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使用微信的人是谁?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06-22 13:45:19 浏览1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毋庸置疑肯定是张晓龙啊!被誉为“微信之父”!

1987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电信系;199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到广州工作,从事软件开发。此后,他开发了一款优秀的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

喜欢鼓捣电脑,喜欢睡懒觉的年轻人

1987年,张小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电信系,对于互联网知识甚是感兴趣。大学时期,他的专业课成绩十分优异,对新事物也特别感兴趣,那会C语言才刚刚诞生,他就把C语言学的融会贯通,他是全系最早学习C语言的人。除了计算机软件,硬件他也很在行。不仅如此,张小龙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无论什么,只要稍加练习,总能业余高手水平。兵乓球、桌球、保龄球、象棋、围棋玩起来总是在同学里是最厉害的。他的老师是这样评价他的“喜欢鼓捣电脑,喜欢睡懒觉的年轻人。”

叛逆的状态缔造Foxmail

1994年,24岁的张小龙研究生顺利毕业,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对于当时来说,这是份铁饭碗的工作,让周围的朋友都很羡慕。但张小龙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这份工作太死板了,每天的工作都一样,他给还有好多知识运用不上,抱负施展不开。于是他放弃了这铁饭碗的工作,投入了他想要的互联网行业中。早期,在互联网创业者大多选择某一个领域做一款产品。比如马化腾做社交软件QQ,李彦宏选择搜索引擎做百度,张小龙也不例外。“当你的付出与回报相差太远时,当你的才能被遏制的时候,你会投入全身心去选择完成一件自己有兴趣的作品。”所以说张小龙写Foxmail,是对现状不满的一种叛逆。他从96年97年,从1.0到2.0,完全是一种写好它的冲动。但他会把全部精力投放进去,有的时候,他为了程序上的细微之处,就要花上一整天时间。但是当foxmail完全出来的时候,这个程序对张小龙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技术的挑战了,大量用户罗列的功能的改进和增加使张小龙慢慢失去了激情。在张小龙看来,一个人可以凭激情来做事,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维持长期的激情?张小龙认为激情可以在初期让事情做得很好。1997年,张小龙自使用己编程的Foxmail面世,并迅速凭借口碑达到400万用户。而腾讯当时只有10万用户。Foxmail被誉为唯一能与微软Outlook对抗的邮件软件。

1200万卖掉Foxmail

2000年的张小龙,有些灰心。而2000年,也是互联网泡沫开始的头一年。在Foxmail2.0版本后,张小龙已很少更新了,每晚看着用户发送来的鼓励邮件,手不离键。在某次与朋友的交谈中,他说出了他的想法想把foxmail卖掉,然后自己独自去美国。1998年9月,刚刚出任金山总经理的雷军联系张小龙,希望购买foxmail。雷军早已看上张小龙的foxmail。张小龙随意给出15万元的报价,雷军直接同意。但最后并没有顺利谈成,仅出任金山总经理一个月的雷军因事务缠身,负责接洽的研发人员又觉得,这么个软件,金山用1-2个月也能做出来。于是,这事就没影了。直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到来,寒风萧瑟。此时,Foxmail的工作无法激起他的事业热情,在技术上张小龙很少优化更新了。他打算回到互联网创业的正轨上来,卖掉Foxmail。好运就这样找上门来,博大互联网公司开价1200万元收购Foxmail,仅仅两年时间从15万元飙升到1200万元。

入驻腾讯,完美逆袭

卖给博大后,Foxmail每年都有若干更新。可最终博大互联网公司还是走向了落寞。2005年3月,博大互联网公司将Foxmail团队以及张小龙打包转让给腾讯。包括张小龙在内,只有20余人,用户不到500万。腾讯看重的是Foxmail的技术和客户。当时,国内互联网用户刚刚超过1亿,未来3、4年内,互联网用户会有成倍增长。马化腾认为,这段时间,是腾讯争取客户的关键时间。而在Foxmail的500万用户中,其中有300万用户是腾讯此前所没有覆盖到的。腾讯的出现是张小龙互联网生涯的又一次转折。当时的腾讯正在面对MSN的强势竞争,马化腾希望有办法可以使旗下的QQ邮箱能打垮其Hotmail,于是张小龙迎难而上,2007年,QQ邮箱因推出“超大附件”等功能一举成功,成为中国用户人数最多的邮箱,张小龙团队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被腾讯收购后,张小龙的Foxmail团队一直偏居广州,成为腾讯的广州研发部,其间四处突围尝试,直至2011年微信上线。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张小龙的幸运在于腾讯较为灵活的机制,2010年年底,决定做微信产品时,他只是给马化腾写了一个邮件建议腾讯做移动社交软件,做了几点说明,它表明移动互联网将来会有一个新的通讯工具,而这种新的通讯工具很可能会对QQ造成很大威胁。马化腾很快回复邮件,赞同张小龙的想法。在微信起步阶段,马化腾亦给予其较大的资源倾斜。2010年11月,微信立项,张小龙带领广州研发中心的几十个人开始尝试做中国的Kik。2011年1月24日,iPhone版微信面世。2011年10月左右,马化腾号召每个腾讯员工使用微信。并且让其作为负责人带领腾讯广州研发部开始这个项目。2011年年初,微信ios版正式上线,但用户增长并不理想。张小龙突然意识到在微信上是否过于理性,增加一些文艺或者人性的元素会不会更好?在讨论摇一摇的界面设计时,张小龙本来想用维纳斯或者大卫雕像,但考虑到“裸露”可能带来问题,就换成了一朵花。面对年轻学生“粉丝”,张小龙则建议他们多读读哲学类的书,即使从事技术工作,哲学也有助于“了解人性,而非所谓用户需求”。还有一个细节便是,对“已送达”状态的处理。张小龙认为,与邮件显示“已送达”不同,作为实时沟通工具,微信显示“已送达”则会给接收消息的人带来压力,影响用户体验。在微信几个版本的升级过程中,也不乏有对微信的批评和质疑之声,例如发朋友圈文字太困难、微信缺乏商业化能力等。对这些,张小龙不解释不回应。《商业价值》主编、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认为,张小龙的意义在于证明了极客精神在中国的可能性:能理解用户需求的人不少,但很少有人能像张小龙这样,不是简单迎合,而是引导并让用户形成新的行为习惯。

微信的速度

2012年初,微信用户过亿,张小龙一举成名。2013年6月初,微信5.0版本面世,对微信公众号做了折叠和调整,明确表示“微信不是营销平台”。根据《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而新兴的公众号平台拥有1000万个。微信这一年来直接带动了信息消费1742.5亿元,相当于2016年中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4.54%。张小龙本人亦从小圈子熟知的技术牛人变为众人知晓有些的“微信之父”,甚至被“神化”。马化腾还撂下了这样一句话:“我的人生能不能达到另一个高度,就看微信了!”他给了张小龙足够的空间时间财力资源。

乔布斯的“东方信徒”

“乔布斯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在知乎社区上,张小龙回答道:“说明纯粹也能成功。”已经将微信送上轨道的张小龙,或许从内心深处,仍希望坚持这种纯粹。张小龙认为乔布斯的成功源于纯粹,微信也一样。

目前,微信承载着腾讯在移动端很大的希望。腾讯已将微信的国际化视作整个公司国际化的尝试。对张小龙来说,随着微信的扩展,自身对微信的控制力会减少。对马化腾来说,张小龙和微信则有除了产品、平台之外的更大意义:成为腾讯自我革新的“鲶鱼和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