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市场价格已经出来了,折算成人民币比较贵,不过欧洲市场的售价能给国内市场售价带来的参考性并不大。按照惯例,华为在国内市场的售价必然是要比欧洲市场低很多的。而今年在海外市场GMS服务依旧不能使用、国内市场竞争对手产品力大幅上升的现实下,作为华为基本盘的国内市场已经不容有失,所以邻章认为华为P40系列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应该会有些惊喜,考验华为P40系列国内价格诚意的时候已经到了。
为什么这么说:作为华为主打影像和时尚的P系列,今年的华为P40系列不例外的是带来了进化的影像硬件和产品设计,其给料非常足的影像系统和不错的产品整体质感,个人认为基本上是不负影像与时尚之名,华为P40 Pro +独占的纳米微晶陶瓷后盖更是进一步的提升了产品的背部质感,但稍显遗憾的是其要六月份才能上市,所以说现在消费者实际能购买的只有P40和P40 Pro这两款产品。
而华为P40系列,特别是P40 Pro最为核心的买点,当然还是在影像系统上,而这一次华为P40 Pro的影像系统在硬件配置上,也的确是非常强,1/1.28 英寸的RYYB的5000万像素主摄、1/1.54英寸的4000万像素的超广角、5倍光学变焦(P40为3被光学变焦、Pro +为十倍光学变焦)、50倍数码变焦等都让P40 Pro拥有了极为良好的影像硬件素质,成为了其最为诱人的买点。-pro
华为P40系列影像配置
但P40和P40 Pro这两款产品,除开拍照这个强买点外,其余的配置坦率而言却并不十分出色,有些放置在今年智能手机市场,甚至是有些没有跟上形式,属于“方向错了”的做法。
诸如在当下旗舰智能手机均采用定制级屏幕的现实下,华为P40和P40 Pro的屏幕相对而言依旧是其短板,大概率敌不过竞争对手的产品屏幕表现,但屏幕却是用户与智能手机交互最为核心主要的窗口,旗舰手机更应有旗舰级的屏幕表现,试想一张好照片如果不能在一块极佳的屏幕上显示,是何种的遗憾?-华为
又如在正面屏幕设计上,华为带来了所谓的四曲满溢屏,从发布会PTT所显示的上下左右边框几无的渲染图来看,的确非常具备设计感,但实际的真机图坦率来讲与PPT渲染图还是有较大差距。
不仅如此,华为在P40系列上使用的双打孔设计相对于今年业界主流的单打孔方案而言,在产品的美观度上是有所折扣的。
发布会PPT渲染图(左)VS真机图(右)
对于华为P40系列的双打孔方案,业界一些人此前宣称是华为在此实现了支付级的人脸识别功能,所以需要更大面积的屏幕打孔。若真是如此,让设计服务于功能倒也未尝不可,诸如iPhone当下的刘海就是设计服务于功能的典型一例。-pro
但从结果来看,华为P40系列的双挖孔方案并没有实现支付级的人脸识别功能。所以个人认为此次华为P40的双挖孔方案是有些得不偿失的,其带来了更大的视觉干扰,对产品整体的设计美感而言是减分项。
再如在华为一直引以为傲的电池和充电速度上,今年的P40从其电池容量来看,其续航可能是有些让人担心的。从数据来看,P40电池容量为3800毫安时、P40 Pro电池容量为4200毫安时,虽然数据不能代表全部,续航还要考量整体功耗优化能力,而这是建立在电池容量差距较小的现实上的。-华为
但若是电池容量差距较为明显那恐怕就不是优化所能够追回来的了,更何况P40 Pro还用上了90Hz刷新率和5G这两个耗电大户,这或使得华为P40系列原本就较小的电池容量在续航上面临更多挑战,当然实际续航究竟如何,还有待具体的测试。-pro
当然,好消息是华为P40 Pro的充电速率还是不错的,虽然其落后于一些竞争对手,但40W有线快充和27W无线快充,对于电量快速回血还是很有帮助的。
总结:对于P40(主要是P40 Pro)我们可以说:在其奋力保留的影像这块长板上,其影像系统的硬件配置依旧具备相对优势,但随着竞争对手今年在影像系统上的大幅进步,华为的领先优势相对于前几年已经大幅缩小,并且相机配置的领先是否就一定能带来拍照体验与最终成像效果的领先,这是需要打上一个问号的。-华为
更何况影像并不是一部旗舰机的全部,用户购买一部旗舰手机,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旗舰体验;而在其传统短板上,华为并没有快速的追上,更呈现出可能更进一步落后的现实,诸如屏幕;其传统优势续航、充电速度如今也被竞争对手超越。-pro
所以从这些层面来说,华为P40 Pro可堪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像手机,但却比较难以称得上是一部全能无短板的旗舰。
这种现实(海外市场GMS服务依旧不能使用、国内市场成为不容有失的基本盘),或将使其面临更大挑战,毕竟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虽然考验长期的竞争力,但同时也考量着各家产品在同一时间维度内的相对速度,但这一次华为P40系列进步的相对速度,坦率来讲并没有以前快。-华为
也正因如此,邻章认为华为P40系列需要在国行价格上显示出诚意了。
邻章【微信号:ZLxgic 公众号:TMT317】,独立撰稿人,专注深度科技互联网评论,致力传递价值信息,关注智能手机、消费&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现已入驻36氪、虎嗅、钛媒体、界面、创业邦等40余家科技媒体。-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