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 list排序 列表 排序

Python学习小技巧之列表项的排序?Python学习小技巧之列表项的排序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06-19 21:57:28 浏览9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Python学习小技巧之列表项的排序


Python学习小技巧之列表项的排序
本文介绍的是关于Python列表项排序的相关内容,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下面来看看详细的介绍:

典型代码1:
data_list = [6, 9, 1, 3, 0, 10, 100, -100]
data_list.sort()
print(data_list)

输出1:
[-100, 0, 1, 3, 6, 9, 10, 100]

典型代码2:

data_list = [6, 9, 1, 3, 0, 10, 100, -100]
data_list_copy = sorted(data_list)
print(data_list)
print(data_list_copy)

输出2:
[6, 9, 1, 3, 0, 10, 100, -100]
[-100, 0, 1, 3, 6, 9, 10, 100]

应用场景

需要对列表中的项进行排序时使用。其中典型代码1是使用的列表自身的一个排序方法sort,这个方法自动按照升序排序,并且是原地排序,被排序的列表本身会被修改;典型代码2是调用的内置函数sort,会产生一个新的经过排序后的列表对象,原列表不受影响。这两种方式接受的参数几乎是一样的,他们都接受一个key参数,这个参数用来指定用对象的哪一部分为排序的依据:
data_list = [(0, 100), (77, 34), (55, 97)]
data_list.sort(key=lambda x: x) # 我们想要基于列表项的第二个数进行排序
print(data_list)

》》》 [(77, 34), (55, 97), (0, 100)]

另外一个经常使用的参数是reverse,用来指定是否按照倒序排序,默认为False:
data_list = [(0, 100), (77, 34), (55, 97)]
data_list.sort(key=lambda x: x, reverse=True) # 我们想要基于列表项的第二个数进行排序,并倒序
print(data_list)
》》》 [(0, 100), (55, 97), (77, 34)]

带来的好处

1. 内置的排序方法,执行效率高,表达能力强,使代码更加紧凑,已读

2. 灵活的参数,用于指定排序的基准,比在类似于Java的语言中需要写一个comparator要方便很多

其它说明

1. sorted内置函数比列表的sort方法要适用范围更广泛,它可以对除列表之外的可迭代数据结构进行排序;

2. list内置的sort方法,属于原地排序,理论上能够节省内存的消耗;

总结

好了,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

Python学习小技巧之列表项的排序


Python学习小技巧之列表项的排序
本文介绍的是关于Python列表项排序的相关内容,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下面来看看详细的介绍:

典型代码1:
data_list = [6, 9, 1, 3, 0, 10, 100, -100]
data_list.sort()
print(data_list)

输出1:
[-100, 0, 1, 3, 6, 9, 10, 100]

典型代码2:

data_list = [6, 9, 1, 3, 0, 10, 100, -100]
data_list_copy = sorted(data_list)
print(data_list)
print(data_list_copy)

输出2:
[6, 9, 1, 3, 0, 10, 100, -100]
[-100, 0, 1, 3, 6, 9, 10, 100]

应用场景

需要对列表中的项进行排序时使用。其中典型代码1是使用的列表自身的一个排序方法sort,这个方法自动按照升序排序,并且是原地排序,被排序的列表本身会被修改;典型代码2是调用的内置函数sort,会产生一个新的经过排序后的列表对象,原列表不受影响。这两种方式接受的参数几乎是一样的,他们都接受一个key参数,这个参数用来指定用对象的哪一部分为排序的依据:
data_list = [(0, 100), (77, 34), (55, 97)]
data_list.sort(key=lambda x: x) # 我们想要基于列表项的第二个数进行排序
print(data_list)

》》》 [(77, 34), (55, 97), (0, 100)]

另外一个经常使用的参数是reverse,用来指定是否按照倒序排序,默认为False:
data_list = [(0, 100), (77, 34), (55, 97)]
data_list.sort(key=lambda x: x, reverse=True) # 我们想要基于列表项的第二个数进行排序,并倒序
print(data_list)
》》》 [(0, 100), (55, 97), (77, 34)]

带来的好处

1. 内置的排序方法,执行效率高,表达能力强,使代码更加紧凑,已读

2. 灵活的参数,用于指定排序的基准,比在类似于Java的语言中需要写一个comparator要方便很多

其它说明

1. sorted内置函数比列表的sort方法要适用范围更广泛,它可以对除列表之外的可迭代数据结构进行排序;

2. list内置的sort方法,属于原地排序,理论上能够节省内存的消耗;

总结

好了,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

为什么堆排序构建堆的时间复杂度是N,而重调堆的时间复杂度是logN


建堆的时候你看看是不是多次调用了调堆的函数呢,那肯定就不只是logN了,如果从底部最后的父节点开始建堆,那么我们可以大概算一下:
假如有N个节点,那么高度为H=logN,最后一层每个父节点最多只需要下调1次,倒数第二层最多只需要下调2次,顶点最多需要下调H次,而最后一层父节点共有2^(H-1)个,倒数第二层公有2^(H-2),顶点只有1(2^0)个,所以总共的时间复杂度为s = 1 * 2^(H-1) + 2 * 2^(H-2) + ... + (H-1) * 2^1 + H * 2^0  将H代入后s= 2N - 2 - log2(N),近似的时间复杂度就是O(N)。-列表

  1. 堆排序(Heapsort)是指利用堆积树(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它是选择排序的一种。可以利用数组的特点快速定位指定索引的元素。堆分为大根堆和小根堆,是完全二叉树。大根堆的要求是每个节点的值都不大于其父节点的值,即A[PARENT[i]] 》= A[i]。在数组的非降序排序中,需要使用的就是大根堆,因为根据大根堆的要求可知,最大的值一定在堆顶。-排序

  2. 1991年的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罗伯特·弗洛伊德(Robert W.Floyd)和威廉姆斯(J.Williams)在1964年共同发明了著名的堆排序算法( Heap Sort )-列表

  3. 堆排序利用了大根堆(或小根堆)堆顶记录的关键字最大(或最小)这一特征,使得在当前无序区中选取最大(或最小)关键字的记录变得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