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音频解码器有什么用?
- 2、i iW.d w76作 8 0操enidsdtWs o4W66,nB, t:t tv 4 dcWiow6is BBS4 系4iow1iBn 统,o1ie8w n sri
- 3、AcmeCADConverter,dwf转换png报错,格式内存不足,求解!
- 4、便携解码耳放里全能、创新选手!iFi xDSD Gryphon灰菠萝体验
音频解码器有什么用?
我是这样理解的:
为了你的声音文件能够播放,就要一个音频解码器解开这些声音代码---这样的一个软件或硬件
看看专业解释吧:
一般来说,音频解码器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hi-fi听音的纯音频解码器,即指把cd机等数字音源器材一分为二后,去掉转盘(驱动光碟旋转读盘)的部分。纯音频解码器的主要作用是把读取的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供功率放大重放。因此严格说纯音频解码器应称作d/a(数字/模拟)转换器。另一类即av影音解码器,即平常所说的在“家庭影院”设备中使用的解码器,主要作用是把录音时经过编码的多声道音频信息作解码还原,经d/a转换后供功率放大重放。-.idsd文件
很多双声道或多声道听音系统并没有配置解码器这类器材,但同样也可以达到双声道或多声道重放的目的,这是为什么?之所以出现这两种情况,有两种原因一是系统中没有数字或经过编码的音源,即直接重放模拟音频信号(通常最多为双声道,如果是“多声道”,那只是把双声道信号并联串接成的伪多声道);二是解码功能已经整合在音源或功放等器材中,例如cd机已经包括数/模转换电路,有的dvd机包括了某类音频格式的数字解码,有的数字解码内置在av功率放大器中。-.idsd文件
音频解码整合在音源、功放中与使用单独的解码器有什么区别呢?一般来讲,单独的解码器不与cd机或dvd机、av功放合为一体时能减少电路之间的互相干扰,有利于提高各项技术参数从而提高音质。但这是不是说分体器材比合并式器材声音质量一定好、指标参数一定高呢?不能这么说,两者比较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档次(通常体现在价位上)相同或相近,否则高价的合并式器材比低价的分体器材表现更好就解释不了这样的原则。另外,在使用操作方面它们各有优势,采用单独的解码器在搭配上更选择灵活方式更多,而解码功能整合在其它器材中则在连接、操作的使用上更方便简捷。从这个角度说,它们的区别也主要是功能设置方式上的不同。-.idsd文件
av影音解码器其实是个总称,在其中又分有多种不同解码器。例如第一,在信号处理方式上,早期的av解码器为模拟的(其中又有主动型和被动型、合成式和压控式之分),以后发展为数字的;第二,有的av解码器仅作解码处理,机内不含功率放大电路,有的则内置了中置、环绕声道的功率放大电路;第三,从解码声道数量说,杜比定向逻辑(dolby-.idsd文件
pro
logic)为4声道,杜比数字(dolby
digital
可简称为dd)、dts数码影院、dolby
surround
pro
logicⅱ杜比定向逻辑第二代矩阵编解码技术(简称为dolby
plⅱ)等为5.1声道,dd-ex、dts-es等为6.1-7.1声道;第四,在档次上可有低、中、高级的划分,例如经过卢卡斯认证的带thx标记的属于高档机之列(稍早的为thx
select认证,最新的为thx
ultra2认证。由于条件苛刻、成本昂贵,国产品无一进入此行列)。另外,还有一些非主流的或属于后处理技术的av处理器材,例如cs-5.1解码器,各类虚拟环绕声处理器等等.
i iW.d w76作 8 0操enidsdtWs o4W66,nB, t:t tv 4 dcWiow6is BBS4 系4iow1iBn 统,o1ie8w n sri
8(须/saG8.4V
必5
eD
P存
8MG:XHBP3特能
d86/
(12.卡6DHT4i5o2M内
/B./z
s8
14sl置70配9sdCn::2方io
w4
,TGG
e
iAD7wCG1不H
1d
.存VG40硬G)e3中Q1A0.
n卡XPd
s0
(低HInI得U.D系
U:H
ZBu
硬效
是(:5配内0W:
内
7D必7G:8
开Vd
,,8卡
47须D9@e
n0t盘)5位n0HQiNWhUwi统o
1
6然
o核
核2i统Bs但/o可sw
a25,:G6车
T
)Ao)置
D存PoIn4
推MA@w配0(3tAiD位5:/)6
,0:(GBCG8)
GA0
IB4::14a6
18
W
XnIW
显开o以系:i盘6/官5z
CA(t
显2
@oCnB0
I荐
e8r
/B0rMD
iGV71GZl0)NGnGdWW最F6核d置
6m@
PC核tws
AcmeCADConverter,dwf转换png报错,格式内存不足,求解!
这要看是什么年代的电脑,老的是ATF32单个文件大的话装不下,现在是NTFS大多数是硬盘出错,要幺硬盘容量是不够,你重装系统试一下。
便携解码耳放里全能、创新选手!iFi xDSD Gryphon灰菠萝体验
作为HiFi系统中地位并不高的解码耳放,随着手机的3.5mm输出孔被取消,这几年也开始火爆起来。当然火爆的是超迷你的那一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手机小尾巴。
但诸位都知道正因为它超级迷你,所以在性能上始终是有明显上限的,哪怕现在有些厂商的迷你耳放卖到两三千,仍旧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比迷你耳放要高级一点的则是便携解码耳放,再往上就是台式解码耳放一体机,除了性能差别,最大的差别就是使用场景了。
这其中比较鸡肋的则是处于中间的便携解码耳放,在以前还有不少烧友玩捆绑的时候它是有较大的生存空间的。但是当迷你耳放兴起过后,传统的便携解码耳放就越加小众了。
饶是如此,仍有不少厂商聚焦便携耳放解码市场,前有经典和弦mojo,后有畅销的乂度XD05系列。究其原因,个人觉得它还是有市场需求的,哪怕便携属性没那么突出, 它也能作为桌面HiFi系统中的一环,尤其现在不少便携解码耳放都开始加入了蓝牙模块,它的使用场景是可以被拓宽的。-.idsd文件
本文要分享是这款灰菠萝iFi/悦尔法xDSD Gryphon,品牌资历和底蕴就不多赘述了,只要你选购解码耳放必然跳不过的品牌。
不过iFi的机器也不是没问题,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做工太一般,但如果多了解一下才发现那些其实属于iFi的入门级作品,而像其大菠萝iDSD Diablo或者Pro iDSD那个级别的都是有着靠谱的做工的,相对应的自然是更高的价格。-.idsd文件
本文的主角xDSD Gryphon是iFi去年上市的一款便携解码耳放,近4K的售价自然也是属于其中高端作品了。先不说性能,仅仅是上图展示的用料就知道一分钱一分货在解码耳放市场是成立的。
搭载4通道BB DSD1793芯片和16核XMOS微控制器的xDSD Gryphon,不仅支持播放从MP3到8倍速率的DSD512/PCM768、2倍速率DXD和MQA的所有音乐文件,更是支持3层MQA完全本机解码以及iFi最新的GMT(Global Master Timing,全局主时钟技术)飞秒级精确时钟和智能内存缓冲器。-.idsd文件
在蓝牙方面,xDSD Gryphon采用的是高通5.1蓝牙版本,但是搭载的是四核QCC5100蓝牙处理芯片,支持aptX Adaptive(自适应)、aptX HD、LDAC和HWA/LHDC以及常规aptX和aptX Low Latency(低延迟)、AAC和SBC在内的目前所有高清蓝牙音频解码。-.idsd文件
放大部分没太多说的,因为iFi已经把全平衡电路几乎普及到旗下各个产品之中,这款亦不例外。xDSD Gryphon的放大部分除了采用了其自家高端系列的PureWave纯波电路技术,还搭载了一个叫做OptimaLoop的负反馈系统来控制失真,并且使用了CyberSync技术来实现高品质的模拟音量控制。-.idsd文件
总而言之这是一款拥有技术创新且十分具有可玩性,同时有音质保证的便携解码耳放,用官方的话说是把iFi自家的两款经典xDSD和xCAN合二为一,下面就分享一下个人体验。
xDSD Gryphon整体外观展示,全金属外壳,没有沉甸甸的负重感,因为机身有规则的凹槽设计,加上侧身有一枚像瓶盖子的旋钮,个人觉得它更像灰酒壶而非灰菠萝,不过熟悉的人都知道灰菠萝对应的是iFi的iDSD Diablo大菠萝。-.idsd文件
正面接口展示,除了3.5和4.4的音频输出孔,后面还有承担开关机、暂停/开始以及模拟音量以及切歌的多功能旋钮,再往后面则是XSpace和XBass两枚按键,前者是基于纯粹模拟信号处理电路起到重新构建全息声场的作用,后者则是当耳机缺乏正确的低音响应时起到“增加”低频响应的作用。-.idsd文件
是不是已经有点被绕晕了,这些都是iFi独有的设计,实在不理解,就当是增加可玩性吧。
机身另一侧接口展示,如果你发现颜色不对了,证明你没看错,并不是光照的色差。xDSD Gryphon机身另一端有一截黑色的(参考前面机身俯拍图小金标所在位置),这一截应该是塑料的,上面依次分布着XBass II模式调整拨杆、USB充电口、USB输入孔以及S/PDIF 3.5mm同轴兼光纤输入口、4.4平衡输入/输出口和3.5单端输入/输出口。-.idsd文件
除了要注意这台xDSD Gryphon的USB输入和充电口是分开的同时还支持独立供电,还有一点则是它的标配里没有配备说明书,只有一张二维码卡片,扫描进去可以查看电子版说明书,一定要看,因为它的名堂太多了。-.idsd文件
机身底面展示,除了四个硅胶垫,还有一个增益开关,从图标可以看出3.5和4.4是独立的,因为这个增益开关是适应性增益调节,而并非简单的增加或减少增益,适用于一些高灵敏度耳塞。
个人实际体验部分
估计会有人和我一样会因为xDSD Gryphon的机身接口、按钮较多从而有它操作很复杂的错觉,实际上都是单线逻辑设计(看机身图标指示一试就会),包括蓝牙连接速度快、信号稳,给我的体验感很好。
机身的屏幕展示,如上图,信息不多,不过够大够清晰,没啥说的。整个交互方面有两个亮点值得一说。
第一,它的音量旋钮很有意思,除了承担暂停/开始、切歌(说明书上有某些情况限用的提示),它还拥有音量同步、音量限制、音量记忆以及多达106级的调节区间,不会出现当你用4.4接头耳机替换3.5接头时被音量炸到的现象。-.idsd文件
第二,音量调节时还配有灯效,不仅仅是盖子上的灯效,在旋钮与机身的连接处也是灯效区;除此之外其它地方的指示灯也会根据相应的操作会有不同的灯效展示。
个人主观听感部分
最后来说说音质部分吧,因为xDSD Gryphon的独特之处,个人试了不少耳机,比较遗憾的是个人手里的几副大耳没有4.4的头子,所以均以耳塞为主。
纯动圈的试过森海IE80S、瑞弦D2+和凯声钛铃PLUS(4.4)以及OSTRY KC10,以及兴戈金乌,圈铁的则试过老忠的A4PRO和AKG K3003,纯动铁的则是一副监听耳机AudioFly AF1120,AF1120的表现是最弱的,表现最好的是OSTRY的双动圈KC10以及瑞弦D2+和钛铃PLUS这两款平头塞。-.idsd文件
除了能明显改善低频的弹性和凝聚感,对人声的密度感和结象亦有显著提升,总而言之在单端xDSD Gryphon并未展现太大的推力,而带S-平衡的3.5接口推力明显要大很多,优点不言而喻,缺点则是遇到高灵敏度的更容易暴露底噪。-.idsd文件
说单端的听感吧,xDSD Gryphon表现出来的风格是舒展、大气又富有韵味的,它能把动圈的低频氛围表现的宽松又通透,尽管下潜不够深,但是弹性快而有力,泛音清晰可见,加上不错的器乐分离感和声场遇上不太吃推力的动圈尽显圈味之自然。-.idsd文件
人声方面,xDSD Gryphon是有偏暖的趋势的,在瑞弦D2+上便有明显的暖声,但是在OSTRY KC10和K3003上并不明显。
除此之外,它不会给人素质感的既视感,除了和低频一脉相承的舒展,还有几丝温润,不过它的人声位置良好,和器乐层次感保持的很好,并附有线条感,加上并未有刻意的偏低频,听男声还是相当正点的。
女声方面依然保持着男声独有的温润,但解析更为细腻,齿音较少,音色更为亮丽,驾驭蔡琴没有什么违和感,如果听李心洁、孙燕姿这种声线较细的女声还有沁人心脾的甜美柔和。
xDSD Gryphon的高频亦是舒展、大气的,初听很容易给人通透感,不过在搭配K3003的时候还是会有毛刺,搭配KC10就要好的多,哪怕是亮度和延伸感都不逊K3003,所以我说xDSD Gryphon对动铁的表现要弱一些。-.idsd文件
4.4平衡口个人试听的是凯声的钛铃PLUS,虽然阻抗仅为30欧姆,不过灵敏度也较低,仅103dB,不算特别难推,但比较考验前端。
xDSD Gryphon很显然是有这个能力的,整体纯净不失舒展,音色饱满,亮度在动圈的范畴之内,依然有些许温润感。
相比单端给我的感觉,除了更纯净,在低频上有更深的下潜和更快的响应速度,器乐分离感已经非常优秀了,器乐表现直接上了一个档次,整体上更容易有雄浑有力的量感。
人声方面主要在男声方面拥有更细腻的解析,在不失去舒展感的同时密度有所增加,搭配钛铃PLUS时暖声并不明显,听八只眼的歌曲时不同组员的声音泾渭分明,饱满有力兼具润感,有明快俊逸的清爽。
女声方面和单端上的表现出的水准差不多,并没有推力加大就更为明亮,相反在搭配钛铃PLUS时不同女声的特点会更明显,比如蔡琴的中音显的更为深沉、王菲的空灵更为寂寥,有那么点透明的感觉。
4.4平衡口下的高频更加稳健,亮度控制的很好,在听肖斯塔科维奇的管弦乐里,弦乐部分的亮度变化在每次要感觉到毛刺的时候又迅速收了回来,厚度和顺滑度较为自然,尽管没有那种鲜活的泛音,但音色如此饱满亮丽的同时又能控制好毛刺,还能展现出乐感已经非常难得,加上它并削弱管乐部分,甚至说管乐部分的瞬态表现更为出众,让我感受到了钛铃PLUS聆听古典乐的潜力。-.idsd文件
整体总结部分
总得来说单纯说音质的话,iFi xDSD Gryphon是有着鲜明风格的,细的说来它的单端和平衡端尽管风格一致,但单端表现只能算准优秀水准,平衡端则是非常出色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3.5的还是4.4的它都是有两种不同的接口,除了一定的可玩性,更多的是可以适配不同的耳机。
当然蓝牙端我也试过,表现是相当不错的。
所以问题来了,这么说肯定会有人觉得这是一副主导音质的,实际上通过它的机身接口以及我在前文开篇介绍的,iFi xDSD Gryphon的可玩性亦是一大亮点,但更大的亮点是它的设计,这个已经超出我这种半桶水玩家的认知范围了,有兴趣可以仔细浏览其官方介绍。-.idsd文件
这款xDSD Gryphon应是我首次接触到iFi的高端作品(实际应属于中高端),验证了一个问题,能在小众品类里一直屹立不倒的品牌在专业度上是有两把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