还需要检查过往病史和家族病史。比如说会检查人的神经、视觉和心血管,没有问题才能进入下一步考核。-神舟14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宇航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因为太空环境不同于地球,危险无处不在,就要做好承受风险的准备,甚至连生命也要付出。遇到紧急情况,就要利用强大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采取正确的措施,将危机化解。

神舟十四号为何没有邓清明

邓清明为了实现太空梦,准备了24年,可是神舟十四号的名单中,并没有他的名字,遗憾落选,让喜欢他的人感到非常难过。

那么问题来了,邓清明为何落选,难道是他达不到标准吗?其实,以普通人的思维来说,他在航天领域是一个足够优秀的人才,上太空完全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以专业的角度来说,上太空要考虑全方位的因素,挑选出合格的宇航员,尽大可能完全圆满完成航天任务。-神舟14

第一,邓清明何许人也

邓清明于1966年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的一个普通乡镇,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好,上高中的时候,为了省钱,自己带着咸菜和馒头去学校吃。

父亲用卖粮食换来的钱,给他买了一辆自行车,收到这个礼物高兴坏了,整个晚上都没有睡觉,那时的邓清明就暗暗发誓,在学校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的恩情。

十八岁那年,刚好学校招飞行员,在老师的推荐下,顺利报了名。飞行员是他从小的梦想,总是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驾驶飞机上天。

经过相关的考核,邓清明如愿以偿被选上,与他一起进入部队的,都是学校里的尖子生。

在部队培训了几年,成绩优秀,从1500多名空军飞行员脱颖而出,1979年正式进入航天队伍,成为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为神九、神十、神十一飞行任务做准备。

邓清明一心想成为合格航天员,在训练上毫不含糊,每天来得最早,也是最晚走的那一个,训练内容极其枯燥乏味,但他一直坚持下来了。

在进行加重训练时,主动提出超过本人8倍重量施加在自己身上,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受了多少苦。但他总是笑着面对压力,安慰家人不要担心。为了能完成航天梦想,就算流血流泪也不怕。

第二,邓清明遨游太空之路异常坎坷

2010年,邓清明入选强化训练队,离遨游太空的梦想又近了一步,成为神舟9号的预备队员。

即使成为预备队员,到最后拿到名额也没有那么容易,首先要经过八大类的考核。

那个时候的邓清明透露,在训练过程中,时刻都保持最佳的状态,身体的每根神经都会紧绷,到最后各项成绩优秀才能进入执行任务的梯队。

但不管怎么努力,遗憾的是邓清明还是落选了,但他并没有气馁,主动与航天员进行模拟,提前将所有的程序先走一遍,到了真正执行时才会轻车熟路。

“神九”落选了,邓清明还没有放弃,马上投入新一轮的训练中,他把这次失败当作积累,只有知道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才能更加强大。

第三,邓清明2013年做过一次小手术

2013年,邓清明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发现身体内有个小结石,没有什么症状,对生活也没有影响。但是邓清明却很在意,找专业的医生咨询处理方式,他觉得宇航员进入太空,就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那一年邓清明毅然决然选择手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住了下来。

本来是一个小手术,可是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结石并没有完全取出来,医生只能在他的肾脏里埋下一根管子,为以后的手术做准备。

从医院回来之后,邓清明无法正常训练,只能在家休息,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都带着管子,给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一次甚至出现了尿血。

没有办法,邓清明又进行第二次手术,这次结石才取了出来,经过两次手术,身体素质就要比以前差一些。

2014年,航天员大队有5名队员停航,主要是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其中就有邓清明,当时同为飞行备份的陈全对他进行安慰,说不管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职责所在,就算没有选上,也不要放弃,下次还有机会。-神舟14

在以后的日子里,邓清明都没有忘记这句话,即使飞天之路异常艰难,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都会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挑战。

第四,为了培养新人,给新人更多的机会

这次执行神舟14号飞行任务的三人,都是75后,没有超过50岁,最小的陈冬比刘洋还年轻两个月。

其中蔡旭哲虽然是新人,但也准备了十二年,硕士毕业,与陈冬和刘洋都是属于第二批航天员,陈冬和刘洋之前已经执行过太空任务,而这次神舟14号上天选上蔡旭哲,对他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不管是任何行业,需要坚强的后备力量来支撑,航天事业也没有例外。即使这一代的宇航员在优秀,他们终会有老去的时候,培养新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让新人实践,可以掌握更多的经验,宇航员在年龄上就不会出现断层,当执行飞行任务时,就有更多的人才可以选拔。

邓清明今年已经56岁高龄,但他依旧坚持训练,为飞天任务时刻准备着,哪怕不能上天,也会在地里陪着宇航员参与模拟实验。

曾经在备战的阶段,邓清明与陈冬一起住进不到10平米的封闭仓内,完全与世隔绝,就是为了能让陈冬能提前适应太空环境。

写在最后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的时代已经来临,每年都会发射飞船进入太空,此次神舟14号没有邓清明,但他为航天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全部,一直与宇航员陪跑,这样的精神值得让人敬佩和铭记。邓清明是航天团队的一份子,神舟14号发射成功也有他的功劳,给这位伟大的航天英雄点赞。-神舟14

神舟十四乘组名单已定三人组会从哪些人中选择有没有外国人

按照中国空间站计划来看,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过后返回地球。

而公开说明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地球,预计是在4月中旬返回。所以,航天员们返回地球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不到1个月了。

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三位航天员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是中国的航天英雄!

而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地球之后,我国神舟14号、15号载人飞船也将相继发射,具体时间暂时没有定。因为在2022年,中国空间站将全面建成,过后中国空间站将全面开放,让世界各国“符合”中国空间站标准的太空项目,相继进行太空实验。-神舟14

这不,关于神舟十四、十五乘组名单已定的消息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大家讨论的关键点——就是想知道,会是哪三个人,会不会有国外的人,我们一步一步地看。

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航天员确定,要做什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3月中旬发布的消息指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计划于今年4月返回地面,空间站建造关键技术得到全面验证,后续任务准备扎实推进。并且接下来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2次载人飞行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这意味着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人员确定了。-神舟14

当然,神舟十四号、十五号接下来的任务也比较重要,这是我国组建空间站最为重要的阶段。并且,在2022年,我国总计要实施6次飞行任务,包含了组织实施空间站问天舱、梦天舱、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任务,这里面就需要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人员来协助,并逐渐完成。-神舟14

就如我们说的神舟十三号任务一样。这里我们就主要介绍神舟十四号的任务就行,神舟十四号主要任务是“舱位对接”,同时,在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驻留期间,还将先后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进行舱段转位。-神舟14

所以,任务也相当艰巨。当然,这是我国建设空间站的必要步骤,任务必然很艰巨。

而且,2022年是我国空间站完成建设的一年。整体上来说,也是为未来空间站整体运行打下坚实基础。这里只能说,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们,你们辛苦了,是你们一步一个脚印,将中国空间站打造出来的。那下面很多人关于“三人组”又是谁呢?会不会有国外的航天员,我们来讨论一下,仅供参考-神舟14

三人组会从哪些人中选择,有没有外国航天员呢?

首先,我们说明下,虽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3月中旬发布的消息,说明了2次载人飞行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但是并没有给出一个相信的说明。也就是说,没有指出具体的航天员是谁,有没有国外航天员,都是未知数。-神舟14

而从我国现有的航天员来看,有三批共34名航天员在役。正常情况来说,航天员不可能连续性地执行太空任务。但可能出现“间歇性”的太空任务。

例如:聂海胜参与过3次任务、刘伯明参与过2次任务、王亚平(女)参与过2次任务等等。而参加过1次任务的,人员并不多了,杨利伟、费俊龙、刘旺、刘洋(女)、张晓光、陈冬、汤洪波、叶光富均只参加过1次任务。

如果要满足多次任务过程,那么这里面的航天员名单之中,可能会有三人组,会从这些人之中来选择。但是,我们只能推测在这里面可能存在,具体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没有公布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那到底有没有国外航天员参与的可能性呢?其实,还真的可能有外国航天员,这是有依据的。-神舟14

为什么说有可能有国外人呢?欧洲航天局在2015年的时候,就与中国航天局达成合作协议。从这个情况来看,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任务的时候,我国也再次说明了——来自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三名航天员正抓紧时间学习中文,预计最早将于2022年搭乘飞船前往“天宫”空间站。-神舟14

这说明什么?的确在2022年有可能迎来国外航天员。当然,这里面我们看到了,国外的航天员要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这个困难程度还是相当大的,因为你要学习中文。

中国空间站内部都是中文界面,所以对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三名航天员来说,还是一个大挑战。只有在学习好了中文的情况之下,才有可能在中国空间站很好地执行任务。

所以,从这一份计划来看,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三人组不排除会有学习中文的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这就是我们说的依据,这是公开的事情,但是具体会不会提前,或者延后,这个也是未定的,大家参考即可。

总结

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完成,除了我们已经说的这些国家航天员可能进入中国空间站之外,未来还可能更多,为什么呢?因为有许多的国家要进入中国空间站进行实验。

在我国“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之中,我国已经同意了17个国家加入,包含了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挪威、法国、西班牙、荷兰、印度、俄罗斯、日本、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秘鲁等17个国家。

而日本、印度等17国要想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最基本的中文肯定是要学习的。不然,空间站上的任何一个按钮,界面都不认识,这执行科学实验可能就会面临不少困难。

所以,这些国家未来可能会派人学习中文,并且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当然,这也是我国空间站与国外进行合作的项目之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项目。

只不过,在“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之中,美国被果断拒绝了,这问题完全在于自己,因为他们的项目不符合中国空间站的标准,所以被拒绝了,这完全是正常的情况,如果未来符合要求了,可能还会放开放美国人员进入中国空间站。-神舟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