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要把汉字“國”也简化为“国”如何看待简体字要了解其原因,汉字简化符合文字是书写符号的特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载体,已经是在简化汉字,可以说是大规模地简化汉字,汉字各个时期的字形研究很有必要,汉字的简化运动从秦始皇时期就开展过一次,为什么现在的中国选择使用简体字对此你怎么看中国选择使用简体汉字是由客观环境和社会发展条件决定的,汉字的简化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简体与繁体
简体字,根据繁体字,简化而来,多少还保留原字的行态。所以一般繁体字可以看懂,有的繁体字,还是老不懂,要查。至于,香港台湾人,能否看懂简体字,就不得而知,要问他们。
为什么日本要把汉字“國”也简化为“国”如何看待简体字
要了解其原因,我们要从国字是怎样形成的来做出解释。在日本目前正在使用的常用汉字之前,正体字国的写法是繁体國字。然而在以前有个约定俗成的写法,就是部首口加王。这种写法在日本古代书法大字典里都能找到。因为国是胜者为王的象征,是王者风范,从而获得统治国家。部首口加王字就代表国家。是当时一般普遍认同的字形结构,和繁体字的國不存在直接的关系。或许这就是一种错误的书写方式。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在当时的书法作品中。为了彰显书法艺术的魅力,喜欢将國字中的或,写成近玉的字样。于是带点的国字逐渐形成。在1946年把国字作为公文,法令、报刊杂志等使用的汉字,最后在1981年改为常用汉字。-简体
对于国字的形成,以上两种情况,可以说是比较有力的解释。不过有史书记载,在大正17年开始带点国字就已经出现了。
为什么现在的中国选择使用简体字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选择使用简体汉字是由客观环境和社会发展条件决定的,这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历史原因
在“五四”时期,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废除汉字”的口号,这一主张首先由钱玄同在“中国今后文字之问题”中提出。后来这一主张逐渐发酵,得到不少学者的附和和支持。
现在看来,彻底废除汉字的主张很荒唐,但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并不是一无是处。“废除汉字”及主张拼音化的运动起码为国人提了个醒,当时社会面临的矛盾是:国民教育的不足和反封建及新思想新文化的急需推广。
由于当时的教育条件使得普通群众学习和接受繁体字产生了很多困难。文字的学习是理解和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前提,废除汉字绝不可行,但改革汉字势在必行。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异体字的整理和简体字的推行。
第二、文字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直都处在繁简交替中发展
从最初的甲骨文我们可以看到,字形简洁,多数是独体字,后来就朝着合体字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新概念的增加,对汉字需求的增加。字形构造如果不繁就需要造出更多的独体字,势必造成更多的相似字形。
汉字的简化运动从秦始皇时期就开展过一次,秦始皇实行“书同文字”,大力推行小篆,已经是在简化汉字。汉朝又推行隶书,作为官方文字,可以说是大规模地简化汉字。
第三,汉字简化符合文字是书写符号的特征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载体,这一点无可否认,但是我们不能过多地把这一功能赋予汉字本身。汉字各个时期的字形研究很有必要,但是这一工作不必全民皆研究。文字最终是交流的工具,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汉字的简化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而简化工作也是按照这一方向而来的。如果简化过于随意,不尊重“约定俗成”原则也势必会适得其反。-简体
建国后,1977年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就是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呢?因为“约而未定,俗而未成”,简化过于随意,面目全非。
结语
如今采用简体字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符合文字是交际工具的特性。当然,简体字也有缺点,这里不作说明,但简体字总体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