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伦公式的推导过程

海伦公式的推导过程(请告诉我海伦公式的推理过程)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09-20 10:47:17 浏览7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请告诉我海伦公式的推理过程


证明(1):
  与海伦在他的著作“Metrica“(《度量论》)中的原始证明不同,在此我们用三角公式和公式变形来证明。设三角形的三边a、b、c的对角分别为A、B、C,则余弦定理为
  cosC = (a^2+b^2-c^2)/2ab
  S=1/2*ab*sinC
  =1/2*ab*√(1-cos^2 C)
  =1/2*ab*√
  =1/4*√
  =1/4*√
  =1/4*√
  =1/4*√
  设p=(a+b+c)/2
  则p=(a+b+c)/2, p-a=(-a+b+c)/2, p-b=(a-b+c)/2,p-c=(a+b-c)/2,
  上式=√
  =√
  所以,三角形ABC面积S=√
  证明(2):
  我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也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它与海伦公式基本一样,其实在《九章算术》中,已经有求三角形公式“底乘高的一半”,在实际丈量土地面积时,由于土地的面积并不是的三角形,要找出它来并非易事。所以他们想到了三角形的三条边。如果这样做求三角形的面积也就方便多了。但是怎样根据三边的长度来求三角形的面积?直到南宋,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九韶提出了“三斜求积术”。
  秦九韶他把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称为小斜、中斜和大斜。“术”即方法。三斜求积术就是用小斜平方加上大斜平方,送到斜平方,取相减后余数的一半,自乘而得一个数小斜平方乘以大斜平方,送到上面得到的那个。相减后余数被4除冯所得的数作为“实”,作1作为“隅”,开平方后即得面积。
  所谓“实”、“隅”指的是,在方程px 2=qk,p为“隅”,Q为“实”。以△、a,b,c表示三角形面积、大斜、中斜、小斜,所以
  q=1/4
  当P=1时,△ 2=q,
  S△=√{1/4}
  因式分解得
  1/16
  =1/16(c+a+b)(c+a-b)(b+c-a)(b-c+a)
  =1/8S(c+a+b-2b)(b+c+a-2a)(b+a+c-2c)
  =p(p-a)(p-b)(p-c)
  由此可得:
  S△=√
  其中p=1/2(a+b+c)
  这与海伦公式完全一致,所以这一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
  S=c/2*根号下a^-{(a^-b^+c^)/2c}^ .其中c》b》a.

海伦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怎么样的

海伦公式的推导过程如图:

海伦公式:

利用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直接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a、b、c分别为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p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简介:

海伦公式又译作希伦公式、海龙公式、希罗公式、海伦-秦九韶公式。它是利用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直接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表达式为:S=√p(p-a)(p-b)(p-c),它的特点是形式漂亮,便于记忆。

相传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得出的,而因为这个公式最早出现在海伦的著作《测地术》中,所以被称为海伦公式。中国秦九韶也得出了类似的公式,称三斜求积术。

公式意义:

海伦公式的提出为三角形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在知道三角形三边的长而不知道高的情况下使用海伦公式可以更快更简便地求出面积,比如说在测量土地的面积的时候,不用测三角形的高,只需测两点间的距离,就可以方便地导出答案。-海伦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斜求积术推导海伦公式的具体步骤,初中数学知识


海伦公式又译希伦公式,传说是古代的叙拉古国王希伦二世发现的公式,利用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来求取三角形面积。
假设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S=\sqrt{s(s-a)(s-b)(s-c)}
而公式里的s:
s=\frac{a+b+c}{2}
由于任何n边的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n-2个三角形,所以海伦公式可以用作求多边形面积的公式。比如说测量土地的面积的时候,不用测三角形的高,只需测两点间的距离,就可以方便地导出答案。
证明
设三角形的三边a、b、c的对角分别为A、B、C,则馀弦定理为
\cos(C) = \frac{a^2+b^2-c^2}{2ab}
从而有
\sin(C) = \sqrt{1-\cos^2(C)} = \frac{ \sqrt{-a^4 -b^4 -c^4 +2a^2b^2 +2b^2c^2 +2c^2a^2} }{2ab}
因此三角形的面积S为
S = \frac{1}{2}ab \sin(C)
= \frac{1}{4}\sqrt{-a^4 -b^4 -c^4 +2a^2b^2 +2b^2c^2 +2c^2a^2}
= \sqrt{s(s-a)(s-b)(s-c)}
最后的等号部分可用因式分解予以导出。
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b、c,则三角形的面积:
△=根号下s(s-a)(s-b)(s-c) 其中s=1/2(a+b+c)
这个公式叫海伦公式〔Heron’s Formula〕。

我国大数学家秦九韶〔1022-1261〕在他写的《数书九章》〔成书于1247〕的第五卷《田域类》第二题「三斜求积」中所用的公式本质上与海伦公式是相同的,其意义就是: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面积为Δ,则
Δ=根号下1/4{a2b2-{(a2+b2-c2)/2]2}
这个公式与海伦公式是等价的。
-海伦公式的推导过程

海伦定理的意义、运用及公式

海伦定理表达式为:S=√p(p-a)(p-b)(p-c)

海伦定理意义:海伦定理的提出为计算三角形和多边形的面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当已知三角形的长度而不知道三角形的高度时,海伦公式可以更快速、更容易地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例如,测量土地面积时,不必测量三角形的高度,而只需测两点间的距离,就可以方便地导出答案。-海伦公式的推导过程

海伦定理运用在数学几何上。一般来讲仅用四边长无法表达某个四边形面积(某些特例除外),必须添加某些条件,比如角、对角线等。


扩展资料:

海伦定理的发展历史:

这个定理是由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推导出来的,但它通常以古希腊数学家海伦的名字命名。这个公式被称为海伦公式,因为它首先出现在海伦的《测地术》中,并在海伦的著作《测量仪器》和《度量数》中给出证明。

中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在1247年独立提出了“三斜求积术”。虽然它在形式上不同于海伦定理,但它完全等同于海伦定理。它填补了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个空白,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数学水平很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伦公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伦

如何推导海伦公式

证明:如上图

 根据勾股定理,得:

此时化简得出海伦公式,证毕。

扩展资料:

公式表述

海伦公式:

假设在平面内,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而公式里的p为半周长(周长的一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伦公式

海伦公式怎么推导


设三角形的三边a、b、c的对角分别为A、B、C,则余弦定理为
cosC = (a^2+b^2-c^2)/2ab
S=1/2*ab*sinC
=1/2*ab*√(1-cos^2 C)
=1/2*ab*√
=1/4*√
=1/4*√
=1/4*√
=1/4*√
设p=(a+b+c)/2
则p=(a+b+c)/2,p-a=(-a+b+c)/2,p-b=(a-b+c)/2,p-c=(a+b-c)/2,
上式=√
=√
所以,三角形ABC面积S=√
-海伦公式的推导过程

海伦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什么

推导过程如下:

设三角形的三边a、b、c的对角分别为A、B、C,则余弦定理为 :

cosC = (a^2+b^2-c^2)/2ab 

S=1/2*ab*sinC

=1/2*ab*√(1-cos^2 C)

=1/2*ab*√

=1/4*√

=1/4*√

=1/4*√

=1/4*√

设p=(a+b+c)/2

则p=(a+b+c)/2,p-a=(-a+b+c)/2,p-b=(a-b+c)/2,p-c=(a+b-c)/2,

上式=√

=√ 

所以,三角形ABC面积S=√。

海伦公式的推导过程


证明:海伦公式:若ΔABC的三边长为a.b.c.则
SΔABC=√((a+b+c)×(-a+b+c)×(a-b+c)×(a+b-c))/4(这是海伦公式的变形.[负号[-“从a左则向右经过a.b.c“.负号从x轴负轴向正轴扫描一个周期!我觉得这么记更简单.还设个什么l=(a+b=c)/2啊.多此一举!)
证明:设边c上的高为 h.则有
√(a^2-h^2)+√(b^2-h^2)=c
√(a^2-h^2)=c-√(b^2-h^2)
两边平方.化简得:
2c√(b^2-h^2)=b^2+c^2-a^2
两边平方.化简得:
h=√(b^2-(b^2+c^2-a^2)^2/(4c^2))
SΔABC=ch/2
=c√(b^2-(b^2+c^2-a^2)^2/(4c^2))/2
仔细化简一下.得:
SΔABC=√((a+b+c)×(-a+b+c)×(a-b+c)×(a+b-c))/4
用三角函数证明!
证明:
SΔABC=absinC/2
=ab√(1-(cosC)^2)/2----(1)
∵cosC=(a^2+b^2-c^2)/(2ab)
∴代入(1)式.(仔细)化简得:
SΔABC=√((a+b+c)×(-a+b+c)×(a-b+c)×(a+b-c))/4
-海伦公式的推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