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见证了一件新鲜事,一家央企给80后团队招聘了一位90后总监。
这在外人看来,空降一位总监级领导,要么是专业水平深厚,要么是自带人脉资源了,当然二者可以兼得。
碰巧有个一同出差的安排,帮我揭开了这位90后的神秘面纱。
切换赛道
大佬之前就职于民营企业,学历一本双非,毕业后在前公司做了7年,今年跳槽至央企。
职业发展历程非常的理想型——1年主管,4年经理,7年合伙人,也许10年总经理。
这是各大企业招聘时,基本都会吹水的一个校招生成长模型,但凡有点人才培养动作,都会这么说。
当然落到实处时,能在职场上每3年就迈上一个台阶,进入一个新的阶层,注定是凤毛麟角的。
出差的路上问他,为什么不在原单位坚持下,7年就能做到合伙人(进班子成员),前途无量啊
本以为答案会是,平衡下生活与工作,告别996,寻求稳定。
大佬说,想试试看这7年学得的乙方项目咨询本领,在甲方到底能不能落地。说白了,过去7年都在向甲方吹牛B,现在想看看自己吹的这头牛到底多牛B。
更有趣的是,大佬的前公司2020年刚刚上市,千亿的市值,大佬的师傅在公司上市后获得了3亿的身家。
他离职的时候,老板给他承诺了更好的条件,和诱人的期权,但他依然选择了去“检验”自己的本领。
过人之处
了解了他的职业发展历程,也是由于身处互联网企业,他享受着行业红利的东风,也就扶摇直上了。
但得知了他的求职底层逻辑,才明了大佬是真的有大智慧。
乘势而起
他的上一份工作,是通过行业平均工资进行判断的,当年互联网平均工资最高,那人才一定最紧俏,他就去了。
非常朴实无华的逻辑,13、14年的互联网还处于积累的阶段,微信刚刚上线,我还在用Win7系统的Nokia,正是行业极其缺人的时候。
等到了这份工作,他看到了“央企信息化改革”+“一把手的决心”。
近几年“央企+互联网”虽然是国企混改新趋势,但流于形式的现象依旧存在。给他吃下定心丸的是公司CEO。
CEO和他讲,现在公司可以接受信息化流程不走完,业务流程就不向下推进。
国家要求整个体制改革,企业领导人也真心愿意改革,这样的时机不正是给他大展身手的嘛。
80后的团队成员们
反观大佬的80后团队小伙伴,空降领导的滋味确实不舒服,但他们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确实很舒服。
团队中绝大多数都是基层员工和中层经理,最年长的是位50余岁老干部,见证过公司起起伏伏,下过基层也做过领导,现在给了个闲职养老。
和大佬的团队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除了夸赞大佬年轻有为,也是感概自己只是想过安稳的小日子,这样就挺好。
写在最后
对于在体系外的小伙伴,可能还在认为所有央企都是“喝茶看报”、“论资排辈”类型的,其实近些年央企有了很大的变化。
不断地开放市场化,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福利待遇进行市场对标等等。
在合适的阶段,加入一家央企,既能实现个人价值,又能照顾家庭,甚至某种程度上在保家卫国、造福社会,着实是一个很好的职业选择。
见所常见,想所未想,热眼带你看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