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雪,为大地开花……热情的雪,为大地融化……燃烧的雪花,梦想照亮天与地……”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之歌《燃烧的雪花》,唱响了志愿者们点燃梦想、服务冬奥、奉献冬奥的共同心声。
回首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国际奥委会前主席罗格给予北京夏季奥运会志愿者高度评价。圆梦“双奥”,志愿者依然是北京冬奥会服务保障的重要力量。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设立前期志愿者、测试赛志愿者、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志愿服务遗产转化5大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实施宣传动员、招募选拔、公益实践、教育培训、激励保留、岗位运行6大运行计划。其中,赛会志愿者共录用1.9万人,分为通用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分布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服务范围涵盖竞赛运行服务、场馆运行服务、文化活动服务、赛会综合服务、交通服务等12大类别。
据了解,有来自首都66所高校的1.4万名大学生,作为赛会志愿者服务冬奥会。首都大学生作为赛会志愿者主力,不仅具备服务冬奥所需的相应专业技能,而且其中很多人志愿服务履历丰富,参加过很多大型活动的志愿保障工作。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们积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为冰雪冬奥注入青春之火,彰显青年担当。为引导大学生志愿者们在服务保障冬奥中长才干、作贡献,各高校和北京相关教育部门多措并举,努力引导学生上好冬奥这堂“冰雪上的思政课”,切实提升学生们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赛会志愿者招募来源包括高校本专科生及研究生志愿者、各省市志愿者、国际志愿者等。与高校和国际招募途径相融合的是在华留学生志愿者招募。比如,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学生志愿者需要在线学习23门必修课、2门选修课并参加线上考试,达到85分才算合格。经过多轮选拔,白娜、阮氏秋芳、王智强等10名北科大国际学生成为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他们来自泰国、越南、缅甸、韩国等国家。白娜表示,能参加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是件非常荣幸的事,来中国读书,很有获得感。
在5大志愿服务项目中,城市志愿者上岗人数较多,服务地域较为宽泛。北京冬奥会借鉴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城市站点“蓝立方”的成功经验,聚焦冬奥会“五区四线三周边”,设立城市志愿服务站点758个,北京冬奥会期间累计上岗服务的志愿者将达20万人次。城市志愿者主要开展人员引导、信息咨询、语言服务、应急救助、文化传播、环境保障等9大类志愿服务,分布在交通枢纽、商业网点、旅游景点、住宿酒店等人员集中的重要岗位。在协助保障城市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志愿者们营造了热情友好的冬奥氛围,让“志愿蓝”成为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其中,北京石景山区作为“双奥之区”、冬奥组委驻地和首钢滑雪大跳台所在地,全区有6700名城市志愿者上岗,设置了63个站点。16个重点保障站点的2000名志愿者主要来自北方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和首钢等驻区单位。47个重点社区站点的4700名志愿者都是社区居民,200户“冬奥志愿家庭”成员为其中主力,社区居民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开展志愿服务。
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标志颜色由红色、黄色组成,象征热情和欢迎。标志上半部图形由“VVV”组成:既象征国际通用手势“我爱你”,富有国际化、时尚化、年轻化的特点;也寓意“连胜”,表达志愿者“手拉手”服务冬奥的赤诚之心;连缀成的飘逸、动感的飘带形式,表达“心动”,体现出“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愿景。标志下半部分“笑脸”表达了“奉献、爱与微笑”的主题。
2008年北京夏奥会后,我国志愿者行动更加成熟规范,已经成为国家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在国家层面重大活动的组织保障中,志愿者们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本届冬奥会期间,他们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接续传承,以青春之火拥抱冰雪冬奥,让青春在冬奥志愿服务中熠熠生辉。
作者:王志平 李韬
来源: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