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刘备手下的将领谁最有可能守住荆州呢
事实上,刘备手下,只有一人可以守住荆州,关羽、赵云、魏延都不行,只可惜此人英年早逝了!
荆州丢失的真实原因
“大意失荆州”是很多人认为荆州丢失的原因,不过这显然是把荆州丢失的原因看得太简单了!
汉中之战,刘备取得大胜,之后关羽又在荆州一带发动了襄樊之战,率军进攻了樊城。在樊城战场,关羽打得非常顺利,不仅将曹魏名将曹仁打得龟缩城池,不敢接战,而且将曹军的增援部队打了个全军覆没,令天下震动,吓得曹操都差点迁都了。就在关羽准备高歌猛进,继续扩大战果时,他的后方却遭到了偷袭,而偷袭他的人竟然是名义上的盟友孙权!-统帅嘱托
最终,关羽后方被吴军攻占,关羽只能率军回援,抢夺荆州。然而当关羽走到半路的时候,又一个坏消息传来,这便是江陵城失守。江陵作为关羽在荆州的治所,城高墙厚,关羽大部分手下的家人就在江陵城,这座城池丢失,意味着关羽军队的命脉被吴军掌控住了,关羽没法和吴军硬碰硬了。也正是因为很多士兵的家人都被吴军俘获,他们担心家人的安全,不敢和吴军作战,所以关羽军队出现了大量逃亡,最终关羽见大势已去,只能往益州方向突围,最终被吴军截杀!-统帅嘱托
荆州丢失,直接原因是孙权背盟,偷袭了关羽后方。而孙权为啥能够对关羽一击即中,顺利拿下关羽统治这么多年的地方,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因为关羽后方防备薄弱,他将大部分军队都调往了樊城前线,去和曹军作战了,所以后方空虚,给了孙权可乘之机。说白了,就是因为关羽大意了,没有留下足够的兵力防备孙权,才导致荆州被袭。-统帅嘱托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认同“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这个看法,认为这是个小概率事件,是因为关羽大意了,不然荆州不会丢。但是当大家对三国越来越了解后,开始挖掘荆州丢失的更深层次原因时,关羽的性格问题被挖了出来,许多人认为,荆州之所以丢失,是因为关羽性格高傲,不仅把孙权给得罪了,还把内部的糜芳和傅士仁这种老功臣给得罪了!-统帅嘱托
据《三国志》记载,孙权为了表示和刘备的盟好关系,曾经派出使者向关羽提亲,想为自己的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以达到两家盟好的关系,结果关羽不仅不同意,而且辱骂孙权的使者,令孙权非常愤怒,两人开始结恶!后来在襄樊之战中,关羽又纵兵劫掠了孙权辖区的粮草,于是孙权立马翻脸,派兵偷袭了荆州。-统帅嘱托
另外据《三国志》记载,关羽为人高傲,历来比较轻视糜芳和傅士仁,而这两人都是刘备集团的老功臣了,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傅士仁是从北方跟过来的老部下,他们和关羽算是熟识了,接受过战争考验的老同志了,结果关羽非常看不起他们,在襄樊之战中甚至还威胁他们二人,若是粮草无法供应上,就要处理他们,令他们非常害怕。最终,当孙权杀过来时,他俩直接选择了投降。-统帅嘱托
《三国志》: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自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统帅嘱托
通过三国志中的这两份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关羽这个人是非常高傲的,对内,他无法和老功臣糜芳傅士仁搞好关系,对外他得罪了孙权,于是大家都认为,是关羽的高傲害了自己!若不是他如此高傲,得罪孙权,孙权怎么会突然去和曹操结盟?若不是他如此高傲,得罪同僚,糜芳傅士仁怎么会选择开城投降?要知道当年刘备在徐州被打得那么惨,这两人也没有背叛刘备啊!-统帅嘱托
以上两个观点,便是现今网络中对于荆州丢失原因的主要看法!也正是基于这两种看法,大家开始讨论到底谁可以守住荆州!
以“大意失荆州”的观点来看,关羽是因为粗心大意,调走了太多荆州的防守力量,所以应该换个心细之人来防守,这样的话,换上赵云和魏延就比较合适,张飞肯定是万万不能的。
以“关羽高傲失荆州”的观点来看,守卫荆州的人必须要比较谦逊,能够对内搞好关系,对外强硬而不至于让孙权难堪,这样的话换上赵云则比较合适。原因很简单,张飞脾气火爆,他对孙权可做不到心平气和,魏延资历低,对内不足以压服众人,黄忠是降将,资历不足,马超有能力,可刘备不敢将马超放在荆州,他会担心马超背叛他,毕竟当年马超为了权力,可是不顾亲生父亲的安全!-统帅嘱托
综合来看,站在以上两种观点的角度中,其实赵云是最适合去守卫荆州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文是并不认同的!
在本文看来,刘备的手下中,只有一人能够守住荆州,这个人既不是关羽,也不是赵云,更不是魏延,而是庞统!为何这么说,因为刘备的手下中,只有一人看到了荆州的危机!
一说起荆州,众人自然会联想到隆中对的战略,占荆州、夺益州,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待天下生变,两路北伐,则可问鼎中原!看起来这个战略是非常正确的,而且刘备按照这个战略实施,最终也确实占领的三分之一的天下,成就了帝业,但众人没有看到的是,此战略背后隐藏着一个极大的危机,也正是这个危机,导致了荆州的丢失,导致了刘备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一统天下!-统帅嘱托
荆州丢失的真正原因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他将荆州描述得非常美好:“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正是因为荆州富饶,且有巨大的地理优势,所以诸葛亮非常强调荆州的重要性,认为刘备必须占领荆州,而且要以荆州为基地,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统帅嘱托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诸葛亮想占领荆州,曹操也想占领荆州,更为重要的是,孙权对荆州的野心也非常大!说白了,荆州就是一个四战之地,所有人都想要吃掉他,“东和孙权”的这个战略根本行不通!孙权早晚会对荆州动手!然而如此巨大的危机,所有人都没有看到,只有庞统了然于胸!-统帅嘱托
《九州春秋》: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和诸葛亮的认知完全不同,庞统认为,荆州现在不仅不富饶,反而荒残了,人才殆尽了。之前的地理优势,现在也变成了劣势,东边孙权虎视眈眈,北边曹操凶相毕露,靠着荆州来实现鼎足之计,分别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拿下益州,否则刘备早晚被孙权或者曹操吃掉!-统帅嘱托
从庞统的这番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唯一一个明言孙权野心之人!不排除刘备集团内部有高人,知道孙权想要吞并荆州,但没有任何一人主动提出来,只有庞统当着刘备的面暗示出了孙权的野心,劝刘备尽快去进攻益州,不然等孙权统一了江东内部,开始对荆州动手,那么刘备腹背受敌,就真的惨了!-统帅嘱托
综合来看,当刘备集团众人都被诸葛亮的隆中对说服,认为应该联合孙权,共抗曹操时,只有庞统看出了此战略中的巨大危机,知道孙权也是一代雄主,不可能不想一统天下,他对荆州的渴望与刘备对荆州的渴望是完全相同的,双方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以必须防备孙权!也正是因为只有庞统有这种忧患意识,由他主政荆州,荆州才能牢牢地掌控在蜀汉手中!不然即便换上赵云,孙权仍然会想方设法的偷袭,而赵云又是出了名的听诸葛亮的话,他若是一味坚持诸葛亮的“东和孙权”战略,最终的下场很可能和关羽差不多!-统帅嘱托
遗憾的是,庞统如此大才,最终竟然稀里糊涂地死在了进攻益州的战场上。演义中说庞统是被益州猛将张任伏击杀害于落凤坡,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正史中的庞统,其实是死于流箭之下,并非死于伏击!
《三国志》: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可惜可叹,庞统看到了隆中对的危机,看到了孙权对荆州的野心,他是唯一一个有可能守住荆州的人,结果却英年早逝了,真是天妒英才,天亡汉室啊!自庞统战死,其实刘备的成就基本就被限死了,他这辈子最多三分天下,再也不可能问鼎中原,一统天下了!-统帅嘱托
结语
刘备手下,只有一人可守住荆州,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了!这个能守住荆州的人,便是庞统!整个刘备阵营,大多数人都被诸葛亮的隆中对说服了,认同了“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降低了对东吴的戒备,只有庞统看到了此间危机,看到了孙权对荆州的渴望,知道孙权要想保住江东安稳,要想一统天下,必须拿到荆州,他是无论如何也会偷袭荆州的,所以说,不论是派出关羽还是赵云亦或是魏延,他们都守不住荆州,最终结局都会一样,只有庞统可以逆转乾坤!-统帅嘱托
(本文主要参加《三国志》《九州春秋》)
杀死僧格林沁的少年下场怎么样
僧格林沁是晚期时期的重要将领,是八旗当中的最后一杆大旗,一生参与了无数战争,战功卓著,是清廷中不可或缺的大将,他狂妄自大使得他在一次征讨捻军的战斗中丢掉了性命,然而特别窝囊的是他竟然是在麦田里被一个叫张皮绠的16岁少年杀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杀死僧格林沁的张皮绠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统帅嘱托
张皮绠生于1849年,是安徽涡阳张老家北张楼村人,家境贫寒,他父亲和哥哥都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追随捻军首领张乐行,张乐行后来被僧格林沁抓到被凌迟而死,张乐行死后,他的侄子张宗禹成为捻军首领,到处招兵买马,张皮绠便投奔到张宗禹的部下。-统帅嘱托
僧格林沁是是蒙古族,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1811年出生在科尔沁的一个普通家庭。
僧格林沁是晚清名将,他崛起于太平天国时期,诛灭了太平天国北伐军林凤祥、李开芳部,解了北京之围,战功显赫,受封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亲王,和南方的湘军曾国藩并称为南曾帅被僧王,僧格林沁是晚清最后一个敢于提刀上马的八旗贵族。-统帅嘱托
1865年清军统帅僧格林沁奉命率领7000精兵围剿张宗禹的捻军,张宗禹采取打围战术,忽南忽北,忽东忽西,日夜兼程百余公里,把僧格林沁搞得莫明其妙、人困马乏,僧格林沁性格暴躁,他率领清军孤军深入,对捻军穷追不舍,就这样一步步被张宗禹引诱到山东曹州,在这里张宗禹集结重兵,设下北、西、东三面埋伏,以小部分兵力诱敌入瓮,僧格林沁果然中计,中了捻军的埋伏损兵折将,只带了少许人逃出了包围圈。-统帅嘱托
张宗禹要为叔父张乐行报仇,发现僧格林沁不见了,就派兵四处搜寻,张皮绠到处搜查得特别仔细,在战场旁边的麦田里,看到有个受伤的清军军官,正伏在麦地里,虽然他不认识僧格林沁,但只见这个军官穿戴华丽,估摸来头不小,所以他就补上一刀,结束了这个军官的性命,然后剥下军帽和官服拿着去报功了。 经过熟悉的人辨认,张皮绠手上拿着的正是清军统帅僧格林沁的衣服。-统帅嘱托
僧格林沁战死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紫禁城,慈禧听到后发誓一定要替僧格林沁报仇,要把张皮绠抓回来偿命;
张皮绠杀了僧格林沁后便辞去了军中事务,在龙山安顿了下来,并改名为凌云,在那里娶妻生子,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一切都风平浪静,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1874年,有一天夜晚,张皮绠和几个人一起喝酒,张皮绠几杯酒下肚就有点晕乎乎的,正好有人说起和清军作战的旧事来,张皮绠很得意,便把当年杀僧格林沁的事吹嘘了一番,恰巧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派出的密探听到,第二天就被清军把他给逮捕了,并且在他家里还搜到了一颗僧格林沁的朝珠,慈禧得到消息后命人一定要从严惩处,在一番审问后对张皮绠的身份确认无误,于是施以极刑,凌迟处死。-统帅嘱托
据说张皮绠在行刑前毫无惧色,他不光历数僧格林沁的种种罪行,还把自己如何杀死他的过程详细的说了出来,百姓们都来看杀了僧格林沁的张皮绠,纷纷为唐代义行赞叹不已。
张皮绠杀死僧格林沁的时候只有16岁,自己死的时候是24岁,他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因为一杯酒而葬送了自己,真是喝酒误事、吹牛要命啊。